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

2021-01-08 異萌YM

對於我們常見的材料這種通過特殊工藝加工出來的混合物也有其特有的屬性:強度 彈性模量 彈性變形 衝擊韌性 破壞失效形式。

工程上常將延伸率>5%的材料稱為塑性材料,而將延伸率<5%的材料稱為脆性材料。對於塑性材料,其抗拉與抗壓強度基本相等,對於脆性材料,其抗拉強度一般小於其抗壓強度。塑性材料失效一般用屈服強度衡量。脆性材料失效一般用抗拉強度衡量。

材料力學中的對於塑性材料的拉伸壓縮試驗就可以看出,塑性材料有明細的屈服階段,接著是強化階段,最後到破壞。並且在拉伸和壓縮過程中塑性材料的應力曲線基本重合,規定塑性材料的失效用屈服強度衡量。

同樣在材料力學中舉例的脆性材料是鑄鐵,脆性材料的拉伸壓縮試驗得出的結論是:脆性材料的抗壓強度遠遠高於抗拉強度,打個比方說拉伸時候用1N的力就失效了,改成壓縮用5N的力才發生失效,並且對於脆性材料來說沒有明顯的屈服階段,所以對於脆性材料來說其失效一般用抗拉強度來衡量。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不同還體現在抗衝擊上。材料力學上有一句話「一般來說,塑性材料的抗衝擊能力遠高於脆性材料」。這句話說的很好,基本和沒有說一樣,前面加上一般來說,後面是遠高於,太嚴謹了,沒有一點數據支撐。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材料力學是一門以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有的結論的得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緊接著材料力學中舉出了一個例子:低碳鋼的衝擊衝擊韌性遠高於鑄鐵。

衝擊韌性是材料的性能指標,之前材料的一個性能指標是彈性模量。

感覺材料力學就是就是一門以實驗結果為導向,不斷增加理論在豐富自己,使得自己能解釋多數自然現象的一門學科。比如在強度解決不了剛度問題的時候,引入了剛度也就是變形和撓度的概念來解決,剛度解決不了穩定性問題的時候又引進了穩定性的概念即長細比的定義,解決不了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問題的時候,又引進了衝擊韌性這個材料的屬性。以及交變載荷和應力集中等等。

上一段中我說解決不了也不合適,表達能力不好,其實我想表達的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現象出來了,材料力學有相應的理論去解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彈性變形、塑性變形、韌性、脆性、剛性
    材料彈性變形的能力稱為彈性。 塑性變形:材料在受外力作用下所引起的變形,在外力取掉後,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及尺寸,仍有一部分殘餘變形,這種變形稱為塑性變形。彈性變形為可以恢復的變形,塑性變形為不可恢復的變形。
  • 寧波材料所非晶合金本徵韌脆性機理研究獲進展
    塊體非晶合金因其獨特的原子排列特徵而具有許多優異的力學性能,如高的強度、硬度、以及彈性極限等,成為近年來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但由於非晶合金在變形過程存在的室溫脆性與應變軟化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其作為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因此,深入理解非晶合金本徵韌脆性的根源,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兼具有高強高韌性能的塊體非晶合金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 北工大《Science》評述:首次發現超強塑性變形單晶材料
    導讀:塊體形態下的範德瓦爾斯材料往往較脆,限制了其加工方式和應用前景。《Science》上報導了InSe單晶超常規的塑性性能。對此,北京工業大學韓曉東教授發表評述,展望了其在鍛造加工和實際應用方面的潛能。
  • 集有機、無機材料優點於一體,我國學者提出無機塑性新型半導體新概念
    集微網消息,上海交通大學官方消息顯示,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無機塑性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史迅與陳立東等開創性地提出無機塑性新型半導體新概念,在具有優異電學性能的無機半導體中實現良好可加工和變形能力,將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的優點合二為一
  • 材料力學知識掃盲,材料的力學性能參數介紹
    材料在常溫、靜載作用下的宏觀力學性能。是確定各種工程設計參數的主要依據。這些力學性能均需用標準試樣在材料試驗機上按照規定的試驗方法和程序測定,並可同時測定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
  • 材料力學—強度理論
    材料出現顯著的塑性變形而喪失其正常的工作能力。脆性斷裂 :無明顯的變形下突然斷裂。韌性斷裂 :產生大量塑性變形後斷裂。脆斷破壞的條件:σ1=σb強度條件:σ1≤[σ]最大伸長線應變理論(第二強度理論)認為最大伸長線應變是引起材料脆性斷裂破壞的主要因素,即不論材料處於簡單還是複雜應力狀態,只要最大伸長線應變ε1達到材料在單向拉伸時斷裂破壞的極限伸長線應變,就會發生脆性斷裂破壞。
  • 建築材料力學性質
    建築材料的力學性質是指建築材料在各種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壞或變形的性質,包括強度、彈性、塑性、脆性、韌性、硬度和耐磨性。  彈性與塑性。材料的彈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外力去掉後變形能完全消失的性質。材料的這種可恢復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材料的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外力去掉後變形不能完全恢復,但也不即行破壞的性質。
  • 建築材料力學性能
    ①強度與比強度  強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壞的能力。  強度分為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和抗剪強度。孔隙率越大,強度越低。  比強度是按單位重量計算的材料強度,等於材料的強度與其表觀密度之比。
  • 從完璧歸趙說起—材料脆性和韌性
    完璧歸趙成功的客觀條件是因為玉是脆性材料,很容易摔碎!這個故事跟玉是脆性材料離不開!脆性材料就是指材料變形很小的時候,就發生斷裂。生活中我們看到玉鐲碎裂、玻璃水杯打碎、陶瓷文物的碎裂都是因為玉和傳統陶瓷都是脆性材料,並且其強度不夠高,人用力摔或者跌落產生的能量,都超過了它的承受範圍。塑料瓶—隨處可見的韌性材料前面說了脆性材料很容易就斷裂了。
  • 陶瓷材料的強度及其影響因素
    強度與塑性是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能。但陶瓷材料是脆性材料,在常溫下基本上不出現或極少出現塑性變形,因而其塑性指標:延伸率 和斷面收縮率 均近似為零。因此,可以認為,陶瓷材料的抗拉強度 、斷裂強度 和屈服強度 在數值上是相等的。此外,由圖25-2b可見,陶瓷材料壓縮時的強度比拉伸時大得多。這是脆性材料的一個特點或優點。
  • 這十一種材料性能知識,工程師必須都懂
    脆性斷裂:材料斷裂前基本上不產生明顯的宏觀塑性變形,沒有明顯的預兆,往往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快速斷裂過程,因而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韌性斷裂:材料斷裂前及斷裂過程中產生明顯宏觀塑性變形的斷裂過程。韌性斷裂時一般裂紋擴展過程較慢,而且消耗大量塑性變形能。解理斷裂:在正應力作用下,由於原子間結合鍵的破壞引起的沿特定晶面發生的脆性穿晶斷裂稱為解理斷裂。
  • 金屬材料塑性變形體積不變定律
    塑性變形體積不變定律,對生產實踐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可以應用於計算毛料尺寸,可以用於塑性理論的各種計算,並用來判斷應變狀態。塑性變形體積不變條件 :金屬材料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即在受載變形,而且未卸載的情況下,體積是有一定 變化的。
  • 機械工程師須熟知的材料性能
    對於可延展材料,抗拉強度也叫極限強度(Ultimate Strength=US,或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對於脆性材料,抗拉強度就是材料的斷裂強度(關於脆性和可延展性,我們在後面聊)。工程上使用最多的是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 鋼材、金屬的脆性、成因及對策有哪些?
    鋼材鋼鐵等工程構件在韌性、塑性指標值較低的時候即表現為脆性。脆性失效往往沒有徵兆,危害卻常常是災難性的,所以應該儘量避免構件材料的脆性。 與熱處理有關的材料脆性有:回火脆性、低溫脆性、氫脆、 σ脆性和電鍍脆性等。本文分別闡述其成因及對策。
  • 金屬材料工藝性能名詞簡介
    它具有在熱或冷狀態下進行錘鍛,軋制,拉伸,擠壓和其他加工的能力。可鍛性主要與金屬材料的化學組成有關。3:機械加工性(機械加工性,機械加工性):是指用工具切割金屬材料成為合格工件的難度。可加工性通常通過加工後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允許的切削速度和工具磨損程度來衡量。它與許多因素有關,例如金屬材料的化學成分,機械性能,導熱性和加工硬化程度。硬度和韌性通常用作可加工性的粗略判斷。
  • 《Science》:超強塑性變形單晶材料應用潛力巨大
    作為一種vdW材料,石墨被廣泛應用於電極、潤滑劑、纖維、熱交換器和電池等行業,其中單層石墨烯更是引領了具有可調厚度和帶隙以及電子約束效應的二維材料新時代。儘管這些材料本身就具有彈性,但除Ag2S之外,大多數vdW材料本質上是易碎的,從而限制了其加工方式和應用前景。
  • 金屬材料知識大全
    常用的力學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衝擊韌性、多次衝擊抗力和疲勞極限等。金屬材料特質1.疲勞  許多機械零件和工程構件,是承受交變載荷工作的。在交變載荷的作用下,雖然應力水平低於材料的屈服極限,但經過長時間的應力反覆循環作用以後,也會發生突然脆性斷裂,這種現象叫做金屬材料的疲勞。
  • 機械材料選用的原則
    1.載荷的大小和性質,應力的大小、性質及其分布狀況 對於承受拉伸載荷為主的零件宜選用鋼材,承受壓縮載荷的零件應選鑄鐵。脆性材料原則上只適用於製造承受靜載荷的零件,承受衝擊載荷時應選擇塑性材料。2.零件的工作條件在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零件應選用耐腐蝕材料,在高溫下工作的零件應選耐熱材料,在溼熱環境下工作的零件,應選防鏽能力好的材料,如不鏽鋼、銅合金等。零件在工作中有可能發生磨損之處,要提高其表面硬度,以增強耐磨性,應選擇適於進行表面處理的淬火鋼、滲碳鋼、氮化鋼。
  • 2010年結構工程師知識點:與材料力學性能的關係
    在建築結構抗震研究中,根據地震荷載作用的特點,在結構上施加周期性反覆荷載,結構將進入非線性階段工作,因此相應的材料試驗也須要在周期性反覆荷載下進行,這時鋼材將會出現包辛格效應,對於混凝土材料就需要進行應力應變曲線全過程的測定,特別要測定曲線的下降段部分。  材料力學性能  對於韌性材料,有彈性和塑性兩個階段。
  • 哈工大孫東立團隊:一種獨特非共格界面,同時改善材料強度塑性!
    TiAl合金是使用溫度600℃以上較理想的高溫輕質結構材料,但低的室溫塑性限制了TiAl合金的廣泛應用。為了改善TiAl合金的上述缺點,研究人員嘗試在TiAl合金中引入兼具金屬和陶瓷特性的三元層狀MAX相——Ti2AlN,力求在保證TiAl合金強度的前提下提高其塑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