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天文社團與學生發展Vol.3

2021-01-15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負責天文教育的戴老師。在這個欄目裡,我將為大家講述關於科學課程的基礎知識、理念和目標。引申到天文課程,它究竟能給學生帶來哪些有價值的東西。

中學科學課程的理念

上次我講到了科學課程的文化價值。學習科學知識不僅影響人的思想和意識,還包括人的行為。所以,傳授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蘊含著變革社會的力量。

今天我來說一說在中學階段,國家設立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以及天文社團課程理念與它的不同之處。

日本的「隼鳥2號」在小行星上取樣

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養是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為此,國家設置的科學課程有如下特點:

1、面向全體學生。體現現代社會對公民科學素養的基本要求,為學生未來的科學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2、立足學生發展。科學課程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入門課程,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良好基礎。

3、引導學生逐步認識科學本質。這有助於促進學生的科學認知、探究能力和情感的發展,需要理解科學是當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本規則。

4、體現科學探究的精神。科學探究是科學的本質特徵,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5、反應當代科學成果。科學在不斷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科學課程既要重視基礎科學的優良傳統,也要適當反應當代的科學成果和思想。

天文社團理念的特殊性

作為科學課程的一個分支,天文課程雖具備以上理念,但亦有所不同。天文學具有趣味性和神秘感強、跨越學科界限,注重不同學科領域知識、技能之間的融通和連接等獨到特點。所以,在設計天文社團課程的時候,我們有著獨特的理念。

1、具有選拔性。每年的天文社團成員招募,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體現了「興趣優先」的人性化法則。其次,再由社團老師根據學生基礎水準進行選拔。並非零基礎的學生就不能參與社團,我們的要求與社團的發展理念相關:興趣、活力、專注、進取心

2、主動學習的態度。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實際上,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要角色屬於「引導者」,而不是「催學者」。天文社團以興趣為導向,在課程中激發學生對天文的探索欲和求知慾,在活動中滿足學生親身體驗星空的願望。更重要的是學生自身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我一直希望傳達給大家一種學習態度,而不是一堂課裡講了多少知識

攜手拍攝星空

3、做天文社團的主人。從新學期開始,我在教學過程中開始為學生提供鍛鍊與展示的平臺,讓社團幹部們嘗試著為新學員授課。師者,教書育人也。在育人這一塊,我希望學生們能夠藉助社團的平臺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讓自己成長。每一位學生都是社團的主人,我希望學生們能夠在社團活動中增強能力與自信

彼岸的星光

4、力爭上遊的決心。你是甘願碌碌無為?還是想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一些成績來讓大家認可?未來世界的競爭激烈,我相信只有不斷進取才有立足的資本。學生時代不懂職場競爭的殘酷,培養競爭意識就從活動與競賽做起,從我們的「年度社團評優」開始做起——我希望社團的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顆上進的心

這就是在戴老師旗下,天文社團的理念,也是對大家的期待。

研學遊記|天文攝影|教程攻略|精彩活動

石探記天文科普教師

繁星空間攝影總監

中關村中學天文社團導師

微博|Michael戴明

圖蟲|https://tuchong.com/1689902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數學課程應為學生提供選擇和發展的空間,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種類的選擇,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對未來人生規劃的思考。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選擇,必要時還可以進行適當地轉換、調整。同時,高中數學課程也應給學校和教師留有一定的選擇空間,他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條件,制定課程發展計劃,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 北京師範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重構了六大模塊通識教育課程,廣泛調動院系開設優質課程,引導學生個性化修讀,並形成了通識教育課程的新特點:訓練思維,提高科學素養;研讀經典,傳承優秀文化;重視寫作,提高表達技能;注重實踐,豐富人生體驗,為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培養未來精英人才積累了經驗。
  • 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
    「一線」即以「原理」課、「概論」課、「綱要」課為主線,側重講解五大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及其確立的學理依據、國情基礎和歷史淵源;「兩翼」即「基礎」課和「形勢與政策」課。「基礎」課從學生成長成才維度拓展對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解,「形勢與政策」課依託國內外重大政治事件引導學生從國際視野加深對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解。
  • 千陽縣教學研究室張勇傑:STEM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準備建議
    STEM教育走進中國、走進中小學課堂,其教育理念與學科教學融合、培養綜合型人才,已被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可。筆者嘗試探索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實踐研究,開發出以語文課程為核心,兼容數學、英語、藝體等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主題項目、學習活動,循序漸進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 中英教育理念差異 Chinese Education VS British Education
    中西方由於歷史和哲學觀等的不同,導致教育理念和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從現代教育的發展和現狀來看,英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範圍內是突出的。英國教育理念中將人的素質發展看得比較重,認為書本只是學習的工具,並不是絕對正確的。
  • 什麼是OBE教育理念?如何利用成果導向教學
    3、成果導向教育的實施原則OBE的實施原則如下:(1)清楚聚焦:課程設計與教學要清楚地聚焦在學生在完成學習過程後能達成的最終學習成果,並讓學生將他們的學習目標聚焦在這些學習成果上。教師必須清楚地闡述並致力於幫助學生發展知識、能力和境界,使他們能夠達成預期成果。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3.中國應對策略  2014年3月30日,中國教育部研製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美國一流大學課程變革的理念、趨勢與特徵——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
    關鍵詞:一流大學;課程變革;未來教育報告;麻省理工學院201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布《未來教育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通過創建教育創新行動計劃為未來發展提供根基、通過「大膽實驗」改革教育理念與方式、跨越校園邊界擴大MIT教育影響力、通過開闢新途徑及創設新空間來支持學生學習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建議[1],對工程人才培養進行系統反思
  • 林格:鑄魂——什麼是辦學理念?怎樣提煉學校的辦學理念?|開講
    陳愛玉校長認為,對學校而言,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關鍵看學生。現在,「掐尖」的時代逐漸遠去。對應的常態是學生情況千差萬別,基礎和能力參差不齊。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必須著眼「人人能發展、人人有發展、人人力爭高水平發展」,尋找科學的機制保障。
  • 【聚焦】​HEMTS課程:建設科學特色高中的課程探索
    為此,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秉持「文化立校、格物修身」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基本要求是以「德育為核心,課程為載體,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引領,管理為保障」,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辦學水平,促進學校發展。 課改理念強調課程實施應當滿足每一個學生發展的需要。
  • 「區縣解讀」重慶十八中:四C課程 為學生定製未來
    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重慶十八中又按照「五育並舉」的教育新理念,對4C課程進行「與時俱進」地完善和修正,使其能夠更好地順應未來教育的需要。C是課程英文的首字母。
  • 深圳市林園小學 遵循教育本質 以「自然樹」理念育苗成林
    「順木之天 以致其性」,鐫刻在深圳市鹽田區林園小學校門理念石上的八個大字,出自唐代名家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意指教育如種樹一樣,需遵從教育規律,順應並守護孩子的天性,澆灌出健康之樹,也彰顯著林園小學的教育理念與文化內涵。課堂既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學改革的主戰場。
  • 全環境育人理念與當代青年發展
    全環境育人理念提出的歷史背景和基本觀點  1.網絡社會的形成與高校育人的變革  網絡社會起源於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的革命性發展與高速普及,公眾對信息自主和言論自由的客觀需要為網際網路的全球廣泛應用提供了現實基礎;從信息傳播途逕到社會交往方式再到社會客觀存在,網際網路平臺不斷催生網絡社會形態的形成和發展。
  • 【聚焦】課程變革,讓優秀在這裡生長
    優勝路小學從「簡優課堂」、「名優學科」、「樂優節日」、「美優之旅」、「創優社團」五方面入手踐行「優教育」「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的理念,實現「大拇指課程」見證「優秀,在這裡生長」。課程評價就是引領「大拇指課程」開發的啟明星,把握五大類課程設計的風向標,支撐課程實施效果的「傘骨架」。
  • 寧夏銀川一中:以教育的遠見卓識,致力培養求真至善的高素質人才
    1、目標為每一位學生終身發展奠基,致力於培養基礎紮實、特長明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建設適應新時代教育的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抓住高中新課程改革機遇,使學校以和諧的人文關懷及富有智慧的創造精神,實現可持續發展。
  • 人民日報:五大發展理念彰顯科學方法論
    認識把握五大發展理念所蘊涵和彰顯的科學方法論,對於我們完整理解五大發展理念,在「十三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推動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這場深刻革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五大發展理念提出以來,國內外反響強烈,黨內外普遍稱讚,認為這是符合發展規律,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科學理念,在思想認識和理論方法上都是正確的。
  • 深海教育張珍珍: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終身的發展理念
    張珍珍:深海教育是2017年8月份正式成立,目前主要涵蓋經濟師和人力資源管理師等課程,經過多年的打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職業教育培養體系,而且深海教育成立之初便把「遇見更好的自己」作為終身的發展理念,也希望通過企業的專業實力和運營情懷培養出大量的社會經濟所需要的各類經營性人才,謝謝!
  • 陳澤民教授談基礎物理教學的四個理念
    >(因原文中圖片清晰度欠佳,在微信中做了部分增減)物理教學的改革和課程建設要有正確的理念做指導.有的理念在教學改革的一定階段很重要,有的理念則應貫穿於物理教學的始終, 並應長期起作用. 四位物理學大師的四句話應當作為改進基礎物理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念.一、物理教學理念之一 愛因斯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請注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都不是.
  • 英語教育改革的理念問題——李寶忱老師訪談錄
    後者要求教師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本領,科學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愛學、樂學、終身好學,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掌握真本領,報效我們的社會,服務我們的祖國。 從宏觀上講,黨和國家要求各級學校,黨委,校長,教師,團委,少先隊,在校人員,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社會團個體,社區,家庭,要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 長沙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談人才培養理念與策略
    中國教育在線訊 7月11日,為期四天的教育部「校長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人大附中培養基地正式開班,來自全國8個省市的名校校長學員將進行為期3年的培養,努力成為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教育家型校長,從而推動本地區乃至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促進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