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強度理論

2021-01-18 CAE交流之家

CAE交流之家,您身邊的仿真小助手,歡迎關注

                               來源:職場CAE

1、材料的破壞兩種類型

材料出現顯著的塑性變形而喪失其正常的工作能力。

脆性斷裂 :無明顯的變形下突然斷裂。

韌性斷裂 :產生大量塑性變形後斷裂。

2、四大強度理論

關於脆性斷裂強度理論

最大拉應力理論(第一強度理論)

最大拉應力是材料引起脆性斷裂破壞的主要因素,即不論材料處於簡單還是複雜應力狀態,只要最大拉應力σ1達到材料在單向拉伸時斷裂破壞的極限應力σb,就會發生脆斷破壞。

脆斷破壞的條件:σ1=σb

強度條件:σ1≤[σ]

最大伸長線應變理論(第二強度理論)

認為最大伸長線應變是引起材料脆性斷裂破壞的主要因素,即不論材料處於簡單還是複雜應力狀態,只要最大伸長線應變ε1達到材料在單向拉伸時斷裂破壞的極限伸長線應變,就會發生脆性斷裂破壞。

脆斷破壞的條件: ε1=σb/E

最大伸長線應變: ε1= [σ1-μ(σ2+σ3)]/E

強度條件:σ1 -μ(σ2+σ3)]≤[σ]

關於塑性流動強度理論

最大切應力理論(第三強度理論)

認為最大剪應力是引起材料塑性流動破壞的主要因素,即不論材料處於簡單還是複雜應力狀態,只要構件危險點處的最大剪應力達到材料在單向拉伸屈服時的極限剪應力τa,就會發生塑性流動破壞。

屈服條件:τmax=σs /2

在複雜應力狀態下一點處的最大切應力為: τmax=(σ1-σ3)/2

強度條件:σ1-σ3≤[σ]

畸變能密度理論(第四強度理論)

認為形狀改變比能是引起材料塑性流動破壞的主要因素,即不論材料處於簡單還是複雜應力狀態,只要構建危險點處的形狀改變比能達到材料在單向拉伸屈服時的形狀改變比能,就會發生塑性流動破壞。

屈服準則:νd =(1+μ)*[ (σ1-σ2)2 +(σ2-σ3)2 +(σ3-σ1)2]/6E = [(1+μ)* 2σs2]/ 6E

強度條件:[ (σ1-σ2)2 +(σ2-σ3)2 +(σ3-σ1)2]/2 ≤[σ]

3、各強度理論應用環境

第一強度理論適用脆性材料受拉的情況,例如鑄鐵拉伸和扭轉。該理論較好的解釋了石料、鑄鐵等脆性材料沿最大應力所在截面發生斷裂的現象,而對於單向受壓或三向受壓等沒有拉應力的情況則不合適。

第二強度理論適用於石料、混凝土軸向受壓的情況,該強度理論解釋了石料、混凝土等混凝土材料軸向拉伸時沿橫截面發生斷裂的現象。但是,其實驗結果只與很少的材料吻合,因此已經很少使用。

第三強度理論適用於塑性材料的一般情況,可以很好的解釋塑性材料出現變形的現象。但是由於沒有考慮的影響,故按這一理論設計的構件偏安全。

第四強度理論考慮了材料抗拉和抗壓能力不等的情況,這符合脆性材料(如巖石混凝土等)的破壞特點,適用於大多數塑性材料,比第三準確,但不如第三方便。

從四種強度理論的原理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二強度理論適用於:鑄鐵、石料、混凝土、玻璃等通常以斷裂形式失效的脆性材料。而第三和第四強度理論適用於:碳鋼、銅、鋁等通常以屈服形式失效的塑性材料。


1、初學hypermesh的一些疑惑(序言

2、初學hypermesh的一些疑惑(基本的流程)

3、optistruct分析專題-隨機振動分析基礎

4、optistruct分析專題-頻響分析(上);

5、optistruct分析專題-頻響分析(中);

6、optistruct分析專題-頻響分析(下);

7、CAE前處理 | 薄壁+實體結構 (1);

8、CAE前處理 | 薄壁+實體結構 (2)

9、CAE前處理 | 薄壁+實體結構 (3);

10、CAE前處理 | 轉軸類連接

11、CAE前處理 | 實體焊縫(嘗鮮);

12、認識網格1—「質量差」的網格不一定是差網格

乾貨推薦

1、Altair HyperWorks2020來了

2Hyperworks14.0安裝包及安裝教程分享(親測有效)

3、當仿真與實驗對不上,做完這九步才可以認錯

4結構仿真資料匯集—abaqus篇

5、結構仿真資料匯集—疲勞nCode篇

6、熱設計仿真資料—Icepak篇;

7、流體CFD資料匯集-fluent篇

8、熱設計仿真資料—Flotherm篇

9、ANSYS中文版(2020R2)來了。。。;

10、ANSYS各版本安裝包及安裝教程

11、其他文章和資料請關注公眾號,查看歷史推文;

關於我們:

「CAE交流之家,您身邊的仿真小助手」,以仿真交流學習為核心,打造全國最大,最全的CAE學習交流社區。加入CAE交流之家微信群和有任何需求及建議,可以聯繫小編(微信:ws851907214),備註:CAE交流之家

相關焦點

  • 影響高分子材料力學強度因素總結
    影響聚合材料力學強度的因素,可以根據以下因素逐一排查導致材料力學性能降低的原因,也可以通過以下因素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質。   1、材料的化學結構,分子鏈結構,分子鏈支化,主要因素和根本因素。   凡是能夠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因素都會影響材料強度,比如氫鍵和分子極性,芳雜環極性高於脂肪鏈。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材料強度和模量一般是越高。
  • 強度君說:九層之臺 始於累土 材料力學的性能表徵
    工程上的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技術不僅包含了採用科學參量表達材料力學性能的理論和方法,還包含了通過科學手段測試這些力學性能參量的技術。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是全面了解材料力學性能的手段。對材料力學性能進行全面地表徵並通過各類實驗技術手段準確獲取所需材料的力學性能參數,是材料力學性能表徵研究的最主要目標。
  • ANSYS輸出應力、強度理論與規範
    該理論認為最大拉應力σ1是引起材料脆斷破壞的因素,即無論何種應力狀態下,只要構件內一點處的主應力中最大的拉應力σ1達到材料強度極限σb,材料就發生脆性斷裂。因此第一強度理論的斷裂準則是σ1=σb考慮安全係數後,就得到以容許應力[σ],因此第一強度理論所建立的強度條件為:σ1≤[σ]最大伸長線應變理論-第二強度理論。
  • 材料力學發展簡史(一)
    1638年,舉世聞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裡略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學教本《兩種新的科學》,首次提出了材料的力學性質和強度計算的方法,標誌著材料力學這門學科的開端。同時伽利略也是現代實驗力學的奠基人,他最早在材料力學中提出了實驗觀察和理論推導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梁的彎曲強度問題。
  • 材料力學內容總結
    材料力學內容總結材料力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和破壞的規律,為構件的合理設計(既安全適用又經濟合理)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和計算方法
  • 中科院力學所魏宇傑研究員和華中科大楊榮貴教授合作:薄膜材料黏附強度和溫度的線性關係
    以二維材料、細胞膜為代表的薄膜材料在生物醫藥、先進材料以及工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薄膜材料的黏附行為將影響它們的性能。日前,中科院力學所、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在相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發現薄膜材料的黏附行為受到細胞膜表面形貌的影響,因此具有非常高的溫度敏感性。
  • 斷裂韌性、衝擊強度、抗彎強度——燒結釹鐵硼的力學性能
    例如,有些永磁體在高速轉動機械中使用,要經受很大的離心力,或在震動環境、或承受極高加速度(3g~5g)條件下使用,或者在安裝磁體時,受到應力的作用,磁體可能剝落、掉邊、掉角或開裂等,所以對磁體的力學性能有要求是理所當然的。什麼是材料的力學性能?材料的力學性能一般包括強度、硬度、塑性和韌性,這幾個力學性能參量有不同的物理意義。
  • 材料力學知識掃盲,材料的力學性能參數介紹
    材料在常溫、靜載作用下的宏觀力學性能。是確定各種工程設計參數的主要依據。這些力學性能均需用標準試樣在材料試驗機上按照規定的試驗方法和程序測定,並可同時測定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
  • 力學所在納米材料彈性理論研究中取得進展
    ),經典連續介質力學理論與尺寸無關,不再適用於預測納米材料力學行為,發展考慮表面效應的彈性力學理論成為必要。  鑑於以上原因,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仿生材料與固體的微尺度力學科技組在連續介質力學框架下,基於表面能密度發展了一種描述納米材料表面效應的理論模型,併合理表徵多種典型納米材料的實驗力學行為。
  • 中科院力學所魏宇傑&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楊榮貴Natl. Sci. Rev.:石墨烯中的力學前沿理論
    基於連續介質的經典力學理論通常不適用於這類具有單原子厚度極限的材料;針對這種材料所呈現出的新的力學行為,需要發展石墨烯納米力學的新理論。同時,熱力學引起的固有或人工引入的缺陷,對石墨烯的力學行為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高強度只是石墨烯諸多優越的力學性能的一個方面:它的原子級薄層,使得石墨烯與許多包括富勒烯和碳納米管在內的同素異形體一樣,具有獨特的力學性能,比如具有超低的彎曲剛度。
  • 在原子尺度揭開結構材料超高強度與超高韌性的面紗
    該技術填補了多項國際領域空白,部分實驗成果驗證並發展了百年的理論預測,實現了技術與理論上的雙突破。該項研究大幅度拓展了材料性能的提升空間,為提高國家重大基礎材料與先進材料的研究搭建了新的科學實驗測量調控系統, 該研究取得國家發明專利24項,國際專利4項,在2016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 工學院段慧玲課題組在金屬材料強度尺寸效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越小越強(Smaller is Stronger)」是金屬材料的一個常見特性晶體金屬材料的屈服強度與晶粒尺寸和樣品外觀尺寸相關。材料屈服強度隨晶粒尺寸減小而增加的現象由著名的Hall-Petch關係描述,然而,材料的屈服強度隨樣品外觀尺寸增加而減小直到變得與樣品尺寸無關這一重要特性的內在物理機制及統一描述卻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 金屬材料的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有什麼區別?
    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重要的兩個力學性能指標。它們分別代表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 2019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材料力學》考試大綱
    歡迎分享,轉載,希望對你有用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材料力學》考試大綱本材料力學考試大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力學類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材料力學是力學類各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本科目的考試內容包括材料力學的基本概念,軸向拉伸與壓縮,剪切與扭轉,彎曲內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截面幾何性質,應力和應變分析與強度理論,組合變形,能量方法,壓杆穩定等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練掌握材料力學的基本理論,具有分析和處理一些基本問題的能力。
  • 陶瓷材料的強度及其影響因素
    強度與塑性是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能。但陶瓷材料是脆性材料,在常溫下基本上不出現或極少出現塑性變形,因而其塑性指標:延伸率 和斷面收縮率 均近似為零。因此,可以認為,陶瓷材料的抗拉強度 、斷裂強度 和屈服強度 在數值上是相等的。此外,由圖25-2b可見,陶瓷材料壓縮時的強度比拉伸時大得多。這是脆性材料的一個特點或優點。
  • 西安交大材料強度重點實驗室一論文在Acta Materialia發表
    該論文是西安交大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CAMP-Nano)」(http://nano.xjtu.edu.cn)博士生王章潔,在單智偉教授等三位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的。 金屬材料中晶體缺陷的含量、種類、分布情況是主導其力學行為的主要內部組織因素,同時也是塊體金屬材料可以在遠低於理論強度的應力下進行變形加工製備的主因。
  • 腐蝕對材料抗拉強度和延展性的影響
    腐蝕是指由於材料和環境發生作用而對材料造成的化學或電化學降解。鋼鐵所遭受的腐蝕一般都是由於氧氣和電解質(如水或鹽水)的存在而引起的,此類電解質不可避免地存在於海洋環境或水管中。理論上,我們可以使用犧牲陽極和鈍化處理來減少或完全避免腐蝕帶來的影響,但遺憾的是在現實中,其他各種如溫度,變載荷,振動和微生物活性等因素都會大大削弱此類腐蝕防護方式的效果。此外,腐蝕對裂紋擴展的影響十分巨大。腐蝕對力學性能的影響會在平時最為常見的均勻腐蝕和點蝕上有所顯現。均勻腐蝕,正如其名稱一樣,指的是材料存在問題部分的表面遭到腐蝕均勻蔓延的影響。
  • 力學所等突破材料的強度與韌性之間的對立
    對鋼材而言,強度和韌性是衡量品質的重要標準,但兩者卻總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只能根據需要選取一個折衷方案。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魏宇傑和他的研究團隊探索出有效的材料製備方法,實現了孿晶鋼材料變形中的梯度多層次孿晶結構,大幅度提升孿晶鋼材料的強度且不損失其拉伸韌性,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通訊》上。
  • 材料力學1經典知識點及練習
    第一章 緒論1、材料力學的基本任務就是研究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的變形、受力與失效(即構件強度不夠、變形過大或失穩)的規律,為合理設計構件提供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2、材料力學的基本假設:連續性,均勻性,各向同性。3、構件抵抗破壞的能力----強度;構件抵抗變形的能力----剛度;構件保持原平衡狀態的能力----穩定性。
  • 材料力學在設計中有什麼作用
    各種各樣的材料,在生產實際中,各種機械設備和工程結構得到了廣泛應用。組成機械設備的零件和工程結構的部件通稱為構件,為保證機器和結構物在負載作用下能正常工作,必須要求這些構件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評估構件的承載能力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兒來衡量:1,有足夠的強度,在負載的作用下,構件不發生破壞。例如起重機在吊起額定重量時,他的各部件不能斷裂。傳動軸在正常工作時不應被扭斷。壓力容器工作時不應開裂,等等。可見,所謂強度是指構件在負載的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