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美國科學家估算宇宙何時走向「終結」

2020-08-17 參考消息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8月15日報導,科學家們通常認為,「大爆炸」創造了時空,讓鐘錶運行,也形成了星系、恆星和行星。但未來會發生什麼?宇宙會走到盡頭嗎?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馬特·卡普蘭在一份公報中說:「宇宙將成為一個悲傷、孤獨和寒冷的地方。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熱寂』,宇宙的主要構成將是黑洞和枯竭的恆星。」

卡普蘭在一篇預計將發表於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文章中估算了宇宙何時將變為一片死寂。為此,卡普蘭估測了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可能出現的時間。所謂的超新星爆發,是指大質量恆星在燃料耗盡、坍縮時通常可能發生的一次劇烈爆炸。根據卡普蘭的預測,這次爆炸將出現在10的32000次方(也就是1後面有32000個0,一張紙都寫不下)年以後。

然而,卡普蘭的估算並未描述大質量恆星的死亡。它們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死亡了:正如現在我們看看周圍,大恆星聚合越來越重的元素,直至成為鐵。鐵元素無法再聚合,並會累積在恆星內部,最終導致恆星坍縮和爆炸。

因此,一切結束後,最終剩下的將是更小的恆星,它們不會再發生超新星爆炸,而是成為白矮星:這就是等待太陽的命運。白矮星是什麼樣子?基本上是失去外殼的恆星留下的熄滅的核。

理論上來說,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核會逐漸冷卻,並成為黑矮星。卡普蘭說:「隨著白矮星冷卻,在接下來的數十億年間,它們的亮度會逐漸減弱,並最終硬化,成為不會發光的黑矮星。」黑矮星的成分為碳、氧等輕元素,其體積與行星差不多。但與行星不同的是,它們會達到恆星的質量。

但就算形成黑矮星,一切也不會結束。卡普蘭說,由於量子隧穿效應,黑矮星的內部將繼續發生聚變反應。因此,就算黑矮星也會產生鐵,並最終加快超新星爆發:這就是卡普蘭所說的「黑矮星超新星」。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宇宙「終結日」被美國科學家算出,最後的「黑矮星」將見證這一切
    提到宇宙,它給人類的感覺既熟悉又神秘,一直到今天,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還是非常片面的,無論是宇宙的起源,還是宇宙的範圍、宇宙的現狀等,這些都沒有一個100%肯定的答案。不過前段時間,美國的科學家卻算出了宇宙的「終結日」。宇宙的「終極日」是哪一天?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呢?
  • 宇宙「終結日」何時會到來?美國科學家認為,黑矮星或見證這一切
    以及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終結之日,簡單來說就是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不久前據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計算,對宇宙的「終結」有了新的闡述,宇宙在最後終結的時候會經歷「黑矮星」的爆炸,那預示著宇宙走向終點。對於宇宙演化的問題是很多科學家非常關注的,說實話目前我們尚不清楚宇宙最終會走向何方。
  • 宇宙「終結日」何時會到來?美國科學家認為,黑矮星或見證這一切
    以及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終結之日,簡單來說就是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不久前據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計算,對宇宙的「終結」有了新的闡述,宇宙在最後終結的時候會經歷「黑矮星」的爆炸,那預示著宇宙走向終點。
  • 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原來這一切都跟熵增有關
    這個時候,人類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在人類沒有走進科技時代之前,我們只知道生命會有生命的命運,不管是簡單的生命還是像人類一樣的高級生命,從誕生的那一天起,未來都會走向死亡。古時候的人們會認為天上的太陽,月亮,星辰是永恆的,它們可以永世長存。
  • 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原來這一切都跟熵增有關
    這個時候,人類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宇宙萬物都會走向終結?在人類沒有走進科技時代之前,我們只知道生命會有生命的命運,不管是簡單的生命還是像人類一樣的高級生命,從誕生的那一天起,未來都會走向死亡。古時候的人們會認為天上的太陽,月亮,星辰是永恆的,它們可以永世長存。
  • 宇宙也有「終結日」?美國科學家計算出估值,黑矮星或成見證者!
    宇宙也有「終結日」?美國科學家計算出估值,黑矮星或成見證者!宇宙神秘莫測,迄今為止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仍然只有片面。關於宇宙的起源之謎,仍在探討中,以宇宙的範圍現狀來看,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一切都只能處於猜測中。宇宙中的星體不計其數,它們都有各自的運轉模式。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呢?
  • 西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西媒稱,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任務發布的數據,發現了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並揭示了銀河系在早期階段是如何形成的。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7月22日報導,這是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卡梅·加利亞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發現。
  • 西媒:科學家繪製出銀河系三維地圖
    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導 西媒稱,美國《科學》周刊本周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由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繪製的銀河系三維地圖顯示,銀河系的形狀是一個波浪狀的圓盤。該三維地圖的規模比之前的任何版本都更大。據埃菲社8月1日報導,文章作者之一、波蘭華沙大學科學家普熱梅克·姆魯茲說:「我們的地圖顯示出銀河系的圓盤不是扁平的。它是有起伏的。」
  • 西媒:科學家發現「不朽粒子」證據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沒有什麼是不朽的。我們周圍的所有東西,從生物到山巒,再到行星、恆星、星系,甚至是宇宙本身都具有壽命。但是在亞原子粒子的奇特領域,一切皆有可能。
  • 宇宙變化的三種形態:都在走向毀滅
    據國外媒體報導,很多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宇宙將最終走向終結,宇宙內的一些區域可能已經開始這一過程。雖然沒有一個人知道這一過程如何發生,但物理學家提出了各種理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理論包括大收縮、大撕裂和大凍結。德國慕尼黑的設計團隊Kurzgesagt製作了一段時頻,解釋這些理論闡述的過程如果讓宇宙走向終結。
  • 宇宙終結的四種可能 - 宇宙,終結,熱力學 - IT之家
    但地球只是太陽系裡的一顆行星,太陽只是銀河系裡幾千億顆恆星中的一顆,整個可觀測宇宙裡存在幾千億個星系,那麼它們的命運是什麼呢?宇宙將如何終結?科學很少關注於這將如何發生,我們甚至不確定宇宙是否會到達一個確定的終點,或者就是慢慢縮小。
  • 地球會在什麼時候迎來終結?科學家:時間由人類自己決定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很難給出確定的答案,從理論上來講,不管是恆星還是行星,都有終結的一天。太陽一顆恆星,可是它的壽命只有100億年,再過50億年,它也會走到生命的盡頭,向白矮星轉化。可能有會說了,地球何時迎來終結,那是由太陽決定的,當太陽走向生命盡頭的時候,地球也將不復存在。如果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那麼未來的命運就是被膨脹的太陽吞噬。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12日報導,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該序列中發現了一個名為ORF3d的新基因,這個基因此前從未被發現過。報導稱,雖然科學家們尚不了解其功能,但希望該基因能包含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這一發現或將為研發抗病毒新藥打開一扇大門。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參考消息網11月13日報導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
  • 英媒:宇宙膨脹速度快於預期 或證明相對論錯誤
    參考消息網6月4日報導 英媒稱,宇宙膨脹的速度比人們之前認為的要快,這一驚人發現可能會使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部分內容面臨考驗,這一理論是宇宙學的支柱,已經承受了一個世紀的挑戰。據路透社6月2日報導,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舉行聯合記者會,宣稱宇宙膨脹的速度比之前預測的快5%至9%。
  • 宇宙終結期被算出,物理學家:將以最壯觀的超新星爆炸來結束一切
    眾所周知,有誕生就有終結,對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皆是如此。生命體通常以死亡的方式終結生命,而非生命體終結的可能性有很多,例如火星可能因為與木星相撞而終結,地球也可能與金星相撞而終結,太陽因為內部核聚變反應到了極致而終結。那麼宇宙最終可能以什麼方式終結呢?不少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 西媒:最終或脫離太陽系
    西媒:最終或脫離太陽系 西媒稱,地球是球形的,但人們對於一個平坦地球的想像卻從未停止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一個博客解釋了如果地球是平坦的,將會發生什麼。如果地球真是平的會怎樣?西媒:最終或脫離太陽系。
  • 張維為:美國神話走向終結 國內公知集體崩塌
    10月1日,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接受媒體採訪稱,美國神話走向終結,中國公知集體崩塌。2019年1月22日,張維為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會。(資料圖片/新華社)10月1日,《觀察者網》採訪張維為問到,從中國國慶70周年到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出來的眾志成城,這些年愛國主義氛圍特別濃烈,是否和外部環境變化有關。
  • 熱寂說:宇宙將終結於混沌
    如果把整個宇宙看成一個孤立系統,那麼宇宙中發生的任何運動都在增大宇宙的熵,定律的闡釋者之一克勞修斯由此提出了這個令人絕望的「熱寂說」推論:宇宙最終將走向一個除了分子熱運動以外沒有任何宏觀運動的死寂狀態!從此這個物理問題開始超出科學界甚至是哲學界。
  •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科學家:宇宙輪迴,上一個宇宙的終結
    20世紀20年代以前,人們還認為宇宙只有銀河系那麼大。1920年,天文界舉辦了一場世紀大辯論,才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觀念。後來,哈勃通過對星系中造父變星距離的測定,對恆星光譜紅移的分析,發現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越快。之後,通過大量的數據觀測,哈勃發現了著名的哈勃定律。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宇宙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