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喻學鋒團隊與深圳先進院醫藥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團隊合作,成功製備出可穿透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一類常見多發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為代表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每年將近有400萬人因此死亡,並且死亡人數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如今,如何有效防控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已成為一世界性難題。
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是當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特別是慢阻肺疾病難以治癒的主要原因。常規治療藥物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都非特效藥物,長期用藥容易對患者造成較大的毒副作用。此外,常規治療藥物難以有效遞送、藥物的有效給藥效率低是導致慢阻肺疾病不易治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由於慢阻肺疾病常導致患者肺部發生異常炎症反應,進而引起咳嗽並在氣道分泌粘液形成一道「屏障」,阻隔了藥物的有效遞送。與此同時,在粘液中滋生的大量病菌逐漸定植,形成緻密的病菌生物膜以躲避藥物的殺傷,產生耐藥性。
針對這一治療困境,研究團隊採用離子交聯法將殼聚糖與黑磷量子點相結合,通過PEG表面修飾,成功構建了一種由黑磷量子點介導的納米藥物控釋載體穿透肺部粘液屏障,在提升藥物遞送能力的同時發揮協同治療慢阻肺疾病的功效。相關實驗結果表明,親水性PEG與帶正電荷的殼聚糖有助於納米載體迅速穿透粘液層粘附於上皮細胞。此後,納米載體內部的黑磷量子點可迅速氧化降解產生磷酸根離子並形成微酸環境裂解納米球促進藥物釋放。同時,黑磷量子點的氧化降解也促進了殼聚糖氨基基團的質子化,提升了殼聚糖的抗菌功效,有效地避免了生物膜的形成。動物實驗結果表明,PEG@CS/BPQDs-AM NPs能明顯改善小鼠慢阻肺氣道阻塞症狀,顯著增強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抑制效果,在提升藥物治療治療效果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治療的毒副作用。該研究工作為解決因呼吸系統疾病粘液屏障所導致的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問題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來源:嶺南科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