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徵名 11月正式公布最終命名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圖表:嫦娥三號月球車面向全球徵名 新華社記者 馮琦 編制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羅沙 餘曉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25日在京宣布,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即日起面向全球徵名。

    承擔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落月」任務的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今年年底擇機發射,探月工程二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一步,包括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任務。嫦娥三號承擔「落月」任務,將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就位探測和月面巡視勘察。嫦娥三號月球車將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進行巡視探測。

    據介紹,嫦娥三號月球車設計質量140千克,以太陽能為能源,能夠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強輻射、攝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極限溫度等極端環境。月球車具備20度爬坡、20釐米越障能力,並配備有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測月雷達、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科學探測儀器。

    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李本正說,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應當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富有時代性、民族性、群眾性的特色,具有鼓舞人、激勵人、教育人的功能。

    即日起,國內民眾和海外同胞可以通過登錄新華網、騰訊網在線提交作品。徵名活動將經過徵名提交、遴選入圍,網絡投票、終審揭曉和按程序報批三個階段,於11月正式公布最終命名。部分獲獎者將有機會免費現場觀摩嫦娥三號發射。

    圖表:嫦娥三號「落月」將攜「獨門武器」實現多項首次探測 新華社記者 曲振東 編制

嫦娥三號乘飛機赴西昌發射場 一切就緒待發射

    經歷了21個月的方案設計、26個月的初樣研製、20個月的正樣研製,嫦娥三號衛星目前已經一切就緒,於11日凌晨開始轉場工作,預計於12號凌晨6時起飛,10點前到達西昌發射場。

    11日凌晨3點19分,運載嫦娥三號的車隊從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出發,共7輛車裝運嫦娥三號各部件。車隊中排在第一個的是裝有工裝的車,第二個是著陸器、第三個是巡視器、第四個是太陽翼和著陸腿,還有幾個是工裝車,包括測試過程中所用到的一些轉臺、架車還有吊具這些在測試當中所用到的一些總裝的工具。 >>>詳細閱讀

  嫦娥三號探測器年底擇機發射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吳晶晶、羅沙)記者28日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28日召開第十一次會議暨嫦娥三號任務進場動員會,審議批准了嫦娥三號任務由研製建設階段轉入發射實施階段。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今年年底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

    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自2008年2月立項以來,先後完成了21個月的方案設計、26個月的初樣研製和20個月的正樣研製三個階段,完成了設計分析仿真、產品試製生產、試驗驗證、獨立評估、質量複查等研製建設工作。目前,飛行產品基本就緒,探測器系統完成總裝、各種大型試驗和出廠評審,整裝待發;運載火箭系統完成總裝和第一次出廠測試,可按計劃出廠。發射場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經審查都已具備執行任務能力,發射場系統完成了場區廠房、設備設施改造和靶場合練工作;測控系統完成深空站研製建設及系統間聯試工作;地面應用系統的軟硬體建設、試驗驗證、系統間聯試工作已經完成。 >>>詳細閱讀

相關焦點

  • 中國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徵名 車模型曝光(圖)
    中國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徵名 車模型曝光(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上午,我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面向公眾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徵名活動。
  • 「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經過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體地圖中使用。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全球徵名活動中萬裡挑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 嫦娥三號12月上旬擇機發射 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嫦娥三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2013年11月26日,在國防科工局召開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全球徵名活動結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 嫦娥三號落月之地被正式命名為「廣寒宮」—新聞—科學網
    「嫦娥」落月之地真成了「廣寒宮」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
  • 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著陸器、月球車外觀公布
    8月15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著陸器、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在北京公開,同時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也正式啟動。中國月球探測工程2004年正式啟動,命名為嫦娥工程,2007年發射嫦娥一號,2010年發射嫦娥二號,2013年發射嫦娥三號。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自9月25日召開徵名活動新聞發布會開始,至10月25日徵名提交截止,騰訊網收到徵名作品146898件;新華網收到徵名作品46189件。
  • 「嫦娥三號」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
    嫦娥三號(Chang'e 3 detector)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登月探測器,於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該探測器屬於嫦娥工程二期,關鍵任務之一是對月球進行局部的精細探測。2011年9月21日,國防科工局透露,嫦娥三號目前正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正在進行大量試驗驗證工作,2012年1月6日,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完成。
  • 月球上真有了「廣寒宮」 嫦娥三號著陸區獲命名
    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嫦娥與玉兔居住在月亮上的「廣寒宮」,自古讓人遐想。如今,月球上真的有了「廣寒宮」。 經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月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 解讀「嫦娥三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什麼是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從伽利略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開始,人們陸續對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單元進行命名。
  • 嫦娥四號月球車全球徵名 探測器公布外觀設計構型(圖)
    8月15日電(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1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儀式,正式啟動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並對外公布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 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獲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18日,嫦娥三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著陸器周邊360°範圍的全景鑲嵌影像圖,採用圓柱投影方式表達。中新社發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將嫦娥與玉兔的居所命名為「廣寒宮」。中國古代星圖則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分別是「紫微」、「天市」、「太微」。如今,這4個富有想像力的名稱有了現實載體。
  • Mars 2020火星車名稱即將公布
    一切按計劃進行,NASA將於北京時間3月6日凌晨2時30分公布Mars 2020火星車的最終名稱。自去年8月28日起,NASA組織了「2020火星探測車」徵名比賽,參賽學生必須在2019年11月1日前提交心中的最佳名稱和150字左右的短文,解釋命名原因。比賽依就學年齡分為3組,並根據命名的適當性、重要性和獨創性,短文獨創性和最終面試判定。
  • 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正式公布 為全球重量最小月球車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供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和設計。新京報記者倪偉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外觀今天(8月15日)正式公布。這將是我國繼「玉兔號」之後的第二輛月球車。嫦娥四號任務計劃於今年12月實施,將在月球背面投放著陸器和月球車,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嫦娥四號中繼星命名「鵲橋」 計劃5月發
    中國官方24日在哈爾濱舉行的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上宣布,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繼星正式命名為「鵲橋」,搭載中繼星發射的兩顆小衛星被命名為「龍江一號」和「龍江二號」。
  • 嫦娥四號月球車叫什麼?你來定!
    圖片由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提供本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陳海波)將於今年12月首次實現人類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月球車15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的外觀設計構型也首次對外公布。由於月球的自轉周期恰好等於公轉周期,且方向相同,因此月球有一面永遠朝向地球,而另一面總是背向地球,人類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看不到其背面。過去60年裡人類已經發射100多個月球探測器,但至今沒有一個能夠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
  • 嫦娥三號著陸區月球實體命名: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記者今天(5日)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016年1月4日正式批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  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月球14個實體以中國人名和地名命名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繼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並發回月球表面照片後,15日4時35分,嫦娥三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成功分離,「玉兔號」巡視器成功駛上月面。嫦娥三號成功落月,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嫦娥三號的「五大使命」
    中新社西昌12月2日電 題:嫦娥三號的「五大使命」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承載著中國「探月夢」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2日凌晨在西昌發射升空。經過十多天飛行後,嫦娥三號將實施月面軟著陸。而從那一刻起,它將肩負起「五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