「成吉思汗」是啥意思呢?歷史上有兩個成吉思汗,能力相差巨大

2021-01-07 覃仕勇講史

有人認為,「鐵木真」就是「成吉思汗」。

的確,一般上來說,可以認為「鐵木真」就是「成吉思汗」,二者可以劃等號。

但嚴格來說,又不是那麼回事。

因為,「鐵木真」是人名,全稱是「孛兒只斤·鐵木真」,他是蒙古族乞顏部人,蒙古第一代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而「成吉思汗」中的「汗」,是蒙古人對於他們最高統治者的尊稱,「成吉思」是汗位的修飾語。

那麼,這個「成吉思」是什麼意思呢?

目的可靠的解釋有四種,並且都各有道理,莫衷一是。

按照《史集·部族志》的解釋,說蒙語中「成」是「堅強」的意思;「成吉思」是其複數,《通史簡編》也認為「成」是「剛強」,「吉思」是「多數」。因此「成吉思汗」是堅強的大汗的意思。

然而,在蒙古語裡,「成吉思」其實是一個不可再分的詞,意思是「天賜」。「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賜予蒙古人的大汗。

《蒙古源流》和《蒙古世系譜》兩書卻又認為:泰和元年那年,鐵木真已28歲,即位前三天,每天清晨都有一五色鳥鳴,聲聲如「成吉思」、「成吉思」,似是一種吉祥的徵兆。所以,「成吉思汗」的名字便由此而來——即「成吉思」其實沒什麼意思,就是鳥鳴擬聲詞。

當然,又有人想當然地說,成吉思汗是蒙古的開國君主,「成吉思」應該是「大海」或者「強大」的意思,「成吉思汗」意思就是頌揚他是一個如同海洋一樣偉大且強大的帝王。

不管怎麼樣,「成吉思汗」既然是一個汗位的尊稱,那麼,除了鐵木真之外,應該還會有人用過這個尊稱的。

事實如此。

被稱為蒙古最後一代可汗的林丹汗就被尊為成吉思汗。

林丹汗本名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是元順帝嫡系後裔、達延汗的7世孫,蒙古帝國第35任大汗,他的稱號是「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和「林丹呼圖克圖聖武成吉思大明薛禪戰無不勝無比偉大恰克剌瓦爾迪太宗上天之天宇宙之玉皇轉金輪法王」。

可見,林丹汗的汗名裡也含有「成吉思」之語,為了方便表達,他也和鐵木真一樣被尊稱為成吉思汗——當然,更多的人喜歡用第二個稱號裡的前兩個字「林丹」來稱呼他,是為林丹汗。

鐵木真時期,蒙古以12萬鐵騎幹掉了擁有100萬精銳之師的前大金國。

林丹汗時期,他手裡有四十萬蒙古鐵騎,而後大金國的皇太極手裡只有10萬軍隊,顯然,林丹汗覺得自己完全可以複製當年蒙古滅金的好戲。

事實上,林丹汗在發動統一蒙古戰爭的時候,也真比其祖上鐵木真還順利,其對蒙古各部每戰必勝,並且輕而易舉就擊敗了連明朝都頭疼的強大的土默特部。

可是,他偏偏走錯了一步棋——在蒙古人已經普遍信奉黃教(格魯派)的情況下,他卻改信宗紅教(薩迦派),搞得四處受敵,從而和後金作戰屢戰屢敗,最終魂喪青海大草灘,終年四十三歲。

不用說,蒙古第一代可汗和蒙古最後一代可汗雖然都稱成吉思汗,但能力相差卻有天地之別。

歷史很有趣。

如果大家要想多了解一些中國的歷史,我給大家推薦史學家蔡東藩一人以十年之心力著作的《歷朝通俗演義》,包括《前漢演義》、《後漢演義》、《兩晉演義》、《南北史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民國演義》共十一部,時間跨度計劃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的歷史。

因為這套書,蔡東藩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是這套書的忠實讀者,他評價這本書:「讀《二十四史》不如讀蔡東藩!一般歷史通俗演義,在過去也曾出版過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東藩先生這一部相提並論的。蔡先生對史料的運用與取捨,採取了相當認真的態度。我認為,這部書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為一般人的讀物,並且也可以作為愛好歷史的人們的參考,因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覽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

可以說,這套書就是民國時期最重要的課外讀本。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書是理工大學的精裝禮盒版,除了上面提到的《前漢演義》等十一部書,再加一部由許廑夫先生精心著作的《慈禧太后演義》,全套共六卷十二部,都是全新修訂無刪減版本的,絕對超值,是專門拿到頭條做活動的,團購價是165。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到底屠了多少人?
    札蘭丁和他老爹不同,他年輕有勇氣,也非常有智慧,誓死將成吉思汗消滅在花剌子模;二是花剌子模的士兵和民眾,在札蘭丁的呼籲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抵抗成吉思汗的勢力也越來越強。成吉思汗徵戰一生,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如果不能將敵人有效駕馭,那麼,他自己就很有可能回不到草原了。花剌子模太過於遼闊,城池也多若繁星,要想將這個強大的國家迅速吞併,最好的辦法就是屠城。
  • 成吉思汗為何不放過札蘭丁?心裡可以佩服強敵,但絕不能讓他存在
    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本集主要人物表: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在消滅花剌子模末代皇帝札蘭丁的過程中,就可以看出成吉思汗駕馭敵人的本領,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札蘭丁成為花剌子模的皇帝後,對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團發動了數次攻擊,而且還有一次殲滅三萬蒙古騎兵的驕人戰績。正是因為札蘭丁的文韜武略,讓成吉思汗十分忌憚,他決定親自追殺札蘭丁。對付強悍的敵人,就一定要斬草除根。
  • 成吉思汗的近衛軍轉行成守靈人 明燈不滅八百年
    實際上,這裡是真正的寶地:全國六分之一的煤炭儲量,三分之一的天然氣儲量,世界四分之一的羊絨產量……更重要的是,這是因給成吉思汗守靈而得名的地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歷史底蘊。正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展出的《成吉思汗八百年—鄂爾多斯蒙古族歷史文化展》,便以201件展品的規模展現了800年來蒙古族的歷史演變以及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形成。
  • 牛頓寫原理不用英語與不許歌頌成吉思汗
    再來看聊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對歷史的顯著性,應該就如同牛頓《原理》對科學的顯著性。蒙古人民共和國要求各地禁止崇拜和祭祀成吉思汗,任何場所都不得懸掛成吉思汗畫像。所有官方的教科書上都不得稱成吉思汗為民族英雄,「即只有明確地咒罵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的侵略,揭露蒙古統治階級對中亞、伊朗及東歐各國的『毀滅與破壞』的作品才是好的」。有違此禁,即遭肅清的命運。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是成吉思汗帶去的嗎?理由很可笑!
    鼠疫 患了鼠疫的人,死時全身發黑,所以歐洲人稱呼鼠疫為黑死病。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衝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是什麼引發了黑死病?威尼斯人曾最先想出了當時最為聰明的一項隔離措施:不準有疫情船隻的船員登陸,船員須在船上隔離40天。措施不可謂不嚴,然而,當時誰會想到老鼠是罪魁禍首呢?水手不準上岸,船上的老鼠卻通行無阻地爬上了威尼斯的土地!
  • 成吉思汗為何能消滅花剌子模?馭敵之道,就是要善於抓住敵人心理
    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本集主要人物表: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蒙古騎兵攻打花剌子模,是成吉思汗和花剌子模皇帝摩訶末的巔峰對決。這兩人都是世界霸主,但成吉思汗從馭人的本領上來說,明顯佔據上風。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在所著的《草原帝國》中,對兩人的性格特點進行了完整描述,認為成吉思汗遇事冷靜、精明理智、勇猛頑強、思維有條不紊。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摩訶末脾氣十分暴躁,思維缺乏連貫性,喜歡居功自傲,組織能力缺乏。
  • ​啥?有一種魚叫「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魚分布於東南亞的各個淡水流域,例如亞洲的湄南河及湄公河流域等等。成吉思汗魚分布地域廣泛,但由於人為濫捕,野生種群數量顯著下降。這是因為成吉思汗魚在其原產為重要的食用魚,它目前正在遭受過度捕撈、棲息地喪失及汙染的威脅。因此,作為觀賞魚的情況也隨之降低。
  • 象兵阻擋成吉思汗取印度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曾多次發動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橫跨歐亞兩洲的帝國。但令人疑惑的是蒙古的鐵騎唯獨沒有侵佔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歷史上有很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見解。 八剌率領的兩萬蒙古軍進入印度境內,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始終未找到扎蘭丁的蹤跡。
  • 地獄惡魔復活 揭秘《成吉思汗2》十八魔君BOSS
    2010年網遊扛鼎巨作《成吉思汗2》繼「死海之王
  • 成吉思汗老婆們的做法很特別
    而這足以讓我們看到當時北方草原上女性對於自身的一些意識和觀念,尤其是成吉思汗的母親,在這方面更是突出。  中國有一句俗語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為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和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其原句出自宋莊季裕的《雞肋篇》:「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在成吉思汗那個時期的北方草原上的女性,的確將這一點做到了極致。
  • 成吉思汗5年完成西徵,宋朝在幹什麼?戰爭、女人和姦臣諸事繁忙
    宋朝與蒙古的5年對比,宋朝忙於宮廷內鬥,成吉思汗完成西徵蒙古在漠北草原崛起時,金朝正處於強盛時期,南宋也偏居南方,經濟文化高度發達,但兩個王朝誰也沒有預感到這個漠北部族會在一夜之間崛起。當成吉思汗實力強大時,開始徵伐,而金朝首當其衝,是成吉思汗主要徵伐力量。金朝也因與蒙古作戰,而實力大減。
  • 這本書奇書失傳已久,當地人:其咒語解釋了成吉思汗的秘密
    毫無疑問,蒙古帝國對當今世界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成吉思汗粉絲都把他奉為千古一帝,甚至是神。在阿拉伯世界、基督教世界、中亞、西藏、印度等地都有成吉思汗是神的轉世的說法(金剛手菩薩)。另一方面,在反對成吉思汗人的心中,只有兩個字:殘暴。但不管是擁汗派還是反汗派都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成吉思汗有一種神的力量。
  • 成吉思汗如何對付勁敵札蘭丁?僅用幾封信,就讓他的騎兵四分五裂
    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本集主要人物表: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因此,當接到札蘭丁要與蒙古騎兵決戰的挑戰書後,成吉思汗僅僅派遣失吉忽禿忽帶領三萬人馬,與札蘭丁的七萬人馬決戰。蒙古騎兵馳騁疆場,大部分勝利也都是以少勝多,三萬人馬足夠對付敵人的七萬人馬了。成吉思汗的狂妄付出了代價,當失吉忽禿忽的三萬人馬在八魯灣(今阿富汗喀布爾以北)被全殲的消息傳來後,成吉思汗徹底震驚了。
  • 王者榮耀 野區主宰者成吉思汗
    在這個版本大家都有自己的上分利器,當然縱觀本賽季,想上分必須圍繞射手來推塔,然後就是野區壓制保證自己經濟充足。野區主宰有很多,但作為成吉思汗因為有二哈陪伴,無疑算是一個野區主宰。成吉思汗有坐騎二哈,彎弓射鵰輸出爆表,但是保命能力太差,所以對一些剛接觸遊戲的新手來說,並不喜歡用大汗主宰野區。
  • 成吉思汗的三位直接繼承者
    2.窩闊臺的統治(1229-1241年)成吉思汗挑選的繼承人窩闊臺是諸子中最明智者。他具有與父親一樣的判別能力和穩重,但沒有繼承其父親的天才、統治熱情和能力。他是一位行動笨拙、生性隨和和無憂無慮的酒徒,待人非常寬厚和慷慨,他利用他的絕對權威按自己的方式飲酒取樂。蒙古帝國的事務由於有札撒便自行運轉著。窩闊臺駐營於哈拉和林。
  • 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徵戰到歐洲,但為何不攻下印度?打不過罷了
    生於蒙古大草原的成吉思汗鐵木真,野心一直不小。徵服了廣闊的草原,徵服了半個亞洲,徵服了遙遠的歐洲。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 成吉思汗的一生,仿佛就是為徵戰而生,他的腳步從未停止,連去世之時,都還在徵戰。
  • 疑似成吉思汗陵墓被曝光 考古學者發現地底人造物
    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徵服者,在這位十三世紀帝王去世時,他統御著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從西伯利亞延伸到印度,從朝鮮半島延伸到匈牙利。作為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成吉思汗重鑄了整個世界。儘管他已經去世了八百多年,但無數歷史學家和尋寶人仍在尋找他的墓穴。  這位一生充滿傳奇的徵服者給世人留下了很多謎團,關於他的死因,歷史學家爭辯不休。
  • 成吉思汗統治的天下到底有多大?原來這些國家都曾是中國的
    成吉思汗和他子孫們打下的國土,如今都變成了哪些國家呢?蒙古帝國是13世紀由成吉思汗建立的政權,領土面積達到了357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現在的三個俄羅斯大小。領土範圍東起日本海,北跨西伯利亞,西達黑海沿岸,南至波斯灣,包含了大半個亞洲地區及部分歐洲地區。被公認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的世界霸主。
  • 成吉思汗西徵:屠殺人數總計1500萬人,有三類人卻能倖免於難
    但凡歷史上頗具盛名的軍事家,無一不是戰術大師。在他們中,兵者詭道用到極致者,便能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說到戰術大師,可能一般人都會聯想到戰國白起,或是三國諸葛亮、明朝劉伯溫等名軍師。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人物,雖然其名聲響亮,是一代豪傑,然而卻少有人知道他的戰術之了得。他就是蒙古族的傑出首領成吉思汗。
  • 他是成吉思汗西徵途中最強大的對手,不僅善於演講,還十分英俊
    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本集主要人物表: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失吉忽禿忽:大蒙古國最高斷事官。帖木兒滅裡:花剌子模大將。這位花剌子模的王子不僅善於演講,還十分英俊,他有勇有謀,讓成吉思汗既欣賞,也膽寒。可惜的是,札蘭丁遇到了一個狂妄而武斷的父親摩訶末,讓他總也發揮不了才能,直到摩訶末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活活追死後,札蘭丁才得以成為新皇帝,獨掌大權。可惜的是,此時的花剌子模,大部分國土已經落入了成吉思汗手中。但即便如此,也讓成吉思汗吃盡了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