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獲得可生物降解3D列印材料專利,可用於水下航行 ​

2020-09-06 白令三維

2020年9月4日,白令三維獲悉,美國海軍科學家獲得了一項為期20年的專利,該專利是由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海洋基礎聚合物製成的3D列印材料,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分解。

科學家團隊認為,使用新的3D列印材料,無人或自主水下航行器(UUV)等水下設備可以實現生物降解進而減少回收成本和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美國海軍使用UUV來容納和部署海洋傳感器和設備,用於測繪、觀察、研究和考古探險等。其中一些UUVs目前只為一次性使用而製造。回收這些物體通常很昂貴,因此許多物體被遺棄在海底,這不是一個特別環保的處理方案。

新的3D列印材料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使UUV在水下的處置更加安全,並抵消這些裝置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3D列印材料是由可生物降解的基礎聚合物和膠凝劑組成,可預先選擇所需的降解速度。聚己內酯(PCL)、聚羥基烷酸酯(PHA)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聚合物的組合,可以與瓊脂膠凝劑一起作用,使材料可以3D列印成任何尺寸或形狀,並具有指定的降解性能。

通過增加瓊脂膠凝劑的比例,該成分將為更大量的微生物和酶材料提供支持,從而加速相關UUV的降解過程。

材料的3D列印是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進行的,低於120攝氏度,以避免破壞用於該過程的生物材料內的微生物。

美國海軍的3D列印海洋生物可降解材料分解圖

美國海軍3D列印海洋生物可降解材料明細

美國海軍的3D列印海洋生物可降解材料分解圖


Techlink公司正在向企業免費提供這種3D列印材料,Brian Metzger說,他與巴拿馬城的海軍技術轉讓團隊合作,幫助私營公司將其發明商業化。你不僅可以將這種材料3D列印成幾乎任何東西,而且精細控制它的降解速度。這項技術有可能降低成本並有利於環境,它可以在所有類型的水下設備上應用。

相關焦點

  • 基於3D列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人造牙應用
    為了實現這些材料的細胞組織、附著和遷移,適當的力學特性和降解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項目中有必要選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作為基礎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作為頂部。>3.1 PHA的特徵和屬性:圖 2聚羥基烷酸(PHA)的一般結構聚羥基烷酸酯是一種可用於組織工程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活墨水」,可依據所添加細菌的不同種類,形成各種不同的三維結構,未來有望用於皮膚和器官移植。皮膚和器官移植可以拯救很多患者,但這項技術存在來源不足、排異反應等弊端。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或用於器官移植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加入不同菌種形成不同三維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
  • 食品廢棄物可轉化為可降解生物3D列印材料,破解「白色汙染」
    3D列印技術作為一項集光/機/電、計算機、數控及新材料於一體的先進位造技術,其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工與武器、汽車與賽車、電子、生物醫學、牙科、首飾、遊戲、消費品和日用品、食品、建築、教育等眾多領域,目前成為一種迅猛發展的潮流。理論上來說,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來列印。對於高端領域,列印材料的局限性嚴重阻礙了列印技術的發展。列印材料的瓶頸已經成為研究3D列印的重點問題之一。
  • 科學家開發出可降解的水溶性3D列印支撐材料
    因此,為3D列印支持結構選擇正確的材料至關重要。 BREAKVS可溶性支持結構 有兩種基本類型的材料可用於支撐結構:可分離和可溶。分離支撐結構通常由類似於印刷物體的材料構造。列印後,可通過修整,機械斷裂或磨損來去除支撐物。所有這些步驟都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增加了時間和成本。
  • 外刊閱讀20191224 | 野生蠶絲可用於3D生物列印?
    科學家已經可以用蠶絲編織成血管、肝葉等組織;9月份發表在《ACS應用材料與界面》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他們描述了用這種材料仿製耳朵軟骨的過程。許多研究小組正在測試由絲蛋白製成的「墨水」,用於列印人體組織、植入物甚至器官。與傳統3D列印技術使用膠原蛋白—人體架構中的一種關鍵蛋白質相比,這種方法成本更低。
  • PLA材料3D列印自行車架獲Eurobike金獎
    需要說明的是使用普通的3D列印材料製成的Aenimal Bhulk不僅外觀靚麗、材料環保,還能騎乘哦!他們進行了可行性分析來確定最適合的3D列印工藝和材料,考慮到自行車的丟棄速度,最終決定採用FDM技術相結合可降解的生物塑料PLA。
  • 3D列印材料之 PLA材料
    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澱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製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
  • 造紙廢料再迎「新生」,可開發用於3D列印的木質生物糊劑
    aau訊(編輯 盧晶)近日,弗萊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應用生物材料與生物大分子》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題為「適用於3D列印過程的木質生物糊劑的開發」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認為,粘性生物糊劑易於加工,適合生產複雜的3D列印結構。
  • 青島科技大學史新妍教授團隊在3D列印可生物降解材料取得新進展
    因此,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成為材料科學界在環境保護方面所關注的熱點與難點。3D列印作為一種快速發展的數位化成型技術,在不依靠模具製造複雜製品,特殊功能製件的快速成型和多材料(梯度材料)複雜幾何結構成型方面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 高強、可降解、具生物活性的可光交聯3D列印墨水
    作者發現,通過調整PmLnDMA 與 nHAMA納米複合材料的成分比例,可控制其光交聯速率、潤溼性、降解速率及降解產物的酸鹼性;此外,該納米複合材料在光交聯過程中放熱量小(小於37℃),並且可以保持封裝在內BMP-2蛋白的活性,達到長期穩定的釋放(圖2)。
  • 為了製造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咖啡杯 這家公司把葫蘆種成了杯子形狀
    它們是由葫蘆製成的,使用定製設計的3d列印模具,葫蘆和我們常見的南瓜都屬於葫蘆科。該公司聲稱,這些可生物降解的杯子可以大規模生產,提供了比紙杯更環保的替代品。葫蘆是一種生長迅速的植物,每個季節都會結出結實的果實。一旦乾燥,葫蘆堅固的外皮和纖維狀的內瓤就會變得防水。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根據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定義與分類,生物醫用材料可根據材料的性質、來源、用途等不同維度進行分類。生物醫用材料分類來源:正海生物招股說明書近年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組織工程材料等新材料逐漸應用在醫用領域,為眾多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儘管擠壓印表機已廣泛用於3D生物列印(請參閱詞彙表)領域,但距開發整個功能器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可以假設需要逐步改變以充分利用TE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的全部潛力。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種新的方法得到了發展,它顯示了將上述兩種觀點結合起來的潛力。懸浮液中的3D列印為機械弱生物油墨形成複雜、清晰的結構提供了一個平臺。
  • 《Nature Materials》強彈性可降解生物明膠用於軟機器人電子產品
    可生物降解和瞬態系統是有望關閉廢物產生循環並為安全系統創造新機會的有前途的途徑,但通常以犧牲性能為代價。基於明膠的凝膠是一種有前途的選擇,因為此類生物聚合物無需合成即可輕鬆衍生,允許使用水溶性添加劑,由於降解速度快而對環境無害,甚至可以食用。明膠是人類已知的千年歷史,它是從天然膠演變成照相膠片,食品生產,化妝品和藥物中廣泛使用的材料。
  • 迷之列印:全方位解讀生物3D列印產業
    3D列印在醫療上的發展和應用大概分為四個層次:  沒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用於如醫療模型和體外醫療器械等;  有生物相容性要求,要進入人體,但是不能降解,如陶瓷等,屬於永久植入的概念;  材料可降解,也可刺激人體自身修復,但不能夠突破自身修復的限制;  以活性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等為材料,以細胞為介入單元,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3D生物列印
  • 從墨水出發,顛覆生物3D列印
    /公司總裁:Erik Gatenholm核心技術:首個通用型的生物3D列印墨水生物3D列印是醫學領域非常熱門的話題,而其中的問題之一是對可用於生物列印的材料的研究進展緩慢。目前,不同的醫院或機構一直在研究新材料,也很難找到實用的材料。而現在,瑞典的初創公司CELLINK研發出世界上首個通用型的生物3D列印墨水,這種墨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列印保真度,使列印複雜結構更簡單,可適用於多種應用。該公司的目標是減少研究機構或製藥公司在列印人體組織時所花費的時間和經費。目前,該公司正在尋求投資以實現進一步發展。
  • 手機殼、3D列印模型、玩具……莞企探索生物降解材料「七十二變」
    在廣東眾塑降解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塑降解」)的展覽柜上,擺放著的除了裝滿顆粒材料的玻璃罐,還有許多材料製品——純色的手機殼、精美的3D列印模型、精緻的玩具擺件,甚至連做口罩的熔噴布都被陳列了出來。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LG化學成功開發生物含量100%的透明生物可降解材料
    近日,LG化學在全球率先成功開發出與合成樹脂具有同等機械物性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該材料作為全球唯一使用玉米中的葡萄糖和甘油製成的100%生物含量的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與PP(聚丙烯)同等的機械物性和透明性,極大地提高了現有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柔韌性(延伸率)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