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在納米藥物載體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哈工大報訊(肖克 文/圖)記者日前獲悉,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戴志飛課題組在納米藥物載體方面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原始創新性研究,又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一年來,該課題組連續發表高水平論文,最高影響因子達12.73,其研究成果被作為亮點報導介紹,標誌著我校在此領域的研究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新方法可改變納米藥物載體的形狀
新華社雪梨11月2日電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方法,可改變納米藥物載體的形狀,這將有助於其運輸的抗癌藥物釋放到腫瘤,提高抗癌藥物的效果。 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可自動形成球形中空結構的聚合物泡囊,它因穩定性強、功能多樣等優點被廣泛用作藥物載體,但相比而言,自然界中細菌、病毒等都是管狀、杆狀的,這種非球形的生物結構可以更容易進入人體。由於聚合物泡囊很難形成非球形結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人體裡將藥物輸送到目的地的能力。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使用低溫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觀察了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的結構變化。
-
董家鴻院士工作站 在淮安市一院揭牌成立
本報訊 10日下午4點,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董家鴻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舉行。董家鴻院士是目前國內肝膽外科的領軍人。通過建立院士工作站,淮安市一院將與董家鴻院士專家團隊在醫療技術、醫療服務、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教學培訓、遠程會診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
-
中山大學程度副教授團隊在多功能基因編輯納米載體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山大學程度副教授研究組,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他們在多功能基因編輯納米載體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突破。基因編輯技術是新興的基因治療策略,具有簡便易行和低成本的優勢,在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上都展現出非凡的前景。目前,採用病毒載體傳輸基因編輯元件(編碼CRISPR-Cas9/sgRNA的DNA或mRNA序列)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仍面臨如何提高基因編輯特異性和多功能性的挑戰。
-
可穿透呼吸系統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研發取得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喻學鋒團隊與深圳先進院醫藥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團隊合作,成功製備出可穿透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是當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特別是慢阻肺疾病難以治癒的主要原因。常規治療藥物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都非特效藥物,長期用藥容易對患者造成較大的毒副作用。此外,常規治療藥物難以有效遞送、藥物的有效給藥效率低是導致慢阻肺疾病不易治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由於慢阻肺疾病常導致患者肺部發生異常炎症反應,進而引起咳嗽並在氣道分泌粘液形成一道「屏障」,阻隔了藥物的有效遞送。
-
「面向重大疾病治療的納米載體材料及診斷技術」取得突破
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醫療領域亟待解決的世界性難題,納米載體技術和檢測技術是重大疾病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納米生物醫學對人民健康、社會和諧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十二五」期間,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支持了「面向重大疾病治療的納米載體材料及診斷技術」主題項目。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該主題項目進行了驗收。
-
研究揭示納米藥物載體的力學性能對於克服多重生理屏障的影響
研究揭示納米藥物載體的力學性能對於克服多重生理屏障的影響 2018-07-06 上海藥物研究所 與傳統的給藥方式相比,將藥物分子搭載到納米藥物載體上可以實現藥物的高效精確傳遞和可控釋放。近年來,這種新型的給藥方式在改善藥物口服吸收和腫瘤治療中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
裴志超等設計合成一種全新的智能納米藥物載體—新聞—科學網
智能納米藥物siRNA雙負載體系示意圖 本報訊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智能納米藥物
-
闢謠特工隊 | 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取代傳統化療?
的文章稱,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新的藥物靶向治療方法:納米細胞上載有腫瘤藥物,精準定位癌細胞,已治癒了多位癌症患者。真的這麼神奇嗎?醫學已經有了如此大的突破了嗎?納米技術知多少?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納米載體靶向運輸藥物這項在學術界很火的研究。
-
天津大學團隊在仿病毒製備多肽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天津大學團隊在仿病毒製備多肽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2018- 中新網天津10月10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劉曉豔)記者10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化工學院齊崴教授團隊近日在仿病毒製備肽基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
新一代腫瘤藥物革命的出現——納米藥物
,指通過一定的微細加工方式直接操縱原子、分子或原子團、分子團,使其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具有納米尺度的物質或結構,一種具有同生物膜性質類似的磷脂雙分子層結構載體的藥物。納米藥物作為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新型藥物,其在醫藥領域的發展必將引起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革命。目前,納米醫藥技術的基礎理論及納米藥物的製備工藝等還很不完善,納米技術應用於中藥的研究和開發還僅是出現了一些苗頭。因此,納米技術在醫藥領域中的研究還需做大量的工作,但納米醫藥所具有的優越特性預示著它在臨床疾病治療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 重磅!
-
蘇州納米所新型納米載藥體系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藥物遞送體系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式將藥物分子裝載在納米材料載體上,形成藥物-載體的複合體系。它的主要優點包括:(1)能夠顯著提高靶區的藥物濃度,從而改善藥物的利用率和治療效果,並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2)提高難溶性藥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3)將藥物分子靶向遞送至特定的細胞或器官;(4)可遞送細胞難以攝取的生物大分子藥物(如核酸、蛋白質)至細胞內的活性部位。因此,新型納米載藥體系是目前納米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
基於天然蛋黃中的脂質製備納米藥物載體
,抗腫瘤納米藥物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應用日漸成熟。納米藥物可在提升化療藥物腫瘤分布的同時有效減輕化療毒副作用,成為腫瘤靶向治療的主要策略之一。 近日,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中心實驗室腫瘤納米藥物課題組在抗腫瘤納米脂質體藥物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科研新進展】(13)裴玉新教授課題組在納米載藥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日前,理學院裴玉新教授課題組在糖納米載藥的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成果以「Glyco-Nanovesicles with Activatable Near-Infrared Probes forReal-Time Monitoring of Drug Release and Targeted Delivery」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材料化學》上(Chem
-
上海藥物所發現納米藥物載體遞送力學機制—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甘勇課題組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施興華團隊合作,深入解析了納米藥物載體的力學性能對於克服多重生理屏障的影響
-
863計劃課題「新型高效農業生物藥物載體與新製劑創製」取得重要成果
因此,開發新型、高效農業生物藥物已經成為我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需求,也是農業生物藥物源頭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的迫切任務。 本課題針對典型農業生物藥物的功能與特點,以改善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分散性、穩定性和靶向傳輸效率與控制釋放功能,提高藥效和減少殘留汙染為目標,採用納米載體藥物智能傳輸理論,系統地開展了生物農藥、生物獸藥和疫苗等納米載藥系統與劑型加工技術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國家先進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構建了納米乳、納米微囊、納米微球、固體脂質納米粒等具有靶向和控釋功能的通用藥物載體系統及其關鍵製備技術
-
中科大劉世勇團隊:用於化學動力學療法的高分子納米載體研究進展
本文雖然只選取了少數具有代表性的實例展示如何構建智能高分子納米載體放大腫瘤細胞內氧化應激, 但是不難看出, 這一領域備受關注並取得了諸多進展. 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 這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 納米遞送載體的降解和代謝過程需要深入研究.
-
核酸藥物新型納米載體問世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實驗室的樊春海與黃慶課題組合作發展了兩種新型的納米載運體系。
-
中新社:天津大學團隊在仿病毒製備多肽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本站訊(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劉曉豔)記者10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化工學院齊崴教授團隊近日在仿病毒製備肽基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天然病毒的靶向特性,通過肽序列設計,採用多肽自組裝策略,仿造病毒結構與功能,製備出非致病、可穿膜、並能定向遞送基因藥物的仿病毒納米顆粒,有望作為「特洛伊木馬」實現「以毒攻毒」。
-
深圳先進院等開發出可穿透呼吸系統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
同時,在粘液中滋生的大量病菌逐漸定植,形成緻密的病菌生物膜以躲避藥物的殺傷,產生耐藥性。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喻學鋒團隊與深圳先進院醫藥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團隊合作,製備出可穿透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