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設備獲得分子分裂的光電子衍射成像

2020-12-04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發展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在原子層面可以獲得單個分子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來自法蘭克福大學(又稱歌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的研究表明,X射線光電子衍射——一種X射線吸收照射分子結構的時候發射出的光電子發射,可以在X射線誘導O2分子裂變時利用影像來增加(原子)核間(的)距離。通過測量兩個光子序貫K殼層在裂變時離子的離子化時光電子發射的分子框架模式,依據測量的動能釋放來對數據進行排序,研究人員可以解決在一個X射線脈衝時大約1.2 a.u的分子鍵合能的延伸率。實驗結果為高重複頻率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進行時間解析度的泵浦探測光電子衍射影像指明了道路。

在氧分子爆炸的時候,X射線雷射的X射線自由電子會碰撞氧分子的兩個原子的外層電子並開始裂變。在裂變的過程中,X射線雷射從兩個氧原子正在帶電(離子狀態)的其中一個原子的內殼層釋放出另外一個電子。電子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且波經由氧離子散射。該衍射斑可以用來對氧分子裂變進行拍照,同時對裂變過程進行拍攝快照(電子衍射圖像)。

氧分子的爆炸瞬間

圖解: 在氧分子爆炸的時候,X射線雷射的X射線自由電子會碰撞氧分子的兩個原子的外層電子並開始裂變。在裂變的過程中,X射線雷射從兩個氧原子正在帶電(離子狀態)的其中一個原子的內殼層釋放出另外一個電子。電子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且波經由氧離子散射。該衍射斑可以用來對氧分子裂變進行拍照,同時對裂變過程進行拍攝快照(電子衍射圖像)。

在大約100多年以來,人們曾經使用X射線來觀察物質的內部並進而發展到觀察更小的結構-如從晶體到納米粒子。如今,在一個大的關於歐洲 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的國際合作研究的框架模式下,位於漢堡,來自法蘭克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取得了一個巨大的進步。使用一個新的實驗技術,他們可以使用X射線分子,如氧的分子,並首次觀察到氧分子運動的縮影

O2庫侖爆炸 期間的光電子衍射圖像的示意圖

俗話說,粒子越小、錘子就越大。這一規則對於粒子物理來說是非常正確的,當需要進入原子核內部的時候 需要巨型加速器才能實現觀察。這一規則同樣適用於這一研究。為了獲得兩原子分子如氧的X射線,就需要一個極端的超能和超短X射線才能實現。來自歐洲 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目前是世界上最強的X射線光源。

為了實現將單個分子暴露出來,就需要有一個新的X射線技術才能實現這個目的。在極端高能雷射脈衝的幫助下,分子會迅速的被兩個束縛電子所掠奪。這就導致兩個正電荷的離子的產生並且由於電斥力的相互排斥突然飛離開來。與此同時,電子也可以如波一樣從而發揮出其另外的優勢。這個時候 你可以將其想像成為聲吶。在爆炸的過程中電子波由於分子結構的原因而分散,此時研究人員記錄下衍射斑。從而實現採用X射線來對分子進行拍攝,並且觀察到分子在裂變時的幾個步驟。

這一技術就是人們常常提到的電子衍射影像技術,核技術物理學家花費了幾年的時間來發展反衝離子動量譜(COLTRIMS,recoil-ion momentum spectroscopy)技術。這一技術也被稱之為反應顯微成像譜儀。這也是本文的構想。本研究就是對歐洲 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進行了適當的改動和設計來實現的。實驗結果發表在著名的雜誌 《Physical Review X》,第一次將設想變成現實的有效的直接證明。在今後,單個分子的光化學反應也可以以通過這些高清且隨時間變化過程中的圖像來進行研究。例如,有可能實時的觀察中等尺寸分子的在UV光線的照射下的反應進行觀察。此外,這些實驗是自2018年底歐洲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建成後第一次將小量子系統( Small Quantum Systems (SQS))的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結果進行公開發表。

研究人員觀察到的氨苯 分子中的N原子在光激勵的條件下上下彎曲的圖像

圖解:採用新技術,研究人員可以觀察到電子密度的變化發生在同一時間。藍色的泡泡表示電子密度的降低,而紅色的泡泡則表示未被激勵的吡啶區域電子密度的上升

圖 科學家首次利用光激勵來實現化學反應並使用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來捕獲當光擊中環形的分子幾乎是電子分布的瞬間的變化,

參考資料:法蘭克福大學(又稱歌德大學)、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和史丹福大學、Haiwang Yong et al, Observation of the molecular response to light upon photoexcit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5680-4

文章來源: Gregor Kastirke et al. Photoelectron Diffraction Imaging of a Molecular Breakup Using an X-Ray Free-Electron Laser, Physical Review X (2020). DOI: 10.1103/PhysRevX.10.021052

相關焦點

  • 《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報告2019》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國際發展態勢分析
    XFEL的出現使得泵浦-探針實驗、X射線相干散射成像實驗、X射線衍射成像實驗成為可能,也使得化學、物理、材料、生物學研究從拍攝分子照片的時代跨越到了錄製分子電影的時代,將帶來相關科學和技術領域的一系列重大變革。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的建設和應用對我國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和工業領域的發展具有戰略性重要意義。
  • 上海光源與用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非相干X射線衍射成像
    目前X射線晶體衍射結構分析手段只能對具有周期性結構的晶體實現原子級的三維顯微結構分析,而X射線相干衍射成像可以實現對非周期性結構物體具有原子級空間分辨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卻需要全相干X射線照明,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 分子超快成像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分子成像技術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X-射線衍射和電子衍射是測定分子結構的兩種典型方法,它們分別藉助外部光子和電子撞擊分子靶實現分子結構成像。近年來,隨著超快強雷射與氣相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可利用強雷射驅動分子產生的相干電子波包對分子自身結構進行自探測,通過解析電子波包與母離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光電子衍射圖案,獲得分子結構及其超快動力學演化信息,實現分子自成像。相比傳統的X-射線衍射和電子衍射,該方法同時具備亞飛秒時間與亞埃空間分辨能力。
  • 利用自由電子雷射對液態碳進行表徵
    在 FERMI的研究人員採用自由電子雷射光源,不僅可以獲得液態的碳樣品,同時還可以對其結構進行表徵,追蹤碳樣品在熔化的時候其電子鍵合和原子坐標的超快排列。據我們所知,這是固態物質中最快的結構變化。 依據聲子強度每探測器像素的肌動蛋白絲染色獲得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的纖維衍射 來自FERMI
  • 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到底有多「硬」
    作為世界頂級的科研基礎設施,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將刺激多類學科的發展,為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等多學科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過程探索、先進結構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  上海光源大科學設施進展順利  上海在光學技術建設上一直在奮進,在2007年時建成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這種光比普通X光強上萬倍。
  • 德國漢堡附近的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設施
    日前,歐洲X射線 自由電子雷射 裝置(XFEL)在德國漢堡大都市區正式投入使用。這一造價為12.2億歐元的大型 雷射 裝置由11個歐洲國家參與研發和建設。XFEL是世界上最大的X射線雷射設施,每秒可發射多達27000個脈衝,亮度比傳統的同步加速器光源亮度高出10億倍。
  • 利用自由電子雷射對液態碳進行表徵
    在 FERMI的研究人員採用紫玉哦電子雷射光源,不僅可以獲得液態的碳樣品,同時還可以對其結構進行表徵,追蹤碳樣品在熔化的時候其電子電子鍵合 和 原子坐標的超快排列。據我們所知,這是固態物質中最快的結構變化。
  • 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譜圖分析
    測定表面原子的電子云分布和能級結構等。X射線光電子能譜是最常用的工具。在表面吸附、催化、金屬的氧化和腐蝕、半導體、電極鈍化、薄膜材料等方面都有應用。(4)化合物結構鑑定X射線光電子能譜法對於內殼層電子結合能化學位移的精確測量,能提供化學鍵和電荷分布方面的信息。
  • 【材料課堂】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譜圖分析
    對於固體樣品,計算結合能的參考點不是選真空中的靜止電子,而是選用費米能級,由內層電子躍遷到費米能級消耗的能量為結合能Eb,由費米能級進入真空成為自由電子所需的能量為功函數Φ,剩餘的能量成為自由電子的動能Ek,式(1)又可表示為:hn=Ek+Eb+Φ        (2)
  • 能為分子「拍電影」!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為分子「拍電影」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經過5年半的緊張建設和精細調試,高質量地建成了我國首臺X射線波段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並成功地研製了射頻超導加速單元。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
    項目的科學目標是探索兩級外種子自由電子雷射級聯模式,以確定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發展的技術路線,解決並掌握關鍵技術,進行人才與技術儲備,為我國建設硬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作預先研究。項目的工程目標是建成由射頻電子直線加速器驅動的軟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為升級為用戶裝置提供基礎。
  • 拍攝「分子電影」——全相干自由電子雷射
    為此,科學家開始發展新一代相干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FEL)。自由電子雷射是高能電子在磁場作用下發生扭擺的時候,在前進方向上發出的雷射。你可以想像一條蛇扭著身子往前爬行,只不過這條「蛇」的速度接近光速,運動路徑呈正弦狀。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通常由加速器、波蕩器和光束線站系統三部分組成。
  • 全球僅8臺 能給分子「拍電影」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通過驗收...
    大科學裝置一直以來被視為是推動科學進步的「國之利器」,日前,「大科學裝置群」的新成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據悉,該項目經過5年半的建設和精細調試,高質量地建成了我國首臺X射線波段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並成功地研製了射頻超導加速單元。
  • 自感應超快退磁限制了在軟X射線能量下從磁性樣品衍射的光量
    在此過程中,x射線光子首先被3p鈷芯電子(a)吸收。然後,所得到的激發態可以自發地放鬆(b),向新的方向(紫色箭頭)發射光子。在實驗中,將這種散射光記錄為感興趣的信號。但是,如果另一個X射線光子遇到已經激發的狀態,則會發生受激發射(c)。在此,兩個相同的光子沿入射光束的方向(向右的藍色箭頭)發射。該光僅攜帶很少的關於樣品磁化的信息,通常出於實際原因被阻擋。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通過驗收
    本報訊(記者黃辛)11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近日通過國家驗收。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北京大學為共建單位。裝置主體由一臺8.4億電子伏特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和一臺可以實現多種先進運行模式的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組成。
  • 自由電子雷射器泵浦產生X射線雷射最新進展情況
    自雷射器發明以來,人們就一直致力於通過原子能級躍遷來獲得更短的雷射波長。
  • X射線的魔力|與諾貝爾獎的不解之緣
    111962年,佩魯茨和肯德魯用X射線衍射分析法首次精確地測定了蛋白質晶體結構而分享了諾貝爾化學獎英國生物化學家約翰.肯德魯(JohnCowdery Kendrew))和馬克斯.佩魯茲(Max Ferdinand Perutz)),用X射線衍射分析法研究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2020年11月4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北京大學為共建單位。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微觀世界的超級高速攝像機,再也不怕三體人...
    2015破土開工的上海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SXFEL)已於今年5月通過測試,達到了項目指標,而規模更大、更為先進的XFEL也已經開工。海外,美國已於2009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臺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XFEL),其升級加強版預計將在明年建成使用;歐洲也在2017年啟用了目前全球最大的XFEL,該項目涉及11個國家。讓這麼多國家趨之若鶩的XFEL究竟有何魔力?
  • 應用於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中的高功率輸入耦合器樣機
    打開APP 應用於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中的高功率輸入耦合器樣機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4 0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