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3D列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人造牙應用

2020-10-18 材料科學與工程

1、牙齒的作用

人類牙齒最基本的作用是機械地切割和磨碎食物,以分解食物,促進進一步的吞咽和消化。牙齒的第二個作用是實現頜面區美觀。對於無牙頜患者來說,牙齒缺失不僅影響咀嚼,降低生活質量,還會導致頜面區域塌陷,使人看起來特別衰老,影響外觀。

2、牙齒的結構

牙齒由冠部(牙齦線上方的部分)和一些根部(牙齦線下方的部分)組合而成。牙冠的外層是牙釉質,牙根的外層是牙骨質。這兩部分都有一個連續的牙本質內層,圍繞牙髓腔(見圖1)。骨骼和大部分牙齒都是由相同的基本材料構成的。僅僅是牙齒堅硬而又薄的外層(牙釉質)是完全不同的。組成骨頭的材料也被統稱為「骨頭」,牙齒(除了牙釉質)被統稱為「牙本質「。

圖 1牙齒結構示意圖[1]

3、牙齒根部材料選擇

一旦治療方法確定,牙齒結構明確,下一步就是考慮種植牙材料的選擇。由於牙齒是由兩部分組成的,所以需要分開考慮。用作根部的材料應符合一定的要求。它們的設計應能使營養物質擴散到移植細胞中,並引導細胞的組織、附著和遷移。

細胞成分、細胞外基質和支架以及生長和分化因子是骨組織工程的必要條件。細胞的附著、增殖和分化都需要支架作為基質。此外,生長和分化因子必須誘導細胞增殖。在過去,金屬、陶瓷和聚合物由於細胞存活率低和血管化緩慢而不能廣泛應用。為了實現這些材料的細胞組織、附著和遷移,適當的力學特性和降解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項目中有必要選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作為基礎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作為頂部。

3.1 PHA的特徵和屬性:

圖 2聚羥基烷酸(PHA)的一般結構

聚羥基烷酸酯是一種可用於組織工程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羥基烷酯集團擁有各種類型的材料,包括硬脆材料和軟彈性體材料。近年來,人們不斷探索和研究聚羥基烷酸酯的特性,以發展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如縫合、心血管補片、創面敷料、引導組織修復/再生裝置、組織工程支架等。

3.2 PHB 的特徵和屬性

P(3HB)是PHA基團中最簡單、最普遍的一種,也是PHA聚合物中最早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的一種。由於良好的經濟適用性,機械、化學和降解性。隨著聚羥基烷酸的發展,研究人員開始研究設計與無機相結合的複合材料的可能性,以進一步提高機械性能,降解率,並賦予生物活性。為了滿足牙齒的需求(圖3透明部分),PHB是修復和填充牙槽骨缺損部分的理想材料。PHB之所以能成為牙齒的基礎,主要是因為PHB是一種可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

圖 3 meshmixer 模擬人造牙

4、牙齒冠部材料選擇

ABS是一種工程塑料,丁二烯部分均勻分布在丙烯腈-苯乙烯基體上。ABS聚合物具有高韌性(即使在低溫條件下)、足夠的剛性、良好的熱穩定性、抗化學侵蝕和環境應力開裂能力。此外,PHB還具有廉價、耐用、熱膨脹係數低等顯著性能。成型方便,使ABS零件尺寸穩定,表面質量優良。總之,ABS具有生物相容性和不可降解性,可以作為人工牙種植體的一部分。除了牙槽骨部分,植入物部分材料應不可生物降解,ABS因其強度、柔韌性、可加工性和較高的耐溫性而優先,但在3D列印時會產生有害煙霧,乾燥後煙霧會消失。

5、3D 列印組織工程應用

3D列印是一項先進的技術,其定義是通過快速的方法逐層添加材料,使其成為目標物。實際上,它已經成為一種可以應用於製造業、建築維修、汽車製造、醫療應用等不同領域的快速製造工藝。在醫學衛生領域,三維應用可以概括為4個不同層次的。

首先,3D列印模型可以在二維基礎上更立體地顯示需要手術的體位,從而降低手術風險。其次,3D列印被認為是外科醫生的一種工具。例如,3D列印可以輔助構建個性化的牙齒模型(圖4為牙齒根部3D列印模型),醫生可以根據個體模型更專業地制定計劃。第三種是3D列印植入物,實際上是用來製造壞死骨組織的替代支架。最後,在組織再生方面,3D列印還能夠創造更接近人類自身器官的替代品,減少排斥反應。

圖4. 3D列印牙齒根部實物圖[2]

 (文:張子旋)

Reference:
[1] R.Shahar and S. Weiner, 「Insights into whole bone and tooth function usingoptical metrology,」 J. Mater. Sci., vol. 42, no. 21, pp. 8919–8933,2007.
[2] R.Sadid-Zadeh, A. Farsaii, A. Goodarzi, and E. L. Davis, 「Loss of tooth structureassociated with preparation for two monolithic CAD-CAM complete coveragerestorations,」 J. Prosthet. Dent., vol. 120, no. 3, pp. 403–408, 2018.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Roy Ipsita 實驗室碩士生Zixuan Zhang。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獲得可生物降解3D列印材料專利,可用於水下航行 ​
    2020年9月4日,白令三維獲悉,美國海軍科學家獲得了一項為期20年的專利,該專利是由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海洋基礎聚合物製成的3D列印材料,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分解。科學家團隊認為,使用新的3D列印材料,無人或自主水下航行器(UUV)等水下設備可以實現生物降解進而減少回收成本和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 科學家開發出可降解的水溶性3D列印支撐材料
    因此,為3D列印支持結構選擇正確的材料至關重要。 BREAKVS可溶性支持結構 有兩種基本類型的材料可用於支撐結構:可分離和可溶。分離支撐結構通常由類似於印刷物體的材料構造。列印後,可通過修整,機械斷裂或磨損來去除支撐物。所有這些步驟都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增加了時間和成本。
  • 食品廢棄物可轉化為可降解生物3D列印材料,破解「白色汙染」
    3D列印技術作為一項集光/機/電、計算機、數控及新材料於一體的先進位造技術,其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工與武器、汽車與賽車、電子、生物醫學、牙科、首飾、遊戲、消費品和日用品、食品、建築、教育等眾多領域,目前成為一種迅猛發展的潮流。理論上來說,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來列印。對於高端領域,列印材料的局限性嚴重阻礙了列印技術的發展。列印材料的瓶頸已經成為研究3D列印的重點問題之一。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這種技術使用一個擠壓3 d印表機,存款材料不是放在一個平面上在空氣中,但浴,暫停印刷材料,防止沉澱和崩潰(圖1)。因此,它提供了一個範式轉變生物列印通過減少需要生物仿生材料和可製造性之間的妥協。01懸浮介質標誌著基於擠出的3D生物列印的新時代懸浮介質具有獨特的特性,這些特性決定了懸浮和完全封裝印刷材料的能力。首先,懸浮液介質在沒有外加應力或非常低的應力(如重力引起的應力)時表現出固體狀特徵。應用一種應力來克服臨界應力,即屈服應力,將引發流動並使介質呈液體狀。
  • 3D列印材料之 PLA材料
    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澱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製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
  • 高強、可降解、具生物活性的可光交聯3D列印墨水
    該納米複合材料墨水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以及易於調節的流變性質、潤溼性、降解性和可列印性,同時具備良好的體外和體內的成骨能力,該納米複合材料墨水在3D列印骨移植物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F)在PBS中浸泡60天後,來自不同材料配方的BMP-2的體外累積釋放曲線。(G)具有不同濃度的nHAMA的納米複合材料的接觸角測量。(H)納米複合材料降解性能分析。(I)支架降解過程中溶液的pH值變化。
  • 青島科技大學史新妍教授團隊在3D列印可生物降解材料取得新進展
    由於塑料製品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廢棄塑料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在逐年加重。因此,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成為材料科學界在環境保護方面所關注的熱點與難點。3D列印作為一種快速發展的數位化成型技術,在不依靠模具製造複雜製品,特殊功能製件的快速成型和多材料(梯度材料)複雜幾何結構成型方面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根據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定義與分類,生物醫用材料可根據材料的性質、來源、用途等不同維度進行分類。生物醫用材料分類來源:正海生物招股說明書近年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組織工程材料等新材料逐漸應用在醫用領域,為眾多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機理、種類、應用!
    生物降解材料可分為完全生物降解型材料和生物破壞型材料,如圖1所示。完全生物降解型材料根據材料來源和製造工藝不同,可分為以下4種:摻混型、天然高分子型、化學合成型和微生物合成型高分子材料等。>材料的應用6.1產品包裝 生物降解包裝材料一般是將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入到層壓膜中或直接與層壓材料共混成膜。
  • 手機殼、3D列印模型、玩具……莞企探索生物降解材料「七十二變」
    在廣東眾塑降解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塑降解」)的展覽柜上,擺放著的除了裝滿顆粒材料的玻璃罐,還有許多材料製品——純色的手機殼、精美的3D列印模型、精緻的玩具擺件,甚至連做口罩的熔噴布都被陳列了出來。
  • PLA材料3D列印自行車架獲Eurobike金獎
    需要說明的是使用普通的3D列印材料製成的Aenimal Bhulk不僅外觀靚麗、材料環保,還能騎乘哦!他們進行了可行性分析來確定最適合的3D列印工藝和材料,考慮到自行車的丟棄速度,最終決定採用FDM技術相結合可降解的生物塑料PLA。
  • 乾貨——3D列印技術分類及材料應用詳解
    2)可加工材料種類持續增加,所加工零件可後期焊接。 3)價格昂貴,速度偏低。 4)精度和表面質量有限,可通過後期加工提高。SLM工藝應用範圍1)加工標準金屬的外觀、裝配、功能原型。PLA列印模型「PLA(Polylactide,聚乳酸),又名玉米澱粉樹脂,是一種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取出的澱粉原料製備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
  • 德國生物3d印表機:生物3d列印技術
    如果您希望應用在臨床方面,想短期就上市銷售,請關注第1層次和第2層次的產品,第3層次的可臨床產品非常少,基本可忽略不計,因為列印出來的產品都是醫療器械,即使買了印表機,也要合規申報,不能代替註冊本身,想通過購買印表機來馬上實現第3層次臨床合規產業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陶瓷or金屬|3D 列印材料在口腔醫學領域的應用
    高分子材料已成為目前3D列印領域中基本的成熟的列印材料, 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的代表, 具有較好的熱塑性、流動性與快速冷卻粘接性以及其迅速固化的性能。另外, 由於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可以使其能夠與陶瓷、玻璃、纖維、無機粉末、金屬粉末等形成新的複合材料, 在口腔醫學中, 聚乳酸 (PLA) 、聚己內酯(PCL)、聚富馬酸二羥丙酯(PPF)等屬於比較常見的3D列印材料。
  • 從墨水出發,顛覆生物3D列印
    摘 要 CELLINK公司是瑞典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研製出了首個通用型的生物3D列印墨水,適用於多種生物3D印表機,或為正在尋找合適的生物列印材料的研究機構或製藥公司帶來福音。
  • 首款基於PHA的環保型3D列印線材
    就算是在處於科技前沿的3D列印領域,塑料材料,如ABS等也是使用得最多的列印材料,這不免讓人擔心有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儘管另外一種常見的3D列印材料PLA更加環保,但是它的應用畢竟是有限的。為了改變這種狀況,Saphium Biotechnologies公司推出了一款基於聚羥基脂肪酸酯(PHA)物質的3D列印線材 — PHAbulous Philaments。
  • 為了製造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咖啡杯 這家公司把葫蘆種成了杯子形狀
    它們是由葫蘆製成的,使用定製設計的3d列印模具,葫蘆和我們常見的南瓜都屬於葫蘆科。該公司聲稱,這些可生物降解的杯子可以大規模生產,提供了比紙杯更環保的替代品。葫蘆是一種生長迅速的植物,每個季節都會結出結實的果實。一旦乾燥,葫蘆堅固的外皮和纖維狀的內瓤就會變得防水。
  • 巧婦不再難為無米之炊 3D列印材料大觀(全文)_3D印表機_辦公列印3D...
    利用3D列印製造的PA碳纖維複合塑料樹脂零件,具有很高的韌度,可用於機械工具代替金屬工具。全球著名PA工程塑料的專家索爾維公司,基於PA的工程塑料進行3D列印樣件,用於發動機周邊零件、門把手套件、剎車踏板等。用PA材料代替傳統的金屬材料,最終解決了汽車輕量化問題。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