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大廈,氣勢恢宏、雕刻精緻,英國君主政體的象徵

2020-12-03 因為我的勇氣啊

議會大廈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裡長的走廊。儘管今天的宮殿基本上都是19世紀重新修建的,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時的許多歷史遺蹟,比如威斯敏斯特廳,可追溯至1097年。威斯敏斯特廳在今天常被用來舉辦重大的公共慶典儀式,諸如國葬前的陳列等。

議會大廈,也叫威斯敏斯特宮,位於泰晤士河邊,是英國國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哥德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西北角的鐘樓就是著名的大本鐘所在地。

議會大廈是英國君主政體的象徵,也是英國民主政治的精神,剛出地鐵站就矗立在眼前,跟之前在網上看到的照片不一樣的感覺。比想像中更壯觀,氣勢恢宏、雕刻精緻,充滿了復古濃鬱的英國氣息。

往前走到中央大廳開始就禁止拍照了。中央大廳右側是上議院,左側是下議院。上議院由貴族組成,裡面真的是金燦燦金光閃閃金碧輝煌,太奢華整個人都不好了。裡面有亨利八世和他六個老婆的畫像,安利大家去看美劇都鐸王朝,是大家為數不多全季看完的美劇之一,男主亨利八世和他的好友查爾斯公爵超級帥,還能順便了解下歷史,包括都鐸王朝和英國國教,各種有名的人物,託馬斯莫爾,安妮博林,血腥瑪麗,伊莉莎白一世。

在布達佩斯參觀了國會大廈,那座建於1900年的建築,非常大氣漂亮,內部金碧輝煌,據說吸取了英國國會大廈的元素。所以大家本身對英國國會大廈這位老大哥也是頗具期待,但是怎麼說呢,單純從感官上來講,很多人更喜歡金光燦燦的後來者。

相關焦點

  • 世界人文之英國:議會大廈,倫敦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從威斯敏斯特地鐵站出來,一抬頭就會被議會大廈和大本鐘奪取眼球,就矗立在你眼前,和看圖片的感受不一樣,本以為這些建築非常秀氣,但真正站在它的腳下,就會用雄偉來形容了。哥德式的建築古老而華麗,夕陽的顏色灑上去,更增添了歷史感。第二天早晨禁不住又去了一次,體驗他的美。毗鄰泰晤士河而建的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巍峨聳立,在白廳大道上格外引人注目,是倫敦最有名的象徵建築之一。
  • 高一歷史單元測試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5世紀末~17世紀中葉,英國實行君主專制,英王掌握全國的統治大權。   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逐步確立起以議會為核心的君主立憲政體,英王實權逐步轉至議會。18世紀初,英王實權又逐步轉至內閣,英王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在法律上,英王享有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冊封貴族和授予榮譽稱號,進行審判,統帥軍隊,宣戰與媾和等廣泛權力。
  • 倫敦屋脊:倫佐皮亞諾設計的碎片大廈
    碎片大廈:309.6米的倫敦屋脊2008年9月,由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的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設計的碎片大廈在倫敦動工,整個碎片大廈和周邊附屬建築一共耗資約15億英鎊,合計人名幣150億元。經過卡達投資者的支持,碎片大廈建於倫敦橋地鐵站,整座大廈一共95層,其中72層可以提供辦公、居住及觀光,包含了一個五星級酒店、十套單位售價約5000萬英鎊的豪華公寓、三層餐廳以三層觀光區。
  • 英國國會大廈——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
    英國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本來的名字為West Minister Palace,即威斯敏斯特宮。位於西敏橋旁泰晤士河西岸,現為英國國會的所在地。國會大廈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成為英國整個浪漫主義時期建築的標誌,並在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美國密西根州示威者持槍進入議會大廈 抗議「居家令」
    來源:海外網美國密西根州示威者持槍進入議會大廈抗議。(圖源:推特)【海外網5月1日|戰疫全時區】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密西根州數百名抗議者在州議會大廈示威,抗議居家隔離政策。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不少抗議者湧入州議會大廈抗議,他們舉著標語,揮舞著美國國旗,部分人還攜帶了槍枝。
  • 英國國會因錢袋緊張將外租國會大廈拍電影
    資料圖:英國國會大廈【環球網報導 記者 譚利婭】在財政緊縮的情況下,除了要勒緊腰帶過日子,掙點「外快」也是不可少的辦法之一。據臺灣「中央社」6月17日報導,為能在未來5年減少5300萬英鎊預算,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有悠久歷史同時也是英國重要地標的國會大廈,將破天荒地在國會休會時出租給好萊塢拍片。
  • 從歷史看英國:穩定的君主立憲制和進出歐盟
    1998年12月26日布萊爾成為第一位在愛爾蘭議會發表演說的英國首相,同年英國政府與愛爾蘭政府籤署《貝爾法斯特協議》,成立北愛爾蘭自治政府。 其二,給予蘇格蘭、威爾師士更多得自治權,蘇格蘭因而在1999年恢復了中斷三百多年的蘇格蘭議會;威爾斯議會也在當年年成立。
  • 土耳其執政黨提議更改政體實行總統制
    土耳其執政黨6日提議更改政體,實行總統制,而政界解讀這一舉措為
  • 去英國留學,這些地方你不去看看,一定後悔!
    出國留學,去往英國留學,這些地方你不去看看,一定會後悔!不論是去英國旅行,還是去英國留學,都要背上小包,走遍英國的大街小巷。下面,小夥伴們就跟著太傻小編,懷著愉悅的心情,去參觀英國獨特雄偉的建築、走在風景如畫的鄉間小道、體驗精緻的英倫生活。
  • 在塞中國學聯代表參觀塞爾維亞國會大廈
    (神州學人網訊)2月14日,在駐塞爾維亞使館文教處一秘袁紀剛的帶領下,由在塞留學生代表和漢語教師志願者代表共同組成的塞爾維亞中國學聯代表團走進塞爾維亞國會大廈,學習了解塞爾維亞國家歷史與政治體制變遷。  代表團一行10餘人於下午1點在議會大廈大廳集合。
  • 渡鴉傳說:倫敦塔中的渡鴉為何會成為英國國家命運的象徵?
    渡鴉,在英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英國有這樣一個傳說:「如果有一天渡鴉飛離倫敦塔,大英帝國就會滅亡」。這句話似乎直接將渡鴉上升到國家命運的地位。在盎格魯-撒克遜文化中渡鴉似乎有獨特的魅力,在如今的英國,它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的象徵,更是一種在困境中堅強存活的精神比喻。英國人在保護它的過程中也保護了自己的文化和傳統。
  • 英國王室的生活精緻到令人咋舌
    英國《鏡報》12月16日報導了一些查爾斯王子與英國女王的生活方式,也讓人得以一窺英國王室的精緻生活。首先是查爾斯王子。鄧弗裡斯大廈的酒店經理埃文分享了查爾斯王子的特殊喝茶方式。這位王子在喝茶上是滿滿儀式感,連水溫都需要用溫度計來測量。
  • 與民主政體截然對立的一種政體,善的政體
    無疑,《雅典政制》的作者及他所屬的那個階層的人們,都仔細思考過何謂善的政體,而這種善的政體是與民主政體截然對立的。他們想要的是「優諾彌亞/善治」將斯巴達政體稱為「優諾彌亞」,品達將科林斯寡頭政體稱之為「諾彌亞」。在這樣的政體中,最善之人、最能勝任之人制定律法。善類懲罰敗類;只有善類士族會就公共事務進行思考,「他們不會允許瘋子在貴族議事會中就坐,也不會允許瘋子在公民大會上講話。
  • 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典範——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教堂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最重要的宮殿之一,英國議會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傑作。它們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觀。
  • 英國首相為什麼要同時兼任英國內閣的「第一財政大臣」?
    眾所周知,英國的政府首腦是內閣首相。但奇怪的是,英國首相同時還兼任內閣第一財政大臣嗎。唐寧街十號最早就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而英國的財政大臣其實是第二財政大臣。這是為什麼呢?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但首相併沒有因為君主立憲而出現。
  • 歐洲最大的城市,英國倫敦最美的十大旅遊景點
    二、白金漢宮白金漢宮位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始建於1703年至1705年,現在是英國女王在倫敦辦公和居住的地方、王室的行政總部,也是當今世界上少數仍在使用的皇家宮殿之一。它和英國著名的國會大廈、倫敦塔橋以及紅色雙層巴士一樣,都是倫敦乃至整個英國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