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遊戲化教育|《我的行星》體驗課

2021-02-13 貴溪市象山學校

我的行星——桌遊遊戲化的教育體驗

劉震

      在我傳統的思想中,桌遊的娛樂性非常之大,而教師為了教育意義設計、改編的桌遊很可能摧毀了桌遊本身巧妙的驅動力,例如最常見的是通過擲骰子的機制運行遊戲,讓學生的成功主要是靠運氣。這種機制的桌遊往往比較不耐玩,同時也影響學生的投入和興趣。

     但是我個人認為之前我所認知的桌遊都不同於呂翀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遊戲,不僅僅是關於遊戲的故事背景以及思維高度上的內容,單從遊戲機制來看,這種適合多人的共同遊戲。遊戲機制跟隨主題故事的發展將複雜的邏輯概念用一種親切的方式呈現出來,而這些概念也能在主題背景下延伸出靈活的遊戲機制,呈現千變萬化的特點。「我的行星」非常注意相關倫理問題,這種十分富有想像力的把自己的「行星」拿在自己手中創造的創意,也十分集中在遊戲機制和整體主題故事情節上。

      剛剛開始我也覺得很複雜,但逐步的清晰遊戲機制,這遊戲就突然變的生動又令人著迷,這也都很依賴呂翀老師在遊戲過程中風趣的言語,和跳脫的思維邏輯,一瞬間拉近於陌生同學之間的距離關係,也更能通過娛樂達到教育的效果。期間也在不斷的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討論和感悟,而不像理論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的領悟視角和思維。

      並且在交流過程中我認為呂老師也非常強調面對面的交流,以及在引導學生選卡、上帝視角的角色扮演、應變突發狀況等過程中提高溝通能力、思維邏輯和推理能力。生動的遊戲配件行星、水域、巖石、沙漠、森林等,非常重視創意與美感,精美繪圖、高質量的磁卡、行星球等材料,營造出非常真實生動的遊戲場景。

     最後,呂老師向大家提出了一個對於星球生物滅絕的好壞與否的價值問題,也把整堂課學生的熱情提升到最高潮,呂老師要求參與者認真地傾聽他人的陳述,分析其他人的想法和觀點,再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傾聽的基礎上選擇相互之間合適的對象,提供具有說服力的理由。這不僅僅只是打破單獨遊戲的方式,更強調成員的互動,其實呂老師一直都使整個遊戲過程都處於相互回應的狀態,不管是呂老師與學生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這種互動的價值蘊含於主動積極地遊戲性狀態中,正因此,在互動進行中同時也是需要八年級的同學們持續地情感投入,而遊戲性的機制設置本就能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加強互動的意願,同時也將「我的行星」桌遊課在主題的廣泛程度和思考的深度上更加深刻的表達給所有的同學。

相關焦點

  • 蘭博教官的試煉 LOL桌遊線下體驗開啟
    自預售以來,《約德爾戰鬥學院》就以其豐富精緻的桌遊組件,以及極高的遊戲性與互動性,帶給廣大《英雄聯盟》玩家精妙有趣的遊戲體驗,並受到了玩家的熱力追捧。這款由Riot Games開發的桌遊力作,目前已於英雄聯盟周邊商城現貨發售,各位玩家可以前往周邊商城,將蘭博教官請回家中,與其一起並肩戰鬥!
  • 玩桌遊學知識!把這些科學桌遊玩懂你就超神了!
    作者:活潑歡騰冬瓜君「玩什麼桌遊,還不去看書!」「媽,我不僅僅是玩桌遊,我在學習知識!」
  • 修課如打怪?臺大教授葉丙成的遊戲化教育實踐心得
    修課如打怪?修課如打怪?得獎後我照例去教室上課,仍然使出渾身解數讓我的課很清晰很有趣,但是我突然發現,咦,怎麼講桌這邊有三四個人在打瞌睡。就像電腦上屏幕上的黑點一樣,我那天上課就一直在看那三四個人。我沒有得獎之前也有人打瞌睡,但是我得獎之後就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我不斷問我自己,如果我自己教書已經那麼清楚、那麼有趣,為什麼還是會有人打瞌睡?我那天想這個問題一直想到半夜。
  • 亞洲最大的桌遊展今年主打的概念是「遊戲社交」
    即將在今年8月25日舉行的DICE CON(華人桌遊大會)這一次有機會成為亞洲最大的桌面遊戲展,在人流量與參展單位數量上超越東京的Game Market。但從第一年到第三年,其最大的變化並非是規模的10倍增長,更重要的是展會的理念與隨之對應的體驗設置。
  • 那些桌遊裡的美味「配菜」——十大故事驅動類桌遊
    在大部分桌遊中,劇情可能顯得並不那麼重要,但必要的背景故事幾乎都會加以保留。此外,一些桌遊更是不拘一格地把劇情故事這一配菜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並依然給玩家們帶去了十分有趣的體驗。 這裡就來盤點一下十大故事驅動類的桌遊精品。
  • 女僕桌遊:肥了「女僕」,虧了店家
    現在我們店女僕獲得最高的打賞才2000塊,我要是你們,就找朋友或者男朋友幫忙打賞個2萬塊錢,穩賺不賠呀。」女僕桌遊店在2018年左右開始在上海興起。當然,這裡所謂的「女僕」和大家想像的跪式服務及女僕裝完全不同。小姐姐們上班時,除了可以穿店裡的女僕裝以外,也可以穿jk制服、lo裙等衣物,有的店甚至可以穿漢服上班,服務也僅僅是陪玩桌遊、網遊。
  • 女僕桌遊:肥了女僕,虧了店家
    到了房間後,貓萌開始給兩個年輕小哥哥推薦桌遊。在得知兩位客人喜歡玩一些活潑且富有挑戰的遊戲之後,貓萌向他們推薦了一個叫《我是大老闆的桌遊》,並說這是個用來吵架的遊戲,同時打趣其中一位小哥哥:「這麼喜歡挑戰是不是獅子座啊?」貓萌猜中了。小哥哥特欣喜。加上2位女僕小姐姐牌玩得好,又時不時添茶倒水,讓客人從原定的2個小時,玩到了4個小時,直到快關店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 撩妹必備的經典桌遊你知道幾款,這些好玩的桌遊全解析!
    「珊爸,上次你推薦的卡卡頌,我買回來玩不懂啊?不是說3歲就能玩嗎?」「我暈,你買的是基礎版,我說的是兒童版啊!」「珊爸,我買的故宮解謎書,怎麼東西比你的少啊?」「因為我這是摩點版啊。」「珊爸,火球島的基礎和擴展,該選哪一個啊,怎麼擴展還便宜的?」「擴展不能單獨玩,當然是先買基礎再買擴展啊。」
  • 我們開了盤桌遊,竟然搗鼓出一隻神奇物種!
    在連續體驗了鳥類研究、創造地球、建設部落之後,我最近再次通過一款桌遊體驗了一把……「造物主」的感覺! 老實說我並不是鐵桿桌遊玩家,要說桌遊究竟有啥樂趣,在我看來無非就是能體驗不同的視角,並以操盤手的身份,掌控全局!
  • 「桌遊推薦」如果當年有這種能背單詞的桌遊,我早就成英語學霸了
    其實英語母語國家的學生同樣要經歷背單詞這一「痛苦」的過程,所以不少國外的教育學家也都曾試圖將背單詞變成遊戲,尤其是桌遊,讓人能邊玩邊記,至於實際效果如何就見仁見智了。最古老的英語拼詞桌遊之一是1948年推出的《Scrabble》,玩家通過拼單詞得分,寓教於樂,立意非常棒。
  • 看書娃只是知道了8大行星,美國小學科學課讓娃設計出自己的行星
    當時學習這節課的時候,我問芊,咱們今天是學太陽系中的8大行星,你還記得太陽是什麼星麼,太陽是行星麼?而且她知道地球,除了其他7大行星上都沒有人類居住,所以她說行星上沒有空氣,因為人作為有生命的物種需要空氣才能生存(這是生命科學第1課的知識點)。所以她說人們去那裡度假的時候會死掉
  • 《放學後桌遊俱樂部》第一集藏了多少桌遊?列文虎克式盤點告訴你!
    這是AP大神(《大西鐵路》的設計師)早期設計的一個桌遊。它是一個以旅行為主題的桌遊,但遊戲背景放在了虛構的精靈國度,所以用來旅行的工具也是龍/獨角獸之類的奇幻生物。 遊戲的機制比較簡單,棄置旅行卡然後在不同的道路上穿行,不過這些「交通工具」也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地形,整體的遊戲體驗還是比較有趣的。
  • 桌遊玩家的聖地——埃森桌遊展前瞻(1)
    全球第二大的桌遊展會——Gen Con剛結束沒多久,桌遊玩家們就開始翹首期盼,等著全球第一大的桌遊展會埃森(Essen Spiel)了。埃森桌遊展每年都會在10月底舉行,今年的具體時間為10月24日到10月27日,屆時會有很多國內玩家前去朝聖。
  • 出海新創意:2020年Top10桌遊BGG排行榜
    與只有幾十年歷史的電子遊戲行業相比,桌遊有著更悠久的歷史,憑藉多人遊戲的樂趣、普適性較強等特點,這種古老的娛樂形式一直都不乏忠實用戶群。和數字遊戲不同的是,桌遊最大的特點是遊戲主題和玩法設計,隨著手遊開始向實時競技、全球化等方向發展,手遊開發者或許可以從桌遊當中學到不少玩法設計方面的靈感。
  • 桌遊太燒腦?都是「重度」惹的禍!
    很多桌遊玩家挑一款讓自己滿意的桌遊其實相當講究,除了挑評分、機制,還要挑設計師、出版社、做工、美術風格等等,還有一些玩家喜歡挑重度。比如有些玩家認為重度大於4的太難開,或者重度低於3的太毛線不好玩。「重度」在桌遊術語中並不是指遊戲的物理重量,而是評指分之外,玩家對遊戲的另一種評價。
  • 你最熟悉而又陌生的桌遊世界 2017數字桌遊年終大盤點
    但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真的想要把桌遊行業發揚光大,並不僅僅只有這樣那麼簡單。   於是目光瞄準了同樣是遊戲屬性的電子遊戲和電腦遊戲玩家,我們試圖把自己體驗過的那些優秀的桌面遊戲介紹給他們,但他們的眼中總是對桌面遊戲的複雜程度嗤之以鼻,安利之路屢屢碰壁,「這個遊戲非常簡單」的話還沒落地,看到搬盒子倒出TOKEN的那一瞬間,就會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顯然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 這款桌遊導演了世界!?
    -----本文來自弈乎公眾號(yiqiwanzy)喜歡桌遊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在美國,有一款桌遊也被稱為桌遊屆的預言書,其準確程度也非常令人震驚,它成功預言了多個發生於千禧年後的世界級大事件。(圖源:來自網絡)正因如此,這款桌遊很快就被「炒」到了令人震驚的價格..
  • 上周桌遊那些事兒 | NO.8
    本月15/16日,BGM大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今年的BGM大展到場的桌遊玩家及遊客比往年更多,參展的企業和社團也較往年更多。由遊卡桌遊主辦的WODC世界原創桌遊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也在BGM大展上順利舉行。
  • Roguelike遊戲返璞歸真——《暗黑地牢》改成桌遊好玩嗎?
    反其道行之,返璞歸真倘若放在20年前,將Roguelike改編成桌遊這件事看起來似乎有點反其道而行之,因為Roguelike的最初的理念便是在電腦上再現DND(《龍與地下城》)的遊戲體驗,當然我們都知道DND本質上其實是TRPG,只不過後來大量遊戲在利用DND世界觀時,衍生出了各式各樣的形態。
  • Lang)桌遊圈獨家專訪
    在國內桌遊玩家心中,狼老師(Eric M. Lang)絕對是首屈一指的位置,從《舊世邪神》到《旭日戰魂錄》,再到《冰與火之歌:戰棋》,款款大作讓玩家們樂此不疲的追捧。本次在GenCon上,桌遊圈有幸採訪到我們可愛可敬的狼老師,聊一聊他的最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