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眼角膜中可能會喪失繁殖能力

2020-11-05 參考消息

據拉美社華盛頓11月4日報導,美國《細胞報告》雜誌11月4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類角膜中可能會喪失繁殖能力。

報導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在實驗過程中讓角膜直接接觸三種病毒:寨卡病毒、皰疹病毒和新冠病毒,結果發現新冠病毒沒有在角膜中繁殖。

在此項研究中,專家們使用了25份角膜組織進行實驗,其中既包括人類供體,也有實驗鼠供體的角膜組織。

報導還稱,面對上述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尚無法排除阻礙新冠病毒繁殖的角膜組織屬於某種特殊類型的可能性。

此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喬納森·邁納表示,上述研究結果並不能證明所有類型的角膜都對新冠病毒具有全面抵抗力,因此有些人的角膜還是有可能無法阻礙新冠病毒的繁殖。

然而,此項研究還發現,角膜組織中存在能夠促進或抑制病毒繁殖的物質。

報導指出,雖然有了上述發現,但研究人員還是建議對該項課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在得出確切結論之前,依然應當通過佩戴口罩和防護眼鏡來避免新冠病毒感染。(編譯/劉麗菲)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德國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人體中有影響病毒繁殖的酶
    近日,德國的生物信息學家通過計算機模型識別出人體中一種對新冠病毒繁殖至關重要的酶,如果抑制這種酶,病毒就會停止繁殖而不影響宿主細胞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會感染宿主腸細胞
    新華社倫敦5月19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自然·醫學》雜誌日前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基於對腸類器官以及病患糞便樣本的分析發現,新冠病毒有可能會感染宿主的腸細胞,這表明除呼吸道之外,新冠病毒可能還存在其他的傳播途徑。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嗅覺味覺喪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英國科學家藉助一款症狀追蹤應用程式收集的數據發現,嗅覺和味覺失靈可能是判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佳方法。路透社1日報導,這款應用程式可以幫助監測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人員分析數據後發現,近6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喪失嗅覺和味覺。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劫持」人體免疫細胞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境外媒體稱,科學家警告說,新冠病毒能殺死強大的人體免疫細胞,而這些免疫細胞本應殺死病毒。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2日報導,由上海和紐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隊意外地發現了這一點,而這剛好符合一線醫生的觀察結果,即新冠病毒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報導稱,上海復旦大學和紐約血液中心的研究人員把活性新冠病毒置入實驗室培養的T淋巴細胞系。
  • 頂尖醫學專家研究表示:喪失嗅覺的人,可能是隱藏新冠病毒攜帶者
    據Science alert 發布的一篇報導,英國醫學專家也開始關注新冠病毒患者喪失嗅覺和味覺的這個問題。 專家指出,在很多疫情嚴重的國家中(中國和義大利),約有百分之三十的新冠病毒患者發現自己出現了嗅覺喪失或減退。 專家Clare Hopkins及Nirmal Kumar說:「在韓國,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輕症患者中,有30%曾出現喪失嗅覺的問題。」
  • 重要發現!德國生物信息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
    科技日報記者 李山近日,德國的生物信息學家通過計算機模型識別出人體中一種對新冠病毒繁殖至關重要的酶,如果抑制這種酶,病毒就會停止繁殖而不影響宿主細胞。該研究有助於找到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新方法。除了疫苗,尋找有效的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藥物也是戰勝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 得新冠喪失嗅覺?!哈佛科學家發現:都是暫時的
    暫時失去嗅覺,也被稱為「嗅覺喪失症」,是新冠病毒最早及最常見的症狀指標之一。事實上,此前的研究表明,它比發燒、咳嗽更能準確預示人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據《今日美國》7月28日報導,在上周發表於《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由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新冠病毒攻擊的是支持嗅覺神經元的細胞,而非神經元本身,並鎖定了上鼻腔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嗅細胞類型。
  • 新冠病毒最近的這幾個發現,可能會對新冠病毒的防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來源於健康時報、中國生物科學技術網醫殤小編按:       冷凍食品發現活病毒,加上之前數次有冷凍食品感染人員的報導,那麼這個防控需要注意,可能會對涉及進口冷鏈運輸的所有產業(主要是食品)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
    (VECTOR)近日對外分享了一項新冠病毒新研究,在這項研究中提到了一種極其簡單的殺死跟新冠病毒有關顆粒的方法。該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新冠病毒一個新弱點,那就是水--只是普通的常溫水,不過開水的效果更好。
  • 外媒: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的新路徑是什麼?
    ,內容摘要如下:兩個由歐洲神經生理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組成的團隊一致認為,新冠病毒可能打開了人類的另一把鎖,可以在包括大腦在內的眾多身體組織內繁殖。這項旨在了解新冠病毒如何進入人體並在器官內蔓延的研究已公布在美國生物學論文檔案網上。分別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團隊的論文共同得出如上結論。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研究指出:一種常見突變使新冠病毒更「懼怕」疫苗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查珀爾希爾校區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的新毒株D614G出現在歐洲,且已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毒株。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與原始病毒相比,D614G毒株的繁殖速度更快,傳染能力也更強。
  • 封鎖更嚴,航班暫停丨英國發現新冠病毒突變體傳播能力提高70%
    ,還將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12月19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採取更嚴格的封鎖措施,稱這種名為B.1.1.7的病毒似乎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在倫敦,超過60%的病例是新變種。詹森表示,大量的突變可能使病毒的傳播能力提高了70%。
  • 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病毒到底是如何進化的?
    近日,有消息傳出,在挪威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變種。據專家介紹,這種病毒是前所未見的,在現有的國際搜索庫中也並無相關記載。已有的證據表明,這種新變種有著更強的傳播能力。當前全球疫情控制並不樂觀,這一新變種的發現又使其多了一份不確定性。病毒何以會變異,我們又將如何認識這一物種?
  • 不幸中的萬幸?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突變並未使其更具傳染性
    據美國《國會山報》25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目前觀察到的新冠病毒突變似乎並沒有增加病毒的傳播能力。美國《國會山報》報導截圖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在SARS-CoV-2病毒(即新冠病毒)中發現了超過12700個突變。
  • 俄總防疫師波波娃:沸騰的液體殺死新冠病毒
    7月30日,俄總防疫師波波娃表示,俄科學家在水中測試冠狀病毒感染試驗時發現病毒不會在脫氯和海水中繁殖當沸水時,病毒被完全破壞;在氯化水中,病毒喪失了生存能力。波波娃表示,俄羅斯防疫工作在防治外,還同步進行了一項重要研究,以研究新冠病毒在各種環境物體(不鏽鋼、亞麻油地氈、玻璃、塑料和瓷磚等載體)上活性的存留時間,這種病毒可以持續長達48小時,因此,必須遵循在表面消毒處理方面的所有建議。
  • 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挪威醫師稱其傳播能力更強
    挪威衛生機構證實,在中部城市特隆赫姆發現一種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它的傳播能力更強。《柳葉刀》確認:病毒變異會導致二次感染新冠10月12日,也就是川普表示其已經對新冠病毒「免疫」的後一天,權威醫學核心期刊《柳葉刀》發表了題為《新冠肺炎再感染的基因組證據:一個案例研究》(genomic evidence for reinfection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