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今晚落月 預計時間21時40分[1]- 中國在線

2021-01-21 中國日報網

截屏圖:2013年12月14日,嫦娥落月,即將在晚9點多上演。由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組成的「嫦娥三號」預計將於當晚在月球虹灣區軟著陸,這將是此次嫦娥三號任務最大的看點。安新/東方IC

嫦娥三號探測器今日將接受「落月」考驗,以軟著陸的方式登陸月球。屆時,中國將成為美國和前蘇聯之後全球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備受期待的「玉兔號」月球車也將正式開啟月表探秘之旅。

嫦娥三號接受「落月」考驗 將進行兩次懸停

據悉,嫦娥三號預計14日21時40分落月,具體時間或因軌道而有所偏差。此次落月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的虹灣。為了在既定時間、既定地點準確著陸,嫦娥三號已在環月軌道繞月飛行了8天左右的時間。

「為了能在高溫到來前完成月球車與著陸器的分離,嫦娥三號必須在月球的上午著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究員楊宇光解釋稱,這8天中,嫦娥三號可不會「閒」著,得完成充電、變軌等動作,所涉及軌道測量、參數復算、飛行指令發送等等,都是精度要求高並且耗時的工作。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嫦娥三號」無法依靠降落傘著陸,只能靠著陸器上的反推力發動機完成減速、懸停等一系列動作。據了解,嫦娥三號主發動機是目前中國太空飛行器上最大推力的發動機,能夠產生從1500牛到7500牛的可調節推力,進而對嫦娥三號實現精準控制。

「嫦娥三號」將在近月點15公裡處以拋物線下降,相對速度從每秒1.7公裡逐漸降為零。據悉,整個過程主要靠探測器自主完成,人工幹預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在這個時間段內測控都跟不上了,判斷然後上去執行根本來不及,只能事先把程序都設定好」,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譚梅表示。

在距月面100米處時,探測器要進行短暫的懸停,掃描月面地形,避開障礙物,尋找著陸點。「如果下面有個大坑,需要挪個地方,它就會自己平移,等照相機告訴它地面平了,才會降落」。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介紹。

之後,嫦娥三號在反推火箭的作用下繼續慢慢下降,直到離月面4米高時再度懸停。此時,關掉反衝發動機,探測器實施自由下落。由於探測器具備著陸緩衝機構,幾個腿都有彈性,落地時不至於摔壞。

「從15公裡開始下降,要在短短的幾百秒之內安全降落到月面預選著陸區,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也是一個最重要的考驗。「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

據悉,迄今為止,全球已進行129次月球探測活動,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敗63次,成功率僅51%。目前,全球僅有美國、前蘇聯成功實施了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著陸。

「玉兔號」開啟首次探秘之旅 將永留月球

嫦娥三號安全降落以後,「玉兔號」月球車將駛離著陸器,在月面進行3個月的科學勘測,著陸器則在著陸地點進行原地探測。自此,這部「嫦娥奔月」的主角將正式開啟月表探秘之路。

在執行任務期間,「玉兔號」將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巡視探測,對月表進行三維光學成像、紅外光譜分析。此外,還將開展月壤厚度和結構科學探測,對月表物質主要元素進行現場分析等。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趙小津指出,嚴格意義上說,月球車並不是一輛車,而是一個長著輪子能夠適應惡劣空間環境,並開展空間科學探測的太空飛行器,是一個低功耗、高智能的機器人。

據悉,「玉兔號」的巡遊範圍可達5平方公裡。它以太陽能為能源,具備20度爬坡、20釐米越障能力,並可耐受300攝氏度的溫差。

月球車上除了各種照相機、紅外光譜儀和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外,還在車底安裝了雷達,將探測月球地表以下100米左右深度的地下結構。有專家指出,這是前人從未做過的,將對月球次表層探測作出貢獻。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介紹,月球車能完全自主導航,在月亮上可以根據照相機拍到的四周情況,自己決定該走哪條路;可以自主避障,前面有大石頭擋住了,知道怎麼避開障礙;還可以自動上坡下坡,能走它就走,走不過去就繞著走。

當然,月球車在月面「行走」也是存在風險的。據了解,月壤細粒會大量揚起,形成月塵,一旦附著很難清除。月塵可能引起月球車很多故障,包括機械結構卡死、密封機構失效、光學系統靈敏度下降等。

據了解,著陸器的設計壽命是一年,月球車則只有3個月。它們將在完成任務後永遠留在月球。「它們工作過後,沒有打算拿回來,也不可能把它們拿回來,設計時沒這樣考慮。壽命時間過後,就看它的生存能力。」吳偉仁表示。(來源: 中新網)

相關焦點

  • 嫦娥落月-祝賀嫦娥三號落月成功
    2007年和2010年10月,嫦娥兩次飛向月球,對月球進行了探測,目標鎖定虹灣區,為實施落月奠定了基礎。2013年12月15日,是中國人民永遠值得記住的日子。因為嫦娥三號懷抱玉兔駕臨月宮,玉兔姑娘踏上了月球這片神秘的土地。一個人,幾十人,千萬人,一步一個腳印……中國的航天事業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這一刻,世界看中國!    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馮·卡門撞擊坑著陸,並通過「鵲橋號」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
  • 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徵名 11月正式公布最終命名
    新華社記者 馮琦 編制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羅沙 餘曉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25日在京宣布,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即日起面向全球徵名。    承擔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落月」任務的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今年年底擇機發射,探月工程二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一步,包括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任務。嫦娥三號承擔「落月」任務,將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就位探測和月面巡視勘察。嫦娥三號月球車將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進行巡視探測。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計劃的月面工作時間為兩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了著陸影像圖。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 人民日報發文: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
    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嫦娥五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是空前的,需要著陸區域內既沒有太高的凸起,也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
  • GNC高精度關鍵技術 助力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預計將採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樣品。
  • 嫦娥四號終於「落月」,傳回第一張照片!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根據官方消息,北京時間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點 26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經過 26 天的等待之後,終於著陸在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中國航天也因此在 2019 剛開年就摘下了一枚含金量極高的「金牌」。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月球14個實體以中國人名和地名命名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繼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並發回月球表面照片後,15日4時35分,嫦娥三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成功分離,「玉兔號」巡視器成功駛上月面。嫦娥三號成功落月,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細看嫦娥三號上的「雷射眼」
    ——中秋舉頭望明月,遙想「嫦娥」真落月。嫦娥三號衛星最近運抵「月城」西昌發射場,預計百日之後擇機發射,實現中國太空飛行器在地外天體上的首次軟著陸。此番無人登月,「嫦娥」要靠自己的「眼睛」認路識途,其中多套探測儀器由中國科學院在滬相關研究所研製,守望落月登月全程。
  • 嫦娥三號系1976年後首個重返月球人類探測器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昨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大約11分鐘的落月過程中,嫦娥三號依靠自主控制,經過了主減速段、快速調整段、接近段、懸停段、避障段、緩速段等6個階段,相對速度從每秒1.7公裡逐漸減為0。在距離月面100米高度時,探測器暫時停下腳步,利用敏感器對著陸區進行觀測,以避開障礙物、選擇著陸點。在以自由落體方式走完最後幾米之後,平穩「站」上月面的4條著陸腿觸月信號顯示,嫦娥三號完美著陸月球虹灣地區。
  • 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曬出高清工作照
    新華社發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落月成功 總設計師孫澤洲捂臉疑似擦淚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14日晚,嫦娥三號探測器落月成功後,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在北京航天測控中心內以手撫臉,疑似擦淚,隨後又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作為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今晚他最擔心的是月球的地形、地貌的不確定性。
  • 揭秘嫦娥落月地點:廣寒宮
    這種環境為嫦娥三號著陸、玉兔車巡視、開展試驗提供了較安全的天然保障。  相對平坦適合著陸  與蘇聯、美國首批近乎「盲降」的落月探測器相比,嫦娥三號做足了準備:嫦娥一號、二號以及近些年來多國的月球軌道探測器都對虹灣青睞有加,它們獲得的資料為嫦娥三號標示了諸多有價值的探索方向。
  • 總師介紹嫦娥二號與嫦娥三號現狀 嫦娥四號2018年登月球背面
    嫦娥二號與嫦娥一號任務條件對比 。(新華社 發)■嫦娥二號成人造太陽系小行星 2020年回地球附近還記得2010年10月1日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麼?它還在超期服役,還在飛。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1日告訴記者,嫦娥二號已經成為太陽系的小行星,圍繞太陽做橢圓軌道運行。「嫦娥二號表現優異,大約會在2020年前後回到地球附近。」葉培建說。
  • 嫦娥五號即將著陸,落月後能否看到阿波羅登月留下的美國國旗?
    NASA的阿波羅計劃,先後6次登月,留下6面美國國旗1.阿波羅11號1969年7月21日4時17分40秒,鷹號登月艙降落在月表靜海,6個多小時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先後踏上月面,兩人在月面活動了2小時31
  • 嫦娥三號從月球背面成功降軌 預計12月14日著陸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10日21時20分,嫦娥三號從100公裡 100公裡的環月圓軌道,降至近月點約15公裡、遠月點約100公裡的橢圓軌道。這是嫦娥三號預定的月面著陸準備軌道。
  • 嫦娥三號著陸器超期服役14個月 嫦娥五號轉入正樣研製
    記者19日從國防科工局組織召開的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獲悉,嫦娥三號著陸器於2月18日成功自主喚醒,進入第28個月晝,工作正常。經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嫦娥五號任務正式由初樣研製轉入正樣研製階段,預計於2017年前後完成研製並擇機發射。 嫦娥三號和嫦娥五號分別肩負著我國探月工程二期「落月」和三期「採樣返回」的主任務。
  • ...嫦娥二號創造中國深空探測新高度預計最遠將飛行至距離地球約3...
    時許,在軌飛行1016天的嫦娥二號衛星,與地球間距離突破5000萬公裡,再次刷新中國深空探測的新高度,成為我國首個人造太陽系小行星。  嫦娥二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2010年10月1日發射升空。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計算,嫦娥二號衛星最遠將飛行到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處。  「目前,嫦娥二號衛星在環繞太陽的軌道上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