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能力包含著表達能力、傾聽能力和設計能力(形象設計、動作設計、環境設計)。溝通能力看起來是外在的東西,而實際上是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它關係著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品德。
現在社會競爭激勵,能夠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是一個加分項。兒科專家認為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比較強,求知的欲望就很強,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並且專家還發現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欲望比較強,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地開朗。
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去表達,激發孩子的表達欲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雖然孩子會說話,但是不一定能夠完整或是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家長努力培養出來的。
一、激發孩子表達能力的5種方法
第一種主動和孩子溝通
說話這件事對於大人來說比較簡單,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就比較困難。首先孩子的語言不豐富說話不清晰,每次說話對孩子都是一個挑戰,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很正常,家長不能因為孩子不說話就不溝通,應該主動的和孩子說話溝通。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孩子不說話可能是因為孩子性格內向,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孩子可能更難開開口或是更不喜歡開口說話。這個時候父母要在做好保護孩子隱私的情況下,引導孩子開口說話,讓孩子慢慢擺脫內向的性格,能夠在公共場合和其他人溝通。
第二種傾聽孩子說話
孩子是最天真無邪的人,想像力也很豐富,在家長眼裡孩子可能會有點胡說八道。這個時候孩子說的話可能一點定向和意義都沒有,但是家長千萬不能沒有耐心,要認真地傾聽孩子說話,就算是天馬行空的話,家長也要和孩子溝通共和交流,這樣才能鼓勵孩子喜歡溝通。
第三種帶著孩子讀書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認字了,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可以了,這個還是看家長的意願。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讀繪本,一起講故事書的方法讓孩子多說話。講故事書不但能夠讓孩子認字,還能豐富孩子的語言詞彙,讓孩子能夠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多讀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對於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更有利。讀書可以更快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語言體系和思想體系,孩子想像力也會更加豐富。孩子接觸的書越多,就越能開闊自己的視野,對於孩子的眼界也能提高。
第四種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父母在家裡多溝通,也能夠帶動孩子想要溝通的欲望。孩子的各種能力都來自於模仿,吃飯時模仿,穿衣服是模仿,說話也是模仿。孩子的很多生活習慣和語言習慣都是來自家庭環境,父母之間喜歡溝通,父母和孩子喜歡溝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強。
父母還應該多帶著孩子出去接觸新鮮事物,尤其是2周歲以後孩子更喜歡接觸外面的事物,還喜歡和同齡孩子接觸。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帶著孩子多到遊樂園玩耍,能夠讓孩子多和同齡人溝通,也能讓孩子變得更加開朗。
第五種適當鼓勵孩子
父母可以給孩子布置說話的任務,當孩子完成得比較好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一定的獎勵。比如父母可以讓孩子和長輩述說今天發生的事情,當孩子能夠比較完整地把情況經過都表達出來的時候,父母就應該給孩子口頭獎勵或是物質獎勵。這樣能夠勾起孩子表現欲望,或是表達欲望。
孩子才剛剛會說話的時候,那面有很多疏漏或是表達不清楚的時候,父母可以加以糾正,但是要注意言辭,不能太過激烈,不能批評孩子,讓孩子失去說話的積極性。糾正孩子的錯誤是為了讓孩子以後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而不是打擊孩子說話的積極性。
二、喜歡溝通的孩子有哪些優勢
優勢一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當孩子能夠熟練地掌握表達能力的時候,也就掌握了認識這個世界的鑰匙,他可以通過表達來探索這個世界,可以更好的和這個世界的任何一項事物產生某種聯繫,孩子的想像力也可以更加豐富,觀察力和思維能力也會更好,孩子的智力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孩子的智力發展需要很多的因素,能夠觀察這個世界,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和這個世界聯繫在一起,建立自己的語言和思想,就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就是一個很偉大的過程。
優勢二社交能力更強
表達能力強的孩子肯定能夠吸引更多的小夥伴,更容易和同齡的孩子打成一片。隨著孩子的社交能力更強,孩子的社交圈子也會越來越多,孩子的朋友也會越來越多,性格也會更加地開朗活潑。
社交能力在現在的社會上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尤其是現在的社會更喜歡也更能接受社交能力強的人。學歷現在在這個職場是一塊敲門磚,但是門進去了就要靠自己了,社交能力就是能夠讓自己在職稱上如魚得水的主要能力。
優勢三有自己的主見
能夠主動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肯定會更有個性也會更有主見,遇到事情能夠儘量自己想辦法,不喜歡退縮。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堅定自己的意志,不會被外界的環境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