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有一部分人抵制艱難,令人不舒服,無法抗拒或是巨大變化的事物。
這種阻力是什麼?我們如何應對?
阻力只是我們的大腦不想做
一些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任何不確定的、困難的、異於我們正常的做事方式的事情,尷尬的、痛苦的、悲傷的、孤獨的、有壓力的。我們避免這種不適是有意義的。
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出現了阻力:
拖延我們有意義的工作
分心,沉迷於社交媒體,消息,購物(以此來避免我們不想面對的事情)
拒絕改變飲食以使飲食更健康
坐得太多,無法移動並遠離電腦
拒絕放鬆,拒絕做任何事情
想放鬆而分心時,拒絕做有成效的事情
拒絕結識新朋友,參加社交活動,參加小組活動
不想向他人敞開心扉,也不想向與有親密關係的人敞開心扉
不想對自己或他人說我們想要什麼
由於擔心無法做到某事而沒有全力以赴
這些只是我們遇到阻力的幾種常見方式。
但它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這不是問題。
阻力是自然的,只是身體對變化、不適、不確定性的一種反應。我們的頭腦很難處理這些事情,因為我們喜歡例行公事,舒適,確定。
問題是:阻力並不總是恆定的,不變的。起起伏伏。
考慮到這一點,讓我們看看如何處理它。
應對阻力的潮起潮落
假設我們一直在為一個大項目而為難...
推遲它,推遲它...如果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則實際上可以看到並感受到阻力。感覺就像胸口緊繃,感覺像是緊張,感覺像是恐懼或需要遠離的東西。
如果停下來並保持這種感覺,可能會注意到它並不那麼緊張,只是可能感覺不到愉悅。但這是我們經常想要避免的事情,找到其他要做的事情:忙碌,發送電子郵件,發送消息,社交媒體,分散注意力。
但是,如果呆一會兒(不讓自己遠離阻力,而保持一會兒)可能會注意到它並不總是那麼激烈。它並不總是如此堅固,是可以退縮的。
它也可以變得更強大。但是它不能長期保持其力量。我們可以呼吸,保持呼吸,等待呼吸。帶來好奇心,給人一點同情和善良的感覺。
玩吧,與它共舞。帶上我們的笑容,播放音樂。笑,帶來一些輕鬆。
它將退去。然後即使我們感到阻力也可以採取行動。
我們可以對任何類型的阻力進行相同操作:
想吃得更健康,但一直拒絕對飲食進行健康的改變(讓自己感受到阻力,但不要放棄)。堅持做下去,閱讀文章,與人們交談,查找健康食譜,不斷提醒自己我們要身體健康。如果我們堅持不懈,阻力就會減弱,終將準備好翻轉開關並開始真正的改變。
想寫點東西,但是一直推遲著,保持前面和中間。讓阻力來臨,但放鬆一下。用它微笑。播放一些讓我們想放鬆的音樂。在這裡和那裡記筆記。不要只是放棄,而要儘可能地堅持下去,阻力會逐漸下降到可以控制的程度。
一直在推遲撥打可怕的電話,或者向某人發消息或電子郵件。再次,感受阻力,轉向阻力。這只是體內的一種感覺。呼吸,微笑。不要逃跑或者如果確實要逃跑,請回來,回來繼續。阻力會退去,然後我們就可以愉快的進行了。
堅持下去,回來一次又一次。給它帶來輕鬆的喜悅。並且發現阻力終究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它只是一種自然防禦機制,隨著意識到阻力並不那麼沉重,它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