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為何敢上孟良崮?「紅色間諜」配合默契,74師直接跳進火坑

2020-12-05 絕筆歷史

1947年5月13日,這是華東野戰軍歷史上最值得銘記的一天。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的陳毅和副司令粟裕二人共同指揮了孟良崮戰役,此戰華野歷時三天,全殲敵整編七十四師,擊斃師長張靈甫,徹底粉碎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在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解放軍士氣大振,國共雙方實力此消彼長,而蔣介石怒不可遏,查處了不少國軍高級將領。但是回過頭來看張靈甫,他作為蔣介石手下最能打的王牌師長,為何會隻身犯險,帶領整編七十四師走上孟良崮,這座石頭山呢?

其實在整個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他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抵抗華野十多萬人長達三天,可是張靈甫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這便是他低估了華野陳毅和粟裕二人圍殲他的決心。

早在解放戰爭爆發後不久,張靈甫便帶領整編七十四師在江蘇解放區橫衝直撞,這就使得他嚴重低估了解放軍的實力。而孟良崮戰役前,張靈甫接到了湯恩伯的命令,讓他原地固守拖住華野主力配合外圍部隊將其全殲,也就是所謂的「中心開花」。

當然以張靈甫的聰明謹慎,堅持固守這是有風險的,如果果斷集中主力突圍,而不是選擇上山死守,整編七十四師無論如何都是有一線生機的。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是誰讓張靈甫下定決心,走上了孟良崮呢?

實際上華野之所以能成功圍殲張靈甫整編七十四師,離不開一位「紅色間諜」的默契配合,此人便是時任國軍參謀次長的劉斐。而制定孟良崮作戰計劃的是湯恩伯,他對於孟良崮山區地形是不了解的,不過此方案上傳到參謀部的時候,劉斐卻看到了這個作戰計劃,最終他下達命令,說蔣介石也同意了這個計劃。

其實當時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對於張靈甫被包圍在孟良崮,他是很著急的,但恰巧湯恩伯制定了這樣一份計劃,再加上劉斐的同意,蔣介石就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能夠找到華野主力在山東決戰。在這種情況下,張靈甫失去了提前突圍的時間,只能聽從蔣介石的最終決定,選擇背水一戰。

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華野已經徹底完成了對孟良崮的合圍和阻援,最終整編二十五師師長黃伯韜,帶領部隊都打到了天馬山,距離孟良崮也就幾公裡,可惜這個時候大局已定,張靈甫早已經斃命。當然了,劉斐的運作只是孟良崮戰役勝利的一個原因,而華野傷亡一萬二千多人,這更是孟良崮戰役勝利根本之所在,如果沒有解放軍戰士的英勇無畏,也是拿不下孟良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孟良崮戰役中,敵軍整編83、25兩個整編師在編為一個縱隊後由黃伯韜指揮增援孟良崮,可惜黃伯韜能指揮動的也就自己的整編25師,尤其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保存實力,根本不聽黃伯韜命令。國軍如此,又豈能不敗,而解放軍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孟良崮上的張靈甫當然不可能活著出去!

不知道大家對於孟良崮戰役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孟良崮,張靈甫因驕致敗,萬字長文講述華野五大縱隊全殲74師!
    八縱在司令員王建安的指揮下,越過沂河,繞過孟良崮向萬泉山、老貓窩發起攻擊,準備在垛莊與ー、六縱會師,完成對74師的包圍。 垛莊以南至青駝寺一線,是李天霞83師的防區,他們的任務是配合74師進攻沂水,保證74師右側的安全。
  • 張靈甫在孟良崮輸得稀裡糊塗?整編74師被全殲是必然的結局
    國軍整編74師,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該師下轄官兵三萬多人,裝備全套的美式武器,其師長則是深受蔣介石寵信的張靈甫。然而就是這麼一支軍隊,卻在1947年時被解放軍圍困在孟良崮這一隅之地並被全殲。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首先,張靈甫本人指揮無方,多次犯下了致命錯誤。
  • 孟良崮戰役,這位雜牌軍悍將拼死增援,華野阻擊的一個師被打光
    八十三師從原來的一百軍整編而來,也就是中央軍,李天霞師長還是張靈甫的老上司,在淞滬會戰中,張靈甫任團長,李天霞任旅長,1939年,李天霞任五十一師師長。雖然李天霞和張靈甫相識多年,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好,李天霞在黃埔三期,張靈甫在黃埔四期。在抗美援朝之後,李天霞原應任整編74師師長,王耀武和張靈甫阻止了他,最終,張靈甫成為國軍主力中將,整編74師師長。
  • 張靈甫74師共有三個旅六個團,旅長和團長都是誰?後來都是啥結局?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整編師是重慶談判的產物,也是老蔣以裁軍為幌子掩蓋密謀發動內戰的手段。曾號稱國軍五大王牌軍之一的第74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編為整編第74師的,擔任師長的就是後來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兵敗身死的黃埔四期將領張靈甫。
  • 整編74師有三團一營未上孟良崮,究竟算不算被全殲?三個硬性指標
    孟良崮戰役華野共斃傷俘敵32676人(斃傷13000餘人),其中包括了順帶消滅的整編第83師的一個團,按該團2000人左右計算,實際消滅整74師的兵力數字應為30600餘人。以該師參戰兵力32000人核算,華野消滅敵人的比例高達96%,其實已經超過了90%的標準。
  • 張靈甫是不是抗戰名將?看看臺灣解密檔案怎麼說
    上高會戰是74軍真正打出聲望的重要戰役。張靈甫的粉絲們多年來誇大、發明了不少他在此次會戰中的精彩表現。然而 考之史實,此戰74軍主要戰功是51師李天霞部,而張靈甫所在的58師,是74軍三個師中表現最差的一個,和兄弟部隊相比,也遠不及26師。 此外,粉絲們稱此戰是時為副師長的張靈甫代理廖齡奇指揮,是他第一次指揮一個師,指揮天才盡現。
  • 張靈甫陣亡時,蔣介石責令其上司湯恩伯下跪,拿起手杖就打
    孟良崮戰役錯誤指揮湯恩伯在抗戰勝利後成為了第1兵團司令官,同時也是整編74師的直接上司,湯恩伯命令部隊分散尋找華東野戰軍的下落,結果因為兵力太分散而被華野分割殲滅,孟良崮戰役讓湯恩伯手下的主力軍直接覆滅,同時還有很多支援部隊的建制被華野打殘,這跟湯恩伯的錯誤指揮有著很大的關係。
  • 他沒上過軍校,卻打得黃埔第一人找不著北
    但結果是粟裕取得了七戰七捷的輝煌戰果,從此沒有一個國軍將領敢再小覷粟裕的名字。而且粟裕的戰鬥也是越打越順,幾乎每一戰都取得了勝利。要知道粟裕並沒有上過軍校,他就是一步步從普通士兵成長為將軍的。而且別看粟裕外表文弱,但他打仗非常神勇,一手百步穿楊的槍法也是讓其他人難以望其項背。
  • 我已經二婚了,難道還要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嗎
    可是已經是二婚了,依然沒有得到自己曾經渴望的幸福,似乎又重複了當初的悲哀,又一次站到了婚姻的十字路口,難道還要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嗎?網友小雅,就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現在的她,常常有一個念頭盤踞在腦海:我到底還要不要再離婚?
  • 三個離婚女人的忠告:這幾種男人不能嫁,不然等於跳進火坑
    婚姻有的時候需要幾分衝動,因為當一對戀人的感情升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兩人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好感和默契,有了這樣的基礎,那婚姻很可能幸福美滿;而有的時候,婚姻又需要幾分謹慎和深思熟慮,因為一旦選錯,我們就可能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毀掉自己的人生。女人在面對愛情的時候往往很矛盾,自己既期待愛情,又不敢輕易嘗試。
  • 張靈甫殺妻背後的原因:外遇還是竊取文件?蔣介石做法說明一切
    可以說,張靈甫究竟算不算得上一位抗日名將,我們都不應該對一個在抗日戰爭中被打殘了一條腿的將士過於貶低,畢竟我們誰也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對於張靈甫究竟是不是抗日名將,我們就暫且不提。況且前人的是非功過也不是我們應該去評價的,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事實真相。
  • 火速回歸,喀麥隆王子與馬賽克再續前緣,跳進火坑還是拾起初心?
    為了彌補死亡五小的防線黑洞,馬賽克將上賽季的悍將巴莫特重新帶回休城,喀麥隆王子與馬賽克再續前緣,他的選擇是跳進火坑還是拾起初心呢?巴莫特是2017-2018賽季最好的防守球員之一,他在場上可以防守任何位置的對手,而德老頭經常安排他盯防對手的主要攻擊點。對此,巴莫特往往都能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務,這為他在馬賽克心中加分不少。
  • 職域丨離職、入職太衝動,又跳進「火坑」了?又被「白嫖」了?
    寫在最後入職、離職沒有冷靜期,就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衝動辭職—著急入職,從一個坑跳入另一個坑,反覆自我懷疑,越來越失去自信,倍感焦慮,不斷降低找工作的要求,最終導致換工作頻繁,給簡歷上留下汙點。等你再去找工作時,HR會覺得你是個不穩定的人,也不敢要你。而那些主動打電話叫你入職,對你過分熱情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個等著你去跳的大火坑。文章來源:職域服務號(0~3歲年輕工作者職業成長平臺)原標題:離職、入職太衝動,又跳進「火坑」了?又被「白嫖」了?
  • 只要敢拿就是往火坑裡跳
    就在印度受到疫情影響和邊境問題的雙重摧殘下,印度眼前出現了一筆價值50億的軍火誘惑,如果直接拿下,勢必會對印度的軍事力量提供充足的幫助,但要是印度真的接受了這批武器,那或許才是往火坑裡的跳。為何這樣說,主要原因是這批軍火併不免費贈送,而是需要印度自掏腰包進行購買。
  • 臨沂紅色旅遊景點大全 這些地方都值得一去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陵園前街4號   孟良崮戰役紀念地   現為全國100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1984年為紀念孟良崮戰役在山上修建了高三十米的紀念碑。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位於山下的孟良崮烈士陵園內,紀念館後面是烈士墓地,紀念館前矗立著陳毅、粟裕的巨型雕塑。孟良崮戰役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走近海獅海豚與馴養員 配合默契宛若「談戀愛」
    &nbsp&nbsp&nbsp&nbsp分享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月19日下午,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內,馴養員與海獅、海豚默契配合
  • 為何說陽謀比陰謀更毒?歷史上的三個陽謀,明知是火坑也得跳
    為何說陽謀比陰謀更毒?歷史上的三個陽謀,明知是火坑也得跳一個善於謀略的人主要講究的就是一個策略。計謀的意思就是指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計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古時候有一些計謀是會讓人覺得很不錯的,他們可能是陰謀,也有可能是陽謀,不管是哪一種,我的任務還是陽謀讓人覺得更加危險,陽謀是你明明知道直接的前面有一個坑,但是你就是不會跨過去,接下來借來看一些陽謀的例子。第一個是推恩令,漢朝的王侯在這個制度實施之前都是只要把自己現在的封地讓嫡長子來繼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