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長尾天蠶蛾的故事

2021-02-25 梅三思

這幾天梔子樹上長了三條肥豬兒蟲,它們啃光了嫩葉,秋花是沒指望了。我帶著憤怒和恐懼觀察了兩天,突然好奇成蟲會變成什麼,查了很多資料,原來是肥大醜陋的豆天蛾,便毫不留情地找人把它們處理了。

查資料的過程卻有一個意外的收穫,發現了一種似曾相識的美麗生物,叫天使長尾天蠶蛾,長得就像童話中的花精靈一樣,記憶一下就把我拉回了小時候。

約摸十來歲吧,也是一個夏天,剛下過雨,我決定出去找蘑菇。走了半天卻沒發現一朵,腳上還糊了厚厚一層泥,來到一棵黃荊樹下,就是「黃荊棍兒下出好人」那種,開紫色小花的灌木。突然就遇見了它,驚得我張大了嘴巴:比一般蝴蝶大些,嫩黃色的翅膀帶著兩條長長的尾巴,頭頂還有兩根羽毛狀的觸鬚,美得不像人間的生物,以前也從來沒見過。

我屏住呼吸看了它好一會兒,然後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輕輕捏住它的翅膀。這一抓本來沒太大把握,或許是因為剛下過雨它翅膀還沒幹的緣故吧,總之成功了,我興奮地看著手裡的獵物,激動得心怦怦直跳。能感覺它的翅膀在我手指間掙扎的力量,幾條腿亂蹬著,無比的美麗柔弱。

我心裡突然湧起一陣強烈的憐憫:這麼美麗的精靈怎麼能被摧殘呢,萬一死掉怎麼辦?雖然萬般不舍,我還是揚起胳膊張開了手指,看著它飛進雨後的陽光裡。這幅景象讓我陶醉,也感到一種略帶失落的心滿意足——僅僅一秒鐘,一隻大山雀突然紮下來,一口把它吞了。

我直接傻在那兒了,半天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只有手指上還殘留著的它翅膀的粉末,告訴我這一切都是真的。

相關焦點

  • 長尾大蠶蛾:我怎麼這麼好看
    長尾大蠶蛾是中國特有的美麗昆蟲,也叫中國月亮蛾,學名叫Actias dubernardi (Oberthur),屬於大蠶蛾科(Saturniidae),尾大蠶蛾屬(Actias)。棲息在我國湖北、湖南、福建以及西南地區的深山森林裡,喜歡溼冷的氣候。
  • 花花世界的花花綠綠么蛾子——尾大蠶蛾屬Actias系列
    /尾天蠶蛾屬。雄性長尾大蠶蛾,美豔不可萬物雌性長尾大蠶蛾,採集於廣西和上述的華尾大蠶蛾一樣,長尾大蠶蛾也是雌雄異型,雌性偏綠而且尾巴更加粗壯,相比雄性來說雌性的尾大蠶蛾也比較少見。由於尾巴太長,所以長尾大蠶蛾野外見到的個體多半會有折斷尾突的。。。但依舊不影響其驚豔程度。
  • 美麗又驚悚的陝西大蠶蛾
    大蠶蛾,從字面上理解,起碼個頭較大,它是鱗翅目大蠶蛾科昆蟲的統稱,該科昆蟲體型較大,例如烏桕大蠶蛾,翅展可以達到25釐米左右,比成人手掌還大。秦巴地區沒有烏桕大蠶蛾分布,但銀杏大蠶蛾、綠尾大蠶蛾、長尾大蠶蛾等均十分常見,它們體型普遍較大,色彩豔麗,比起蝴蝶都毫不遜色。大蠶蛾喜歡在夜間活動,並不容易觀察到,所好的是其成蟲多具有趨光性,夏季燈下容易發現,我們這才得以欣賞到它們的美麗和驚悚。
  • 大教授揭謎底綠「仙子」是蠶蛾
    「這種飛蛾屬昆蟲綱、鱗翅目、大強蛾科,是長尾大蠶蛾。這種蛾在福建、貴州及西南地區一帶都有出現。」這是福建農林大學的昆蟲學柳教授打進本報熱線告訴記者的。  這次新聞猜猜猜接到100多位讀者打進的熱線,80%的讀者都猜對了,不少讀者還能詳細分析出是天蠶蛾科中的長尾蛾或甘薯天蛾、綠尾蠶蛾或黃尾蠶蛾等等,一位洪先生更直觀地告訴大家鑑別辦法:「飛蛾是異角樣本,蝴蝶是錘角樣本;停下來翅膀張開的是飛蛾,合起來的是蝴蝶。」而王先生也有一種鑑別辦法:「如果觸角呈羽毛狀,即是飛蛾;如果觸角呈棍棒狀,即是蝴蝶。」看來蛾科的學問還是蠻大的。
  • 雲南男子見世界級長尾大蠶蛾 自稱活了二十年還是首次見
    七彩雲南昆明7月17日訊(簡南俊)雲南一男子稱7月3日見到一隻長尾大蛾。男子表示,在雲南生活20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生物。男子感到十分驚奇,不知此物為何物,於是向科學科普領域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誌求助,希望能夠解開心中謎團。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小科普]兩種蠶蛾一年可繁殖兩代。長尾大蠶蛾一代成蟲大約在4-5月產卵,幼蟲出現在4-8月;二代成蟲產卵大約在7-8月,幼蟲出現在7-10月。冬季,這兩種蠶蛾以蛹的形式越冬,春後,蛹就變成成蟲了。圖為長尾大蠶蛾。(陳先生供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林桂楨)「風箏」飛到了屋裡?
  • 長尾拯救飛蛾性命
    2015年,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學生態學家Jesse Barber和同事發現,一些蠶蛾利用尾巴迷惑作為捕食者的蝙蝠。如今,研究生Juliette Rubin證實了是什麼讓蠶蛾尾巴產生如此高效的威懾力。  Rubin研究了3種蠶蛾——月形天蠶蛾、非洲長尾蛾和波呂斐摩斯蠶蛾。她將蠶蛾的一些後翅變短或者剪掉,並將更長或者擁有不同形狀的尾巴粘到其他後翅上。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廈門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綠尾大蠶蛾。   [小科普]兩種蠶蛾一年可繁殖兩代。長尾大蠶蛾一代成蟲大約在4-5月產卵,幼蟲出現在4-8月;二代成蟲產卵大約在7-8月,幼蟲出現在7-10月。冬季,這兩種蠶蛾以蛹的形式越冬,春後,蛹就變成成蟲了。圖為長尾大蠶蛾。   「風箏」飛到了屋裡?
  • 雌雄大蠶蛾棲息樹尖 黃綠相間極其罕見
    經對雲南自然界深入觀察探究,這是雲南地區的長尾大蠶蛾,尾部極長,身部色彩斑斕,極為豔麗美觀。長尾大蠶蛾在雲南地區時有發現,兩隻同時出現的情況,極為罕見,少有發現。「樹上的蛾子成雙對」。兩隻大蠶蛾共同棲息樹梢,仿佛在歡度七夕節。男子在雲南昆明見到這兩隻蛾子,一公一母,顏色絢爛,多彩斑斕,不知道這是什麼物種,想知道它們的名稱屬性。
  • 長尾拯救飛蛾性命—新聞—科學網
    2015年,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學生態學家Jesse Barber和同事發現,一些蠶蛾利用尾巴迷惑作為捕食者的蝙蝠。如今,研究生Juliette Rubin證實了是什麼讓蠶蛾尾巴產生如此高效的威懾力。 Rubin研究了3種蠶蛾——月形天蠶蛾、非洲長尾蛾和波呂斐摩斯蠶蛾。她將蠶蛾的一些後翅變短或者剪掉,並將更長或者擁有不同形狀的尾巴粘到其他後翅上。
  • UNNC物種周記 | 寧波尾天蠶蛾
    綠尾天蠶蛾主要分布在西藏,雲南,廣西三省,而除中國西南部地區外,其他地方見到的長這樣的蛾子都會是寧波尾天蠶蛾。也有寧波尾天蠶蛾顏色淡於綠尾天蠶蛾的說法,但單憑外觀分辨無疑類似於「看氣質」╮(╯▽╰)╭,因此除開專業的解剖手段,依據產地依舊是最好的辨別方法(僅限中國國內)。
  • 美麗又驚悚的大蠶蛾 你認識幾個?
    蠶蛾對大家來說可能都比較熟悉,因為小時候在課餘時間常會養幾條蠶當寵物,這些蠶結繭羽化後出現的小白蛾就是蠶蛾。大蠶蛾,從字面上理解,起碼個頭較大,它是鱗翅目大蠶蛾科昆蟲的統稱,該科昆蟲體型較大,例如烏桕(jiù)大蠶蛾,翅展可以達到25釐米左右,比成人手掌還大。秦嶺、巴山地區沒有烏桕大蠶蛾分布,但銀杏大蠶蛾、綠尾大蠶蛾、長尾大蠶蛾等均十分常見,它們體型普遍較大,色彩豔麗,比起蝴蝶都毫不遜色。
  • 永春現長尾大蠶蛾 尾巴長十幾釐米像只風箏(圖)
    寬翅長尾,顏色豔麗,既像蝴蝶又像飛蛾。你見過這種昆蟲嗎?4月28日,筆者在永春縣外山鄉政府的牆上,發現一隻這種昆蟲。  後經查詢得知,這種昆蟲的中文名叫長尾大蠶蛾,俗稱水青蛾,是常見的一種飛蛾,屬於昆蟲綱鱗翅目大蠶蛾科,沒有毒性。  據悉,長尾大蠶蛾是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翅展90至110毫米。一年發生兩代,成蟲4月及7月間出現,以蛹在附著於枝條上的繭中過冬。
  • 似蝶非蝶忽悠人長相「清秀」拖「長尾」 原來是綠尾大蠶蛾(圖)
    ­  對於讀者的疑問,廈門昆蟲達人「國王不多」說,這隻顏色亮麗的昆蟲並非「蝴蝶」,實是綠尾大蠶蛾。­  據悉,綠尾大蠶蛾成蟲體長可達32至38毫米,展翅後能有十幾釐米長,是個「大個子」,因為顏色鮮豔,很多人會誤以為它是蝴蝶。主要分布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灌木茂盛的地方是它的最愛。由於它是夜行蛾類,所以人們會覺得少見,一般春夏季節都有,而盛夏最多。
  • 烏桕大蠶蛾
    烏桕大蠶蛾是世界上最大的蛾子,它不僅擁有20釐米的巨大翅展,而且翅膀上的怪異,是名副其實的「妖蛾子」。今年家裡的烏桕大蠶蛾羽化了幾隻,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它們。這是烏桕大蠶蛾的前翅,看看像什麼?有人覺得上面的花紋像是一條黑色眼睛、大嘴角、腹部有波紋的小蛇,所以給了它「蛇頭蛾」的別名。
  • 引起銀杏大蠶蛾的發生原因是什麼?
    銀杏大蠶蛾1~3齡幼蟲主要以群集為害,3齡以後以分散為害,其能吃掉整株樹的葉片,導致植物落果嚴重,甚至枯死,如核桃等經濟植物樹種'近年來,銀杏大蠶蛾時常在森林公園內發生,影響公園景觀效果,但目前有關銀杏大蠶蛾的研究報導並不多。基於此,本文綜述了銀杏大蠶蛾的生物學特點以及發生規律,並重點論述了其防治措施,以期為相關人員研究與防治銀杏大蠶蛾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