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由電子雷射對液態碳進行表徵

2020-12-03 騰訊網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金剛石、石墨以及鑽石、石墨烯都是碳的固體常見的表現形式,另外一個就是氣態的形式,液態的碳可能你沒有聽說過。這不,研究人員採用自由電子雷射器不僅實現了液碳的樣品製備,可以實現對液態的碳進行表徵,這對完碳善相圖非常有意義。

從常見的煙塵到珍稀的鑽石,碳以多種方式為大家所熟悉,但大家對碳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因為對碳的一瞥,可以說,很少有人對碳的液態有所了解。在 FERMI的研究人員採用自由電子雷射光源,不僅可以獲得液態的碳樣品,同時還可以對其結構進行表徵,追蹤碳樣品在熔化的時候其電子鍵合和原子坐標的超快排列。據我們所知,這是固態物質中最快的結構變化。

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首次利用飛秒泵浦-探測脈衝進行液態碳的表徵

這一工作填補了元素相圖工作的空白,大部分的相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力下存在缺失。儘管碳具有隨處可見的特點和在科學的很多方面,人們對其非常感興趣,如從探測器到太陽能電池到量子計算和航空火箭的保護系統,都有碳的身影,但關於其相圖的相關知識依然不完整。比較典型的就是,只要碳不再能夠承受熱的時候,就會直接變成氣體。對於其他材料來說,可以通過高壓來阻礙樣品在高溫的時候直接進入氣體狀態,但這經常是對金剛石來說採用這樣的操作,比較精確的是這一元素在這一狀態開始熔化。

依據聲子強度每探測器像素的肌動蛋白絲染色獲得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的纖維衍射

來自FERMI研究機構的研究人會員利用飛秒泵浦的探測系統,利用泵浦雷射和非晶碳樣品來沉積高能載荷,在探測雷射的自由電子脈衝僅僅只有幾百飛秒時間內,測量樣品的X射線吸收的光譜。儘管以前的研究也有在系統動力學尺度範圍內使用雷射加熱液態碳的相關報導。

研究人員所看到的是原子的結合和排列的顯著變化。非晶碳主要由石墨和石墨烯中一種稱之為SP2類的電子鍵合所主導,而每一個碳原子與三個其他的原子結合,形成緊密相互作用的碳原子平面。這是非常令人驚奇的一件發現。這是因為此時,幾乎沒有時間通過聲子來進行熱化。因此,立即由於改變的鍵能造成靜電位變化,遵循從平面到成串的調整原子排列。以前從來沒有觀察到如此快的超快躍遷。

該實驗同時通過一系列的第一原理計算來進行系統動力學的模擬。他們發現模擬結果和實驗結果比較吻合,這是非常罕見的。尤其是對這一類實驗,非常吻合是非常少見的。這一工作的理工研究可以指出溫度在達到高達14200k,此時電子和聲子在激發的碳系統中的相互作用強度為17×1018 Wm 3K 1。這一參數量化了材料中的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強度,在以前是非常困難的,對今後的模擬非常有幫助。

依據聲子強度每探測器像素的E型大腸桿菌1型菌毛染色X射線自由電子的纖維衍射

碳的內層電子可以吸收波長為4nm的雷射,在早先的實驗中使用臺式雷射器在可見光波長的條件下只能測量反射的強度。由於實驗過程中產生等離子體,這會導致反射的激增。樣品會在這些測量手段下保持為本質上不透明的物體。FERMI 的研究人員採用自由電子雷射器的4nm的雷射脈衝,研究人員可以測量內層電子的吸收光譜,並且得到一個清晰的觀點,就是其結構和鍵合是如何受到泵浦脈衝的影響的。當你將電子帶入連續體的狀態的時候,電子開始在其周圍呈現。這也是當電子被激發的時候採用X射線吸收進行工作的優點,同反射光譜剛好相反。這也正好告訴你局部的形狀和局部的結構,由此你可以獲得重要的結構信息。

設置在FERMI的裝置還有一個顯著獨特的優點就是其時間上的解析度。自由電子雷射可以從電子聚束的加速到產生的相對論速度之間的過程中均可以產生輻射。電子聚束和波蕩器的相互作用,二極磁鐵的周期序列,就會放大其輻射,從而產生極端明亮的雷射源。在FERMI,桌面雷射器播下自由電子雷射,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同步泵浦和在7飛秒的時間內是實現探測脈衝,同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相比,自由電子雷射的時間為大約200飛秒。樣品開始熱化並進而向氣體轉變。這一部分在不到皮秒的一半時間內就結束了。

依據聲子強度每探測器像素的 澱粉樣纖維著色的X射線自由電子的纖維衍射

這一研究結果填補了碳相圖研究的空白。理解碳系統在極端溫度和壓力下的行為,可以為天體物理學的研究奠定基礎,如在最近開展的外行星中的碳基研究就是如此。在將來,研究人員也許可以應用同樣的的辦法來研究其他的碳同素異形體,來研究不同的開始密度的影響,同時開可以研究其他的全部元素,如矽或鐵。

據江蘇雷射聯盟了解到:新型自由電子雷射x射線探測器 ePix10K,每秒可獲1000張圖像同步輻射與自由電子雷射通常都用於研究自然界中一些肉眼無法觀察到的超快現象。這些裝置可產生的超亮且超快的x射線,就像巨大的頻閃燈一樣,「凍結」了快速的運動,它們可以捕捉到分子、原子的動態影像,研究人員就能夠拍出清晰的快照,探究看不見的微觀世界的秘密,為人類對自然的研究工程服務。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開發出了新一代的x射線探測器ePix10K,新的探測器每秒最多可獲1000張圖像,速度約是上一代的10倍。這大大提高了光源的有效利用率,即每秒可發射數千次x射線。相比於舊款ePix及其它探測器,ePix10K可以處理強度更高的x射線,同時靈敏度提高了3倍,且像素高達200萬。

SLAC的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x射線雷射器上安裝了一個16模塊,220萬像素的ePix10K x射線探測器

我國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的建設選址位於張江科學城內,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以及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創新項目。

裝置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高效和最先進的自由電子雷射用戶裝置之一,為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等多學科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過程探索、先進結構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形成獨具特色、多學科交叉的先進科學研究平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光子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推動我國光子科學實現由「跟隨」到「引領」的飛躍。

建設內容包括一臺能量8GeV吉電子伏特的超導直線加速器,可以覆蓋0.4到25千電子伏特光子能量範圍的3條波蕩器線、3條光學束線以及首批10個實驗站。總裝置長度3110米,隧道埋深29米。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觀察的圖片

2018年4月27日,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建安工程全面展開。在上海市市級重大專項的支持下,項目重大關鍵技術已經基本完成樣機研製方案與設計評審。

相關焦點

  • 利用自由電子雷射對液態碳進行表徵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金剛石、石墨以及鑽石、石墨烯都是碳的固體表現形式,另外一個就是 氣態的形式,液態的碳可能哈沒有聽說過。這不,研究人員採用自由電子雷射器可以實現對液態的碳進行表徵,這對完碳善相圖非常有意義。
  • 揭秘「第四代光源」——自由電子雷射
    自由電子雷射器一種利用自由電子的受激輻射,把相對論電子束的能量轉換成相干輻射的雷射器件。自由電子受激輻射的設想曾於1951年由Motz提出,並在1953年進行過實驗,因受當時條件的限制,未能得到證實。
  • 中德真空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能源利用前沿研討會在大化所召開
    9月22日至27日,由中德科學中心資助的「真空紫外自由電子雷射在分子、團簇和表面研究中的應用——能源利用前沿研討會」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中德科學中心主任Heike Strelen博士也蒞臨此會,並就中德合作的以往經驗以及該項目的合作前景進行了詳細介紹。
  • 小型化自由電子雷射獲重大原創進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至展、李儒新、劉建勝等在超強超短雷射驅動的小型化自由電子雷射新概念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創進展,提出並實現了一種微型、瞬態的波蕩器方案。研究人員利用超強超短雷射與金屬絲相互作用,在產生高能電子束的同時,巧妙地利用電荷分離效應構建了微型、瞬態的電子波蕩器,並基於該全新波蕩器方案獲得了非線性放大的強THz輻射輸出。這一最新研究成果2月27日在線發表於《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
  • 自由電子雷射眼中的三體量子世界
    短波自由電子雷射是由高速運動的自由電子與自身電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相干光,它是近年來雷射家族的新秀,其特點為高亮度、波長可調和超短脈衝。自由電子雷射在新能源材料和生物複雜分子相干成像等領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突破。
  • 拍攝「分子電影」——全相干自由電子雷射
    為此,科學家開始發展新一代相干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FEL)。自由電子雷射是高能電子在磁場作用下發生扭擺的時候,在前進方向上發出的雷射。你可以想像一條蛇扭著身子往前爬行,只不過這條「蛇」的速度接近光速,運動路徑呈正弦狀。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通常由加速器、波蕩器和光束線站系統三部分組成。
  • HGHG自由電子雷射成功實現大範圍波長連續可調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的上海深紫外自由電子雷射實驗裝置(SDUV-FEL)於近日完成了一項新的自由電子雷射實驗,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大範圍連續調諧的HGHG自由電子雷射放大。理論上,自由電子雷射具有極高亮度和波長連續可調諧的優勢。
  • 自由電子雷射:我們的目標是波長更短、亮度更高!
    這幅圖展示的是史丹福大學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科學家使用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將液柱截斷的瞬態過程。圖中夢幻般的兩把「小傘」就是液柱蒸發時形成的水膜。回味之餘,你腦袋裡是不是浮現了這樣一個問題:自由電子雷射是個啥?自由電子雷射是利用相對論性的自由電子為工作媒質產生的強相干輻射。
  • 楊振寧8次呼籲中國研究的自由電子雷射最新進展
    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  去年7月,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XFEL)建設工程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全長近5.8公裡的網絡隧道建設工作順利完成。  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XFEL)建成運行後可產生近似雷射但波長不到十分之一納米的X射線閃光,其亮度比現有第三代光源高9個數量級,將有力促進在原子尺度開展有機/無機材料內部分析、化學反應過程拍攝、納米三維圖像製作、星球內部過程研究等領域研究工作。
  • 我國自由電子雷射技術發展戰略研究
    一、前言自由電子雷射(FEL)是基於真空中自由電子產生的輻射雷射 [1],與傳統雷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輻射波長不依賴於受激介質,僅與電子束的能量和波蕩器(用於輻射的周期性磁場)有關。FEL 具有波長完全可調諧的特點,可以獲得其他雷射器不能實現的波段,相應波長可覆蓋從太赫茲至硬 X 射線甚至γ射線的範圍。
  • 大連化物所等利用自由電子雷射揭示水分子的光解在大氣輝光中的作用
    大連化物所等利用自由電子雷射揭示水分子的光解在大氣輝光中的作用 2020-11-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近日,研究人員利用自由電子雷射結合高分辨的H原子高裡德堡標識飛行時間譜技術,研究H2O分子112.8nm附近的光解動力學。實驗顯示,大部分OH(X)產物由高振動激發,最高的振動能級可布居到v=15,內態能量接近OH自由基的解離能。John M. C.
  • 合肥研究院等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徐文課題組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應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CTFEL)裝置,開展電子材料的太赫茲動力學特性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Picosecond terahertz pump-probe realized from Chinese terahertz free-electron laser為題,發表在
  • 上海應物所在儲存環自由電子雷射方面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表明,這種運行機制能夠充分利用儲存環電子束的特點,通過較簡單的裝置改造就能實現飛秒量級高峰值亮度X射線脈衝的產生,從而大幅增強儲存環光源的性能。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旗下的期刊《科學報告》上(Scientific Reports 7:4724 (2017))。
  • 中科院在儲存環自由電子雷射研究中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研究表明,這種運行機制能夠充分利用儲存環電子束的特點,通過較簡單的裝置改造就能實現飛秒量級高峰值亮度X射線脈衝的產生,從而大幅增強儲存環光源的性能。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科學報告》。 據介紹,基於儲存環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已經成為支撐物理、化學、材料、醫學、生命科學等學科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的一種最主要的大科學平臺。
  • 首次: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設備獲得分子分裂的光電子衍射成像
    實驗結果為高重複頻率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進行時間解析度的泵浦探測光電子衍射影像指明了道路。在氧分子爆炸的時候,X射線雷射的X射線自由電子會碰撞氧分子的兩個原子的外層電子並開始裂變。在裂變的過程中,X射線雷射從兩個氧原子正在帶電(離子狀態)的其中一個原子的內殼層釋放出另外一個電子。電子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且波經由氧離子散射。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2020年11月4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北京大學為共建單位。
  • 合肥物質院等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電子能量弛豫時間是電子材料的關鍵物理參數之一。研究人員利用CTFEL特有的太赫茲脈衝結構(特別是皮秒脈寬微脈衝結構),搭建首創的「單色皮秒太赫茲泵浦-探測」系統(圖1),基於此系統,測量半導體材料的泵浦-探測特性及電子能量弛豫時間,研究室溫下高遷移率n-GaSb晶體在不同自由電子雷射輻照頻率下的動力學電子特性。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
    項目的科學目標是探索兩級外種子自由電子雷射級聯模式,以確定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發展的技術路線,解決並掌握關鍵技術,進行人才與技術儲備,為我國建設硬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作預先研究。項目的工程目標是建成由射頻電子直線加速器驅動的軟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為升級為用戶裝置提供基礎。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
    項目的科學目標是探索兩級外種子自由電子雷射級聯模式,以確定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發展的技術路線,解決並掌握關鍵技術,進行人才與技術儲備,為我國建設硬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作預先研究。項目的工程目標是建成由射頻電子直線加速器驅動的軟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為升級為用戶裝置提供基礎。
  • 《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報告2019》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國際發展態勢分析
    主要國家在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方面均積極布局,截至目前,世界上在運行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有5個,在建或升級的有2個(表1)。軟X射線指波長在0.1nm以上的X射線。目前,國際上正在運行的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有2臺,設計和在建的裝置有6臺(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