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設想在月球建基地生產太空飛行器:中國有實力進行這一項目

2020-11-25 千龍網

資料圖:圖為俄羅媒設想的月球基地剖面圖。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俄媒稱,俄羅斯《航天新聞》雜誌觀察家伊戈爾·利索夫表示,為進一步探索太空,人類需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中國可能參與其中。

據俄羅斯衛星網6月7日報導,國際宇航聯合會主席讓-伊夫·勒加爾6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表示,2030年前可能建成新的國際空間站。據利索夫稱,計劃建造的並非類似現有國際空間站的新空間站。他表示:「現在正在討論圍繞月球,或在月球附近建造空間站。不會直接延續現有的空間站。」根據現有的國際協議,國際空間站應正常工作至2024年。目前正在考慮將空間站的運行時間延長至2028年,之後計劃將其沉入太平洋。

利索夫認為,月球基地可能會是探索太空過程中真正的突破之舉。

他表示:「並且這不僅僅是一個用於研究的基地,而是在月球上工業化生產航天設備的基地。在月球上發射要簡單得多。如果能在月球上利用機器人生產航天設備,那麼,在太陽系飛行將非常廉價和容易。」

專家指出,目前任何一方都沒有建造月球站的實際項目。他還補充稱,實施此類項目不一定需要國際合作,這可以是某一個國家的項目。他認為,中國可能會是這樣的國家。

專家總結稱:「中國有實施此類項目的出色技術能力。目前學者們正在等待月球土壤運回地球,因為這事實上就是人類探月飛行的總彩排。」

中國計劃在探月項目框架內藉助本國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該探測器將登陸月球表面。

按計劃,8.2噸重的嫦娥五號將於今年11月底,由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此次任務有望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11.2公裡/秒)返回地球。

相關焦點

  • 月球建基地:星際「搬家」有多難
    該計劃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期在月球建立起有人居住、能開採月球礦產資源的基地和月球火箭發射場。那麼,俄羅斯真的有能力在2030年登陸月球嗎?在月球建基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或者形象地說,從一個星球向另一個星球「搬家」到底有多難?
  • 俄計劃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
    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俄羅斯《消息報》21日報導稱,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的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新聞處處長奧莉加·扎羅娃表示,該研究所正在研究建立長期月球基地的計劃。實際上,月球基地計劃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開始,當時蘇聯對月球表面進行了長期調查。儘管目前月球計劃面臨財政困難,但在203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仍是俄羅斯航天戰略目標之一。目前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正在進行設計工作,長期月球基地的一些參數已經確定。報導稱,扎羅娃表示,俄準備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可容納12人的基地。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美國的兩大月球計劃飽受質疑  美國現有的兩個同月球探索的空間計劃分別為,美國近月空間站項目以及「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項目。  這兩項計劃雖然都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但是因為白宮主人的更替,讓這兩項計劃蒙上了陰影。  川普是重返月球的狂熱者,並為月球項目劃撥了足夠多的資金,而拜登對月球計劃一直持消極態度。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美國現有的兩個同月球探索的空間計劃分別為,美國近月空間站項目以及「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項目。也就是說,這370天,志願者所需要的氧氣、食物和水都是「月宮一號」內置的循環系統再生製造的。這顯示中國為建設月球基地,正在做著充分的技術儲備工作。
  • 俄航天局局長:俄羅斯和中國或聯手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
    《莫斯科晚報》援引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的話報導稱,俄羅斯和中國計劃共同探索月球。他說,兩國或聯手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強調,他敬佩中國同事。早在2018年9月俄羅斯和中國就籤署了一項旨在發展火箭和發動機製造以及月球探測項目合作議定書。
  • 俄專家: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使中國更接近實現建設月球基地
    12月3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俄羅斯羅巴切夫斯基下諾夫哥羅德國立大學物理系主任亞歷山大馬雷舍夫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使中國更接近實現月球採礦和建設月球基地。他說:「多年來,整個文明世界一直關注中國持續進行的『嫦娥』月球計劃。
  • 月球基地為什麼要建在地下?
    月球移民可以說是人類未來的合理選擇。月球與我們同在一個星系,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只有23.8萬英裡(38.3萬公裡),因此供給物資的難度相對較低。月球的另外一大吸引力在於,那裡的氦-3含量相對充裕,而這恰恰是核聚變反應堆的理想燃料。許多航天項目都從理論上規劃了一條路徑,希望為人類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月球定居點。中國曾經表示有意在月球背面建立一個基地。
  • 俄媒稱俄有意同中國聯合建造月球科研基地:「他們是我們當之無愧的夥伴」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7月14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13日在接受共青團真理電臺的採訪時表示,他們與中國夥伴進行了有關建造月球聯合基地的談判,且對在月球項目上與美合作不感興趣。現將採訪內容摘編如下:共青團真理電臺問:我們將和誰一起飛向月球?羅戈津答:月球是亟待研究的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 美國俄欲加入我國月球基地項目?中國喜訊頻傳,太空領域獲得突破
    之前,因為北鬥在中國的努力下成功完成,無疑是給中國航天專家們增強了信心。下一階段,他們決定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月球的勘探計劃。中國航天局的相關信息一出,就引得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就連美國和俄國都希望能夠加入中國的月球基地項目。
  • 北鬥組網後太空又傳來喜訊,中國月球基地啟動,美俄都申請求加入
    圖為月球基地幻想CG圖北鬥組網後太空又傳來喜訊,中國月球基地計劃啟動,中國即將與俄羅斯合作進行月球基地建設,對此有專家表示:月球基地比建立北鬥更複雜,中俄要聯手開建月球基地將加速相關項目的建成,此前中國公開月球計劃時,美俄都申請求加入,但最終美國請求加入卻被拒,主要是美國似乎不大願意和平分享太空資源,一旦中俄計劃成功,美國將被遠遠甩開。
  • 想要獨佔月球?!這個國家否認月球屬於人類共有財產
    第二個是SR-192,目的是建立「月際戰略系統」,就是月球飛彈基地,可從月球向地球進行報復性核打擊。第三項計劃是將前兩項計劃相結合,使用月球和其它星球軌道上的飛行器及武器構成「星際戰略系統」。這用今天的觀點來看也充滿了幻想色彩。1960年4月,美國空軍推出加密報告《軍用月球基地計劃》和公開報告《SR-183月球觀測站研究》。
  • 中國計劃建有人月球基地 英媒:居住月宮夢想或成真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已經宣布計劃,要在月球上建造並運營有人值守的前哨基地。這是它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一部分。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4月25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說,它設想建造一個月球科學研究中心,該中心將具備向居住其中的人員提供氧氣的能力。
  • 在月球上建基地風險極大!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人類的探月歷史並不短,由美國充當排頭兵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實現載人登月到現在已經有將近50年的時間,但是大多數人所期盼的月球基地一直都沒有建立起來。近些年來對月球表現出興趣的國家越來越多,中國堅定地執行探月工程,印度多次嘗試發射月球探測器,美國總統去年也聲稱美國將要重返月球。
  • 嫦娥五號新進展,俄專家打破沉默:中國人這一次的成就前所未有
    作者/編輯:尋陽全文852字,閱讀約需2分鐘眾所周知,「月球探測工程」一直是世界各國的主要科研項目。不過由於航天科研難度較大的原因,所以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能力製作月球探測器。該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之後,現已完成了採集月球樣品的任務。據悉,「嫦娥五號」採集了2千克月球樣本,如今已經成功完成了封裝工作。也就是說,「嫦娥五號」將踏入返回地球的旅程,這意味著我國即將成為第3個採集月球樣本的國家。由此可見,我國的在月球探測方面實力已經可以和美國相提並論。看到這一情況,許多西方國家保持沉默,並不願意承認中國的航天實力已經超過了自己。
  • 嫦娥四號和馬斯克太空船的規劃,這樣的月球基地離我們還遠嗎?
    藝術家設想的月球基地3D效果圖相比火星,月球上建生活基地看起來更現實些這也是該國際組織成立70年來首次把這一獎項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可以預想,未來月球基地中,天文觀測將是其一大功能。而這樣的研究在現階段的探月工程中已經開始展開,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嫦娥三號著陸器上安裝了天文望遠鏡和極紫外相機,這是我們自己的特色。」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在選址問題上,各國紛紛瞄準人類從未涉足的月球南極:這裡有豐富的水資源,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這裡長期黑暗,減少宇宙和太陽輻射的傷害;這裡遭遇微小隕石和極端溫度的風險也更小。至於月球基地的具體怎麼建設,一個熱門思路是開採月球本地資源,在機器人的幫助下進行3D列印。
  • 俄火衛一土壤號太空飛行器將把中國微型衛星帶上火星
    俄火衛一土壤號太空飛行器將把中國微型衛星帶上火星 2008年07月30日 0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7月30日電 俄羅斯媒體稱,俄「火衛一土壤」號太空飛行器將把一顆中國微型衛星帶上火星。
  • 日本將在月球建燃料工廠:為往返月球太空飛行器提供燃料
    月球表面基地形象圖(JAXA提供)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周一表示,目標在2030年代中期左右開始進行月球探測,並使用從月球冰沉積物中提取的水產生的氫作為燃料。雖然月球表面不存在液態水,但已經有研究表明,月球南極附近的隕石坑中可能存在冰,月球南極的那些地方從未暴露在陽光下。日本計劃在2020年代與美國合作建造一個名為Gateway的月球軌道空間站,並在2035年左右在月球南極建造一個燃料工廠。
  • 日本計劃2030年建月球工廠,為月球太空飛行器提供燃料
    ,中國太空人登上月球或許指日可待。,來源是月球上的沉積物之中的水資源,通過對其中氫元素的提取加工,轉化為能量進行供應。日本的這一設想無疑是具有挑戰性的,如果得以實現將為該國的月球探險項目提供巨大的便利。
  • 嫦娥5號之後,「攛」一個月球基地是否具有可行性?
    完成之後,我國的的探月工程將逐步轉入下兩個階段,致力於登陸月球和在月球建立永久性有人值守的科研基地,為全面開發月球做準備。嫦娥5號成功的意義在於,為這兩項任務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技術驗證,為以後帶來了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