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兒童轉院到杭州救治 8歲女孩還不知道媽媽已經離開了……遭遇...

2020-12-03 杭州網

都市快報 首席記者 蔣大偉 記者 林琳 徐慧興 孫毓 見習記者 陳彥汝 黃煜軒 製圖 高薇 連誠 通訊員 方序 周昀潔 孫昊 方華 楊博軒 章一力

前天傍晚,瀋海高速貓狸嶺隧道裡的一起火災,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事故發生後,省委書記車俊,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分別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救治受傷人員,恢復交通秩序,查明事故原因。

省衛健委組織醫療專家連夜馳援台州,第一時間組織省級呼吸、急診、ICU、燒傷、兒科等9名專家組成省緊急醫療救治隊伍。經省緊急醫療救治專家組會診,決定將傷情危重的3名兒童轉院到省兒童醫院救治。

為節約轉院時間,昨天,省衛生健康委緊急聯繫調度了兩架直升機前往臨海台州醫院,接送其中2名危重兒童轉運至杭州,另外一名兒童由救護車轉運至杭州,以確保患兒第一時間得到良好救治。

省兒童醫院在接到患兒後,立刻開通綠色通道,準備好監護室病房,同時組織呼吸內科、內鏡中心、神經內科等多科室的資深專家聯合會診。

目前,3名兒童已住進PICU,準備接受下一步治療。省兒童醫院將進行多學科會診,全面評估三名兒童的病情,形成救治方案,全力救治三名事故重傷患兒。

昨天,我們在醫院見到了幾位這次事件的親歷者,還有傷者的家屬。

一家六口從上海返程

爸爸衝進隧道救出多人

唯獨沒找到自己的兒子

8月27日下午,溫嶺橫峰。林先生打掃了房子,買了菜,準備下廚做一餐飯迎接從上海回來的家人們。

此前兩天,他的妻子帶著丈母娘、老母親、小舅子以及兩個兒子一起去了趟上海,目的是給孩子們做一下體檢。

臨近傍晚7點,妻子給他打來一個電話,說貓狸嶺隧道裡有車子起火,他們被困在隧道裡了。

電話裡,妻子的聲音微弱,語氣急切,林先生放下手中的廚具,急匆匆地開著家裡的皮卡車,上高速直奔臨海方向而去。

19時40分許,他的車子抵達貓狸嶺隧道往三門方向的隧道口,他看到對面方向的隧道口正冒著黑煙,停在隧道口的救護車閃爍著警示燈。他把皮卡車停在了路邊,取了車上的一條舊毛巾,用礦泉水淋溼後,帶上手電筒翻過高速公路兩個方向車道之間的綠化帶,到達了位於對向路上的隧道口。

往隧道裡看,濃煙滾滾。他將淋溼的舊毛巾在臉上圍了一圈,正好遮住口鼻,然後沒有絲毫猶豫地衝進了濃煙裡。

這是一條長度超過2公裡的隧道,在煙霧裡看清東西都很困難,要準確找到被困的家人,更是不易。

「進入之後沒多久,摸索到了一個人,不知道是誰,也看不清,我就決定把他先帶出來。」林先生說,帶出人之後他再次進入隧道,再遇到人,帶出來……就這樣來來回回兩個小時,他從隧道的濃煙裡或扶或背,弄出來8名渾身漆黑的被困者,將他們一一送上急救車。

此時夜色已漸漸深了,現場救援還在繼續,他自己也和被救出來的人一樣,渾身漆黑,但仍舊沒有發現自己的家人。

隨後,他再次進入隧道,最終找到了老母親、丈母娘和大兒子,送上救護車。他又打聽到,小舅子已經從隧道之間的通道脫困,妻子則被救援人員救出送往醫院救治。

小兒子去哪了?就在林先生奮勇救人的時候,微信朋友圈裡很多人正在轉發一條「尋親」消息,配圖裡的男孩雙腿被煙燻得漆黑,躺在病床上,正是他的小兒子。

因為病情嚴重,昨天下午,林先生的兩個兒子先後被直升機送到杭州接受救治。

昨天下午5點,兩個孩子都已經被送入省兒童醫院PICU病房。

孩子們的嬸嬸住在杭州,昨天也匆匆趕到了醫院,等在病房門外。嬸嬸說,兩兄弟大的9歲,小的7歲,在隧道裡都吸進了不少濃煙,哥哥正在進行洗肺治療。

另一個親戚打開手機,給我們看林先生的車。他的車原本是白色的,經過隧道救援後,已經完全被燻成了黑色。

「一家6口人現在都在醫院ICU,我現在也看不到他們,不知道他們現在的傷勢。」林先生的聲音沙啞且疲憊,因為擔心家人的安危,這位英勇的爸爸一直不敢睡覺,守在ICU門口,寸步不離。

8歲女童正在杭州治療

還不知道媽媽已經離開了

在林氏兄弟之前,還有一個8歲小女孩小王由地面救護車轉運至省兒童醫院。

昨天下午4點25分,救護車一到,小王就被送進了PICU,她的姑父和另外幾個親戚坐在等候室裡,神情沉重。

姑父說,小王當時和爸爸、媽媽還有外婆同坐一輛車,一家人去天台旅遊,正在回玉環的路上。如今,小王爸爸還在重症監護室搶救,外婆也在醫院治療,而孩子還不知道,媽媽已經不幸遇難了……

小王的舅媽曉琳當時也在隧道裡。8月26日,曉琳一家和小王一家,開兩輛車一起到天台遊玩。8月27日傍晚6點,大家一起吃過晚飯,開車返回玉環。曉琳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一車開在前面,小王一家三口和外婆一車,跟在後面。

從天台到玉環,走高速,貓狸嶺隧道是必經的道路。18點36分,他們的車子進入貓狸嶺隧道,開了數十米,發現隧道右側車道上停著一輛正在燃燒的貨車。

當時隧道裡有風,往出口方向吹。曉琳看到兩個穿制服的人在拉水管,準備給貨車滅火。

她撥打了小王媽媽的電話,告訴她,前面有車子起火了,通過的時候小心點。車子繼續往前開,就是濃煙了,越往前越濃。丈夫打開了車頭的所有燈,都無法照亮前方的路。

曉琳說,他們的車已經被濃濃的黑煙緊緊包裹,除了一條微微反光的車道中間線,車外的一切都被煙霧阻隔,伸手不見五指。他們就這樣一路蝸行,摸索著出了隧道。但是,他們一直沒有看到有其他的車子出來,包括此前緊跟著他們的小王一家。

他們給小王爸媽和外婆打電話,三個人的電話都無人接聽。

直到晚上7點36分,小王外婆打來電話,說自己從隧道出來了。外婆說,他們一車人在隧道裡開了一段路之後,車裡也開始進煙了,於是他們決定棄車逃命。四個人一起下的車,但在隧道裡摸索逃生道路時失散了。外婆摸著隧道的牆壁,一步一步從隧道裡往外走,途中摔倒多次,出來時腿上到處是傷。

當天晚上,曉琳一家趕到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見到了小王外婆。之後,曉琳丈夫和趕來幫忙的親戚一起到台州醫院繼續找人。當晚11點,他們終於在台州醫院找到了小王一家。

民警龐學棟用尿打溼衣服捂著嘴

另一隻手不斷拍打隊友:千萬不能睡著

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的三名警員

在充滿濃煙的隧道裡捨命救援

8月27日18時30分40秒,省高速總隊台州支隊一大隊民警吳峰緯、龐學棟及協警龐子陽接到指令:貓狸嶺隧道發生事故,車輛排隊緩行。

雖然全長3.7公裡的貓狸嶺隧道口有黃色的警示牌告知來往車輛,這裡是事故的多發路段,但他們這一次進入隧道,比任何一次都要危險!

他們趕到貓狸嶺隧道後僅3分多鐘——18時33分,增援警力對貓狸嶺隧道口的吳岙卡口進行封閉。

就在高速交警擺放完警示樁封閉道路後,一輛滿載的危化品車停在交警面前。高速交警說,如果不及時卡口封道,危化品車和更多社會車輛進入隧道,傷亡可能會更嚴重。

短短1分鐘

一車皮革被點燃

「隧道裡起火很危險,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把火滅掉!」昨天,躺在台州醫院特需病房病床上的一大隊民警吳峰緯長嘆一口氣。

前一天傍晚,當他們的巡邏警車開進隧道後,起先並沒有發現車輛起火的情況,直到靠近隧道中段一輛安徽牌照的半掛車時,吳峰緯看到半掛車的後部冒出火光,大家趕緊掏出警車上的兩個滅火器,對準起火點就噴,可是火卻並沒有被滅掉。

吳峰緯和龐學棟轉身找到隧道牆邊的消防設施,當他們把消防龍頭和水帶接好準備繼續滅火時,火勢已經蔓延到了半掛車的車廂,前後短短1分鐘,車上的滿滿一車皮革被迅速點燃,火光衝上了隧道頂端,一股刺鼻難聞的氣味向四周蔓延。

眼看火勢已經無法控制,三名警員請求增援,並立即展開疏散,他們先把站在半掛車旁的半掛車司機拉到警車上,然後通過警報器呼叫半掛車附近的車輛迅速繞過起火車輛往前開走,讓堵在半掛車後面的車輛儘快調頭撤離。

被困在警車內

用尿液浸溼衣服捂嘴

在起火半掛車附近,3名警力不斷疏散群眾和車輛撤離,但沒過多久,他們發現,眼前已是濃煙密布,充滿有毒氣體的黑煙嗆得他們無法呼吸,他們和半掛車司機趕緊坐上警車準備撤離。

眼前的能見度幾乎為零,警車沒開出多遠,就因為看不清前方的路撞到了路邊,左前輪也爆胎了。

更糟糕的是,由於現場濃煙太大,溫度過高,警車已經無法啟動,他們只能利用車上的電瓶打開空調,開啟內循環,儘量不讓濃煙吸入車內。

沒過多久,電瓶裡的電耗盡了,他們試著下車步行疏散,但一開門濃煙就嗆得他們無法呼吸。

「這樣的濃煙,我們下去堅持不了一兩分鐘,我提醒同事們在車裡等待救援。」吳峰緯說,當時車上有一瓶礦泉水,他把水給每個人的衣服上都倒了點,打溼衣服捂住口鼻,但車裡越來越熱,衣服很快就幹掉了,他們感覺警車外的溫度不斷在上升……

昨天,網上熱傳一段民警龐學棟在工作群向同事求救的語音:「快來救救我們,快撐不住了!」

警車內,四個人先後開始出現了嘔吐、頭暈的身體反應。隨著時間推移,車內溫度也越來越高,吳峰緯估計,「車內溫度有四五十攝氏度。」

民警龐學棟用尿打溼衣服,車裡四人互相一隻手捂著嘴,另一隻手不斷拍打對方:千萬不能睡著,救援很快就到。

在堅持了一個多小時後,已經虛脫的三位警員和半掛車司機被增援的消防隊員和同事救出,緊急送往醫院,此時,他們已經吸入了過量的濃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昏迷。民警龐學棟、協警龐子陽因吸入廢氣過多被緊急送往ICU病房搶救。三位警員的主治醫師說,三位傷員主要是吸入混合性氣體導致氣道灼傷,目前身體狀況穩定,半掛車司機也沒有大礙。

傷亡人員集中在貨車前那8輛車裡

如果卡口再晚1分鐘

後果會更嚴重得多

事故發生後,交警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了調查,發現事故中的傷亡情況主要集中在半掛車前方的8輛車中。

其中,8輛車裡最前面的紅色轎車有與隧道減速帶撞擊的痕跡,可能是司機在濃煙中無法辨別方向,發生碰撞後將車輛停在路中央後棄車撤離,這也導致了跟在後面的7輛車沒有能夠及時撤出隧道。

當時,在第一批警力趕到後,高速交警的第二批警力也馬上趕到,民警們通過喊話,將被困在隧道的100多名群眾,80輛車輛中的52輛通過倒退、調頭疏導出隧道。

在疏散工作完成後,民警和消防隊員幾次進入隧道內,查看未撤離的車輛內是否還有被困人員。

接警後6分鐘,在貓狸嶺隧道入口附近駐守的高速交警在吳岙卡口封道。

記者通過監控看到,當天18時33分左右,高速交警在啟動應急預案後,在貓狸嶺隧道前方的吳岙卡口擺放警示樁,剛好將一輛滿載的油罐車和更多社會車輛攔下。

「如果沒有及時卡口封道,更多的車輛特別是油罐車進入隧道,後果可能會更嚴重!」高速交警說。

再過十天要訂婚了

民警在警車裡

回憶了自己的一生

「怕不怕?」昨天,面對這個問題,三名受傷的警員都點點頭。「當然怕了!」民警龐學棟說,被困在高溫和濃煙的車裡,他回憶起了自己的一生,想到自己和家人經歷過的那些開心事。

突然,同事龐子陽重重拍了他一下,「集中精神,不要睡著!」

他們堅信,可以挺過去。

再過十天,是台州高速交警支隊一大隊民警吳峰緯和女友高倩倩訂婚的日子。

昨天下午,在台州醫院治療的吳峰緯躺在醫院病床上,鼻子上插著吸氧管,雖然意識清醒,但是說話有氣無力,不時咳出一些黑色痰液來。醫生說,吳峰緯至少要住院觀察三天,否則有呼吸衰竭的可能。

27日晚上,高倩倩打吳峰緯電話,一連打了3個都沒有人接聽,又在朋友圈裡看到了貓狸嶺隧道內著火的消息,她隱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十分著急,直到凌晨,吳峰緯的弟弟才給她來了電話,傳來受傷的消息。隨後,她才和剛做完檢查的吳峰緯聯繫上,電話那頭吳峰緯一個勁地安慰她「沒事!沒事!」

吳峰緯的父親也在病房裡照顧他。他說,兒子當了7年警察,經歷了不少危險,但是仍然堅守在高速公路上毫不退縮,這次出事,他是昨天上午才得到消息,「這些事情他從來不告訴我們,怕我們擔心。」

吳峰緯說,同事們都很給力, 除了當天值班的民警和輔警,就連在家休息的民警和食堂大廚也開著私家車自發趕來參加救人!

昨天記者實地探訪貓狸嶺隧道

在貓狸嶺隧道的入口處有一塊提示牌:寫著事故多發路段。

如果你經常開車聽廣播,可能會聽到過貓狸嶺發生事故或堵車的訊息。2000年12月通車的貓狸嶺隧道前後與羊角山、巖下徐、牛官頭等隧道相連,組成長七八公裡的密集隧道群,這段隧道素以路況複雜和事故多發聞名。

貓狸嶺隧道群示意圖 製圖 連誠

昨天中午,貓狸嶺半掛車起火事故發生十幾小時後,我跟隨高速交警來到貓狸嶺隧道,南向(溫州方向)隧道已經完全封閉。

隧道頂部金屬支架被烘烤扭曲變形

地面滿是黑色的燃燒物殘渣

剛進入隧道,一陣刺鼻的氣味從車窗外傳來,越接近隧道中間氣味越強烈。

起火半掛車位於距離隧道北口1.7公裡左右,起火點周圍幾十米的隧道漆黑一片,地面滿是黑色的燃燒物殘渣,隧道兩側大量瓷磚脫落,隧道頂部用來架設路燈和線路的金屬支架被高溫烘烤得扭曲變形,頂部牆面出現了大面積的脫落,現場看上去一片狼藉。

高速交警說,起火半掛車附近,一輛大巴車的玻璃都熔化了,可見當時的溫度有多高。

在隧道起火點附近,隧道業主單位的工程人員運來檢測儀器,對起火點附近受損的隧道進行全面檢測,「結構是否在火災中受損,我們要進行全面檢測!」一位業主單位的工程人員說。

高速交警介紹,起火的是一輛安徽牌照的6軸半掛車,荷載30噸,據司機描述,車上裝載了28噸皮革等貨物,從安徽運往溫嶺的皮鞋廠。

記者在隧道裡看到

隧道內都配備有氣通門

除了起火區域周邊為了安全起見斷電,步行在隧道通電的區域內,我發現牆壁上都有逃生通道的亮燈指示,隧道頂部安裝有排風設施,每隔一段區域還有消防栓和緊急停車帶。

高速交警說,隧道內有緊急停車帶,有消防設施,但和普通高速公路相比,隧道內沒有應急車道,在發生火災時濃煙不易於排出,疏散難度更高。

因此,隧道內都配備有氣通門。

我看到,隧道內每隔不到1公裡就有一個氣通門,打開捲簾門,可以通過通道到隧道的另一側,在隧道一側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可以撤離到另外一側。

在貓狸嶺隧道溫州方向起火後,高速交警台州支隊一大隊民警王韜和輔警沈侯兵就從溫州方向衝進隧道,準備通過氣通門救人。

「我們拉開第一個氣通門,一股刺鼻的濃煙就衝了出來,嗆得我眼睛刺痛,不停地流眼淚,打開警用強光手電筒,都看不到半米以外的東西;我們只得打開下一個氣通門,結果情況也是一樣,等到打開第六個氣通門,濃煙才稍微好一點兒,雖然沒戴防毒面具,只有防霧霾口罩,但是我們也不管那麼多了,先救人再說!」王韜說。

在這次火災中,王韜和沈侯兵兩次衝進火場,第一次救出三名大人和一名兒童,第二次又救出了兩名大人,自己卻因為吸入大量有毒濃煙而住院觀察,不時咳出黑色痰液。

隧道就像是一個臥著的煙囪,

一旦發生火災,有毒煙霧擴散很快

杭州消防告訴你 千萬不要被動等待救援

在隧道裡遇到類似事故,應該怎麼逃生呢?

昨天,記者採訪了杭州消防支隊宣傳科副科長楊博軒,他強調,在救援力量到來前,隧道內的人應該及時自救。

隧道內的人應該主動逃生

楊博軒從消防救援的角度分析了此次貓狸嶺事故:「當時這輛自燃的貨車起火停在慢速車道內,濃煙迅速蔓延導致滯留的人傷亡。我從一些相關部門了解到,當時事故發生後,很多停在隧道內的私家車主並沒有引起足夠的警惕,甚至有人一直坐在車內等待,直到高速交警上前拍窗才下車逃生。其實這樣是十分被動的,發生這樣的事故後,隧道內的人最應該做的就是第一時間主動逃生。」

「一般在隧道內的右側牆壁上每間隔50米,會設有一個手動報警按鈕和消防設備箱,被困人員可以利用隧道消防設施實施自救滅火。而雙向隧道中,每間隔250米會有一個連接兩側通道的人行通道,一般在門上掛有提示,間隔750米有一個車行通道,可以進行車輛的跨區域疏散。」

楊博軒說,作為自燃貨車的司機,若車輛無法駛出隧道,應儘可能靠邊停車,騰出一定的空間,避讓後側車輛通過。在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同時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應當立即報警並利用隧道內的消防栓控制火勢。一旦發現火勢無法控制,馬上疏散逃生。

作為後方被困的人員車輛,在發現前面車輛著火,且確認自身車輛已無法通過後,應該馬上選擇棄車撤離,同時進行報警。「在步行逃生過程中,也可以通過揮手方式提示後方車輛前面有事故發生。如果對隧道比較熟悉,可以觀察自己處於隧道的什麼位置,若是離隧道入口不遠,可以立刻向後方逃生。若有把握自己離出口不遠了,且能夠避開濃煙和火焰,也可以向前方逃生,一般情況下,應該選擇與煙氣流動相反的方向進行逃生。」

為什麼隧道火災威力這麼大?

「跟隧道的形狀和封閉構造有關,隧道長、路面窄,就像是一個『臥著』的煙囪,一旦發生火災,有毒煙氣擴散很快,極易造成人員窒息死亡,且由於是封閉結構,煙氣無法散去,熱量積壓,還容易造成次生災害。」楊博軒說。

一旦隧道發生火災後,救援最大的難點在於交通疏散、抵達火點以及應急排煙。

「如果是單向隧道,救援力量往往只能從入口進入,如果前方交通擁堵,救援力量就無法及時到達。加之在一些隧道火災事故中,一部分私家車駕駛人會選擇調轉車頭,逆向駛出隧道,這又大大增加了交通擁堵的可能性。如果是雙向隧道,救援力量可以從對向車道進入隧道,再借用人行連通道、車行連通道等進入到事故隧道內開展救援。但是受限於隧道內溫度、能見度,以及較長隧道的供氧問題,隧道救援的難度比一般火災更大。」

煙燻致死的概率比火災致死大得多

「與一般建築火災一樣,隧道火災中死亡的人真正燒死的並不多,大多數還是煙燻致死。」江幹區消防大隊防火參謀章一力說。「在火災時會產生大量煙霧,而煙霧是高溫的有毒顆粒,一旦吸入會造成人的呼吸道損傷,也就是吸入性損傷,最終導致大腦供氧不足而死亡。」

煙霧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化學物質及塵埃顆粒,如CO、CO2、NO、氰化物等,均可引起呼吸道黏膜損傷和肺水腫。此外,火災中天然或合成的有機物質不完全燃燒釋放大量CO,嚴重中毒可使人昏迷、意識喪失,甚至死亡。

遭遇突發事故時, 如何在隧道裡逃生?

甬臺溫高速貓狸嶺隧道交通事故,引發大家對隧道行車安全問題的關注,特別是在相對封閉的隧道內,遇到火災等突發情況時該如何逃生呢?

昨天,記者與杭州市路橋集團橋隧運行管理部取得了聯繫,工作人員邵俊向我們介紹了杭州隧道逃生通道的設置情況以及一些遇險快速逃生的方法。

山嶺隧道雙洞之間有逃生通道相連

一側遇險可逃向另一側

隨著杭州城市的發展,路網正在不斷完善,由於杭州山水相間的城市地形,隧道便成了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有的是穿山而過的山嶺隧道,有的則是跨越水域的過江隧道,這些因地制宜的隧道在逃生通道的設置以及逃生方法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例如紫之隧道、半山隧道和冠山隧道,杭州的山嶺隧道一般有兩個方向的行車隧道,而這兩個方向的行車隧道之間是可以通過逃生門互相連通的。」邵俊說,在雙向隧道互相連通的情況下,若一個方向的隧道內出現火災等險情,隧道內的人員和車輛就可以通過統一開啟的逃生門進入另一方向的行車隧道,雙向隧道可互為逃生通道。

邵俊以紫之隧道做了舉例,「若紫之隧道北向南方向的隧道中出現了險情,那麼隧道內的人員和司機就可以通過分布在隧道內的29個橫向人員逃生通道和28個橫向車輛逃生通道,進入相對安全的南向北隧道進行逃生。」

邵俊表示,紫之隧道在幾段隧道區間之間設置的露天橋梁,也是重要的逃生通道之一,遇險車輛和人員可以在這個露天空間內等待救援。

同時,杭州山嶺隧道內每間隔25米就配備了一處消火栓和滅火器,還有完善的排風系統可以第一時間啟動排煙,儘可能保證隧道安全。

除了一些擁有雙洞雙向隧道的山嶺隧道,邵俊還提到了部分西湖景區內長度較短,且為單洞雙向隧道的山嶺隧道,他說,由於逃生距離較短,這些隧道的逃生主要依靠隧道口直接向外撤離。

過江隧道逃生通道在行車道下層

坐個滑滑梯便可到達

由於山體隧道主要是通過爆破開挖建造,因此逃生通道都位於地上。但像慶春隧道以及在建的望江隧道、博奧隧道等運用盾構建造的過江隧道,逃生通道則基本位於行車道的下層,「盾構出來的隧道形狀是圓形的,隧道內的行車道是依靠路面板鋪設而成,而行車道下方的半圓形空間就形成了逃生通道。」邵俊說。

那麼如何進入這些逃生通道呢?在過江隧道的路面上,每隔80米就設置有一個逃生口,逃生口有蓋板蓋住,蓋板下方是一個滑滑梯,隧道出現險情時,遇險人員就可以通過這個滑滑梯直接滑入逃生通道內。

邵俊說,為了讓所有的人員都能快速逃生,這個蓋板的打開方式非常簡單,蓋板上方有個拉環,小學生都能輕鬆拉起這一逃生蓋板,人躺下來,大約五六秒鐘就能滑到逃生通道中。

此外,慶春隧道等隧道中的消防系統還配備了雨噴淋系統,一旦隧道內裝飾板上安裝的煙火探測器自動感應到火災,系統就會聯動,人工確認後,開啟雨噴淋系統。噴射出來的水柱非常猛烈,能夠對滅火起到有效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隧道基本都已裝有自動報警系統,包括溫感、煙感等自動報警設施,跟消防聯動,設計都較為智能,給逃生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也確保隧道的安全運行。

杭州消防總結了 隧道內逃生要點

1.要主動撤離,不要因為隧道比較深就在原地等待。

2.要選擇正確的方向,疏散時切忌順風逃跑。

3.要儘量用水打溼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減少煙氣侵蝕。

4.最佳逃生路線是沿著隧道內側跑,哪怕是濃煙瀰漫,也能看到內側牆壁上的防火門。一般來說,隧道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個防火門,門上方有「安全通道」的標誌,這些門裡藏著可以逃生的通道。在這樣的事故中,不能懷著僥倖心理原地等待,因為等待越久,獲救的概率越低。

1分鐘,記住隧道安全設施在哪裡

相關焦點

  • 25歲女孩患罕見「蜘蛛指病」生命垂危 這種病叫「馬凡氏症候群」可...
    而在我們紹興,就有一名25歲女孩正在被這種極為罕見的疾病折磨著。女孩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10多年後突然發病性命垂危今年的國慶節小長假,家住越城區富盛鎮董溪村的顏幼良一家過得非常艱難。小女兒顏銘燕今年25歲,10月5日,突然肚子疼,第二天,還出現了嘔吐、渾身乏力的症狀。7日上午,因出現呼吸不暢,顏幼良便將女兒送至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
  • 8歲小女孩遭遇不幸左眼失明 父親想移植眼球(圖)-廣西新聞網
    8歲小女孩遭遇不幸左眼失明、臉部毀容,愛心從四面八方湧來父親說「想讓我的眼睛幫女兒看世界」 18歲女孩遭遇不幸左眼失明韋福君今年34歲,幾年前離異後,帶著女兒韋雅莉生活在南寧市上林縣三裡鎮韋寺村弄老莊。今年3月22日,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打破了一家人的平靜日子。事發後,受傷的韋雅莉馬上被送到鎮上的醫院搶救。
  • 海報直擊丨天津鐵路橋坍塌一名傷者轉院救治 其妻子:傷情需進一步鑑定
    2日下午,記者在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遇到此次事故中受傷的一名傷員,正在進行轉院治療。其家屬表示,目前並不確定其傷勢情況,需要大夫做進一步治療鑑定。根據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發布信息的平臺「濱海發布」於11月1日發出的官方通知,此次事故造成7人死亡5人受傷,而在11月2日根據《人民日報》的消息,此次事故已經造成8人遇難,其中5人現場遇難,3人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遇難。
  • 19歲女孩多重人格被疑戲精,他們盡力救治,你的無知卻在極力阻止
    19歲女孩多重人格被疑戲精,他們盡力救治,你的無知卻在極力阻止最近網上有一個叫 Jess 的女孩很火。Jess今年19歲,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會多國語言。她自稱身體裡住著6個人格,並且在 youtube 上發表視頻介紹自己多重人格的情況,引起了網民的熱議。
  • 模仿動畫片:5歲孩子墜樓,10歲女孩鋸掉妹妹鼻子
    江蘇新聞12月25日報導,多名幼兒因模仿動畫片中危險動作導致自己或他人受傷,小荔枝提醒幼兒缺乏分辨能力,需要家長看管和安全意識教育,遠離危險。 常州6歲女童蕾蕾平時喜歡看動畫片。 天色漸暗,蕾蕾忽然有點害怕,想去找媽媽,可是門被鎖,這時,蕾蕾想起動畫片《熊出沒》裡光頭強沿著水管下滑到地面的情節。
  • 浙江9歲女孩身高遠超同齡人,醫生卻說長不到1米5!得知原因媽媽痛悔
    近日 浙江海寧一名年齡9歲 身高142釐米的小女孩小杏(化名) 突然「做大人了」 這可嚇壞了媽媽..... 怎麼回事?
  • 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紛紛跳樓!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
    該男孩,就讀南京鼓樓實驗中學,因到校未帶學習用品,家長被請到學校談話,晚上因為玩電腦,被媽媽批評,雙方發生爭吵,孩子自殺身亡。4月20日,杭州開學第一天,杭州大關東七苑小區,有個14歲左右的男孩從六樓墜下,幸好孩子被搶救過來,但腰椎、胸椎骨折,有輕微腦震蕩。
  • 10歲女孩骨髓移植手術前想媽媽:能回來看看我嗎?
    (原標題: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前 10歲女孩想媽媽:能再回來看看我嗎?)「想媽媽回來看看我,可怎麼也聯繫不上。」7月11日上午,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病的10歲女孩羅新蓮正在家裡調養身體,不久後,她將到成都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在小蓮的記憶的,父母離婚後她一共只見過媽媽三次面,而且都是在自己生病之後,媽媽主動回來看望她。
  • 7歲小女孩捐骨髓救母親:有點疼,但我忍住了
    原標題:7歲小女孩捐骨髓救母親:有點疼,但我忍住了30歲母親突發再生障礙性貧血幾天前,7歲的小女孩琳琳做了一個夢,在夢裡,媽媽的病好了,回家後帶著她去吃了她最喜歡的炸雞。「我希望媽媽病好後,能帶我去海灘玩。」這個眼睛大大的、笑容甜甜的小姑娘如此說道。140公裡之外的杭州,李月夜還住在無菌病房裡,因為嘴巴潰爛只能喝稀粥。
  • 調皮寶寶臍帶打結,媽媽突發早產緊急轉院新世紀
    緊急轉院,盡全力延長孕周5月21日下午5點15分,999急救車駛入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產科樓的時候,產科已經啟動了急診搶救流程:搶救床已經就位,醫生和護士也都準備就緒,隨時搶救這位臨時轉院過來的孕媽-張女士!
  • 「為了當網紅賺錢,3歲女兒被我餵到70斤」
    從2018年至今,這個名為佩琪的3歲女孩,憑藉超大的胃口和胖嘟嘟的外形獲得了眾多網友的圍觀,她播放量最高的吃播視頻,瀏覽次數達到了55.6w。 可到了去年8月份,事情開始變得不對勁。 佩琪的父母拍了大量女兒吃飯的視頻發布到網上——每次都是胡吃海塞,食量驚人。
  • 被性侵3次後,這個17歲女孩選擇了安樂死……
    6月2日,17歲的荷蘭女孩Noa選擇了安樂死,她在自己的房間裡結束了短暫的一生。6年前,11歲的Noa在學校派對上,遭到了同齡男生的性侵。惶恐、羞愧、無助……不懂得該如何應對這一切的Noa選擇緘口不言。她以為,這只是一個噩夢,再過段時間,夢就會醒。然而,噩夢不僅沒有遠離Noa,甚至又讓她遭受到了接二連三的重創。
  • 16歲「新娘」嫁24歲表叔續:女孩稱「我是被騙來的」
    3月18日中午,由上遊新聞首發,備註全國輿論關注的16歲甘肅隴西「新娘」芳芳(化名)語出驚人。她對上遊新聞記者說:「我是被騙到杭州來的,手機被砸了,還不讓和我家裡聯繫。」攝影/上遊新聞記者時婷婷此時,距芳芳被困杭州,已有2個月了。家住甘肅隴西縣柯寨鎮張家灣村的48歲農民張春銀,今年春節後偶爾從親戚口中得知,暫住前妻家,尚在念初三的16歲女兒芳芳,竟輟學跟親戚跑到杭州,與比自己大8歲的表叔李某明「成親」,並拍了婚紗照。3月16日,上遊新聞刊發《16歲甘肅「新娘」嫁給了24歲表叔》一文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31歲二胎媽媽急需救命血!孩子才剛出生……
    3月15日中午,記者從省血液中心省兒童醫院獻血屋獲悉,已經陸續有不少愛心人士來為這位大出血的媽媽捐獻血液及血小板,由於患者還未脫離生命危險,目前仍需大量的血液,南大二附院、省血液中心及患者家屬希望通過本報,呼籲更多愛心人士加入這場生命的緊急救援中。
  • 4名兒童食用野蘑菇中毒,僅1人倖存
    已經收治4名兒童患者都是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其中,僅有一名1歲半兒童倖存……4名兒童食用野蘑菇中毒 僅1人倖存8月20日,西安市兒童醫院同時收治了1歲半的女孩婷婷(化名)和2歲半的男孩晨晨(化名),兩人均是一起10人聚集性中毒事件裡的兒童。
  • 因父母在外打工3名女孩自己弄吃的,卻不幸吃到毒蘑菇致一人死亡
    據越南媒體4月30日報導,來自Dien Bien公社Na Co Sa村的3名女孩在父母離開家工作時,到森林裡採摘蘑菇食用。然而,由於誤食了有毒的蘑菇,3人全部中毒,其中1名女孩還不幸身亡。據悉,這3名女孩分別是:Rank Thi P,現年14歲;Rank Thi T,現年12歲;Giang Thi S,現年6歲,全部居住於Dien Bien Na Po Sa社區Na Co Sa鎮Na Co Sa村。據Na Co Sa公社負責人稱,4月26日上午,這三個女孩出現了頭痛、噁心和腹痛等相關症狀。
  • 6歲女孩離開人世,把眼角膜、大腦都捐了!為何會患上這種病?
    對於女兒的離開,他說儘管有心理準備,還是不能接受。  他已經離開杭州回到了松陽老家。  「這一次,我沒能帶著菲菲一起回去,距離第一次帶著她來求診,才過去了三個月。」菲爸難過得不能自已。  今年三月下旬開始,菲菲變得有點不太一樣,走路搖搖晃晃。一開始誰也沒有在意,只是覺得大概是小姑娘玩累了。
  • 來自高山鄉的報告丨留守兒童想媽媽 向「心靈小屋」傾訴
    「你想爸爸、媽媽嗎?」記者問。「想啊,可是沒有辦法。」女孩說。爸爸在外地打工,媽媽很多年前就跑了。「老師對你好嗎?」「好。他們教我們吹葫蘆絲,教我們打桌球,教我畫竹畫,就沒那麼想了。」「媽媽來看過你嗎?和媽媽有聯繫嗎?」「沒來看過。和媽媽有聯繫,用微信。」女孩說。
  • 杭州一8歲女孩因遊泳感染血吸蟲病 此病已銷聲匿跡22年
    原標題:杭州一8歲女孩因遊泳感染血吸蟲病,此病已銷聲匿跡22年  這是一個年輕人很少聽過的毛病——血吸蟲病。  老一點的浙江人,一定對這個傳染病印象很深,要知道在解放初期的時候,浙江還是血吸蟲病的重度流行省份,病人204萬,在全國排第二。
  • 貴州啟動航空醫療救援緊急轉運山體滑坡事故重傷兒童
    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記者了解到,獲救人員中有兩名重傷兒童。其中,8歲的傷者周線勝入院診斷為廣泛頭皮血腫、雙側股骨中上段骨折,全身多處擦傷,病情危重。經過積極救治後,還不能完全排除雙股骨幹骨折,且需進一步明確有無腰椎、頭顱、腹腔等受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