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拯救飛蛾性命—新聞—科學網

2020-11-27 科學網

 

蝙蝠和它們的獵物處於持久的「軍備」競賽中。這種長著翅膀的哺乳動物利用準確到令人震驚的聲吶追蹤昆蟲,而一些獵物,比如虎蛾,利用聲吶滴答聲甚至是幹擾信號進行反擊。如今,在一系列蝙蝠—飛蛾大戰中,科學家證實了飛蛾如何利用長長的翅尾創建「聲音錯覺」,從而哄騙蝙蝠撞擊錯誤地方。此項發現或有助於解釋為何一些飛蛾擁有如此豔麗的尾巴,並且可能為未來的無人機設計提供靈感。

2015年,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學生態學家Jesse Barber和同事發現,一些蠶蛾利用尾巴迷惑作為捕食者的蝙蝠。如今,研究生Juliette Rubin證實了是什麼讓蠶蛾尾巴產生如此高效的威懾力。

Rubin研究了3種蠶蛾——月形天蠶蛾、非洲長尾蛾和波呂斐摩斯蠶蛾。她將蠶蛾的一些後翅變短或者剪掉,並將更長或者擁有不同形狀的尾巴粘到其他後翅上。隨後,Rubin將這些飛蛾系在一根懸掛於大籠子頂部的繩子上,並在裡面釋放了一隻冠蝙蝠。她利用高速攝像機和麥克風記錄了隨後的戰鬥。

沒有尾巴的飛蛾是蝙蝠唾手可得的獵物——僅在約27%的時候能逃脫出來。Rubin、Barber和同事在日前出版的《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發現。但當Rubin將波呂斐摩斯蠶蛾的後翅垂狀物變大,逃脫蝙蝠聲吶或者說回聲定位系統的飛蛾數量增加了2倍。

尾巴被縮短後,非洲長尾蛾僅在45%的時候能逃走。如果沒有尾巴,這一比例降至34%。當Rubin建立了蠶蛾及其近親的家族樹時,她意識到長長的尾巴獨立進化了若干次。這進一步表明,長尾是這些飛蛾重要的救命特性。

「論文作者展示了一種理解飛蛾形狀多樣性的有力方法。」未參與此項工作的北卡羅來納州維克森林大學動物生態學家Aaron Corcoran表示,「似乎有很多種欺騙蝙蝠回聲定位系統的方法。」同時,研究還揭示了蝙蝠是如何辛苦地應對這種欺騙的。(宗華)

《中國科學報》 (2018-07-09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長尾拯救飛蛾性命
    Rubin研究了3種蠶蛾——月形天蠶蛾、非洲長尾蛾和波呂斐摩斯蠶蛾。她將蠶蛾的一些後翅變短或者剪掉,並將更長或者擁有不同形狀的尾巴粘到其他後翅上。隨後,Rubin將這些飛蛾系在一根懸掛於大籠子頂部的繩子上,並在裡面釋放了一隻冠蝙蝠。她利用高速攝像機和麥克風記錄了隨後的戰鬥。  沒有尾巴的飛蛾是蝙蝠唾手可得的獵物——僅在約27%的時候能逃脫出來。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薛隨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 及時的新聞報導、權威的專家解讀、深度的熱點追蹤,關注科技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搭建跨學科交流的橋梁。 ◆吳季(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報》是中國的科學事業和公眾的橋梁。
  • 聚焦中微子-新聞專題-科學網
    科學網作為以網絡社區為基礎構建起面向全球華人科學家的網絡新媒體,利用網絡平臺優勢,2012年3月8日第一時間網絡同步直播中微子實驗結果新聞發布會>;並於3月14日在網際網路上率先推出在線訪談《聚焦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邀請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主要參與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科學網知名博主曹俊、邢志忠兩位老師同廣大網友交流。
  • 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與科學家面對面」科普活動—新聞—科學網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同濟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為大家展示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利用小小的果蠅研究人類疾病、利用肺幹細胞拯救生命等。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生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展示了他們的最新技術成果:能每天全自動完成萬份新冠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健康雲健康一體機、隨申碼運作機制揭秘等。
  • 網絡社會學|克裡斯·安德森:《長尾理論》
    文/戴安媛「一個極大極大的數(長尾中的產品)乘以一個相對較小的數(每一種長尾產品的銷量),仍然等於一個極大極大的數。而且,這個極大極大的數只會變得越來越大。」在這時,冷門產品(即長尾產品)的總利潤甚至可以與大熱門產品的總利潤相匹配,甚至會超過大熱門產品的總利潤。克裡斯·安德森這樣用數學集合論來解釋長尾理論:「一個極大極大的數(長尾中的產品)乘以一個相對較小的數(每一種長尾產品的銷量),仍然等於一個極大極大的數。而且,這個極大極大的數只會變得越來越大。」
  • 臘月初五,在雨中拍攝紅頭長尾山雀
    臘月初五,在雨中拍攝紅頭長尾山雀 2018-01-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昆明植物所解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全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據了解,漾濞槭是雲南省20個優先拯救保護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之一,隸屬於槭樹科的楓屬植物,該屬植物在產糖、用材和觀賞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針對漾濞槭已經開展了十餘年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經明確了漾濞槭野外種群數量、傳粉生物學與種子散布特徵以及物種的遺傳樣性與種群結構。目前該團隊已經人工擴繁數萬株漾濞槭種苗,將用於後續的種群回歸與復壯。
  • 海底泥火山是這樣產生的—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20JF005623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科學家破譯老鼠「語言」—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0-0584-z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
  • 發達國家或最浪費食物—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28369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
  • 青蛙是怎麼變綠的—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73/pnas.2006771117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桃紅嶺保護區再次拍攝到白頸長尾雉的珍貴畫面
    桃紅嶺保護區再次拍攝到白頸長尾雉的珍貴畫面 2020-08-06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發現蛇類屬級新紀錄—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30906/1026-2296-2020-27-6-348-352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競技智慧機器人 感受科技魅力—新聞—科學網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科學網招聘兼職英文審核人員啟事—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由具有六十年媒體經驗的中國科學報社主辦,具有良好的科教界口碑。
  • 螞蟻大腦也分區—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8/rspb.2020.0677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植物愛吃太陽能電池的鉛—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3910-y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末日時鐘逼近午夜—新聞—科學網
    該組織成員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核緊張局勢和氣候變化也影響了他們將時鐘從去年的位置提前20秒的決定。而網絡信息戰增加了新的風險。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吳徵鎰: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新聞—科學網
    「原本山川,極命草木。」這句話語出西漢時著名的辭賦家枚乘的《七發》,意思是:陳說山川之本源,盡名草木之所出。這是昆明植物所的奠基銘,也是中國植物學者的畢生追求。吳徵鎰題寫的這八個字正靜靜躺在植物所足球場邊的一塊清石上,而這八個字或許也恰恰是對他最好的褒獎。
  • 「長尾效應」在社會化媒體中的價值與運用
    對於社會 化媒體和社交媒體,「長尾效應」成為一個越來越值得研究的課題。Facebook在F8大會上公布的另一個新服務就是 NewsFeed,這個服務並不難理解,旨在引入更多新聞、媒體內容,讓用戶可以不出Facebook就能閱讀完整的報刊雜誌文章。不過這不是本文的重 點,重點在於NewsFeed提供了更加能夠讓用戶專注閱讀的版面方式,單條信息的圖片更大更多,因而可以實現類似輕博客的專注閱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