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也可以發電?科學家發現溶菌酶晶體的壓電效應

2021-01-07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最近,愛爾蘭利默裡克大學(UL)伯納爾學院的研究人員們發現:對於蛋清和眼淚中的蛋白質施加壓力可以發電。他們觀察了溶菌酶晶體(一種大量存在於禽類蛋清以及動物眼淚、唾液、牛奶中的蛋白質)能夠在受壓時產生電力。

關鍵字

自供電、生物、醫療電子

背景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創新研究成果,與一種特殊的科學效應相關,這就是壓電效應。它是某些材料中的機械能與電能互換的現象。簡單點說,壓電材料因機械變形產生電場,也可因電場作用產生機械變形。

通過施加壓力而產生電力的能力,也稱為「直接壓電效應」。例如,石英等材料就具有這種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反之亦然)的特性。此類材料的應用範圍很廣泛,從行動電話的諧振器和振動器,到深海聲納,再到超聲波成像。骨頭、肌腱和木料都被認為長期具有壓電性。

創新

由愛爾蘭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經研究發現:對於蛋清和眼淚中的蛋白質施加壓力也能夠發電。愛爾蘭利默裡克大學(UL)伯納爾學院的研究人員觀察到溶菌酶晶體(一種大量存在於禽類蛋清以及動物眼淚、唾液、牛奶中的蛋白質)能在受壓時產生電力。

他們的論文於10月2日發表在《應用物理學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雜誌。

利默裡克大學伯納爾學院和物理系的研究生、文章的領導作者 Aimee Stapleton 表示:「在我們周圍,壓電效應得到了廣泛應用,而這種由特殊蛋白產生電能的能力尚未得到開發。在溶菌酶晶體中的壓電效應非常顯著。它與石英中發現的是一個數量級。然而,因為它是一種生物材料,它是無毒的,所以具有許多創新應用,例如電活性、抗菌的醫療植入物塗料等等。」

技術

溶菌酶晶體非常容易從自然資源中獲取。利默裡克大學的結構生物學家、論文合著者 Tewfik Soulimane 教授表示:「自1965年起,溶菌酶晶體的高精度結構就開始被發現。實際上,它是被發現的第二個蛋白質結構和首個酶結構。但是,我們首先使用了這些晶體揭示壓電效應的存在。」

團隊領頭人、利默裡克大學物理系教授 Tofail Syed 表示:「晶體是在非生物的材料中測量壓電效應的黃金標準。我們的團隊已經揭示了一種同樣的方案,可用於理解生物學中的這種效應。這是一種新方案,科學家們目前已經嘗試使用複雜的層次結構,例如組織、細胞、多肽,而不是研究更簡單的基本結構單元,進而理解生物學中的壓電效應。」

價值

這項發現的應用領域很廣泛,將導致在能量採集和生物醫療柔性電子領域,更為深入的研究。這項發現的未來應用將包括:使用溶菌酶作為一種生理調節泵從環境中吸收能量。溶菌酶天生具有生物相溶性和壓電性,將成為傳統的壓電能量採集器的一種替代品,因為許多的傳統壓電能量採集器中含有毒元素例如鉛。

伯納爾學院的主任、生物系統工程和設計系伯納爾教授 Luuk van der Wielen 教授對利默裡克大學科學家們的科研突破感到非常高興:「在日益國際化的環境中,伯納爾研究所對於在尖端科學方面影響世界具有雄心壯志。在生物壓電領域,這項研究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伯納爾的科學家們正在引領這個領域的前沿。」

參考資料

【1】http://ul.ie/news-centre/news/irish-scientists-discover-method-to-produce-electricity-from-tears

【1】A. Stapleton, M. R. Noor, J. Sweeney, V. Casey, A. L. Kholkin, C. Silien, A. A. Gandhi, T. Soulimane, S. A. M. Tofail. The direct piezoelectric effect in the globular protein lysozym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7; 111 (14): 142902 DOI: 10.1063/1.4997446

相關焦點

  • 壓電材料: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發電方式
    衣服發電、眼淚發電、唾液發電、牛奶發電……這些發電方式你聽過嗎?
  • 壓電效應基礎知識解析
    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總稱為壓電效應。晶體是否具有壓電效應,是由晶體結構的對稱性所決定的。原理壓電效應的原理是,如果對壓電材料施加壓力,它便會產生電位差(稱之為正壓電效應),反之施加電壓,則產生機械應力(稱為逆壓電效應)。如果壓力是一種高頻震動,則產生的就是高頻電流。
  • 壓電效應與逆壓電效應
    目前產生超聲波的方式有壓電效應法、磁伸縮法、機械方法、熱效應法和電磁聲法,在金屬探傷方面,最主要利用的是晶體材料的壓電效應法,包括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
  • 壓電效應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壓電效應原理,感興趣的盆友們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1434.htm1.壓電效應原理--簡介  壓電效應(英語:Piezoelectricity
  • 壓電效應的原理及應用
    直接壓電效應由居裡兄弟在1880 年發現的。他們指出,當把一重物放在一石英晶體上時,在晶體表面上出現了電荷,電荷量和重物的質量成正比。1881 年,用圖解說明了反壓電效應;當把電壓加到晶體上時,由於壓電效應引起的晶格應變而使晶體產生變形。當把電壓反向時,應變也反向。因此,壓電效應起到了電路與晶體機械特性之間的耦合作用。
  • 效應:Piezoelectricity(壓電性、壓電效應)
    壓電(piezoelectricity)這個詞,指由壓力產生的電。它來源於希臘語piezō(πιέζω)或piezein(πιέζεν),意思是擠壓或擠壓,和ēlektron(λεκτρν),意思是琥珀,一種古老的電荷源。[3]壓電是1880年由法國物理學家雅克和皮埃爾居裡發現的。
  • 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解析
    最早報導材料具有壓電特性的是法國物理學家居裡兄弟,1880年他們發現把重物放在石英晶體上,晶體某些表面會產生電荷,電荷量與壓力成正比,並將其成為壓電效應。壓電效應可分為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兩種。某些介電體在機械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使介電體內正負電荷中心發生相對位移而極化,以致兩端表面出現符號相反的束縛電荷,其電荷密度與應力成比例。這種由「壓力」產生「電」的現象稱為正壓電效應。
  • 刷新壓電效應140年歷史
    打破反演對稱性可以出現新的功能和效果,例如壓電效應和熱釋電效應,但是壓電效應僅限於非中心對稱的材料,而熱釋電效應僅在極性對稱的材料中出現。材料的對稱性可以通過外部刺激來調節,例如應變梯度,通過所謂的柔電效應在對稱材料中引起極化。儘管施加應變梯度具有通用性,但其實際應用卻受到其相當小的有效係數和誘導大應變梯度的複雜設置的阻礙,因此急需一種替代方法。
  • 分析壓電效應當中MEMS傳感器原理和應用
    打開APP 分析壓電效應當中MEMS傳感器原理和應用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11-13 15:24:20 一、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
  • 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獲突破
    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教授趙晉津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相關成果8月20日發表於《自然》。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續上升,大量電子設備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收集周圍環境中,常常被人忽略的能量成為眾多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 壓電效應
    壓電效應(piezoelectric effects)會將機械動能轉換為電力,反之亦然;這激發了多樣化的電子換能器(electronic transducer)應用,並能為微機電系統(MEMS)裝置降低耗電。
  • 壓電效應 能發出超聲波的壓電陶瓷是什麼東西?
    知識點:壓電陶瓷是一種基於壓電效應,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功能陶瓷材料,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目前,超聲傳感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壓電效應的壓電傳感器,另一種是基於磁致伸縮效應的磁致伸縮傳感器。
  • 【雲飛雜記】武功高強的溶菌酶(連載之一) 溶菌酶的發現
    【雲飛雜記】武功高強的溶菌酶——溶菌酶的發現 2021年01月06日15:29 來源:中國網-體育頻道 作者:雲飛
  • 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_壓電式傳感器的應用
    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主要基於壓電效應,利用電氣元件和其他機械把待測的壓力轉換成為電量,再進行相關測量工作的測量精密儀器,比如很多壓力變送器和壓力傳感器。壓電傳感器不可以應用在靜態的測量當中,原因是受到外力作用後的電荷,當迴路有無限大的輸入抗阻的時候,才可以得以保存下來,下面就由賢集網小編我來給大家簡單的講講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的應用情況!   實際壓電傳感器只可以應用在動態的測量當中。它主要的壓電材料是:磷酸二氫胺、酒石酸鉀鈉和石英。壓電效應就是在石英上發現的。
  • 漸行漸近的壓電發電技術
    說到壓電發電技術,我們先要回溯到1880年。當年居裡兄弟在石英晶體中發現:晶體受到機械應力的作用時,其表面會產生電荷;反之,當外加電場於晶體時,晶體會產生形變。前者被命名為正壓電效應,後者則被稱之為逆壓電效應。
  • 界面壓電材料重大突破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該研究從材料界面能帶角度,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傳感元件為壓電晶體。若沿壓電晶體的極化方向施加一外力使其變形,則壓電晶體內部發生極化,受力的兩端面出現極性相反的電荷,若撤去外力,則壓電晶體恢復到初始狀態,這就是正壓電效應。若沿壓電晶體的極化方向施加一電場,則壓電晶體出現變形,若撤去電場,則壓電晶體恢復到初始狀態,這就是逆壓電效應。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就是利用了壓電晶體的正壓電效應,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從而實現對振動加速度信號的測量。
  • 在高度對稱的晶體裡發現了不應該存在的磁電效應
    磁和電以多種怪異而奇妙的方式聯繫在一起,如某些晶體中就存在著令人著迷的磁電效應——晶體的電學特性會受到磁場的影響,反之亦然。現在事情變得更加古怪了,因為科學家們發現了對稱晶體中的全新磁電效應,而這原本是不可能存在的東西。
  • 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Nature》,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突破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該研究從材料界面能帶角度,揭示了環境壓力和溫度改變誘導產生界面極性的基本規律。
  • 壓電效應及其原理
    壓電效應的原理是,如果對壓電材料施加壓力,它便會產生電位差(稱之為正壓電效應),反之施加電壓,則產生機械應力(稱為逆壓電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