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地質學之父」詹姆斯·赫頓:竟是個語言表達能力極差的人?

2021-01-22 一隻知識貓

石頭算得上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通的東西,隨處可見,很少有人真正去留意它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石頭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對於這樣一個看似極其簡單的問題,在地質學史上曾經掀起過「水火不容」的激烈紛爭。對後世地質學產生深遠影響的,當屬詹姆斯·赫頓了。

赫頓具有許多優秀的素質,例如他目光敏銳,健談,與人相處很愉快,他對地球形成原因的洞察力無人能及,但遺憾的是,他的書面表達能力極差,不是一般的差,凡是他寫下來的見解幾乎無人能懂。有位生物學家對赫頓這方面的能力一聲嘆息評價道「在文字修飾能力方面,幾乎是完全的無知」。赫頓寫下的每一行字都像是睡神的請柬。他1795年寫的《地球論及證據和說明》裡面是這樣寫的:組成我們居住的世界的材料,其實不是現在這個地球的直接前身,而是要繼續往前追溯,那時的地球是第二代,出現在陸地露出海面之前,而我們現在居住的陸地還在大洋的下面。「他的才華是不可否認的,他幾乎是單槍匹馬創立了地質學,改變了我們對地球的認識。

赫頓1726年出生在一個富有的蘇格蘭家庭,生活安逸舒適,他這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工作都很輕鬆,專心從事智力活動,他先是研究醫學,發現不對胃口轉而又去研究農業技術,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住在農場裡實踐他研究的農業技術,但後來他又厭倦了與土地和羊群打交道,於是移居到了愛丁堡,創辦了一家成功的企業。他從煤煙中提煉出一種叫氯化銨的化合物,工作之餘還忙於各種科學研究活動。

當時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為什麼在山頂上能發現古老的貝殼和海洋生物的化石。那些自認為找到答案的人分成了兩個對立的陣營,一方是水成論,這種理論認位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海平面的降低和升高來解釋。另一方是火成論,這種觀點是火山和地震以及其他會改變行星地表的地質活動。

火成論向對手提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當洪水退去後,那麼多的水都到哪去了呢。如果當時存在足夠淹沒阿爾卑斯山的水,娜麼它們現在到哪去了呢。火成論認為當時地球同時受到內部和外部兩種力的作用,但還是無法令人信服的解釋那些貝殼怎麼跑到山頂上去的。這就是當時地質學研究史上著名的水火之爭。

就在人們為此爭論不休的時候,赫頓提出了他一系列非凡的見解,他在自己的農場土地上觀察到,土壤其實是巖石被侵蝕後慢慢形成的,這些土壤顆粒又被小溪小河帶向四周,他意識到這種自然規律,如果一直持續,就會很自然的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地球最終會磨平掉。但現在,我們看到到處是山丘,這說明顯然還存在另外一種運動,造成地表的不斷隆起。赫頓認定,山頂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並不是被洪水帶來的,而是本來就在那裡,只不過隨著山川的隆起自然出現在了山頂。

他還推測,地球內部有一種熱力,催生出了新的巖石和陸地,頂起了一座座山脈。毫不誇張的說,其他地質學家在整整200年中都無法理解赫頓的觀點。直到他們普遍接受了板塊學說之後,才能夠接受赫頓的觀點。到了1785年,赫頓寫了一篇很長的論文闡述他的觀點,並且分幾次在愛丁堡皇家學會的會議上宣讀,但是因為他的寫作,聽眾幾乎沒有人聽懂他在說什麼。他的朋友就鼓勵赫頓把他的理論儘量的擴展,這樣或許就有希望某些段落碰巧能夠表達的比較清晰,於是赫頓聽取朋友的意見開始寫作,這一寫就是十年。到了1795年,其中的兩卷本終於正式出版了,這兩卷的內容加起來有1000頁,但是他寫的比最悲觀的朋友擔心的還要糟糕,第三卷更加乏味,直到1899年才被出版,這時候赫頓都去世快一個世紀了。第四卷本從來沒有出版。不過,赫頓還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叫普萊費爾的朋友,他寫的一手好散文,與赫頓密切交往很多年,所以他非常清楚赫頓想要表達的東西。

1802年,赫頓死後的第五年,普萊費爾寫了一本介紹赫頓理論的簡明讀本,書名叫《赫頓理論說明》。從那之後,地質學才被真正創立起來,很多科學家開始加入「敲石頭」的地質學行列,並研究出很多成果。

想知道為什麼以前的地質學家都痴迷於「敲石頭「嗎?

想知道更多關於地質學的內容嗎?快去山東和校園的免費課程板塊,觀看科普課知識吧~

相關焦點

  • 家長必讀: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乾康基因的金博士最近後臺收到一位家長的留言:我兒子是一個人見人愛的4歲男生,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在家裡想吃什麼、想做什麼,重要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家人就會懂。但是在幼兒園,他與老師、小朋友交流時,總是表達不清楚自己的意思。比如,他想與小朋友一起遊戲,同齡的小朋友會直接說:"請問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
  • 只會叫人不會表達,表達能力缺失的語言發育遲緩症狀該怎麼辦?
    即便事事小心、處處留神,孩子倒是身體棒棒的了,快兩歲了又不會說話,簡直快把人折磨瘋了。當醫生說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時,父母的心不由得跟著懸了起來。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這麼坎坷,並不是我們想像得那麼順風順水。語言發育遲緩作為高發的兒童發育性問題之一,困擾著很多個家庭。語遲的很多症狀極具普適性,例如說比較典型的孩子只會叫人不會表達。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但是有些小孩語言方面發育卻沒有那麼順暢,有的已經3歲甚至更大一點,表達能力與同齡的小朋友相比,是比較弱的,讓父母很操心。案例隔壁單元的安安寶寶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但是安安媽一直有點困擾,自家娃的語言表達能力怎麼會比同月齡的娃弱呢?
  • C語言之父和Linux之父誰更偉大?
    還是先對兩位大神做個介紹吧。 一、Dennis Ritchie C語言之父,UNIX之父。 1) Dennis Ritchie(1941年- 2011年10月12日) Git另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在於絕大多數操作都可以在本地執行,而每個本地都可以從伺服器獲取一份完整的倉庫代碼,而且在沒網的時候仍然可以修改和使用大部分命令,在方便的時候再跟伺服器進行同步,這樣可以更好的實現多人聯合編程。
  • 解析現代地質學存在的錯誤之四 古地磁極正向、反向的180度倒向表達是錯誤的
    解析現代地質學存在的錯誤之四古地磁極正向、反向的180度倒向表達是錯誤的摘  要學者們沒有能夠解答古地磁極正向、反向的180度倒向表達的形成機制,也沒有誰給人們解釋古地磁極倒向的物理學和地質學意義。而新發現的地球翻轉運動現象,是古地磁極倒向的最基本、最直觀的機制,用自轉軸翻轉運動合理解釋了為什麼會出現古地磁極的變化現象。
  • 在計算機軟體領域 C語言之父和Linux之父誰更偉大
    還是先對兩位大神做個介紹吧。 一、Dennis Ritchie C語言之父,UNIX之父。 事實上,C語言在各種軟體程序,嵌入式系統開發,作業系統中,使用是最廣泛的。同時,C語言也影響了大多數現代主流的程式語言。
  • 2013GCT B卷 第一部分語言表達能力測試
    第一部分 語言表達能力測試 B卷  (50題,每小題2分,滿分100分):  1.下面詩句中,「嵯峨」一詞的意思與其他三句差別較大的一句是  A.李白墳三尺,嵯峨萬古名  B.長風萬裡舉,慶雲鬱嵯峨  C.將軍樓船發浩歌,雲檣高插天嵯峨
  • 他被認為是地質學與地層學之父,最後卻放棄了科學皈依天主教
    在地質學概論以外的地方,很少有人聽說過尼古拉斯·斯坦諾。但是任何一個想要理解地球上的生命的人,都應該看看斯坦諾如何擴展並連接了這些個概念:地球、生命、理解。他創立了地層學,並為地質學奠定了基礎。通過發現來自不同時期的鯊魚牙齒有著同一起源,並陳述當前的自然規律在過去也通用,斯坦諾為均變論埋下了種子,其中心思想是過去所發生的改變和現在正在進行的作用方式相同。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說話不清楚,需注重左腦思維開發
    原因在於「有些媽媽當孩子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在培養孩子的聽覺能力了」也可以將這些訓練過程稱之為「胎教」,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覺得胎教沒有用,其實啊孩子在肚子裡,媽媽的一些言語與教育方式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的,人的大腦分:左腦與右腦,一般左腦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而右腦則主要培養孩子的情商,而語言表達能力恰恰是屬於左腦的開發,左腦開發得越好孩子智商越高,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會越強。
  • 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是美國最早的火箭發動機發明家,被公認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1926年3月16日,在麻薩諸塞州的奧本,冰雪覆蓋的草原上,戈達德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液體火箭。火箭長約3.4米,發射時重量為4.6公斤,空重為2.6公斤。飛行延續了約2.5秒,最大高度為12.5米,飛行距離為56米。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宣告了現代火箭技術的誕生。
  • 語言表達能力不好的孩子上豌豆思維課程怎麼樣
    我家麥兜今年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總是特別擔心,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很差,每次放學回來問他在幼兒園過的怎麼樣,什麼也說不上來。對於老師布置回來讀熟的兒歌,他也總是讀不順。
  • 5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或幫助塑造現代人類語言
    5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或幫助塑造現代人類語言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表示,我們的現代語言可以追溯到生活在5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我們最近的近親,尼安德特人,與我們之間的相似度遠超出我們之前的想像。荷蘭的研究人員辯論稱,我們與尼安德特人最後的共同祖先所掌握的語言和說話技術與現代人相差無幾。他們認為我們現代語言的起源比之前預想的要古老10倍。荷蘭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對理解現代語言多樣性所蘊含的啟示意義非常感興趣。
  • 14個月萌娃語言能力超強,在家這樣教0-3歲寶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14個月萌娃會說60多個詞語了,語言能力超強,在家這樣教寶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教0-4歲寶寶學說話一定要分階段掌握技巧。每個孩子發育不同,說話早晚也不同,說話要的孩子不一定更聰明,但說話早代表孩子語言能力發育好,會影響行為動作,也會增強孩子表達的自信心。
  • 杜威、赫爾巴特,誰是現代教育學之父?
    很多考生對「現代教育學之父」到底是誰總是分不清楚,今天中公講師就深入探討一下哪位教育學家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杜威還是赫爾巴特?在區分清楚之前,我們先看看這兩位教育學家的主要思想和觀點。杜威,美國早期機能主義心理學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語言表達能力是培養孩子與父母和外界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交能力發展好。通過觀察和研究表明:語言發育良好,吐字清晰,語言表達流暢、敏捷、準確,是兒童敏銳思維能力的表現。
  • 「現代遺傳學之父」一個為科學孑然一身的孤獨天才
    格雷戈爾·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誕生於奧地利的西裡西亞(今屬捷克)海因策道夫村的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遺傳學的開創者、世界公認的「現代遺傳學之父」。縱觀「現代遺傳學之父」格雷戈爾·孟德爾的一生,浮浮沉沉,從沒有一個科學家像他一樣,擁有著如此平凡的人生,而做的卻是最不平凡的事,他埋頭於科學的研究儘管他是一個神父但這兩者似乎並不矛盾,他熱愛自熱科學並願意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科學,他一生致力於遺傳學的開拓並取得了累累的碩果,儘管他在有生之年沒能得到世人認可,沒能看到這一輝煌的成就,然而「遺傳學之父」是我們對這位孤獨的天才表達的最崇高的尊敬
  • 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飛彈之父衛星之父他們都是誰?共和國永不會忘
    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所謂兩彈一星,指是是核彈(原子彈和氫彈)、飛彈和衛星。在兩彈一星的研發過程中,新中國一代科學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有四位科學家,他們分別被稱為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飛彈之父、衛星之父。
  • 孩子會說卻說不好,家長堅持做5件事,快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兒科專家認為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比較強,求知的欲望就很強,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並且專家還發現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欲望比較強,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地開朗。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雖然孩子會說話,但是不一定能夠完整或是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家長努力培養出來的。
  • 天人合一是哲學表達宇宙的最形象生動的語言
    文學表達有文學的語言,數學表達有數學的語言,物理化學表達有物理化學的特殊語言,哲學表達也有哲學的語言,天文學的表達也有天文學的語言……總之這個社會上360行,那是行行出狀元的,同時行行都有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
  • c 語言的創始人 - CSDN
    C語言之父也許C不是當今編程界最流行最火的計算機語言,但它卻是迄今為止最常用、最古老的程式語言之一,於20世紀60年代由肯尼斯•藍•湯普遜(Kenneth Lane Thompson)和丹尼斯•裡奇(Dennis Ritchie)共同創立。C語言的誕生可謂是現代程序語言革命的起點,是程序設計語言發展史中的一個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