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教育張珍珍: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終身的發展理念

2020-12-02 網易

2020年12月1日,第12屆網易教育金翼獎頒獎典禮在網易北京研發中心盛大舉行,32項大獎被一一揭曉,300餘名教育界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守正破局·創贏未來」這一主題進行熱烈探討。在活動現場,深海教育品牌經理張珍珍女士接受了網易專訪。


網易教育:各位網友大家好!關注網易教育、關注網易教育「金翼獎」,現在做客我們訪談間的是深海教育品牌經理張珍珍女士。張經理您好,請您跟網易的網友打個招呼。    

張珍珍:主持人好,網易教育的網友大家好,我是深海教育的品牌經理張珍珍。

網易教育:首先恭喜深海教育獲得2020年度綜合實力職業教育品牌獎項,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深海教育。

張珍珍:深海教育是2017年8月份正式成立,目前主要涵蓋經濟師和人力資源管理師等課程,經過多年的打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職業教育培養體系,而且深海教育成立之初便把「遇見更好的自己」作為終身的發展理念,也希望通過企業的專業實力和運營情懷培養出大量的社會經濟所需要的各類經營性人才,謝謝!

網易教育:今年「金翼獎」提名該獎項的機構不少,深海教育能夠脫穎而出,您覺得對於其他機構而言,深海教育的優勢在哪裡?

張珍珍:我覺得可能是有三個方面:首先,深海教育對於課程的專注。比如,深海教育從成立之初便上線了經濟師的課程,而且通過不斷的市場的變化和學員的反饋,不斷打磨升級這個課程體系,而且深海教育的經濟師課程一直也堅持以行業裡最優秀的講師作為主講老師,而且每年都會誕生很多學霸。

其次,可能是深海教育緊跟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課程的體系,去更新我們的培養體系和課程。例如,今年3月份,經濟師的改革,深海教育在第一時間就上線了人力資源管理師的一個實操的技能課程,而且這個實操技能課程其實是我們在眾多競爭中突出重圍的一個關鍵。比如說,這個課程的實用性和技能型是很多可能達不到的,我們學員在選擇這個課程,可能這也是他們考慮的一個關鍵。

最後,我認為最大的一個優勢可能是服務優勢,我們一直在對我們的服務體系做一個全面的升級,希望能為學員提供一個全方面賦能型的學習體驗,然後讓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後顧之憂,真正的幫 他們實現「遇見更好的自己」,謝謝!

網易教育:2020年對於深海教育意味著什麼,您對深海教育2021年有哪些期許和祝福?

張珍珍:我覺得2020年對於深海教育,或者對於整個在線職業教育來說可能都是尋求突破的一年,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大量在線教育的流量進入,這個時候在線職業教育不受時間、場景和地點這樣一個學習方式,得到了巨大的釋放,深海教育也在這個時間進行了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的全面升級,對於新的一年來說,我覺得可能是兩方面:一方面,我們需要利用不斷升級的網際網路技術,為用戶帶來更為優質的服務和產品體系,而且還要不斷地強化職業教育的人文關懷屬性,建立職業教育持續發展和職業教育與學員成長之間的一個相互促進的一個緊密聯繫,提升學員的覆蓋率,不斷強化深海教育品牌的社會影響力。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綜合 責任編輯:劉序_NQ7809

相關焦點

  • 教育理念|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天文社團與學生發展Vol.3
    我是負責天文教育的戴老師。在這個欄目裡,我將為大家講述關於科學課程的基礎知識、理念和目標。引申到天文課程,它究竟能給學生帶來哪些有價值的東西。 中學科學課程的理念 上次我講到了科學課程的文化價值。學習科學知識不僅影響人的思想和意識,還包括人的行為。
  • 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轉化
    共享經濟雖然不是在中國提出的,但是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共享單車、共享公寓、共享汽車、共享停車、共享空間、共享充電寶、共享養老院等等迅速走紅,成為中國的新經濟,也引起世界的關注。現在冠名共享的行業越來越多,甚至也影響到了教育,如共享課程、共享圖書、共享教育資源等。我認為,這不是教育對共享概念的簡單跟風,面向現實與未來,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轉化。
  • 《遇見未知的自己》:自我和解,只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全名叫《遇見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靈修行課》,是臺灣作家張德芬創作的一本以小說為體裁,以心靈修行為主題的書籍。  《遇見未知的自己》發表於2008年,半年內銷量3萬冊,位於臺灣三大暢銷排行榜前三名,並於2012年獲得當當網暢銷書籍第一名。  那麼,接下來我將用「自我概念」深度解讀這本《遇見未知的自己》裡的若菱所遇到的一切,探討生活的意義。
  • 只是想遇見更好的自己
    只是想遇見更好的自己HQJ空靈11分鐘前時間,從2020年的早春二月,一下子就到了2020年的冬天,就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也是的,只有自己知道這種感覺。看著桌上的小菊花,心中不感覺到茫然和失落,還好有小菊花的陪伴,心中就有了點安慰?因為,我怕太安靜,更害怕太孤獨。在我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一水一景,都可以讓我寫成心情的短句。小桌上的菊花,含蓄靜美,又恣意風情,自然端雅。我,很是喜愛這些簡單的風物,它們都溫潤多情。一朵花開的瞬間,一粒粉塵的漂浮,都會輕輕觸動我內心深處的情感。
  • 在每一次奔跑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當前位置: > 其他 > 正文 在每一次奔跑中,遇見更好的自己2020-11-10 16:57:36.0 來源:大眾網 人生猶如馬拉松,在自我挑戰、不斷創造全新PB中遇見「更好的我」。
  • 開言英語App,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但值得慶幸的是,國內知名成人英語教育軟體——開言英語App,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在眾多英語學習軟體中,開言英語App又為什麼能脫穎而出呢?1.教學方法開言英語作為一款主打情景對話式英語的在線學習App,旨在幫助用戶提升英語口語實際能力。
  • 這樣的教育理念需要正確解讀
    可見孩子小時候的教育對將來成功有多重要。一、「樹大自然直」教育理念不可取此教育理念的家長,無非有這幾種心理:1、不懂教育,也沒有過多的期求,認為不需要過多培養,孩子一樣成人,長大了自會懂道理。2、盲目崇拜西方開放式教育理念,縱容孩子的自主意識、放任行為。
  •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話題:選你所愛,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話題:選你所愛,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0-10-23 14:00:24| 中公教育 於歡
  • 【美文】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這些案例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人民法院對涉醫犯罪「零容忍」的態度和立場,體現了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服務保障民生的責任和使命。據此,依法對被告人員明軍判處並核准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罪犯員明軍已於2020年5月9日被依法執行死刑。典型意義醫學是複雜的生命科學,診療方案是醫生基於醫學知識作出的專業判斷,患者對治療效果要理性對待,不能僅因自認為治療效果不佳就遷怒於醫生甚至報復行兇。
  • 下城區社區教育:讓居民樂享終身學習
    構建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形成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是提高全民素質、推進繼續教育、提升國家發展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本周五(11月20日),「2020年杭州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暨下城區終身教育超市開幕式」將在浙江省展覽館舉行,本屆活動周的全市活動主題是「全民智學,對標『重要窗口』,助力『雙戰雙贏』」。
  • 長沙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談人才培養理念與策略
    基於教育改革的的形勢看法和分析,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提出一個理念三大策略的人才培養的理念與策略,以及兩大路徑構建了一個動態的生命成長與教育發展的完整的體系,實現了新世紀雅禮教育更快更好的發展。  一大理念就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奠什麼基礎,我們認為是應該是品行基礎、學歷基礎、身心基礎和創新基礎,一個人的品行、學歷、身心和創新意識與能力關乎終身的發展。同時中學階段的教育,就是讓學生有良好的品行,健康的身心和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3.中國應對策略  2014年3月30日,中國教育部研製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對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津巴多:教育重在培養批判性思維
    如何在青少年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發展的關鍵時期,有效保護、積極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也成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個核心議題。 前不久,圍繞「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話題,銘師堂教育與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美國進行了一次深入訪談。今天,我們將整理後的訪談內容分享給大家。
  • 鄭強教授從浙大調任太原理工,必將推動中國西部教育發展理念!
    鄭強教授近年來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研究項目16項,在Macromolecules、J.Rheo、Carbon、SoftMatter
  • 線上教育發展加速 教易有道: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據《2020年Q1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黑馬榜盤點報告》顯示:疫情期間,各教育機構積極上線各類網課和直播資源,以應對部分學員逐漸從線下轉到線上學習的需求。隨著教育部統一部署「停課不停學」等政策落地,在線教育用戶規模一路攀升。其中,教易有道作為職業教育的創新品牌,為何表現亮眼?
  • 我與達令家的故事|相信相信的力量,遇見奇蹟,遇見更好的自己
    年輕時總是在不停地憧憬、設計、努力,不知怎樣才是理想中未來的自己。當你懷揣著最滿意的圖紙起步,一路走來,卻不知道會有多少個不期而遇,偷偷改寫了早年的預期。20年前的這個季節,我正在大學校園裡準備著期末考試,為了晚自習佔座想盡各種辦法。
  • 北京師範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這一時期,通識教育呈現出幾個鮮明的特點:第一,作為共同基礎的公共必修科不僅突出了師範教育的特色,而且也涵蓋了廣闊的知識面;第二,在課程內容和設置上,逐漸呈現出現代化與本土化兩種趨勢,由早期追隨與模仿歐美國家的教育理念,到後期逐步重視本民族與本土文化地位。我國的本科教育自1952年的院系調整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一直以專業教育為主。
  •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毅然歸國,發展AR技術,讓祖國科研教育更進一步
    遠赴美國:實現對理想的追求在完成了北京大學一年的研究生學習後,謝曉亮意識到國內與國外的科研水平差距,如果想要在專業學術上有更好的發展,出國留學是更好的選擇。這時的他已經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室溫下單分子的螢光檢測和成像。在幾年的學習之後,謝曉亮的學術能力得到了行業內的認可,先後發表了很多高引用的論文,同時也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聘為終身教授。謝曉亮沒有辜負任何人的期望,他不僅僅在自己的專業上發展,還修讀了很多其他學科。
  • 轉變教育理念,強化制度管理
    近年來,臺江縣搶抓幫扶機遇,依託東部扶貧協作資源,聚焦關鍵短板,探索實施東西部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由此推動全縣教育、醫療跨越式發展,確保脫貧路上不掉隊。除了醫療條件的改善,杭州市還積極協調3000萬元資金用於臺江縣職校改擴建,同時下撥2200萬元用於建設當地中學,為教育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全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轉變教育理念強化制度管理「臺江支教去不去?」「多長時間?」「兩年!」
  • 「教育強國」王炳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
    這些重要論述始終貫穿著堅定的人民立場,處處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強調要努力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讓每個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彰顯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