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地產36億收購嘉凱城

2020-12-06 SZNEWS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陸劍偉)4月24日,恆大地產發布公告,以3.79元/股從浙商集團、杭鋼集團、國大集團收購嘉凱城約9.52億股股份,合計金額約36.1億元,佔總股本52.78%,成為嘉凱城的控股股東。至此,恆大以36億元的成本獲得了回歸A股的殼資源。在公告中,恆大地產指出,收購嘉凱城主要基於兩點:嘉凱城的土地儲備和A股上市平臺。

據悉,嘉凱城作為浙江國資委旗下的房地產平臺,業務布局也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城市,目前擁有約50個項目,剩餘總可售面積近600萬平方米。通過對嘉凱城的收購,恆大集團可以藉此增加土地儲備資源,尤其是增加一二線城市的項目數量佔比。

恆大通過此次收購後將擁有境內資本市場A股上市平臺,是完成回歸A股的重要一步。

記者了解到,境外上市的內地企業要回歸A股,實施私有化是關鍵的一環。資料顯示,去年恆大連續回購股票,共回購約19.23億股,涉及資金102.99億港元。而在前年恆大同樣實施了巨資回購,以約58.50億港元回購了17.63億股,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已近75%,距離私有化僅一步之遙。

證券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私有化一般會溢價回購小股東手上的股份,據中概股私有化的過往經驗來看,通常回購價格會比前一天收盤價有超40%的溢價,高的甚至達數倍。以此計算,回購價或將超過其8.4港元的歷史最高股價。

隨著A股市場逐漸走強,越來越多境外上市的內地企業爭取回歸A股。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共有32家中概股正在進行私有化,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也有不少謀求回歸,如在上月底宣布私有化的萬達商業。

借殼上市成為許多境外上市的內地企業回歸A股的主要途徑。數據顯示,2015年,在A股市場成功的借殼交易達50單,總交易額突破3580億元,兩個數字均創十年來新高。

業內人士認為,優質境外上市公司回歸,有助於增加A股市場優質企業供給,不僅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可選標的,也有利於A股市場長期穩定發展。

相關焦點

  • 嘉凱城:選舉錢永華為董事長、鮑傑為監事會主席
    中國網地產訊 10月30日晚間,嘉凱城發布了第七屆董事會、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同意選舉錢永華為公司董事長,任期與公司第七屆董事會任期一致;同意聘任錢永華為公司總經理,任期與公司第七屆董事會任期一致。
  • 身陷轉型陣痛 嘉凱城2018年預計淨虧16億
    1月29日晚間,嘉凱城(000918,SZ)披露2018年度業績預告。公告稱,嘉凱城預計2018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約為16億元,比2017年同期減少180.49%,基本每股虧損約0.89元。
  • 嘉凱城設立商業廣場類REITs 發行規模不超過19億
    原標題:嘉凱城繼續拓寬融資渠道設立商業廣場類REITs,發行規模不超過19億 9月11日,嘉凱城(SZ:000918)發布公告,擬用下屬子公司持有的若干城市客廳資產設立商業廣場類REITs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進行資產證券化運作。
  • 恆大27億元收購NEVS剩餘股權,繼續服務於恆馳研發
    6月10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控股公司Mini Minor與National Modern訂立股權買賣協議,前者以3.7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8億元)收購NEVS剩餘17.6%的股權。
  • 嘉凱城15.73億城市客廳ABS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1月5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信息顯示,華泰佳越-嘉凱城城市客廳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反饋」。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上述債券類別為ABS,擬發行金額15.73億元,發行人為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嘉凱城集團商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承銷商/管理人為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國大集團累計減持嘉凱城4917萬股 佔後者總股本2.73%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3月2日,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收到國大集團《浙江國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關於股份減持計劃期限屆滿的告知函》。國大集團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在2019年9月20日至2019年11月27日對嘉凱城股票進行了11次減持交易,減持價格區間為6.55元至7.04元/股之間,減持均價6.75元/股,減持股數16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0.9%。本次減持後,國大集團合計持有嘉凱城股份1.2504億股,為無限售條件股份,佔總股本比例6.93%。
  • 嘉凱城回復深交所:對大股東借款利率4.35%,有償債能力
    5月29日晚間,嘉凱城(000918.SZ)披露了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2019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內容。嘉凱城在回復函中對自身主營業務、經營情況和發展規劃等作出了說明。嘉凱城表示,近年來,公司始終堅持一手抓存量房產去化,一手抓新業務培育。
  • 恆大地產85折首擎降價大旗(圖)
    恆大地產(03333.HK)5月5日在其業績發布會上宣布,集團全國所有地產項目將以85折對外銷售。恆大長沙公司隨即表示,旗下恆大名都、恆大華府、恆大城、恆大綠洲都將執行這一銷售政策,其中,恆大城85折後毛坯房起價4320元/平方米。
  • 嘉凱城回復深交所:可變現存量項目資產有139億,足夠償債
    嘉凱城(000918.SZ)就深圳證券交易所此前對公司下發的年報問詢函進行了回復。5月20日晚間,嘉凱城在回復公告中對被收購影院明確的未來經營規劃和決策時表示,公司在加快存量房產處置、改善財務結構的同時,積極培育院線業務作為公司的第二主業。
  • 恆大為什麼要賣商業資產?
    以購物中心為例,將恆大和近年來比較活躍的幾家開發商做一個比較,會發現恆大購物中心的規模和區位其實沒有明顯的劣勢。截至2019年底,龍湖、大悅城、華潤置地、新城自持開業的購物中心數量分別是39家、10家、42家、63家。不過,在商業地產領域,數量優勢並不等同於質量優勢,投融管退是一套專業系統,要在這個領域擁有名字,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 恆大新能源再發力,市值飆漲,演繹全新商業奇蹟
    稍早些時候,恆大集團斥資3.8億美元收購NEVS剩餘股權並100%控股該公司後,恆大汽車股價一飛沖天,從每股7港元漲至最高價每股30.7港元,市值突破2500億港元。參照恆大集團另一上市平臺中國恆大,其最新市值不過2700億港元。考慮到2019年,恆大地產業務實現了6000億元的合約營收,足見資本對恆大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是無限看好的。
  • 有人裁員有人擴張,透露了什麼地產天機?
    好景不長,第二年,銷售額僅僅漲了5%,尤其是收購萬達酒店等重資產後,負債率居高不下。8月31日,富力地產發布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富力地產總營業額335.91億元,同比減少4%,純利39.17億元,同比減少6%。
  • 恆大全資收購英國Protean公司,獲得乘用車輪轂電機驅動技術
    藍鯨汽車5月30日訊恆大健康(HK00708)今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已全資收購英國輪轂電機公司Protean,進一步完善造車布局。(恆大與Protean合作協議籤字儀式現場)英國Protean成立於2008年,在全球擁有130多名技術科研專家,總開發時長超過 100 萬小時,獲得150多項授權技術專利,待授予技術專利亦有150多項,涵蓋了電機、逆變器設計以及輪轂電機的應用等領域,成為全球唯一可實現量產的乘用車輪轂電機企業,並已與奔馳、福特等全球各大整車廠建立合作。
  • 全資收購英國Protean 恆大又添利器!揭秘許家印造車的「高端裝備」
    又一則重磅消息引發汽車界震動:英國時間5月30日,恆大與英國Protean在倫敦籤訂協議,全資收購英國Protean,一舉拿下世界頂級乘用車輪轂電機技術!這半年來,恆大閃電掃貨瑞典、日本、荷蘭、英國等地,將全球最頂尖的整車製造、電池、輪轂電機等多項硬核技術收入囊中,打造了完美的產業鏈閉環,集齊了一手業內「王牌」!
  • 恆大童世界破解行業同質化難題 多元化轉型路徑清晰
    8月27日,恆大旅遊集團旗下核心拳頭產品恆大童世界正式亮相,進軍主題樂園產業,這被視為恆大集團多元化戰略布局的關鍵棋子。今年年初恆大宣布完成向「房地產+服務業」的戰略轉型,除地產外,還重兵布局文化旅遊、金融、健康三大產業,而恆大童世界正是恆大在文旅產業布局中的關鍵棋子。 易居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恆大此次進軍主題公園領域,主要是基於此類市場的容量較大,且其地產業務發展順利,有相對充裕的資金進行大項目投資。
  • 國外網友熱議,恆大收購法拉第是為中國獲取新科技
    》(恆大收購法拉第是為了中國獲取新能源科技嗎?)全文報導了,恆大方面投資20億美元收購45%的股權,是想要控制FF這家公司,從而將世界頂尖技術引入中國。文中還提到提到,美國貿易總署發布的一份53頁報告中稱,這個項目被列為,中國使用不公平技術手段盜竊智慧財產權計劃的一部分。
  • 恆大145億元入股廣匯集團,為法拉第銷售鋪路
    23日晚間,中國恆大集團發布公告稱,恆大集團將以145億元入股廣匯集團,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雙方同意在汽車銷售、能源、地產、物流等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回顧下這三個月來恆大集團的動作,不得不佩服許老闆的行動力、執行力和財力。
  • 格力地產敲定免稅集團收購價格
    格力地產收購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免稅集團」)的交易價格終於揭開面紗。10月30日晚間,格力地產發布重組草案,擬收購免稅集團100%股權,作價122.15億元。
  • 打造新能源汽車「最強大腦」,恆大佔領行業制高點
    過去一段時間,恆大通過買買買,短短半年就覆蓋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卻常常被質疑,硬核購買就能造好車嗎?現在許家印給了答案:先通過收購,拿到全球最新最頂尖的技術,是正確的商業邏輯,而這也只是恆大新能源汽車的開局;等搭建起一個最頂尖的產研王國,再吸引具有研發最新技術的人才,鎖定未來,這是一個具有超前眼光的大局。《易經》裡講,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 金融風水大師,從三元九運看恆大轉型
    筆者這幾年從信託公司幹到了地產公司,幹的都是給地產融資的活兒,目睹地產行業的起起伏伏,心裡一直在思考一個課題,房地產企業到底如何長久發展?當然,在信託的時候想這事兒更多是為了房企別給壞了我放的貸款;後來跑到地產企業,有緣接觸了地產多元化,想這事兒更多還是思考地產企業長久發展的可能方向,轉型開闢新賽道自然就是一條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