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到2030年全球經濟的主要趨勢》報告
據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官網9月16日消息,CSIS發布《到2030年全球經濟的主要趨勢》報告。該報告分析並預測了未來10年的經濟構成、全球人口統計、新中產階級的影響、氣候變化對經濟的影響、供應鏈的區域化、創新能力和全球價值鏈等,旨在為美國經濟領導層提供信息以保持美國未來10年的領導地位。其主要結論包括:美國至2030年仍將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其保持全球貿易領導地位的結果已成定局;氣候變化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但仍會高於發達國家的平均增長水平;中國將在高端市場、知識密集型行業和產品創新方面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亞洲新興的中產階級將進一步改變全球經濟中心;全球供應鏈將呈現區域化趨勢;數字經濟與數據治理的作用進一步體現。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確認美國的領導地位:號召採取行動》報告
據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官網9月16日消息,CSIS發布《確認美國的領導地位:號召採取行動》報告。報告認為,美國必須在三個關鍵領域大膽採取行動以繼續保持國際領導地位並持續獲取利益:在國內,美國應迅速加強支撐其經濟和引領國際能力的兩個經濟支柱,即敏捷的勞動力和強大的創新能力;在國際上,應以有效的機構、法治和基於市場的原則為核心,支持並建立一個更靈活、敏捷、平衡的國際體系。對此,報告共提出10條具體建議,主要包括通過提供綠卡、延長籤證等手段持續吸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移民;投資早期技術和技術創新;保護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技術;在數據治理方面爭取國際領先;設立與WTO平行的新貿易框架等。
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發布《半導體領導者的聯盟方法》報告
據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ITIF)官網9月17日消息,ITIF發布《半導體領導者的聯盟方法》報告。報告分析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現狀和價值鏈,指出目前價值鏈的每個環節平均有超過25個國家的企業直接參與、23個國家的企業提供支持,且由於半導體創新和製造的費用、複雜性和規模不斷增加,單個國家或企業已難以獨自運營;梳理了美德日等國半導體競爭的國家戰略;分析在半導體技術開發、智慧財產權保護、半導體生態系統構建和貿易自由化4個領域組建國際聯盟和進行國家合作的方法,並對應提出30條政策建議,主要包括建立「美國製造研究院」以支持半導體產業創新(包括研發、創造、封裝等環節);定期更新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以跟進全球半導體產業現狀;提升世界半導體理事會的權威性和地位;組建全球戰略供應鏈聯盟(GSSCA)等。
新美國安全中心宣布啟動由美國政府支持的「美國國家技術戰略項目」
據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官網9月17日消息,CNAS宣布啟動「美國國家技術戰略項目」。該項目受美國政府支持,旨在由CNAS研究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新興技術領域,並向美國政府提供具體可行的政策建議,以增強其創新和技術領導地位。該項目的主要關注點為:通過研發資金加速創新,恢復並維持強大的人才輸送通道,制定領先的技術標準和規則,保護並使供應鏈多元化;改革出口管制措施。
美國發起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國防夥伴關係」計劃
據MeriTalk網9月17日消息,美國防部聯合人工智慧中心(JAIC)發起一項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國防夥伴關係」計劃,成員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以色列、日本、挪威、韓國、瑞典和英國共13個國家。初期討論著重於國防AI應用的道德原則,包括基本定義原則和AI交付中的最佳實踐原則。JAIC表示,該夥伴關係計劃促進了美國與參與國之間的交流,共同構建強大的AI軍事力量聯盟將使美國及其合作夥伴能夠認識到新興技術的潛力,以加強全球安全,阻止共同威脅並更有效地應對突發狀況。
美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舉辦「全球對美國的威脅」聽證會,多次強調「中國威脅」
據美國土安全部官網9月17日消息,美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舉辦「全球對美國的威脅」聽證會。該聽證會由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本尼·湯普森主持召開,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多福·雷、美國國土安全部(DHS)代理部長查得·沃爾夫、美國國家反恐中心(NCTC)主任克裡斯·米勒等高級別官員發表證詞。FBI的證詞涵蓋反恐、選舉安全、網際網路加密、中國威脅以及網絡安全,其中強調要反制中國的「反情報和經濟間諜威脅」;DHS的證詞涉及邊境安全、移民安全、恐怖主義、新冠疫情、內亂、選舉安全、網絡空間威脅和中國威脅;NCTC的證詞涉及恐怖主義團體、新冠疫情、大國競爭、新興技術等威脅。
信息
美空軍計劃將頻譜管理納入作戰範疇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9月17日消息,美空軍負責情報監視偵察及網絡作戰(A2/6)的瑪麗·奧布萊恩中將在「空中、太空及網絡」線上會議中表示,美空軍決定自10月1日起將頻譜管理納入情報、監視、偵察(ISR)及網絡作戰範疇,使空軍能在整個電磁頻譜完成ISR及網絡重點任務。由於美國電磁頻譜的利用情況較為複雜,美國防部曾通過啟動「頻譜協作挑戰賽」、制定《電磁頻譜戰略》等舉措,改善頻譜資源的分配和管控。
德國研究人員開發出微型超聲波探測器
據NewAtlas網9月17日消息,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和慕尼黑工業大學聯合團隊研究人員開發出微型超聲波探測器,為超解析度成像創造了新的可能性。傳統的超聲波探測器依賴於壓電設備,將超聲波產生的聲壓轉換為電信號實現探測。而壓電設備體積越小、解析度越高,靈敏度卻越差,影響了壓電設備的進一步微縮。聯合團隊研究人員將微型光學組件組裝在微型矽晶片上,通過微型光子電路探測超聲波導致的光強變化,以此檢測超聲波。這種設備的尺寸約為半微米,比臨床使用的最小壓電檢測器小1萬倍,能對小於1微米的特徵進行超聲波成像。該研究可應用於細胞和組織超聲波成像,從而為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提供新的可能性。
全球數十億電子設備或受到「BLESA」藍牙安全漏洞影響
據E安全9月18日消息,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全球數十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物聯網設備正面臨「BLESA」(Bluetooth Low Energy Spoofing Attack)漏洞的攻擊風險。該漏洞來源於「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協議,在正常情況下,兩臺BLE設備在重新連接後應該會檢查彼此的密鑰。但普渡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官方的BLE規範未對重新連接的過程有充足的描述,因此存在以下問題:設備重新連接期間的身份驗證是可選的,而不是強制的;如果用戶的設備未能強制物聯網設備對所通信的數據進行身份認證,則可能會繞過認證。鑑於此,在重連期間,BLE設備附近的攻擊者可以繞過重新連接驗證,並向BLE設備發送欺騙數據,誘導使用者和自動化流程做出錯誤決定。雖然廠商可以通過發布補丁來修復漏洞,但研究團隊認為受該漏洞影響的設備數量有數十億,補丁難以完全覆蓋。其中,有一些早期的設備並未內置更新機制,這意味著這些設備將永遠無法修補BLESA漏洞。
美國對騰訊投資的美國遊戲公司進行國家安全審查
據新浪科技9月18日消息,匿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已經致函騰訊投資的Epic Games Inc.、Riot Games等遊戲公司,要求提供處理美國個人數據的安全協議。騰訊公司持有多家美國遊戲公司的股份,全資控股美國RiotGames公司,持有熱門視頻遊戲堡壘之夜(Fortnite)開發商Epic公司40%的股份,持有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公司5%的股份。這些公司的代表目前均未發表評論。CFIUS此舉或意味著美國政府將加大對騰訊公司的打壓。
生物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發布《醫療供應鏈和政策選擇:數據挑戰》
據CRS官網9月16日消息,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CRS)發布《醫療供應鏈和政策選擇:數據挑戰》。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揭示了美國嚴重依賴全球供應鏈,尤其是中國等國家的進口醫療產品。但由於缺乏關鍵數據,美國決策者無法評估美國特定產品市場的規模和構成,以及美國生產商的總體生產能力。而且,美國國內產品和進口產品的分類存在定義差異,使得美國進口依存度的總體水平難以評估。報告還指出,美國國內生產綜合數據有助於分析美國經濟及其工業基礎在全球關鍵供應鏈中的地位,並識別特定領域的新興產業和供應鏈為應對中國的政策激勵和壓力做出的改變;還可為美國供應鏈戰略方針提供支持,以保持其在關鍵領域的領先地位。
瑞士研究人員開發出微型晶片小腸,有助於推進再生醫學研究
據Medgadget官網9月17日消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微型晶片小腸,與人體小腸的形態和細胞組成非常相似。研究人員將腸形模板雷射雕刻在微流控通道的水凝膠裡,以引導幹細胞進入模仿小腸的正確組織結構中。水凝膠支架中含有類似腸道原生組織的結構,可促使細胞像腸道細胞一樣活動,且細胞數量動態平衡。該設備有助於推進個性化醫療及藥物篩選,或可用於培育再生醫學所需的新組織和器官。
美國神經科學家創新大腦實時成像技術,有助於促進對腦發育的了解和腦疾病的治療
據ScienceDaily官網9月17日消息,美國莫根卡·蘇爾實驗室、牛頓皮考爾學習記憶研究所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將視網膜腦圖技術與三光子顯微鏡技術相結合來研究大腦結構。視網膜腦圖技術可通過設計神經元來識別腦功能區;三光子顯微鏡技術可精確分辨單個細胞及其更小的亞結構,並足以觀察整個大腦皮層。兩項技術相結合,對大腦活動實時成像,有助於科學家獲得更多腦結構信息以繪製腦功能圖。該技術可描述健康及患病的大腦結構和功能,促進科學家更深入地了解大腦發育及治療老年痴呆症、中風和衰老等疾病。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生物醫學光學快報》期刊。
國際研究團隊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改變大麥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或可迅速改善大麥品質
據physbio官網9月17日消息,阿德萊德大學韋特研究所、蘇格蘭詹姆斯·赫頓研究所及英國和墨爾本的研究人員開發出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迅速改善大麥品質的方法。該研究採用反向遺傳學方法,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改變大麥籽粒中負責製造β-葡聚糖的基因超家族,導致穀物品質、β-葡聚糖組成和含量均產生差異。該研究使科研人員進一步了解大麥籽粒組成的關鍵基因,並能通過使用CRISPR技術改進大麥品質,推出最適合目標市場的新品種,促進食品和飼料工業的改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植物雜誌》期刊。
能源
美能源部為培養氫能人才投入200萬美元
據能源界9月17日消息,美能源部為支持氫能人才發展,投入了200萬美元。具體來看,該筆資金由美國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的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辦公室提供,將支持電力研究所(EPRI)、氣體技術研究所(GTI)、俄勒岡州立大學、普渡大學和德拉瓦大學培養氫能人才,並通過加強行業協調和勞動力就緒計劃使現有勞動力遷移到氫領域。此外,由EPRI和GTI共同領導的低碳資源計劃以及參與的大學也將為此項目提供額外的資金。
日本五大企業共同研發氫能技術
據北極星氫能網9月17日消息,日本東芝能源系統與解決方案(ESS)公司、日本東北電力公司、日本東北電網公司、巖谷公司和旭化成公司於9月15日籤署了協議。根據該協議,五家公司將共同就日本新能源與產業技術開發組織(NEDO)的開發項目進行「氫能社會建設技術開發、氫能系統技術開發、可再生能源利用氫能系統商業模式建設,以及大規模實證性技術開發」。具體來看,每個公司的職責如下:東芝ESS將負責監督整個項目和整個氫能管理系統,並促進福島氫供應鏈的形成;日本東北電力將在穩定電力供應的前提下,驗證如何應用大規模的氫氣發電系統;日本東北電網將利用電網控制系統,通過需求響應驗證供需平衡的改善,努力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引進,同時確保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巖谷將根據其對氫氣運輸、儲存和供應系統的了解,以及氫氣站的建設和運行,積極發揮作用,擴大氫氣能源的利用;旭化成以一家供應商的身份加入該項目,提供了一個基於原創技術嶄新設計的世界領先規模的10MW級鹼性水電解裝置。
美監管機構就華為等供應商可能對電力系統構成的國家安全風險徵求意見
據路透社9月18日消息,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9月17日表示,正在就某些設備和服務供應商可能對電力系統構成的國家安全風險徵求意見。據悉,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在一則聲明中稱,華為和中興提供的通信系統、其他設備及其服務,「已被確認是大容量電力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
海洋
DARPA聯合三家公司共同開展無人「海上列車」概念研究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9月18日消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選中應用物理科學公司、吉布斯&考克斯海事顧問公司和英瑪爾技術公司共同開展「海上列車」概念研究,預計將在2022年下半年對該概念進行首次測試。DARPA正在進行的「海上列車」項目,旨在演示分布式戰術無人水面艇的遠程部署能力,通過利用艦船連接系統的效率,使跨洋運輸和遠程海軍作戰成為可能。DARPA設想通過物理方式將各種不同自由度的艦船連接在一起,或者在艦船之間的不同距離上形成協同編隊航行的「海上列車」。DARPA認為,更小、更靈活的艦船可支持更廣泛的任務,提高了應對不對稱威脅的靈活性。
航空
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公布下一代情報、監視與偵察無人機效果圖
據國防科技要聞9月18日消息,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公布了其下一代情報、監視與偵察(ISR)和攻擊無人機的效果圖,並表示新型無人機將會取代美空軍的MQ-9A「死神」無人機。據悉,該飛機採用飛翼式設計,將具備超長續航能力,可為執行更長的滯空作戰任務提供支持。同時,該公司還希望其下一代無人機能成為美空軍戰場網絡中高度可靠的節點,為保持美國空中優勢提供幫助。
航天
美國天軍證實SBIRS系統曾探測到來自伊朗的飛彈襲擊
據航天科技情報展望9月17日消息,美國天軍證實,天基紅外探測(SBIRS)系統曾於2020年1月探測到十幾枚伊朗向駐伊拉克美軍發射的飛彈,並向美軍及其夥伴發出預警。預警任務由位於科羅拉多州的第2太空預警中隊承擔。第2太空預警中隊在伊朗攻擊前規劃了SBIRS系統任務,確保該區域處於探測系統的最佳覆蓋範圍,能夠對伊朗發射的飛彈提供預警。
美國布蘭迪萬光子技術公司擬為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研製由200餘顆衛星組網的氣象星座
據航小宇9月18日消息,美國布蘭迪萬光子技術公司(Brandywine Photonics)正在為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開展一項設計論證,擬建設一個由200多顆小衛星組網的氣象星座,用以掌握大氣和空間天氣條件的全貌。據悉,該星座擬由配備光電和微波儀器的小衛星組網,以對風速、大氣溫溼度、降水、海面溫度、雲特性、高層大氣動力學和空間天氣開展經常性觀測。
新材料
美國史丹福大學利用二維材料製備出超薄異質結構
據藍海星智庫9月17日消息,受DARPA和美空軍科學研究署等資助,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材料製備出超薄異質結構,並表現出優異的隔熱性能。研究人員以SiO2/Si為襯底,先後沉積原子層厚度的單層WSe2、MoS2、MoSe2和石墨烯,形成多層超薄異質結構。通過向石墨烯層施加電壓,加熱異質結構,並用拉曼光譜測量每層材料的溫度。測試結果顯示,該二維材料異質結構的熱導率與290nm~360nm厚的SiO2相當。該項研究將促進二維材料在熱電器件領域的應用,該異質結構也有望用於電子器件的超輕隔熱罩。
美國回收塑料垃圾製備儲能納米材料,可用於製備電動汽車超級電容器
據新材料在線9月18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方法,以回收蘇打水瓶等塑料垃圾,並將此類塑料垃圾製備成可以用來存儲能源的納米材料。研究人員首先將塑料瓶的碎片溶解在溶劑中。然後,採用靜電紡絲工藝,用聚合物制出微小的纖維,並在熔爐中將塑料絲碳化。在與粘結劑和導電劑混合後,該材料被乾燥,並被組裝成硬幣電池芯類型的雙層超級電容器。當在超級電容器中測試該材料時,該材料包含了由分散離子電荷和電子電荷形成的雙層電容器,以及當離子被電化學反應吸收到材料表面時產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偽電容的特性。雖然此電容器存儲的能量不如鋰離子電池多,但是充電速度要快得多,從而讓很多基於塑料廢料製成的電池應用到更多領域。
先進位造
NASA優化DED 3D列印技術列印火箭發動機部件,助力Artemis太空探索計劃
據南極熊9月18日消息,NASA在其快速分析和製造推進技術(RAMPT)項目下,優化了粉末定向能量沉積(DED)列印技術,以製造多種大型火箭零部件。通過該技術,NASA生產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箭發動機噴嘴,其直徑為40英寸(約1.02米),高38英寸(約0.96米),具有完全集成的冷卻通道,僅用30天就完成了製造,而採用傳統焊接則需一年時間。新的DED工藝將幫助NASA更快速、更經濟地製造更多高度複雜的零部件,為Artemis重返月球與登陸火星計劃助力。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