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未來5年發展有了「導航」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交通運輸部今天在解讀《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時提出,這是面向未來5年研究提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此前,11部門聯合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了2025年的一系列戰略願景。《指導意見》的出臺,意味著實現這些戰略願景有了具體的「導航」。

「自動駕駛技術通過載運工具、基礎設施與運行管控的有機融合,實現道路交通部分或完全自動化運行,是對傳統運輸模式和出行方式的一次深刻變革,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焦點領域之一。」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龐松表示,近幾年,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產學研用各方創新熱情高漲。

據悉,全國已發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超過400張,布局認定了7家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基地,支撐技術研發與測試。交通運輸部還組織開展了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並會同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在京禮高速、洋山港東海大橋、雄安新區等推進一批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試點項目,探索前沿技術應用方案。

具體到未來5年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十二項具體任務。其中,在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方面,明確提出包括加快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完善測試評價方法和測試技術體系、研究混行交通監測和管控方法、持續推進行業科研能力建設等,引導創新主體圍繞融合感知、車路交互、高精度時空服務、智能路側系統、智能計算平臺、網絡安全、測試方法和工具、混行交通管理等進行攻關,不斷健全技術體系。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關鍵技術報告:慣性導航和背後的晶片大戰【附下載】| 智...
    隨著智能駕駛的興起和快速發展,預計慣性傳感器在 2018 年的全球市場空間為1.6 億美元,到 2022 年將達 9 億美元。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來自基業常青經濟研究院的慣性導航報告,介紹慣性導航技術的進展,盤點產業格局預測未來發展。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該綱要指出,加強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衛星導航等新技術研發應用,支持龍頭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建立長三角人工智慧等新型研發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和創新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頻頻出臺的政策表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將其看作汽車產業升級的必備條件。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該綱要指出,加強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衛星導航等新技術研發應用,支持龍頭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建立長三角人工智慧等新型研發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和創新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頻頻出臺的政策表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將其看作汽車產業升級的必備條件。
  • 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仍被低估的價值窪地
    中海達(300177.SZ):北鬥衛星導航定位行業龍頭,受益國土測繪和自動駕駛新需求作為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產業龍頭,中海達以北鬥+精準定位裝備為基礎做延伸,公司將先後受益於國土測繪需求爆發、自動駕駛全面普及浪潮等產業鏈新需求。公司在自動駕駛方向重點布局高精度地圖測繪和量產車用衛慣組合導航。
  •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報告2020(上): 感知篇——浪潮已至
    1.2 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具有迫切性自動駕駛可以提供更安全、更節能、更高效、更舒適的出行體驗,是國際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2015年5月第1版歐盟自動駕駛路線圖發布,選用SAE作為標準,預測到2030年全球有4400萬輛自動駕駛車輛;之後於2017年5月發布第2版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圖,提出分別在2020/2023/2025年實現L3/L4/L5自動駕駛;最新版技術路線圖於2019年3月發布,針對乘用車、貨車、城市出行車三種車型制定細分特定場景技術路線圖,其中乘用車、貨車、城市出行車分別在2020年、2020、2022年左右實現
  • 自動駕駛五大核心技術包括哪些呢?
    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9)》分析道,雷射雷達是未來L4~L5級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之一,將逐步由當前的機械旋轉式向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的晶片化、全固態化的方向發展。精確定位自動駕駛汽車需要非常精確的定位。除了基於雷達,雷射雷達,GNSS和攝像頭的普通傳感器之外,對於在城市環境中進行自動導航所需的車道級定位來說,軌跡估計也是必不可少的。當前,用於自動駕駛的高精度定位技術主要有以下三種。
  • 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技術產業
    前言:高精地圖的發展與自動駕駛汽車緊密相關,自從自動駕駛汽車開始上路公開測試以來,高精地圖產業就應勢而生並飛速發展。相對於以往的導航地圖,高精地圖是專為自動駕駛而生的,其服務的對象並非人類駕駛員,而是自動駕駛汽車。對於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而言,高精地圖是必備選項。
  • 廣汽具備了L3級別輔助駕駛?AR導航、全速域自動駕駛、遙控泊車!
    這年頭買車,稍微上點檔次的沒有L2級別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買了車以後在跟朋友炫耀的過程中也要特地的強調下L2級別自動駕駛,大家也都會感嘆:厲害厲害!但其實不管是說的人還是聽的人,可能誰都說不明白啥叫L2級別自動駕駛。
  • 李昭宏:高精度地圖決定自動駕駛決策平臺
    網易汽車5月11日報導 5月11日,在第二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 2016)舉辦期間,由網易汽車獨創的「網易·網際網路+汽車創新工場」第六期線下活動「未來汽車進化論」正式落地上海CES。來自自動駕駛領域專家、著名汽車廠商、零部件企業代表、全球領先ADAS企業及智能地圖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內的眾多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未來智能汽車發展,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深度討論。這也是繼2016年1月,「智·驅未來 2016 CES網易態度之夜」在拉斯維加斯CES上成功舉辦後的第二次CES同期活動。
  • 航錦科技:攜最新成果亮相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布局自動駕駛擁抱北鬥...
    隨著定位精度不同,導航及自動駕駛程度也會不同。在定位精度達到10米級別時,駕駛員可以通過實時導航輔助駕駛。當定位精度達到1.5米以下時,導航系統可以做到車道級別的預警,在高速公路場景可以完成自動駕駛。當定位精度達到0.5米以下時,自動駕駛可以應對快速路擁堵場景。當定位精度達到0.2米甚至0.1米以下時,在城市普通道路各類場景甚至突發場景中,自動駕駛都可以做到遊刃有餘。
  • LIDAR : 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
    2005年第二場比賽中,大衛霍爾發明了基於3D雷射的實時系統並申請了專利,這為Velodyne當前的雷射雷達產品奠定了基礎。在2007年第三次DARPA挑戰中,大多數團隊的感知系統使用的就是這項技術。大衛·霍爾的發明現在在史密森學會中被認為是實現自動駕駛的根本性突破。
  • 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 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圓滿落幕
    2019年2月20-21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在武漢·中國光谷圓滿落幕。本次高峰論壇以「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為主題,活動得到了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大力支持。
  • 權威發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自動駕駛入門秘籍
    此外,本白皮書還系統地介紹了自動駕駛控制的核心技術組成部分,包括車輛的縱向控制、橫向控制、自動駕駛的控制方法、自動駕駛控制技術方案。除了詳細技術介紹之外,該白皮書還介紹了模擬仿真技術,包括需求分析、技術方案、並預期未來發展的技術挑戰和趨勢。
  • 自動駕駛發展調查:產業化還需技術「破冰」
    汽車製造廠商、出行平臺以及科技公司紛紛搶灘自動駕駛賽道。作為一個處於發展初期的產業,自動駕駛從技術路線到落地場景,從合作模式到行業生態,目前依然處在產業化的初級階段。進行路試中的自動駕駛車輛。為了了解自動駕駛技術目前發展的現狀,記者來到位於北京亦莊的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測試路段進行體驗。一路上除了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測試車輛外,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出行公司的少量測試車輛也在進行測試,但並未載人運營。試運營中的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測試車。人民網記者胡挹工攝記者定位了自身站點,不久後就有車輛接單,叫車體驗和平時使用的網約車非常類似。
  • 從人工智慧到自動駕駛,軟銀為何選擇GM Cruise?
    北京時間5月31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宣布,軟銀旗下願景基金將以2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入股GM Cruise,軟銀將持有後者19.6%的股份, 以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我們認為《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制定了我國的自動駕駛分類標準,為後續出臺自動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提供了依據,為企業發展自動駕駛提供了準繩,有利於加速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根據此報批文件,我國將汽車自動駕駛分級分成六個等級,分別為0級應急輔助駕駛到5級完全自動駕駛。從0到5級,自動駕駛能力逐級遞增。
  • 北鬥完成組網,農機自動導航產業駛入快車道
    據筆者所知,到目前為止,農機自動導航系統在國內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0年---2009年,由國外的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克拉斯等公司,以整機進口的形式引入國內市場,進入了市場的啟蒙階段,雖然僅有個別發達農墾農場得以使用,但使用效果明顯;
  • 自動駕駛計程車:發展到了哪一步?
    ibVednc表1列出了到目前為止的無安全駕駛員Robotaxi大事或未來一年內可能發生的事件。本文內容將涵蓋無人駕駛Robotaxis的各個階段,並對未來的時間表進行預測。ibVednc從2017年6月的「Early Rider」開始,到2019年9月的首次無人駕駛,Waymo公司在鳳凰城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測試自動駕駛。
  • 百度李彥宏:未來十年,看好自動駕駛、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
    11 月 8 日晚間消息,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在未來的十年中,包括自動駕駛、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學習框架、數字城市運營、知識管理、AI 晶片和個人智能助手在內的八大關鍵技術,會出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從而對數字經濟,甚至更廣泛的社會、文化領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 雷射雷達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應用方向之一,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的遠距離深度相機雷射雷達作為汽車理解三維空間的主流方案備受認可,不過雷射雷達目前大且貴,這使得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充滿挑戰。那麼,如何才能破解這些難題,從而讓雷射雷達更進一步推動汽車與人工智慧之間的結合與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