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也曾是抗日名將?地圖詳解其一戰成名的「南口戰役」

2020-12-05 圖解戰爭史

七七事變後的華北局勢驟然緊張,雖然日本華北駐屯軍、與我北平守軍西北軍宋哲元29軍發生了大規模軍事衝突,但是由於當時宋哲元對日本的侵略抱有幻想,還希望能夠保住西北軍在華北地區的地盤,所以混戰兩天後倉促撤退,北平淪陷。

當時中日雙方都在試探對方的決心,初期國民政府還是寄希望於和談妥協來解決平津問題,日本方面初期的企圖也是不準備將戰爭全面擴大,而是準備設立軍事緩衝區,之後再推動華北自治,用武力控制住綏遠、察哈爾、華北等地區,扶植傀儡偽政權,通過這個方法逐步蠶食中國北方。

南京的國民政府看到日本的野心,如果此時中央政府還不介入華北局勢,那麼華北將成為第二個東北。於是國民政府開始調兵前往華北,阻止日軍南下的企圖,絕不允許華北自治。

宋哲元西北軍29軍從北平撤退後到達任丘地區整頓,此時我國在華北的兵力極度空虛,8月開始,國軍各部就開始向華北進發,首要目標就是扼守住平漢、津浦線。

中日雙方重兵集結華北

8月初,孫連仲率領陝軍第二十六路軍到達河北涿縣駐防;關麟徵率中央軍嫡系52軍進駐高陽一帶;衛立煌、湯恩伯率中央軍嫡系13、14軍也陸續到達北平外圍。其餘各部也陸續向華北進發。

守衛平漢線的有三個集團軍,分別是第2、14、20集團軍,第二集團軍,由劉歭指揮,下轄52軍、26路軍、42軍、第3軍等部;衛立煌第十四集團軍,下轄第9、14、17、19軍。商震指揮的第二十集團軍,該部由晉綏軍雜牌編成,戰鬥力較低,下轄第32軍、獨立46旅、獨立14旅等部,該部主要是留守後方。

駐防津浦線的為由西北軍29軍為基礎擴編而來的第一集團軍,由馮玉祥指揮,下轄第40軍、59軍、53軍、77軍、49軍、67軍等部。

而閻錫山將晉綏軍主力加上中央軍13軍編為第6、7集團軍,其中傅作義率領第7集團軍集結在北平的西北地帶,駐防平綏線,阻擊日軍西進。由陝北紅軍改編的第18集團軍在朱德總司令的指揮下也向山西北部開進,與友軍協防山西。

8月初,日軍方面也開始動作頻頻,日軍從關東軍抽調兵力組建「察哈爾派遣兵團」,以東條英機為司令長官,下轄酒井鎬次第一混成旅團;本多政財第二混成旅團(原第一師團主力部隊);鈴木重康第十一混成旅團;筱原誠一第十五混成旅團(原第二師團主力部隊);外加一個第二飛行團。

平津地區的華北方面軍,下轄第1、2軍,在中國軍隊集結華北的同時,日本從本土陸續調集第6、10、16師團等部編入華北方面軍,到8月底,第1軍下轄第6、第14、第20師團;第二軍下轄第4、第16、第108師團。方面軍還直轄板垣徵四郎第5師團,109師團等。(華北開戰初期,部分師團並未參戰,都還在從本土趕往華北的路途中,比如第10、14、16師團等)

南口!南口!

1937年8月12日,日軍第5師團與鈴木重康第十一混成旅團在察哈爾派遣兵團主力的配合下,對傅作義第7集團軍的東、北兩面同時發起進攻,重點進攻方向是張家口與南口。

我們來看南口與張家口的位置,出了南口向南就是北平、而出了張家口就到了塞外,自古以來,這一段路就是交通要衝,「天下九塞」之一的居庸關就是位於這一段路,所以南口與張家口就好像是華北通向塞外的兩道門。華北日軍只有控制了這兩道門才能向西擴展。

我方駐守南口的是第7集團軍13軍湯恩伯部,這是中央軍嫡系部隊,也是華北地區為數不多的裝備較好、人員編制較為齊全的部隊。13軍下轄第4、89師,滿編人數有兩萬八千餘人,傅作義把最精銳的部隊放在了南口,可見其位置的重要性。

在南口後方布防的是高桂滋第17軍以及晉綏軍72師,各部沿八達嶺長城展開,構築防線。

日軍方面,先是以第11混成旅團一部佯攻得勝口,旅團主力則向南口進攻,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南口鎮猛攻,激戰兩日後,日軍攻佔了南口鎮,13軍89師撤到後放山區中布防。第11旅團在連續經過數日後收效甚微。

策應南口

8月16日,日軍第五師團增援南口,這一下南口的守軍面臨巨大的壓力,於是蔣介石命令衛立煌率李默庵第14軍三個主力師由河北出發,側擊南口的日軍,緩解13軍的壓力。而且南京方面還指示,駐守平漢、津浦兩地的軍隊可以找準時機向平津地區的日軍發起反擊。

此時確實是反攻的好機會,因為此時日軍重點進攻方向在南口,而且此時的日本華北方面軍的兵力是相對空虛的,再加上第6師團一部都抽調到了淞滬戰場,而第10、14等師團還在趕往華北的路上。此時中國在平漢、津浦兩地有三個集團軍,人數超過二十萬,對比日軍有絕對的優勢。

日本防守平津的主力是第20師團以及第6師團第36旅團,但是這個機會和可惜錯過了,首先是平漢線的第二集團軍才從各地抽調過來,還不能有效的統一指揮。而津浦線的第1集團軍雖然是一個派系的,但是該部某些將領保留著舊軍閥的作風,只想著如何保住自己地盤,幻想與日軍和談。雖然有馮玉祥坐鎮指揮,但是他已經脫離軍隊多年,根本指揮不動這些曾經的西北軍老部下。

雖然大規模反擊的計劃泡湯了,津浦線軍隊不行動,但是平漢線的孫連仲26路軍、李默庵14軍還是積極北上,策應南口戰場,在北京外圍與20師團、第6師團一部展開激戰。

撤退

第5師團見南口久攻不下,於是繞道南口左側,企圖側翼迂迴突破我軍陣線,以坂田支隊向橫嶺城一帶進攻、以42聯隊向鎮邊城方向經過。此前湯恩伯已經命令第4師一部到達橫嶺城駐防,之後河北地方部隊朱懷冰94師前來增援,所以日軍久久不能突破。

但在更遠處的42聯隊卻順利攻佔了鎮邊城外圍的1390高地,日軍第五師團主力隨即往鎮邊城方向突破,與此同時第11混成旅團也突進至居庸關,與89師展開激戰。

8月20日,更壞的消息傳來,日軍察哈爾兵團南下進攻張家口,此時的傅作義第7集團軍腹背受敵,而衛立煌第14集團軍被華北日軍死死地擋在北平外圍,無法接應南口守軍,閻錫山的第6集團軍不敢全部增援平綏線第7集團軍,害怕自己的老本要是全丟在察哈爾了,到時候沒部隊來保衛自己的山西了。

8月23日,日軍第5師團突破了鎮邊城72師防線,居庸關守軍有被包抄的危險,8月5日,日軍猛攻橫嶺城和居庸關。中、日兩軍在這兩點上展開激戰。當日15時,日軍坦克衝入居庸關。守軍雖傷亡慘重,但日軍依舊不能突破。

但是第5師團主力開始向懷來迂迴,企圖切斷居庸關守軍退路,湯恩伯下令,居庸關守軍立即突圍。

8月27日,戰鬥全部結束,日軍攻佔了張家口、南口,完成了戰役目標,但是此戰日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傷亡萬餘人,中國軍隊傷亡三萬餘人。

結語:雖然南口戰役最終是我軍戰敗,但從日後來看,這次戰役已經雙打得非常不錯了,戰士們浴血疆場,挫敗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由於這場戰役開打的同時,上海8.13事變爆發,淞滬會戰打響,全國的焦點都集中在了上海,所以南口戰役的關注度也就較低,但是在南口為國捐軀的將士們仍難然值得歌頌。

相關焦點

  • 張靈甫陣亡時,蔣介石責令其上司湯恩伯下跪,拿起手杖就打
    大多數人都有著兩面性,有的人比較突出,有的人比較隱蔽,抗戰名將湯恩伯就是「兩面性」十分突出的一個人,他是少數日軍忌憚的名將,但他手下的隊伍又軍紀敗壞,甚至他親自參與了吃空額、盜賣軍用汽油等行為。對抗戰做出的貢獻王銘章指揮的滕縣保衛戰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為中國軍隊組織臺兒莊戰役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在臺兒莊戰役中湯恩伯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以靈活機動的方式消滅了大量的日軍部隊。之後他又參加了武漢會戰等大型戰役,數次重創日軍部隊,華北的日軍也將湯恩伯部視為天字第一號大敵。
  •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楊森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楊森 1.發家史 原本在南充聯合中學畢業後萌生從軍的想法,遂入四川速成學堂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新軍第川軍抗日漫畫 4.武寧戰役成名 1938年10月武漢會戰,楊森率第20軍參加武寧戰役。
  • 少年君主一戰成名,查理十二世以少勝多,納爾瓦戰役瑞典完勝俄國
    (納爾瓦戰役行軍圖) 納爾瓦戰役勝利之後,查理十二世並沒有趁勢去攻擊彼得一世 在許多戰役中,查理十二世都是以劣勢的兵力獲勝,因此也被成為「不敗將軍」。 納爾瓦戰役中,俄軍是失敗了,但這對於彼得一世來說,只是暫時的失利。 他總結了教訓,立即加緊了俄國軍隊的改革,一支裝備新式火炮和槍械的正規軍隊很快組建起來。
  • 1942年河南曾發生大饑荒 蔣介石怒斥報災者造謠
    [史料記載]   關於「蔣介石大罵報災者」一事,蔣介石的結拜兄弟馮玉祥,在其回憶錄《我所認識的蔣介石》裡進行了生動記載。  馮玉祥回憶,當時,河南大旱,餓死人無數,就在這樣慘痛之下,蔣介石還叫河南徵糧。那位河南主席實在沒有辦法,大膽地向蔣介石說:「旱災太厲害。」蔣介石把桌子一拍,就大罵起來說:「一點廉恥都沒有,一點人格都沒有,就是胡造謠言。
  • 戰國八大名將:廉頗排最後,王翦排第三,排前兩位的分別是誰?
    在秦國派兵攻打趙國時,廉頗因以固有方式將秦國擋在城外,但這場戰役存在很多質疑,所以不好評價功過。  拋開這次戰役不說,廉頗還大破齊國,擊退燕國,燕國不得已割讓出五座城池。  第七名龐涓  據說龐涓曾拜於鬼谷子門下,因為嫉妒另一位弟子的才能,所以用不當手段將其膝蓋骨刮去。  他的事跡並不多,最著名的不過兩場戰役,所以算得上一位名將。
  • 二戰十大名將:第一名堪稱二戰的救世主,四大著名戰役的締造者
    第10名:鐵木辛哥,二戰蘇聯元帥,曾指揮北高加索戰役,而一戰成名。後來還在解放烏克蘭和柏林戰役屢建奇功!第九名:巴頓,二戰美國最著名的軍事統帥,巴頓以作戰勇猛,快速進攻聞名,曾在北非戰場和法國盟軍西線戰場上獲得過對德軍的重大勝利。
  • 五色旗民國時代的十大名將
    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五色旗時代民國的十位名將!其軍事才能在北洋時期的戰將中無人能出其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人物,被外媒稱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最有希望一統中國的軍人。吳佩孚在那個時代,就是直系軍閥的柱石,兵鋒所指,無不披靡,曾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
  • 8張地圖,帶你看抗戰中的重要戰役
    以原東北軍隊為基礎的抗日義勇軍開始了遊擊戰,成為日後東北抗日聯軍的前身。東北抗聯通過14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了數十萬日偽軍。▽ 東北抗日遊擊戰爭 | 製圖@Monologue/可視化星球此後,長城抗戰、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察哈爾抗戰等一系列戰役激發著民眾的救亡熱情,從而使局部抗戰不斷向前發展。
  • 渡江戰役的時候四野在幹什麼?林彪這支部隊立下大功
    但從時間上來看,4月20日我軍就發起了渡江戰役,安新戰役卻在5月初剛剛結束,那麼四野主力究竟在這段時間做了什麼?又在渡江戰役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呢?疲憊的四野!當平津戰役結束後,四野主力尚在平津地區休整待命,執行改造國民黨二十萬起義軍隊的任務,這個擔子並不輕。
  • 揭秘;抗戰時期,擁有鐵拳與鋼頭之稱的國軍名將,是指哪兩位將領
    如白崇禧,湯恩伯,王耀武,李玉堂,杜聿明,孫立人,戴安瀾,關麟徵,孫連仲等國軍將領在抗戰時期表現出色,同時也是讓日軍敬重的對手。然而,在這幾人中,有兩位將領被日軍稱之為「鐵拳」與「鋼頭」意思就是勇猛。能夠贏得此稱號在國軍將領中可不多。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抗戰時期,擁有鐵拳與鋼頭之稱的國軍名將,是指哪兩位將領。
  • 這些大名鼎鼎的國軍名將,曾經都是我方的人
    現在大家討論起國共雙方的名將,好像涇渭分明,敵我勢不兩立。實際上,國共兩黨在歷史上曾有過幾次甜蜜的時期,甚至有不少人在兩個黨派之間遊走。從國民黨轉變為共產黨的人大家都比較熟悉,在這兒就不說了,咱來說說曾經加入過共產黨,後來又成為國民黨名將的都有哪些人。
  • 戴安瀾:一代抗日名將 英名永垂青史(圖)
    保衛家國,抗擊日寇,身經百戰浴血疆場;遠徵緬甸,奮勇殺敵,立功異域大揚國威;不畏險阻,以身殉國,堪稱「域外死忠第一人」——  少立大志,投筆從戎展抱負  無為縣城往西,長江之畔的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村,是抗日名將戴安瀾出生和青少年時期度過的地方。
  • 夜讀|所有的一戰成名,不過是厚積薄發
    比方說,韓國電影人也會拍「抗日神劇」,可是一部《暗殺》,照舊讓觀眾看得酣暢淋漓、心潮澎湃。又比方說,拍攝同一個題材,同一個劇本。韓國的《極限職業》成了年度賣座影片,而中國的《龍蝦刑警》,就一言難盡了。再說今年奧斯卡的「人生贏家」奉俊昊,其代表作《殺人回憶》的結尾,當宋康昊的大臉轉向熒幕前的觀眾時,我們受到的心靈震撼,是難以忘懷的。
  • 他曾被診斷「中度腦殘」,結果卻是數學天才,在《最強大腦》一戰成名
    他曾被診斷為「中度腦殘」,結果卻是數學天才,在《最強大腦》一戰成名命運,在不同人的眼中有著不一樣的定義。有人認為這是一條固定的軌跡,所有生物都沿著其中的道路,一成不變地走向終點。每一個人出生之後,上天便早已在他們的「人生簿」上安排了一切,也許是為了防止某人過於的完美,所以便在其身上加上了「缺陷」,這是不可逆轉的命運,也是所謂的「天註定」。然而,偏偏有人想要逆「命」而行,一切生理上的缺點遠遠不足心理上的強大,通過堅強的意志以及不可改變的信念,他們終將得到想要的一切,也將重新改寫自己的一生。從前有霍金,現在有一位叫做周瑋的男生。
  • 一戰中的頂級戰役!
    一戰中的頂級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烽火四起,狼煙遍布。參戰國眾多,戰役亦數不勝數,那麼哪些戰役可謂是其中的頂級戰役呢?東普魯士戰役俄國、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俄軍西北方面軍於1914年8~9月在東普魯士對德軍第 8 集團軍實施的進攻戰役。
  • 渡江戰役的啟示
    湯恩伯軍團除以一部兵力控制若干江心洲及江北據點作為警戒陣地外,以主力18個軍54個師沿南岸布防,重點置於南京以東地區,並在縱深控制一定的機動兵力,企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時,憑藉長江天險,依託既設工事,在海空軍支援下,大肆殺傷其於半渡之時或灘頭陣地;如江防被突破,則分別撤往上海及浙贛鐵路(杭州一株洲)沿線,組織新的防禦。
  • 這一戰成名,傳奇開啟
    這一戰成名,傳奇開啟!第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實力了!比如迪達拉是曉組織裡面去世比較早的人物,所有大家往往對他的實力有些不認同。其實他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早期動畫的時候使用C3級別的爆炸可以輕鬆毀滅掉一個村子。可是作者自己認為迪達拉的設定太過強悍了,後面發展下去不好交代了。所以讓他在和佐助的戰鬥中,直接使用了一個毀滅半徑為十公裡的超級大自爆結束了自己。
  • 二戰時期五大名將,第一無爭議,其中還有一名中國人!
    小編盤點了二戰時期五個世界名將,不知道你是否贊成這種看法呢。第一,朱可夫,蘇聯元帥,被公認為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指揮史達林格勒現役,列寧格勒現役,柏林戰役等經典戰役。但是朱可夫的元帥比較慘,後來史達林流放,孤獨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