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線放樣測量的過程介紹
1.導線點坐標複測檢測合格的全站儀或光電測距儀配經緯儀,對導線點進行覆核聯測。測量過程嚴格按照Ⅰ級導線點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前可以根據設計單位所給坐標先計算好轉折角和邊長,與實測結果相比較,當誤差較大時應查明原因,是導線點挪動或儀器故障。當該段導線點觀測角和相鄰導線點邊長都已實測完畢,導線點複測的工作即宣告結束。接下來進行導線點坐標複測計算。
2.主要中樁放樣主要中樁指直圓、緩圓、曲中、圓緩、緩直、直圓、圓直、交點等,且位置較好能夠相互通視的點,不能通視的點放出之後也沒有多大用處。
中樁放樣是以某相距最近的導線點為測站,後視相鄰導線點,撥角測距放出該中樁點,觀測角和距離是以這三點的坐標計算得出的,在放樣中樁時應注意兩項:
(1)放完一個中樁點後,必須進行儀器歸零校核,歸零誤差應在限差之內,否則所放點位應重新放樣;
(2)測站導線點到所放中樁點距離小於到後視導線點距離。第一條是測量放樣的常識,而第二條則是根據導線放樣中樁總結出來的經驗,可以減少誤差的一種辦法。放樣中樁的數量以能達到相鄰兩中樁能夠通視為下限,並寫出中樁放樣的詳細記錄。
3.中樁穿線根據導線點放出的中樁是否滿足路線走向的各種技術參數呢?從理論上講應該是的。但經過幾條高速路的總結,不符合的情況還是存在,中樁穿線必不可少。
中樁穿線的過程與導線點覆核測量方法相同,而衡量其是否合格則是路線的各種技術參數,即直線點是否在一條直線上,曲線點是否在一條曲線上。中樁穿線如有不符合的情況,應以該直線或曲線相距最遠點調整中間點,線型結點應先定曲線後定直線。而事實上誤差仍然難免,應詳細記錄穿線過程的各種數據,進行認真分析,查找原因,根據全線測量結果進行計算,尋找如何調整中樁位置,使線型能夠達到最小誤差的最佳方案。
導線點放樣的中樁如未調整,其中樁放樣記錄也是栓樁的一種辦法。如調整了,應在導線點二次實測進行記錄栓樁。其它騎馬樁、三角網等也可進行栓樁。但無論哪種辦法,都應考慮施工由於高填或深挖以後是否還能由其恢復中樁。
這次關於中線放樣測量的過程介紹的內容就講解到這裡啦,如果還有什麼關於學習測量的問題可以諮詢葉老師,您如果需要了解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測量知識,建議到實戰測量培訓班系統的學習。學習測量相關內容-葉-老-師-.1-7-3-1-1-2-0-1-8-3-7.!!
各位朋友,如果對我們的講解還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留言提問或者私信哦!希望各位學測量的朋友掌握全面的測量知識技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測量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