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魯班金牛相繼開啟整改,加強管制勢在必行
繼10月魯班史上最嚴政策出爐後,快手也快速開啟了金牛改革計劃:二類電商暫停開戶,限流+停止在線支付,開啟商家服務率專項整治。作為老對頭的抖音快手,在對二類電商的整改上也是出奇一致,快手動作這麼迅速並不讓人意外。
目前快手和抖音都存在相同的問題:劣質商家影響平臺生態發展。在網絡搜索快手金牛,仍然可以看到多條關於假貨、貨物與描述不符、無法退款的投訴,平臺繼續放任下去,遲早有一天會引爆。
在短視頻平臺發展的初期,為了平臺的活躍度和自身發展,平臺會鼓勵商家的入駐,二類電商的準入門檻較低,監管也比較寬鬆,但這也吸引了一大批投機者的加入。平臺電商飛速發展,但對於商家的監管並沒有變嚴格,甚至放任發展,這無疑是在給自己養蠱。隨著平臺的發展壯大,他們必須把身上的隱患逐一拔除,而二類電商,就是其中之一。
包括貨到付款政策的切斷也是如此。貨到付款因其不用即時付款的特性,容易吸引客戶衝動下單,但拒收和退貨率也非常高。此外,貨到付款也容易引發逃稅等行為,對於平臺發展是極大的隱患。
觀察魯班近兩年對於電商商家的政策即可發現,從19年6月《魯班廣告主健康度》上線至今,一年半的時間,魯班發布了十餘條商家規則和政策,近三個月尤為密集。
02. 品牌電商入局/平臺限制雙面夾擊,二類電商銷量下跌明顯
參考DataEye-EDX Pro 後臺數據,近年來因為品牌電商和平臺電商的入局,流量競爭加劇,獲客成本升高,二類電商商家通常會避開營銷節點,不與品牌電商正面衝突,而是選擇在節後跟隨熱度加大投放。進入11月,可以看到二類電商的銷量呈波動下降趨勢。雙11後,二類電商的銷量持續下滑,並在11月下旬出現了銷量低谷:最低日銷量僅1,812,157單,相比近日高峰期銷量5,217,212單,銷量下降近7成。
受魯班新規則影響,違規店鋪封停的同時,也會連坐關聯店鋪。11月下旬,二類電商市場在售公司數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11月23日,在售公司數僅10,155家,而此前的在售公司數一直穩定在14,000家左右。商家的減少直接導致了二類電商市場總銷量的暴跌。
前有品牌電商擠壓生存空間,後有平臺規則多方限制,二類電商處境並不樂觀。
03. 平臺扶持自有電商體系,直播電商勢頭大好
除了劣質商家影響平臺生態發展外,二類電商整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二類電商與平臺自有電商體系的衝突。
每個流量平臺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打造自己的商業閉環。快手有小店通,抖音有抖音小店Feed流,兩大平臺都在努力引導商家加入自己的直播電商體系。
抖音陸續推出了「10億直播流量扶持」「小店入駐綠色通道」「官方專屬培訓」「個人入駐」等政策,鼓勵抖音小店發展抖音從10月起切斷第三方平臺連結,但入駐抖音小店商品不受影響。可以明顯地看到抖音在向自有的電商系統傾斜。
開啟二類電商整改後,快手小店通迎來了官方流量傾斜,為小店通全量開放直播間引流功能,作為快手重點發展領域,快手不斷呼籲商家抓住快手「官方流量」分發紅利,提前布局小店通,努力引導客戶向小店通轉移。
04. 二類電商面臨轉型挑戰,平臺改革是雙贏
平臺不斷規範化發展,提升入駐商家的要求,不論對於平臺和商家,其實都不是壞事。商家門檻的提高,會直接導致平臺產品質量的提升和用戶體驗的提升。
內容營銷是很多企業都非常重視的一部分,對於平臺來說,平臺的生態發展越好,越能夠吸引優質商家的入駐,對於用戶口碑和長遠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而對於商家來說,平臺的規則也會強迫商家重視以前被忽略的部分,重視產品質量,提升售後服務和店鋪運營能力,深耕專業領域,不再盲目追求爆單。
二類電商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