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Web of Science看熱點問題研究——地震研究

2021-02-15 科學知識前沿圖譜

汶川地震後許多讀者來電話和郵件希望能夠了解國際上有關地震的研究熱點,研究地震的國家和地區分布、SCI收錄地震期刊和中國在SCI資料庫中發表論文的情況。

截止到2008年7月SCI資料庫收錄11種地震期刊,利用1990-2008年8月的SCI數據分析發現共有30420篇有關地震的文獻。

其中論文(92.5510 %)28154篇,社論(2.3767 %)723篇,評論(2.0316 %)618篇,快訊(0.8251 %)251篇,新聞(0.5950 %)181篇,會議文摘(0.2235 %)68篇,更正(0.2893 %)88篇。

覆蓋了107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由於719篇文章沒有作者地址,只對作者地址的文章進行分析),發表1000篇文章以上的有11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不包括臺灣)排在第7位。大多數文章來自美國,有10992篇,佔36.1341 %;日本第二,4020篇,佔13.2150 %;義大利2417篇,佔7.9454 %;法國2082篇,佔6.8442 %;俄羅斯1457篇,佔4.7896 %;英國1409篇,佔4.6318 %;中國1378篇,佔4.5299 %;印度1306篇,佔4.2932 %;加拿大1215篇,佔3.9941 ;德國1144篇,佔3.7607 %;臺灣1114篇,佔3.6621 %。

地震研究文獻急速增長,1990年發表了466篇文章,佔1.5319 %,2006年1年數量就達到2743篇,佔9.0171 %,1990-2008年地震文獻發文量如下表。

 

年代

文章發表量

佔總文章量的

百分比(%)

2006

2743

9.0171 %

2007

 2655 

8.7278 %

2005

 2398 

7.8830 %

2004

 2324 

7.6397 %

2003

 1981 

6.5122 %

2002

 1854 

6.0947 %

2001

 1722 

5.6607 %

2000

 1703 

5.5983 %

2008

 1599 

5.2564 %

1999

 1443 

4.7436 %

1996

 1400 

4.6022 %

1998

 1386 

4.5562 %

1997

 1329 

4.3688 %

1995

 1188 

3.9053 %

1994

 1120 

3.6818 %

1991

 1069 

3.5141 %

1993

 1024 

3.3662 %

1992

 983 

3.2314 %

1990

 466 

1.5319 %

 

研究機構共有8386個(有783篇文章沒有研究機構),1990-2008年地震文獻發文量居前十位的研究機構如下表。

 

研究機構

發表的文章量

佔總文章量的

百分比(%)

US GEOL SURVEY美國地質勘探局

 1648 

5.4175 %

RUSSIAN ACAD SCI俄羅斯科學院

 949 

3.1197 %

UNIV TOKYO東京大學

 929 

3.0539 %

CALTECH加州理工大學

 646 

2.1236 %

KYOTO UNIV京都大學

 629 

2.0677 %

UNIV CALIF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537 

1.7653 %

UNIV SO CALIF南加州大學

 531 

1.7456 %

IST NAZL GEOFIS & VULCANOL

 446 

1.4661 %

UNIV CALIF 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431 

1.4168 %

STANFORD UNIV史丹福大學

 412 

1.3544 %

 

共有1676種期刊發表有關地震文獻,其中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美國地震學會通報》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大地》發表地震文獻最多,1990-2008年地震文獻發文量居前的期刊如下表。

 

刊名

發表的文章量

佔總文章量的

百分比(%)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國地震學會通報》

 2474 

8.1328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大地》

 2102 

6.9099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

 1677 

5.5128 %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地球物理學雜誌》

 1398 

4.5957 %

TECTONOPHYSICS《地質構造物理學》

 1257 

4.1321 %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理論與應用地球物理學》

 904 

2.9717 %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地震工程與結構動力學》

 901 

2.9619 %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地球與行星內部物理學》

 602 

1.9790 %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 《結構工程雜誌》

 552 

1.8146 %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土壤動力學與地震工程》

 525 

1.7258 %

ENGINEERING STRUCTURES 《工程結構》

 503 

1.6535 %

EARTH PLANETS AND SPACE《地震與海嘯雜誌》

 447 

1.4694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

 371 

1.2196 %

JOURNAL OF SEISMOLOGY 《地震學雜誌》

 363 

1.1933 %

NATURE《自然》

 337 

1.1078 %

CURRENT SCIENCE《現代科學》

 332 

1.0914 %

NATURAL HAZARDS《自然災害》

 329 

1.0815 %

GEOLOGY《地質學》

 327 

1.0750 %

SCIENCE《科學》

 299 

0.9829 %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火山學與地熱研究雜誌》

 271 

0.8909 %

 

30420篇有關地震的文獻由7種語言發表如下表,其中共有29415篇以英語發表,佔96.6963 %。其次是俄語,511篇,佔1.6798 %,中文230篇,佔0.7561 %。

 

語言

發表的文章量

佔總文章量的

百分比(%)

ENGLISH

 29415 

96.6963 %

RUSSIAN

 511 

1.6798 %

CHINESE

 230 

0.7561 %

FRENCH

 156 

0.5128 %

GERMAN

 31 

0.1019 %

SPANISH

 31 

0.1019 %

JAPANESE

 26 

0.0855 %

ITALIAN

 5 

0.0164 %

TURKISH

 3 

0.0099 %

UKRAINIAN

 3 

0.0099 %

CROATIAN

 2 

0.0066 %

PORTUGUESE

 2 

0.0066 %

 

30420篇有關地震的文獻分布在114個學科中,其中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學11728篇,佔38.5536 %,地球綜合科學8246篇,佔27.1072 %,土木工程3914篇,佔12.8665 %,地質工程2947 篇,佔9.6877 %,綜合科學1521篇,佔5.0000 %,建築與建築技術1379篇,佔4.5332 %,地質學881篇,佔2.8961 %,氣象學和大氣物理學科學845篇,佔2.7778 %。

 

30420篇有關地震的文獻中國作者(不包括臺灣)發表了1378篇,佔4.5299 %。1990年只發表20篇論文,1991年到2004年文章的數量平穩地增長,2005年以後有關地震研究的文獻急速增長並被大量引用。

1990-2008年7月地震文獻中國作者發文量

 

1990-2008年7月地震文獻中國作者發表論文被引用情況

 

在SCI上發文研究地震的國內的單位主要有中國地震局、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等,見下表。

 

研究機構

發表的文章量

佔總文章量的

百分比(%)

CHINESE ACAD SCI中國科學院

 253 

18.3599 %

CHINA SEISMOL BUR中國地震局

 163 

11.8287 %

CHINA EARTHQUAKE ADM中國地震局

 153 

11.1030 %

STATE SEISMOL BUR中國地震局

 100 

7.2569 %

PEKING UNIV北京大學

 68 

4.9347 %

UNIV HONG KONG香港大學

 55 

3.9913 %

DALIAN UNIV TECHNOL大連理工大學

 48 

3.4833 %

HONG KONG POLYTECH UNIV香港理工大學

 46 

3.3382 %

TONGJI UNIV同濟大學

 46 

3.3382 %

CHINESE ACAD GEOL SCI中國地質科學院

 39 

2.8302 %

ACAD SINICA國家天文臺雲南天文臺

 36 

2.6125 %

CHINA UNIV GEOSCI中國地質大學

 29 

2.1045 %

 

中國作者在206種期刊上發表地震研究論文,其中在4種中國期刊上發文較多,佔23.73 %。

刊名

發表的文章量

佔總文章量的

百分比(%)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地球物理學報-中文版》

 205 

14.8766 %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理論與應用地球物理學》

 71 

5.1524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62 

4.4993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學通報》

 60 

4.3541 %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地震工程與結構動力學》

 51 

3.7010 %

TECTONOPHYSICS《地質構造物理學》

 47 

3.4107 %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國地震學會通報》

 46 

3.3382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大地》

 43 

3.1205 %

ENGINEERING STRUCTURES《工程結構》

 36 

2.6125 %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國際地球物理雜誌》

 29 

2.1045 %

 

   通過以上SCI分析1990-2008年的地震研究論文分布情況,得知地震研究論文除了刊登在地震期刊上外,大部分論文刊登在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學學科期刊和地球綜合科學期刊上。

    筆者預測汶川地震後研究地震的文獻將急速增長,希望本文能給讀者投稿SCI收錄期刊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碩/博不得不知道的文獻查詢工具-web of science
    1 Web of science界面簡介對web of science 的界面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大家就直接看圖吧,話不多說,我們以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在web of science上搜索:celestial navigation2.對搜索結果進行篩選
  • 淺聊Web of Science
    地位:ISI Web of Science 是全球最大、覆蓋學科最多的綜合性學術信息資源,收錄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物醫學等各個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8850(SCI)+3200(SSCI)+1700(AHCI)多種核心學術期刊。
  • 「最新乾貨教程」2020免費下載高權限web of science、PubMed文獻
    如何免費下載web of science、PubMed、Wiley等論文期刊,最新教程,請查收~ISI Web of Science 是全球最大、覆蓋學科最多的綜合性學術信息資源,收錄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物醫學等各個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超過
  •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2020-11-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肌衛星細胞自我更新及其信號調控的應用熱點及問題
    目的:將肌衛星細胞自我更新及其相關信號調節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進行相關文獻檢索,以「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tem cell,muscle repair」及「signal pathway,self-renewal」為關鍵詞進行檢索,通過閱讀文題和摘要進行初步篩選
  • 基於Web of Scienece資料庫及共詞聚類分析的腸內營養研究熱點
    本研究對腸內營養研究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梳理腸內營養研究脈絡,探討腸內營養發展趨勢及研究熱點,為臨床護理人員和科研人員提供參考。另外,腸內營養研究想要得到長足發展應重視多學科協作,如影像學相關的置管技術以及營養學相關的營養不良等問題。詳細討論腸內營養的研究現狀1997~2018年腸內營養相關研究呈持續快速增長趨勢,且近年來被引頻次亦較高,可見腸內營養得到學者的持續重點關注。
  • 2020年5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兩個關鍵問題是疫苗是否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以及已經從COVID-19中恢復過來的人是否能夠避免再次感染。由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DMC)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兩項新的研究為解答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啟示。
  • 2018年7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新研究改寫我們對胃腫瘤的理解doi:10.1126/science.aan3975; doi:10.1126/science.aau4804免疫系統能夠成為抵抗癌症的重要盟友。6.Science:新研究使得通過操縱特定神經元控制進食成為可能doi:10.1126/science.aar4983; doi:10.1126/science.aau1419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復旦大學、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大腦中的一個區域似乎在調節進食行為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 2019年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Science:揭示一種新的抗體療法可阻止骨髓移植後的巨細胞病毒重新激活doi:10.1126/science.aat0066; doi:10.1126/science.aav9867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醫學研究院、昆士蘭大學、西澳大學、珀斯獅眼研究所和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開發的小鼠模型,挑戰了存在已久的針對為何一種常見的病毒
  • 2018年1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揭示帕金森病中的腦細胞死亡機制doi:10.1126/science.aat8407; doi:10.1126/science.aav398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小鼠作為研究對象,鑑定出導致與帕金森病相關的身體和智力退化的一連串細胞死亡事件。這一結果可能為開發阻斷帕金森病進展的藥物提供新的靶點。
  • 2020年1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這一發現不僅闡明了細胞的內部運作情況,而且最終可能讓人們開發出對抗傳染病、癌症和其他一系列健康問題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12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ubiquitin ligase mediates 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cay independently of tailing and trimming」。
  • 2019年5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1.Science:科學家解開了治療哮喘和氣道炎症的百年之謎doi:10.1126/science.aaw4295; doi:10.1126/science.aax617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比利時弗蘭德斯生物技術研究所(Flanders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VIB)、根特大學(UGent)、根特大學醫院和生物技術公司Argenx的研究人員解開了一個關於哮喘中是否存在蛋白晶體的百年謎團
  • 2020年12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Science:新研究組裝出改進的恆河猴參考基因組doi:10.1126/science.abc6617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來自美國、義大利和德國的大型研究團隊改進了對恆河猴參考基因組的組裝。4.Science:利用基因相互作用圖譜確定蛋白複合物的整體結構doi:10.1126/science.aaz4910; doi:10.1126/science.abf3863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了一種大規模的系統性遺傳方法確實可以獲得可靠和詳細的蛋白複合物結構信息。
  • 2018年6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4.Science:揭示對酒精成癮的分子機制 doi:10.1126/science.aao1157; doi:10.1126/science.aau0668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和瑞典的研究人員將大腦中的分子變化與成癮中至為重要的行為(比如選擇藥物而不是替代性的獎勵)關聯在一起。他們開發出一種方法,讓大鼠學習通過按壓槓桿來獲得酒精溶液。
  • 地震研究初探
    最初研究和預測地震是從九三年初開始,陸陸續續預測了十幾次,大多數都有應驗。
  • 2017年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017年1月31日/生物谷BIOON/--1月份即將結束了,1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1.Science:傷口癒合會留疤痕可怎麼辦?看這裡!
  • 5篇Science+3篇Nature子刊,看聖杯反應研究進展
    甲烷化學的研究一直被認為是「催化的聖杯」,甲烷的催化轉化反應是催化和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我們列舉了2019和2020年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及其大子刊上關於甲烷轉化的研究成果,供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 2020年4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doi:10.1126/science.abb5793哈佛大學(Harvard)的研究人員對普通感冒進行了研究,以尋找有關COVID-19病毒可能如何表現的線索。這些研究結果由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流行病學、免疫學和傳染病學系的科學家撰寫,並於近日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
  • 2019年3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1.Science:脂肪細胞釋放的含脂質外泌體竟能調節巨噬細胞doi:10.1126/science.aaw2586; doi:10.1126/science.aaw6765在一項針對小鼠的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脂肪組織釋放出一種充滿脂質的顆粒,這種顆粒在免疫功能和代謝中起作用。
  • 2016年12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利用CRISPRi鑑定出細胞生長所需的499個lncRNAdoi:10.1126/science.aah7111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神秘的長200多個核苷酸但不會編碼任何蛋白的分子。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鑑定出499個lncRNA是功能性的,並且在理解這些分子如何發揮作用方面取得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