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圖為俄羅媒設想的月球基地剖面圖。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俄媒稱,俄羅斯《航天新聞》雜誌觀察家伊戈爾·利索夫表示,為進一步探索太空,人類需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中國可能參與其中。
據俄羅斯衛星網6月7日報導,國際宇航聯合會主席讓-伊夫·勒加爾6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表示,2030年前可能建成新的國際空間站。據利索夫稱,計劃建造的並非類似現有國際空間站的新空間站。他表示:「現在正在討論圍繞月球,或在月球附近建造空間站。不會直接延續現有的空間站。」根據現有的國際協議,國際空間站應正常工作至2024年。目前正在考慮將空間站的運行時間延長至2028年,之後計劃將其沉入太平洋。
利索夫認為,月球基地可能會是探索太空過程中真正的突破之舉。
他表示:「並且這不僅僅是一個用於研究的基地,而是在月球上工業化生產航天設備的基地。在月球上發射要簡單得多。如果能在月球上利用機器人生產航天設備,那麼,在太陽系飛行將非常廉價和容易。」
專家指出,目前任何一方都沒有建造月球站的實際項目。他還補充稱,實施此類項目不一定需要國際合作,這可以是某一個國家的項目。他認為,中國可能會是這樣的國家。
專家總結稱:「中國有實施此類項目的出色技術能力。目前學者們正在等待月球土壤運回地球,因為這事實上就是人類探月飛行的總彩排。」
中國計劃在探月項目框架內藉助本國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該探測器將登陸月球表面。
按計劃,8.2噸重的嫦娥五號將於今年11月底,由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此次任務有望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11.2公裡/秒)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