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有著兩面性,有的人比較突出,有的人比較隱蔽,抗戰名將湯恩伯就是「兩面性」十分突出的一個人,他是少數日軍忌憚的名將,但他手下的隊伍又軍紀敗壞,甚至他親自參與了吃空額、盜賣軍用汽油等行為。
湯恩伯從軍經歷
湯恩伯出生於浙江的一戶普通家庭,在體校畢業之後加入了援閩浙軍講武堂學習,在這裡他學習了豐富的軍事知識。畢業後成為了浙系軍閥陳儀的部下,陳儀對他十分的愛護,後來更是將他送到了日本陸軍軍官學校深造。
在陳儀的介紹下他結識了蔣介石,並且成為了南京中央軍校的上校大隊長,後來更是升任了少將教育長。也因此他成為了黃埔系的骨幹成員,在後來一路高升,深受蔣介石的信任和重用,在抗戰爆發時他已經是中將軍團長,手下統領著十多萬兵馬。
王銘章犧牲時不救援
在臺兒莊戰役打響之前,湯恩伯率領著第20軍團參戰,當時他率領的十多萬大軍都是中央軍派系,戰鬥力和裝備都頗為強悍,剛剛在河北阻擊了日軍的他們士氣正盛,就連奔赴戰場都是用火車運輸,為的就是保持他們的戰鬥力。
剛下火車湯恩伯就接到了上級命令,讓他支援正在死守滕縣的王銘章部,一開始的時候湯恩伯也派了一個旅的先頭部隊去增援藤縣,結果還沒打到外圍就被日軍的打援部隊阻擊,湯恩伯的一個旅就這樣灰溜溜的撤了回來,在之後的兩天時間裡湯恩伯的部隊再也沒有向滕縣方向靠攏,導致王銘章在滕縣陣亡。
對抗戰做出的貢獻
王銘章指揮的滕縣保衛戰雖然失敗了,但是卻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為中國軍隊組織臺兒莊戰役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在臺兒莊戰役中湯恩伯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以靈活機動的方式消滅了大量的日軍部隊。之後他又參加了武漢會戰等大型戰役,數次重創日軍部隊,華北的日軍也將湯恩伯部視為天字第一號大敵。
但是之後的豫湘桂戰役中湯恩伯卻表現出了無能的一面,在豫湘桂戰役中湯恩伯守衛的河南幾乎全部淪陷,這場戰役成為了抗戰初期之後的第二次國軍大潰退,不少盟軍幫忙修建的機場和兵工廠都被日軍佔領或者破壞。最後還是在四川的湯恩伯部孫元良部隊率軍抗擊,才穩住了局勢。
孟良崮戰役錯誤指揮
湯恩伯在抗戰勝利後成為了第1兵團司令官,同時也是整編74師的直接上司,湯恩伯命令部隊分散尋找華東野戰軍的下落,結果因為兵力太分散而被華野分割殲滅,孟良崮戰役讓湯恩伯手下的主力軍直接覆滅,同時還有很多支援部隊的建制被華野打殘,這跟湯恩伯的錯誤指揮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孟良崮戰役結束,張靈甫陣亡之後,湯恩伯被震怒的蔣介石勒令當著眾將的面下跪 ,並且用手杖打得他滿頭是血,這件事情之後蔣介石也對湯恩伯不再信任,湯恩伯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湯恩伯結局
湯恩伯的晚年過得十分悽苦,到臺灣之後一直賦閒在家,後來因為胃病的原因在日本治療,結果手術失敗在醫院去世,雖然他的資歷很老,可是因為數次戰鬥失利的原因,讓蔣介石對他徹底地喪失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