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非編碼RNA再登頂刊:浙大林愛福團隊建立細胞器非編碼RNA圖譜...

2021-01-08 中國生物技術網

線粒體、溶酶體、內質網等多種細胞器組成的結構相對獨立、功能緊密聯繫的細胞內膜系統,高效支撐了機體正常生理活動功能。細胞內膜系統失調導致細胞代謝穩態失衡,胞內信號網絡調節異常,造成不可控的細胞惡性調控,促使腫瘤等惡性疾病發生。

不同細胞器具有各自獨特的核酸、蛋白、代謝物質組成,促進了各類生化反應的高效運轉,支持其各自獨特能量代謝等功能。對細胞器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分析有效揭示了各細胞器在能量代謝平衡等重要細胞活動規律中的獨特功能和動態關聯。相對的,作為細胞三類主要生物分子組分之一的核酸,其作為細胞器組分的分布規律及其參與細胞代謝功能的研究尚少。因此,對細胞器獨特核酸組分及其相關作用蛋白、代謝物質的精細研究將是細胞器調控能量代謝動態行為解析的重要突破口。

長鏈非編碼RNA(LncRNA)作為一類長度大於200 nt的非編碼RNA,在細胞代謝、腫瘤發生發展進程中發揮重要調控功能。浙江大學林愛福等課題組在內的一系列前期研究,發現細胞膜脂結合LINK-A促進了細胞質膜PIP3-AKT信號轉導,細胞質CamK-A介導了Ca2+信號與NF-κB信號交互,細胞核BCAR4介導了Hedgehoge-Hippo信號轉錄協同,展現了lncRNA生物學功能與其亞細胞定位的緊密聯繫。因此,探明LncRNAs細胞空間層級分布及其如何在生理病理條件下動態調控細胞代謝進程及腫瘤病變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01月04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愛福課題組在Nature Metabolism 雜誌在線發表題為:Mitochondrial Long Non-coding RNA GAS5 Tunes TCA Metabolism in Response to Nutrient Stres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通過建立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繪製了細胞器lncRNA圖譜,並從中揭示了線粒體lncRNA GAS5在幫助細胞應對能源匱乏條件,介導TCA循環代謝區室解離中的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lncRNA亞細胞空間動態調控與人類疾病發生的聯繫提供了嶄新的視角。

為了精確解析細胞器RNA組分分布,研究者們經過探索優化建立了一套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傳統的細胞器純化方法主要依賴於蔗糖、percoll等介質的密度梯度離心法,根據不同細胞器的不同沉降係數將其分離,但是由於一些細胞器間的沉降係數範圍重疊(如線粒體、溶酶體)難以達到精確的RNA檢測解析度。此外,近來揭示的大量顆粒狀無膜亞細胞結構,尤其是能抵抗RNase消化的RNA granule類顆粒,往往因其更加離散的沉降係數而導致在各細胞器組分中的汙染。

因此,作者開發了基於免疫親和純化的細胞器純化方案,使用簡化的細胞勻漿-離心法獲得輕線粒體組分懸液(LMF),再通過線粒體表面標誌蛋白Tom20或溶酶體表面標誌蛋白Lamp1的抗體分別捕獲LMF懸液中線粒體及溶酶體組分,最後通過Protein A/G磁珠富集並磁性分離得到免疫親和純化的完整細胞器。

該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獲得的細胞器可以極大避免細胞器間交叉汙染及無膜亞細胞結構的串擾,且因無需提前外源轉染或化學處理細胞,可以更好保留細胞器生化表徵完整性,適用於不同應激條件處理下的各細胞器組分的動態分析及組織中細胞器的提取分析。

藉助上述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聯合RNA-seq高通量測序分析,作者建立了細胞器lncRNA圖譜。該圖譜顯示免疫親和純化法相比傳統離心方法具有更好的RNA富集效率及分辨效果,揭示了細胞器lncRNA約佔總lncRNA的5.2%。作者進一步通過生信分析、qPCR驗證、siRNA篩選,揭示了細胞器lncRNA潛在參與了所在細胞器相關功能的調控。

圖1 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流程示意圖及細胞器lncRNA候選分子的選擇

在所建立的細胞器lncRNA圖譜中,作者通過細胞器提取-qPCR篩選了高豐度的細胞器lncRNA,再通過線粒體/溶酶體定位的葡萄糖敏感性及線粒體ATP產能/溶酶體表面AMPK激活作為指標,篩選了具有潛在細胞器相關代謝調控功能的細胞器lncRNA,包括線粒體能量代謝功能緊密相關的lncRNA GAS5(Growth-Arrest-Specific 5)。研究者進一步通過FISH、線粒體分離-qPCR、ATP檢測、NADH/NAD+檢測等實驗證實了GAS5的糖敏感性線粒體定位及其對線粒體ATP、NADH產生的影響。GAS5已知報導通過競爭抑制GR(glucocorticoid receptor)轉錄活性,microRNA緩衝海綿等途徑抑制細胞生長增殖,是廣泛的抑癌分子。

但是這些研究都無法完全解釋GAS5的糖敏感性亞細胞空間動態行為及其對線粒體代謝的調控功能。作者通過生物素標記的RNA-pulldown聯合蛋白質譜分析,鑑定了GAS5直接靶向作用的線粒體蛋白MDH2(Malate dehydrogenase, mitochondrial)。MDH2是線粒體TCA循環中維持能量代謝穩態循環的節點分子,研究者進一步發現MDH2與其上下遊FH、CS可以偶聯形成代謝區室,通過反應底物串聯幫助MDH2在細胞內完成逆標準吉布斯自由能(ΔG0』)反應。敲低GAS5會增強MDH2代謝區室穩定,並削弱該代謝區室對糖的敏感性;而過表達GAS5則可以模擬糖匱乏信號,抑制FH-MDH2-CS代謝區室的形成,並造成檸檬酸、蘋果酸水平異常,線粒體能量代謝失調,進而抑制細胞生長增殖。線粒體內往往具有很高的乙醯輔酶A濃度,諸多線粒體代謝相關蛋白受乙醯化修飾調控。

通過對MDH2-K185/301/307/314四個乙醯化位點的4KR突變,作者發現MDH2乙醯化修飾對FH-MDH2-CS代謝區室穩定具有中樞作用。GAS5通過動態線粒體轉位,可以響應並傳遞葡萄糖匱乏信號,促進MDH2募集SIRT3並下調MDH2乙醯化修飾,抑制MDH2與FH/CS互作形成區室,從而下調TCA循環代謝流,抑制線粒體代謝。

代謝重排是腫瘤進展重要驅動因子,線粒體代謝提供了大量生物合成的物質原料,對腫瘤發生發展至關重要。研究者發現GAS5在乳腺癌中低表達且與腫瘤良好預後正相關,而MDH2、CS、FH在腫瘤中高表達,與腫瘤不良預後相關。過表達GAS5顯著抑制腫瘤中FH-MDH2-CS代謝區室形成,TCA循環及腫瘤增殖,從而證實了線粒體TCA循環對腫瘤發生發展的重要支持作用,而腫瘤低表達GAS5幫助腫瘤細胞規避了能源物質缺乏條件下的線粒體代謝抑制效應,促進了腫瘤進展。

圖 2 LncRNA亞細胞分布及線粒體GAS5的機制示意圖

總的來說,本研究通過建立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繪製了細胞器lncRNA圖譜,並從中揭示了線粒體lncRNA GAS5對TCA循環MDH2代謝區室的重要調節功能,為線粒體代謝支持腫瘤發生發展提供了新的證據,為腫瘤臨床診斷提供了新的潛在分子靶標GAS5。

據悉,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癌症研究院林愛福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博士研究生桑凌傑、楊作臻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鞠懷強副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學15級本科生龔杭荻同學與16級本科生楊洛嘉同學在該研究探索階段做出了積極貢獻。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0-00325-z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浙大林愛福團隊建立細胞器非編碼RNA圖譜,並解析其功能
    長鏈非編碼RNA(LncRNA)作為一類長度大於200 nt的非編碼RNA,在細胞代謝、腫瘤發生發展進程中發揮重要調控功能。該研究通過建立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繪製了細胞器lncRNA圖譜,並從中揭示了線粒體lncRNA GAS5在幫助細胞應對能源匱乏條件,介導TCA循環代謝區室解離中的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lncRNA亞細胞空間動態調控與人類疾病發生的聯繫提供了嶄新的視角。為了精確解析細胞器RNA組分分布,研究者們經過探索優化建立了一套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
  • 專家點評|林愛福組建立細胞器非編碼RNA圖譜並解析其功能
    該研究通過建立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繪製了細胞器lncRNA圖譜,並從中揭示了線粒體lncRNA GAS5在幫助細胞應對能源匱乏條件,介導TCA循環代謝區室解離中的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lncRNA亞細胞空間動態調控與人類疾病發生的聯繫提供了嶄新的視角。為了精確解析細胞器RNA組分分布,研究者們經過探索優化建立了一套細胞器免疫親和純化體系。
  • 史上最全非編碼RNA合集,擁有2021的第一篇SCI
    非編碼RNA的前世今生多年來,人們已經清楚的認識了一系列結構RNA和調節RNA。ncRNA的由來研究熱點近些年的研究熱點還是在LincRNA上面,未來還會發現更多的非編碼分子miRNA的研究方法長鏈非編碼RNA(LncRNA
  • 非編碼RNA研究園地 | 一種大環肽與腫瘤發生的自然通訊
    在這裡我們發現長的非編碼RNA(IncRNA)LINC 00266-1編碼71個胺基酸肽.該肽主要與rna結合蛋白(包括m6A)相互作用。Rna結合蛋白rna m6a讀取器IGF2bp1特別有趣,因為IGF2bp1的蛋白質評分在已鑑定的rbp相互作用體rna m中排在前5位。
  • 【科技前沿】劉平生團隊鑑定系列由非編碼RNA翻譯的全新脂滴蛋白...
    脂滴(lipid droplet,LD)是一種由單層磷脂膜及外周蛋白包被中性脂核心的細胞器,存在於細菌到人類幾乎所有的細胞中。脂滴最開始只被認為是「惰性的」中性脂貯存場所,近20年研究表明脂滴參與許多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如脂質轉運與代謝、蛋白貯存與降解、核酸穩定性的調控等。
  • 研究人員發現了調節神經發生的特定環狀RNA
    這些事件在幹細胞生長/分裂的能力和神經元祖細胞最終退出細胞周期並成為成熟神經元之間建立了一個微調的平衡。多種基因在分化時上調或下調,產生神經元特異性蛋白和核糖核酸(RNAs),包括環狀rna (circRNAs)。這類環狀rna直到最近才逃脫了常規檢測,儘管這些分子在哺乳動物大腦中高度表達。然而,腦表達環狀rna的功能作用仍然是未知的。
  • 新技術「解密」非編碼RNA
    隨著認識的深入,人們意識到,非編碼序列經過廣泛轉錄後生成的大量非編碼RNA在個體生命中具有重要的生理調控功能。非編碼RNA有著怎樣的結構?如何發揮功能?認識這些,對於理解生命健康過程至關重要。5月6日,《自然》刊發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薛願超團隊的最新成果。
  • non-coding RNA databases匯總
    target=http%3A//cbcsrv.watson.ibm.com/rna22.htmlmiRTarBase: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irtarbase.mbc.nctu.edu.tw/index.htmlmiRanda:https://link.zhihu.com/?
  • 環狀RNA(circRNA)資料庫大匯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此外,更新後的資料庫包含了人類和小鼠之間環狀 rna 的保守性分析。3.Circular RNA Interactome(http://circinteractome.nia.nih.gov/Circular_RNA/circular
  • 工具篇|coding and non-coding RNA,都到我碗裡來
    目前RNA的分類根據其蛋白編碼能力分為mRNA和非編碼RNA(ncRNA)。
  • 最強攻略2: 史上最全非編碼RNA資料庫匯總解讀
    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長度大於 200 個核苷酸的非編碼RNA。研究表明, lncRNA 在劑量補償效應、表觀遺傳調控、細胞周期調控和細胞分化調控等眾多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遺傳學研究熱點。
  • 一文講清非編碼RNA的前世今生,擁有2021的第一篇SCI的秘訣
    非編碼RNA的前世今生多年來,人們已經清楚的認識了一系列結構RNA和調節RNA。由Tuschel,Barrel和Ambro實驗室發表的一系列文章裡,記述了這些結構RNA和調節RNA外,還包括有許多發現的僅由22個核苷酸組成的微小RNA(miRNA)的研究前景。由於這些RNA不編碼蛋白質,所以統稱為非編碼RNA(ncRNA)。
  • 中國科大發現新型非編碼RNA - 非編碼RNA專區 - 生物谷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革教授實驗室在國際知名雜誌《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發表研究性論文,報導了其實驗室發現的一類新型非編碼RNA以及此類非編碼RNA的功能和功能機理。非編碼RNA是一大類不編碼蛋白質而在細胞中起著調控作用的RNA分子。
  • 試驗對比了RNA測試與DNA-RNA測試診斷不確定甲狀腺結節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view/study-identifies-effectiveness-of-rna-dna-rna-tests-for-diagnosis-of-indeterminate-thyroid-nodules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醫伴旅內容團隊
  • 清華大學楊雪瑞團隊發現非編碼RNA在核仁形成及...
    2021年1月11日,清華大學楊雪瑞團隊在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Mutual dependency between lncRNA LETN and protein NPM1 in controlling the nucleo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 我校研究團隊在對動物長鏈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進展
    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非編碼RNA功能及功能機理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發表了題為《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 elegans lincRNAs with CRISPR knockout mutants》的文章,報導了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
  • Cell:新研究揭示人體體液中存在6種胞外RNA貨物類型
    2019年4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開發由胞外RNA(extracellular RNA, exRNA)介導的細胞-細胞通訊圖譜,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胞外RNA通訊聯盟(NIH Extracellular RNA Communication Consortium)創建了exRNA圖譜資源(https://exrna-atlas.org
  • 崔慶華:在長非編碼RNA的世界中,一定存在著長非編碼RNA中的P53, PTEN
    編者按:去年年底,來自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上首次創建並發布了長非編碼RNA疾病資料庫( LncRNADisease),這一資料庫收錄了160多種和長非編碼RNA有關的疾病,併集成了一個生物信息學工具用以預測新的人類長非編碼RNA和疾病的關係。
  • 2017年不能錯過的長非編碼RNA研究推薦
    2017年即將過去,這一年的非編碼RNA研究取得了很多重磅級成果。與早先的主要是在不同類型的疾病(癌症)中大規模鑑定非編碼RNA,今年的研究是對非編碼RNA機制的更深入探索,給我們展現了作用方式更豐富多彩的非編碼RNA世界。
  • RNA Biol:章張等發表長非編碼RNA分類問題綜述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科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的「百人計劃」研究員章張及其團隊,與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開展科研合作,對長非編碼RNA的分類問題進行了系統綜述,相關論文在RNA Biology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