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企業壟斷 國內最大規模大矽片生產廠投產(附股)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報導,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大矽片項目21日在杭州錢塘新區竣工投產,實現了8英寸大矽片的正式量產,同時12英寸大矽片生產線進入調試、試生產階段。

據了解,國內大尺寸矽片尤其是12英寸半導體大矽片的供應長期被國外企業所掌控,市場高度壟斷。這一項目的建成投產,將改變國內半導體大矽片完全依賴國外的現狀,有效填補國內半導體大矽片供應的行業短板,有助於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預計這一項目明年將實現月產35萬枚8英寸半導體大矽片。12英寸半導體矽片生產線投產後,月產能將達3萬片,將大大緩解我國半導體大矽片供應不足的局面。

相關上市公司:

晶盛機電、中環股份:共同建設集成電路用大矽片生產與製造項目,項目總投資高達30億美元;

上海新陽:參股公司上海新昇大矽片項目已實現量產,並向中芯國際、上海華力微電子實現交付。

相關焦點

  • 打破國外企業壟斷 國內最大規模大矽片生產廠在杭投產
    來源:財聯社【打破國外企業壟斷 國內最大規模大矽片生產廠在杭投產】《科創板日報》22日訊,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大矽片項目21日在杭州錢塘新區竣工投產,實現了8英寸大矽片的正式量產,同時12英寸大矽片生產線進入調試、試生產階段。
  • 國內最大規模大矽片生產廠在杭州投產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浙江在線21日報導,當天下午,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成熟,擁有自主核心技術,並真正可量產半導體大矽片的生產廠——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大矽片項目在杭州錢塘新區竣工投產,實現了8英寸大矽片的正式量產,同時12英寸大矽片生產線進入調試、試生產階段。
  • 中欣晶圓8英寸大矽片已量產12英寸進入試生產
    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成熟,擁有自主核心技術,並真正可量產半導體大矽片的生產廠——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大矽片項目21日在杭州錢塘新區竣工投產,實現了8英寸大矽片的正式量產,同時12英寸大矽片生產線進入調試、試生產階段。報導稱,預計這一項目明年將實現月產35萬枚8英寸半導體大矽片。
  • 8寸量產 12寸試生產 國內最大的大矽片廠在杭投產
    8寸量產 12寸試生產 國內最大的大矽片廠在杭投產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公司召集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進行科研攻關,經過數次臨床驗證,產品獲得了國內的註冊證。去年5月,公司從上海總部搬至乳山濱海新區智創科技企業孵化園內,藉助孵化園的幫扶政策和科技環境,將技術轉化為產能,並大大擴大生產線。  目前,公司正在進行工藝設備的安裝。「預計上半年投產,下面年即能供應市場。」李恆等介紹,公司將新增年產3000噸的生產線,保證產品的市場需求。
  • 國內半導體大矽片龍頭上市!
    本次發行總量為6.20億股,發行價格為3.89元,其中,網上最終發行量為13457.20萬股,佔本次發行總量的21.70%,網上發行最終中籤率為0.10087022%。這家科創板新股很有看點,是近期不多見的實打實的科創大龍頭。公司是中國大陸率先實現 300mm(12英寸)半導體矽片規模化銷售的企業,中國矽片製造領先者之一,是國內半導體大矽片的絕對龍頭。
  • 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研發生產...
    過去,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為此,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項目支持下,重慶國際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重慶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經過近十年的系統研究與產學研用協同攻關,攻克了特種玻璃纖維量產小、成型難、能耗高、環境汙染嚴重,以及品質不穩定等關鍵瓶頸問題。
  • 數說A股:半導體關鍵材料打破壟斷,高純砷年底投產,概念股僅3隻
    高端半導體原材料高純度砷打破國外壟斷局面。 作者:數據寶 梁謙剛 據集微網消息,位於煙臺恆邦化工產業園的恆邦高純新材料項目即將進入帶料試車階段,年底,純度達到7.5個9的高純砷產品將問世,打破中國高端半導體原材料長期由發達國家壟斷的市場格局。
  • 山東:打破國外技術封鎖,青島卓英社對標世界一流電子配套企業
    人民網青島12月6日電(孫林)隨著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的普及,各種電子材料配套企業呈蓬勃發展之勢,然而大部分世界一流的企業都來自於美日韓等發達國家。2018年5月,青島卓英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密度微孔聚氨酯泡棉項目正式量產,此前因為該技術一直被國外封鎖,國內沒有規模較大的生產企業,因此卓英社的投產意味著打破了國外供應商對國內的市場壟斷。
  • 中欣晶圓大矽片項目在錢塘新區竣工投產
    11月22日,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大矽片項目(以下簡稱「中欣晶圓大矽片項目」)在錢塘新區竣工投產。這標誌著杭州中欣晶圓大矽片項目由建設進入試生產至量產的全新階段,填補了杭州集成電路產業製造環節的短板,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大矽片在新興產業領域有極大應用。比如,8英寸矽片多用於電源管理、傳感、安防領域以及電動汽車、高鐵等功率器件。
  • 北方稀土「鈰鋯固溶體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北方稀土「鈰鋯固溶體項目」打破國外壟斷,對我國燃油汽車尾氣治理和稀土產業升級意義重大。目前,公司正加緊建設年產500噸的鈰鋯固溶體生產線,預計9月投產。據公安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6億輛,同比增長8.83%。
  • 打破國外壟斷,矽微粉龍頭聯瑞新材即將登陸科創板
    多年深耕矽微粉,打破國外壟斷隨著網絡化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和微電子產業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在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封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據統計,全球集成電路封裝中97%採用環氧塑料封裝作為外殼材料,而其中的70%-90%為矽微粉。
  • 【投產】中晶嘉興年產480萬片12英寸大矽片項目明年試產;
    【投產】中晶嘉興年產480萬片12英寸大矽片項目明年試產;
  • 巨·個股|銷售額歷史新高!OLED行業前景廣闊,龍頭標的已打破國外壟斷
    捕捉龍頭,一份「巨·個股」就夠了! 事件: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SCC發布的最新報告,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OLED面板的銷售額預計同比增長46%至119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 OLED行業前景廣闊 OLED面板的銷售額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iPhone12系列和三星Galaxy S21的手機面板成為OLED面板銷量增長的重要動力。
  • 國內矽片生產廠家有哪些_國內矽片生產企業排名
    國內矽片生產企業排名一——上海新陽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陽創立於1999年7月,2011年6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現有員工200餘人,廠區佔地80餘畝,擁有1000級超淨廠房和設施齊備的現代化實驗室。
  • 兩家特種氣體企業接連打破國外壟斷——河北邯鄲成行業高地
    公司副董事長李紹波告訴記者:「得益於新材料產業園投產,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電子特種氣體是大規模集成電路、液晶面板行業生產所需關鍵原材料,被業界形象地喻為半導體工業的「血液」及「糧食」。2009年以來,中船重工718所特氣公司研製出高純度三氟化氮、六氟化鎢等系列特種氣體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使電子特種氣體市場價格大幅下降。
  • 製造晶片的關鍵材料中國企業募資50億有望打破海外的壟斷
    半導體矽片是半導體的支撐材料行業,重要性可想而知。根據預測,2020年全球半導體矽片出貨量為109.21億平方英尺。長久以來,全球半導體矽片行業都處於寡頭壟斷態勢,全球前五的矽片企業,共佔據了行業93%的市場份額。這一境況令人擔憂。但好在,近年來我國晶圓廠密集擴展,矽片需求量不斷增加,再加上國產替代化趨勢,以滬矽產業為首的中國半導體矽片企業,有望實現破局。
  • 自主人工晶狀體第一股,打破國際廠商壟斷
    愛博諾德的募資用途主要用於4個方面:約33%(2.62億元)用於眼科透鏡和配套產品的產能擴大及自動化提升項目;約27%(2.16億元)用於高端眼科醫療器械設備及高值耗材的研發實驗項目;約19%(1.52億元)用於愛博諾德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項目;約21%(1.7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這個股是治療白內障的,打破國際廠商壟斷。
  •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它不僅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還提高了電梯的生產效率。人工輔助生產一臺電梯的時間,它可以生產4臺。  生活中常常需要乘坐電梯,可是你知道嗎,雖然很多電梯是咱們國產的,可是生產電梯的工具機,不少還是國外進口的。其中的一大難度在於,生產電梯時需要用到折彎機,目前國產的設備只能做到單邊折彎,在遇到多邊折彎時,需要人工輔助。
  • 國產國際先機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發布 成功打破國外壟斷(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可廣泛應用於國內各大軍民用型號飛機、火箭、飛彈、高速列車、汽車等研發設計中。下一步將推出系列特色優勢軟體,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工業軟體技術壟斷和封鎖,打造國產自主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生態。 工業軟體是「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是科技強國的核心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