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這裡,擁抱世界
」
我們一起前行:求知、探索
本期分享2018年全年的science科學雜誌,共分享約52份PDF電子版文件。
《科學》 雜誌屬於綜合性科學雜誌,英文名:Science 。它的科學新聞報導、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誌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
該期刊的主要關注點是出版重要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和科研綜述,此外《科學》也出版科學相關的新聞、關於科技政策和科學家感興趣的事務的觀點。不像大多數科學期刊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科學》和它的對手《自然》期刊涵蓋了所有學科。根據期刊引證報告,《科學》在2014年的影響因子為31.477。
1880年,紐約新聞記者約翰 · 麥可斯(英語:John Michaels)創立了《科學》,這份期刊先後得到了託馬斯·愛迪生以及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的資助。但由於從未擁有足夠的用戶而難以為繼,《科學》於1882年3月停刊。一年後,昆蟲學家Samuel Hubbard Scudder使其復活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學》重新陷入財政危機,隨後被以500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心理學家James McKeen Cattell。
1900年,Cattell與美國科學促進會秘書Leland Ossian Howard達成協議,《科學》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在20世紀早期,《科學》發表的重要文章包括託馬斯·亨特·摩根的果蠅遺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引力透鏡以及埃德溫·哈勃的螺旋星系。1944年Cattell去世後,AAAS成為《科學》新主人。
在全球,《科學》雜誌的主要對手為英國倫敦的《自然》雜誌,該雜誌創辦於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21世紀的 前4年中,二者為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激烈競爭。
下次我們分享《自然》2018.
本期的提取碼為science2018,後臺回復即可。
上一期的外刊在本公眾號的「english」板塊中。
更多的清單,請移步這裡你想要的外刊,全部都在這裡
在工作之餘的休息時間,給大家編輯整理,我歡迎您通過文章最下面打賞的方式對我表示感謝。(如果覺得給您帶來了幫助的話)外刊免費,歡迎打賞。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有收穫,就值得讚賞!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