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收藏一件乾隆粉彩是每位收藏家的夢想?

2021-01-13 蕭然胡皓

乾隆一朝,瓷藝精進,堪稱中國彩瓷歷史之巔峰時代,其彩釉之豐富,品類之繁複,技術之高超,皆空前絕後。特別榷陶使者唐英殫心竭慮,集歷代名窯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藉以御窯廠之能工巧匠,以瓷為胎,敷設彩釉,鑄就千古不遇之輝煌。其間既崇尚復古,亦勇於創新,所帶來的技術突破與藝術新姿均在中國藝術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誠如《陶雅》所稱:「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

清乾隆 粉彩錦上添花開光山水亭廓圖御

器型方扁,為半器造型,仿花瓶制式,背面平坦有孔,以繫繩懸掛。瓶撇口,束頸,頸部兩側飾螭龍耳,溜肩,方腹,臺階式撇足,底部設計巧妙,做成木座式樣,與瓶身連為一體,既見工藝別致精巧,又得造型完美精緻。通體紋飾精細別致,以礬紅繪細密鳳尾錦紋於白地之上,遠觀似為粉紅地之感,近察方嘆工藝超凡,仿佛錦織華秀,瑰麗堂皇,實為乾隆御瓷風格之典範。口沿綴藍色點狀紋飾一周,其下繪如意紋,上描金為飾。頸部、肩部、腹部以洋彩繪製纏枝花卉紋、卷草紋、螭龍紋等,肩部、近足處繪變形蓮瓣紋各一圈,雙耳、底座均施紅釉,其上以金彩勾勒紋樣為點綴。

壁瓶腹部主體部位以方形開光內填詩文及繪畫為飾,其中一隻內繪山水亭臺圖,山壑縱橫,遠處飛鳥一二,雲霧繚繞間崇山若隱若現,垂柳翠樹掩映,間或桃花三兩枝,山石嶙峋間屋舍儼然,亭臺佇立,河邊遊人嬉笑賞玩,春光無限,一派生機。另一隻開光內白釉墨彩隸書寫就乾隆御製詩《詠掛瓶》:「官汝稱名品,新瓶制更嘉。隨行供嘯詠,沿路擷芳華,掛處輕車稱,簪來野卉斜,紅塵安得近,香籟度帷紗。」後落「乾隆御題」,並鈐「乾」白文與「隆」朱文璽印。背施松石綠釉,器底金彩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橫款,古雅非常。

清乾隆 粉彩福壽雙龍紋抱月瓶

拍品直口,細頸,頸肩相交處飾對稱的描金螭龍雙耳,扁圓腹,腹兩面中心凸起,橢圓形圈足。通體飾粉彩間青花紋樣,頸部為牡丹紋,瓶腹外為環狀雙龍穿花裝飾,中心圓形凸起處繪壽桃、蝙蝠紋,足牆繪焦葉紋。中心凸起處往往是紋飾寓意的匯集,是繪畫表現的重點,本品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之意,彰顯祥瑞之氣。此瓶原藏家為艾倫·哈伯特·簡姆斯議員,家族顯赫,收藏頗豐,其曾祖父於20世紀早期購藏本品,世代沿襲寶藏,奉之若神,事之甚恭,故而本品來源有緒,保存良好,殊世罕見。

清乾隆 胭脂紅地粉彩纏枝蓮託八寶紋三

此爐直邊平沿口,短束頸,球狀腹,圜底,蹄形三足,肩置對稱沖天耳。器內滿施松石綠釉,勻淨厚潤。器外胭脂紅地描繪多層粉彩紋飾:口沿回紋,頸部纏枝蓮紋,肩部如意雲紋;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託八吉祥紋,上、下相錯排列,紋樣繁複,色彩絢爛,富麗堂皇;三鼎足飾纏枝蓮紋;兩耳中有長方形穿孔,正背面飾纏枝蓮紋,側面為回紋。平口沿和圜底、足底邊則分別用紅、蘭料繪三角紋和卷草紋。所繪紋飾精細,一絲不苟,布局繁縟而不失秩序,處處彰顯乾隆彩瓷之華貴與堂皇。口沿外側金彩邊框內以礬紅書寫「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橫款,篆法規整,結構嚴謹。

清乾隆 黃地粉彩嵌剔紅「山水庭廓」圖

此器卓犖於世,充分糅合了瓷器與剔紅工藝。瓶撇口,束頸,豐肩,直腹,圈足。口至頸部採用剔紅工藝,雕精美纏枝蓮紋,其上下則以如意雲頭紋與回紋繞體一圈。瓶頸兩側對稱飾變形夔龍耳。肩部與圈足以黃釉為地,加飾彩繪纏枝洋花卷草紋,花姿綽約,卷草舒展,繁華流麗。腹部白地粉彩繪「山水庭廓」圖,巧於置陳布勢,遠山逸水多變化,錦花秀木得神韻,亭臺樓閣相掩映。釉質細膩緻密,釉色勻淨瑩潤。整器形制周正,匠心獨運,剔紅朱漆刀工細膩,紋理清晰,包漿厚潤,粉彩紋飾雍容華貴,色彩富麗明豔,繪工細膩精湛,奪人珠目,二者交相輝映,極盡華美,堪稱乾隆朝御製重器,彰顯清代盛世恢弘風貌,殊世罕見。

清乾隆 松石綠地粉彩四季花卉紋尊

尊敞口,口沿下以礬紅彩繪弦紋一周作為分界,下飾如意雲紋,下漸廣,垂腹,圈足。外部與內腹部均施松石綠釉,口沿描金,通體繪花卉紋,包含牡丹、牽牛花、菊花等,近足處繪蓮瓣一周。器物形制獨特,紋飾多樣,釉色濃淡有致,層次豐富,色彩繽紛,繁縟多姿。

乾隆皇帝愛好廣博,藉以御窯廠之能工巧匠,以瓷為胎,敷設彩釉,仿製諸式材質的工藝品,其範圍涵括竹木玉石金銅等十數項,成就斐然,竟達以假亂真之地步。本件作品形制別致秀美,釉質滋潤明亮,將彩繪與色釉裝飾巧妙結合,繪製精湛,花卉紋布局勻稱,畫面清晰明快,色彩豔麗,盡展乾隆粉彩藝術風韻,且摹仿景泰藍的藝術效果而臻於完美,令本件粉彩作品煥發了有別於同類的獨特魅力,雍容華貴,盡善盡美。松石綠釉溫潤醇厚,填彩奼紫嫣紅,金彩璀璨輝煌,繁華富貴之感令人一見難忘,乃是乾隆盛世,煌煌天朝氣象萬千的絕佳體現。

相關焦點

  • 清乾隆粉彩開光蘆雁紋天球瓶
    從今天開始清乾隆粉彩系列。乾隆在位60年,太上皇3年,共掌權63年,中國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所以乾隆一朝傳世精品瓷器很多,創燒出來的瓷種也是各朝之最。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件瓷器就屬於這種——松石綠釉蒜頭天球瓶。
  • 【逸拍賣】粉彩瓷器-不一樣的美!
    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 歷史上有關粉彩的文獻記載不是很多,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乾隆年間的《陶說》及《景德鎮陶錄》、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中均把粉彩稱之為「洋色」、「洋彩」。
  • 南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故事⑮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件粉彩瓷瓶...
    南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故事⑮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件粉彩瓷瓶繪製了百餘人物~ 2021-01-08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有一個烏金底粉彩描金如意紋天球瓶價值多少?
    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天球瓶燒制較多,這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屬宮廷大型陳設用瓷。寶城文物經營 羅先生 -堅持以「傳承古玩藝術經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始終堅持以成為「中國藝術品收藏行業持續領跑者」為願景,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秉承寶城精神,積極面對市場的調整和變化,尋找新的機遇和思路。下次的徵集已經開始,與大家同行,共同迎接2021美好的春天!
  • 為什麼說收藏是朝陽行業?中國歷史上五次收藏熱都是哪些時期?
    他網羅了天下的畫家集中在一起,自己等於兼了國家畫院院長,因為「領導重視」,所以,宋代的書畫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時宋代出現了中國第一次全國範圍內的收藏高潮。 宋人說收藏,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博古」。考「博古」之意,既有鑑賞古器、古玩的意思,也包含了「博古通今」的意義。
  • 乾隆的裹屍布為什麼非常值錢?
    當我們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很多小夥伴說:它很值錢,原因也很簡單嘛,誰讓這是帝王的東西呢。就仿佛帝王用過的一個茶杯,喝過了一口茶,或者用過的某個物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因為它們是封建時期的極大權統治者的存在。那真實情況真的如此嗎?未必。
  • 李鴻章:收藏家李蔭軒,最愛青銅器,收藏範圍之廣
    是現代的文物收藏家。也是一個收藏書的人物。他的字是國生,號是選青。他的祖籍和李鴻章是一樣的,他是安徽人。但是他是在上海出生的。是李鴻章的侄孫子。他從非常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收集一些文物古玩。對於中國與外國的歷史都是非常的通曉。而且他的一生對於名利都沒有太多的追求。可是唯獨非常喜歡研究古代的一些物品以及收藏這些物品。他對於古時候的一些物品是非常的喜愛。
  • 薄氏珍寶館收藏家薄維與民間文物招財珊瑚樹
    在《中國民間文物檔案》中,看到了一件令人無比驚喜的藝術品,它是一件清乾隆時期所制的招財珊瑚樹。《中國民間文物檔案》是推動民間文物藝術品傳世傳承的一部檔案書籍,由民間文物專家團隊對具有民間文物特徵的藏品進行遴選,每年在上萬件藏品中推出100件民間文物,匯總為民間文物藏品的檔案庫。《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在民間藏品評定中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 有藏家稱現在是收藏青銅器時機 專家稱很多不合法
    幾年前,他曾想將自己的收藏出一本圖錄,但後來發生了希臘向英國追索流失文物的事件,這個計劃就擱置了。」  上海知名收藏家馮毅也向記者透露,去年臺灣大名鼎鼎的收藏家曹興誠把收藏的青銅器拿出來展示,「件件是精品,但沒有一件是民國之前出土的。他現在也出版了相關著錄,再過一百年之後,曹興誠的收藏不就變成『流傳有序』了嗎?」
  • 乾隆和金魚的故事,我驚了!
    生活美學| 禮儀文化 | 優選好禮歷代帝王喜素雅的單色釉器,乾隆獨愛花裡胡哨的粉彩、琺瑯器,不僅被後人群嘲「審美災難」「蓋章狂魔」,甚至還被吐槽「農家樂審美」,真是太沒面子了!又聽聞乾隆超級喜愛金魚,不知糟糕審美遇上金魚,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一起來看看吧!
  • 「收藏家特展」策展札記 | 郭瑛:充滿挑戰的收藏建設
    【編者案】今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 Shanghai)『收藏家特展』由獨立策展人郭瑛(Ying Kwok)策劃。在此次特展中,她選擇梳理索爾福德大學的藝術收藏,並突出呈現了該機構的代表性藝術作品。
  • 收藏老紫砂壺是收藏歷史 初學者不能怕丟面子
    這是他堅持的收藏理念。  沒有名家作品不能算收藏家  「紫砂壺一般認為起源於宋代,但真正走上藝術化生產是在明代正德年間以後。宋元以前多煮茶,明清改為泡茶,紫砂壺與茶文化息息相關。我喜歡老紫砂壺,就因為它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疫情下的貨幣政策如何影響隕石收藏的價格
    對於中國收藏品市場的整體走勢,相信只要介入這一行類較早的收藏家對此都不陌生。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目前為止中國收藏品市場經歷了兩個典型的繁榮時期。第一時期為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創業時期,在90年代到2008年之間,中國收藏品行業無論從收藏品的種類還是收藏家人群,都得到了迅速的擴張。在這一時期,各市級縣級甚至地方級都擁有了自己的古玩城,越來越多的古玩店鋪開張,越來越多的交易展在全國各地舉辦,與此相對比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收藏,每周末逛古玩城不止成了收藏家們必做的事,也開始成為許多年輕人相約購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