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科學雜誌《Science》報導成都生命科技產業發展環境

2020-1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日前,世界頂級科學雜誌《Science》(2012年12月刊)以「天府生命科技園:成都生命科技產業集群核心區的一顆明珠」為題,深入報導了成都生命科技產業發展環境。此前全球著名科學雜誌《Nature》旗下的生物技術專業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2011年10月刊)、《Biotech in China中國生物科技專輯》(2011年12月刊)兩次以「成都:中國西部迅猛發展的生命科技產業集群」為題,從專業的視角介紹了成都生命科技產業的發展環境之。

    本次刊文中指出,成都具備完整的產業協作和配套能力,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全球化的交通物流能力,並擁有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和一大批有優勢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研發人才,以及能夠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融資需求的融資產業以及政府、學術界和產業之間的跨行業協作網絡。作為中國西部崛起的生命科技產業集群,成都擁有支撐集群迅速發展的實質基礎。天府生命科技園作為中國西部生命科技產業門戶,是四川省、成都市和高新區政府重點打造的中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創新中心和產業孵化中心,也是國際醫藥和醫療機構與西部研發合作的重要基地和平臺。

    美國《Science》雜誌、英國《Nature》雜誌被譽為兩大世界頂級科學雜誌。美國《Science》雜誌由著名發明家愛迪生1880年創辦,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官方刊物。主要刊登科學研究成果、科技新聞、科技政策以及科學家感興趣的事務等等,是全球發行量和網絡瀏覽量最大的科學類雜誌。

相關焦點

  • 北京成都深圳同搶「沃森生命科學中心」 最終能否相中深圳?
    來深圳之前,他則花了8天時間相繼在北京和成都考察。  「DNA之父」此行來中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沃森生命科學中心」(主要研究癌症精準醫療)選址。詹姆斯·沃森與深圳的「跨國機緣」,能否促成「沃森生命科學中心」落子深圳?
  • 生物醫藥界大咖聚焦成都醫藥產業發展
    「成都的投資條件和配套設施非常具有吸引力,希望有機會在成都這個山美水美人美的地方大力發展。」「為什麼我們來到成都?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看到了成都有適合我們企業發展的一個環境。」「我們未來將立足成都,服務全球。」……參與推介會的醫藥企業代表在現場不斷表達出對成都投資環境的認可和來到成都投資的意願,2017年成都的首場專題推介會便收穫滿滿。
  • 科學雜誌 science | 高清電子版分享2018全年
    >       」              我們一起前行:求知、探索本期分享2018年全年的science科學雜誌,共分享約52份PDF電子版文件。《科學》 雜誌屬於綜合性科學雜誌,英文名:Science  。它的科學新聞報導、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誌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
  • 世界十大最佳科學雜誌 了解科學的最佳雜誌
    科學雜誌是非科學門外漢的期刊,它包含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的最新新聞、發現和創新。它是由科學界的技術專家撰寫的,這裡我們列出了世界上十大最佳科學雜誌,其中有些可能是你平時喜歡看的。10.國家地理《國家地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學雜誌之一,也是世界十大熱門科學雜誌之一。這本美國雜誌是科學和歷史愛好者的必讀讀物,它還以各種領域的有趣文章為特色,如地理、考古學、野生動物、旅遊、遺產和世界文化。
  • 環保產業成勢成型 成都將構建高能級生態環境產業生態圈
    加快發展環保產業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是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支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1月7日,全市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全市已經建立起了一批環保產業集聚區,環境服務業形成一定基礎,科技創新勢頭良好,產業整體結構得到提升。「環保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十分廣闊,必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是成都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舉措。」
  • 成都雙創為啥初現虹吸效應?環境!環境!環境!
    「城市所能創造的環境,是留住創新人才和企業的首要因素。」美國工程院院士鄧文中在成都參加海科會時,曾談到城市如何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創新創業。他借用房地產界的一句投資格言「位置,位置,位置」,指出企業和人才雙創的核心需求,即「環境,環境,環境」。  對於企業和人才而言,最適宜孵化、加速的環境是什麼?在平臺載體和資源要素上,城市能為企業提供什麼?
  • 全球頂級期刊 Nature、Science、Cell 的簡介、網站和期刊名單
    一、 Nature簡介:英國著名雜誌《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導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裡最重要的突破。影響因子40.137(17年數據)。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儘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
  • 當年老牌科技雜誌的封面太潮騷了
    利維坦按:其實還有一本超屌的雜誌這裡沒有介紹——《科學美國人》。這本科普雜誌創刊於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後改為每月出版;它為美國歷史最長的、一直連續出版的雜誌,也是著名的《科學》(Science)的姊妹刊。我選了三張封面,你能明顯感到科技主題發生的快速變化:走馬燈的科學:1878年。
  • 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成都來了!成都申幻委員會正式成立
    今日上午,「成都申幻動員大會」舉行,並正式宣布了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的成立。會上,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著名科幻學者吳巖、著名科幻評論家嚴鋒、宋明煒以及科幻世界首任社長楊瀟等多位科幻大咖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對成都申幻的美好祝福和強烈期待與支持。
  • 就在成渝發展主軸!成都高新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
    作為西部科學城的「一極」,成都以「一核四區」構建「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一核」即成都科學城定位為西部地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院所和大學創新平臺匯集區,圍繞網絡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學等領域,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天府實驗室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2018國際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態勢
    近年來,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並正在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在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環境、資源和健康等重大問題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生命科學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發展及其與數理科學、工程科學的進一步交叉融合,為更深入系統地認識生命、更精準有效地改造生物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全球科幻大咖共助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落地成都
    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何夕與《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等悉數到場,加油助威。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著名科幻學者吳巖、著名科幻評論家嚴鋒、宋明煒以及科幻世界首任社長楊瀟等多位科幻大咖也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對成都申幻的美好祝福和強烈期待與支持。
  • 科技日報: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答卷
    今天,《科技日報》聚焦「科技創新」,刊發《前三季度GDP增長8%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答卷》。「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圍繞本地轉化強鏈補鏈,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就地、高效轉化,促進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的本土化。」成都高新區經濟運行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前成都高新區正大力引進全球科技領域的領軍龍頭企業,僅今年前10個月,就先後落地10個百億級項目。「在電子信息領域,龍頭企業強力拉動,正推動相關產業快速增長。」
  • 西南交大助推成都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加速發展
    早在2013年3月,西南交大就研製出了最初的高溫超導磁懸浮(HTS)測試環線,而該校此次的測試平臺則加入了真空管道,成為世界上首個真空管道運輸(ETT)系統。專家分析稱,讓列車在近乎真空的環境中運行,一可保證獲得超高速,二可同時保證舒適性和能耗經濟性。
  • 11月盤點:成都重要投融資事件及產業環境數據匯總
    但也應該看到,成都還缺乏估值百億美金的新經濟企業來引領區域產業發展。這樣的公司,未來極有可能出自民營經濟。以下是11月的盤點內容,其中涉及到的公開宣稱融資金額,天虎科技不做背書。力爭到2022年成都市民營經濟產業規模邁上萬億臺階,民間投資規模達到8000億元以上,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300萬戶以上,本土民營企業首次進入「世界500強」,10戶以上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 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400餘位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在京共話生命科學...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王昆)10月27日,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400餘位國內外生命科學領域頂尖科學家圍繞醫學與健康、農業與食品安全、環境科學、生物技術與經濟、衛生政策等領域,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
  • 科幻成都①|《科幻世界》姚海軍:成都是「中國科幻的延安」
    輿論盛讚電影、暢想未來的同時,也有視角回望過去,檢視中國科幻發展一路走來的艱辛曲折。不少科幻迷翻出當年積攢的《科幻世界》雜誌曬到社交網絡。舊書網上,《流浪地球》原著小說初發表的2000年7月號雜誌,隨電影票房水漲船高,也炒到了幾百塊錢一本。略微泛黃的紙張,密集的排版,跨越近二十年,鉛字終於躍出紙面化為光影,創造了中國科幻大片元年。
  • 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首批支撐項目在成都科學城啟動
    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項目預計2023年建成,將建設最高試驗速度達1500千米/小時的軌道交通系統綜合試驗平臺,對相關領域交叉基礎科學問題與共性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突破,全面推動和引領我國乃至世界軌道交通科技發展,帶動軌道交通高新材料的研發應用、磁浮列車重大裝備製造等關聯產業發展。
  • 2020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環博會成都展開幕
    綠色節能環保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也是全國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舉措。昨日,一場匯聚國內外知名環保專家、環保企業的合作交流會、技術產品展示會——2020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環博會成都展在成都盛大開幕。
  • 《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
    《流浪地球》劇照19年前,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首次刊登在成都出版的《科幻世界》月刊上。如今,隨著成都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科幻文學優勢在轉化成文化創造和文化產業優勢,助力成都高水平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同時,也讓「科幻之都」成都閃耀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