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165家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項目醫院名單

2020-11-30 觀察者網

記者8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對外公布了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165家被批准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項目的醫院名單。

據了解,這165家醫院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北京被批准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項目的醫院最多,達20家。本名單不包括心臟死亡器官捐獻試點醫院。

資料圖

我國器官移植事業起步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現在每年完成10000例器官移植手術,使大量罹患終末期器官疾病的患者受益。

以下是已批准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項目的醫院名單:

相關焦點

  • 四川省人體器官移植服務分區方案公布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8日訊(記者 劉佩佩)12月2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獲悉,為保障我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順利開展,不斷完善科學、高效、公平、公正、公開的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工作體系,該委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結合我省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制定了《四川省OPO服務分區方案(2018-2019年)》(
  • 衛生計生委關於印發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培訓與認定管理辦法等有關...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印發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培訓與認定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的通知國衛醫發〔2016〕4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根據國務院行政審批改革有關工作要求,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執業資格認定行政審批事項下放至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
  • 衛計委:禁止醫院和醫生私下為外國人移植器官
    黃潔夫表示,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出臺新政,任何一家器官移植醫院,如不開展屍體器官(即公民身後捐獻的器官)移植項目,將被吊銷器官獲取和移植資格;私下分配器官的醫院,或使用國家器官共享系統以外來源器官開展移植手術的醫生,也將被取消移植資格。  同時,根據中國器官移植的臨床需求,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委員會還計劃陸續審評增補100家器官移植醫院。
  • 四川:4家醫院可開展人體器官移植 執業醫師77名
    四川:4家醫院可開展人體器官移植 執業醫師77名 2016年11月24日 18:23:0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4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四川省衛計委在其官網上公布了《四川省人體器官移植醫院及執業醫師名單》,其中,四川省人體器官移植的醫院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解放軍第452醫院共四家。
  • 器官移植費用高昂讓患者望而卻步
    湖北是全國醫療資源大省,對器官移植的貢獻功不可沒。湖北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張玉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湖北省是中國器官移植的發源地之一,自2010年3月18日完成第一例人體器官捐獻以來,截止到目前共完成捐獻案例818例,挽救中國器官衰竭病人2325人,在全國排在第二位。
  • 國家衛健委:取消開展人體器官移植技術的醫療機構等級限制
    ,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對《肝臟、腎臟、心臟、肺臟移植技術管理規範》(衛醫發〔2006〕243號)進行修訂,形成了《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範(2020年版)》(下稱「《管理規範》」)。
  • 器官移植規定9月1日起實施 官方解讀
    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8月21日發布了《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的解讀,全文如下:  一、背景情況  我國人體器官移植工作始於上世紀60年代,經過人體器官移植臨床和科研工作者們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年均器官移植數量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國,移植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和五年生存率等指標已居國際領先水平
  • 復旦大學兒科醫院可進行腦死亡判定 對器官移植意義重大
    通過衛計委驗收並獲頒合格證書  東方網2月17日消息: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近日順利通過國家衛生計生委腦損傷質控評價中心對醫院腦損傷評估工作的實地驗收,並認定合格後獲得《腦死亡判定質控合格醫院證書》。兒科醫院自此成為全國第一家通過國家衛計委腦死亡判定質控合格的兒童專科醫院。
  • 中國器官移植收費將有統一標準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教授介紹,中國器官移植已經擺脫對來源不明確的司法系統死囚器官或其他買賣器官的依賴,因此,建立全國適用的器官移植服務收費標準,將從研究課題和鼓勵各地試點探索開始,提上日程。  共同出席此次論壇的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對此表示認同。
  • 國家衛健委擬規定:禁用來源不明器官實施人體器官移植
    葉俊華 攝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健委7月1起就《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相比原《條例》,修訂草案增加了國家鼓勵公民逝世後捐獻人體器官的表述,加大違規行為打擊力度。
  • 中國器官移植現狀:有錢的等器官 沒錢的放棄
    中國的器官移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缺器官,缺醫生,也缺醫院。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者實際人數為兩萬多人,而全國只有幾百位器官移植醫生,能夠開展的手術在1萬例左右。具有器官移植手術資質的醫院只有169家,其中肝移植70多家,腎移植90多家,心臟移植的20家,肺移植的還不到20家。
  • 醫院召開器官移植工作會議
    此次會議還特別邀請包鋼醫院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醫師王連政、OPO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馮豔慧參加會議,並做主旨講座。王連政從人體器官移植的歷史背景、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的建立、器官捐獻移植案例實施流程等方面對器官移植技術進行了精彩的報告。
  •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同意北京市順義區醫院等7家醫療機構開展...
    (京衛醫字〔2012〕160號),我委委託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組織專家對北京市順義區醫院等7家醫療機構開展臨床基因擴增技術的申請進行了審核。經研究,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一、同意給予北京市順義區醫院等7家醫療機構開展臨床基因擴增檢驗項目登記備案(機構名單和檢驗項目見附件)。
  • 打造器官捐獻移植「昆明模式」
    成立器官捐獻與移植髮展合作聯盟本次大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指導,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西班牙DTI基金會共同主辦,雲南省紅十字會、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承辦,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WHO器官捐獻與移植監管特別工作委員會、梵蒂岡教皇科學院、世界移植協會
  • 器官移植的「有償」之爭
    1989年,西班牙衛生和社會事務部成立了國家器官移植中心,制定全國範圍內的器官捐獻制度和審核標準,設立以醫院為單位、獨立於器官移植團隊的捐獻協調小組,注重持續性專業培訓;同時政府給予大力支持,對需要移植但手術經費不足的患者提供財政補貼。西班牙對於器官捐獻的專業化發展十分重視,專家需接受專業培訓及認證。
  • 器官捐獻的7個秘密:器官是否定向分配、是否有償,死囚是否可捐
    遵循「雙盲原則」 以免不必要的壓力和騷擾《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務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洩露人體器官捐獻人、接受人或者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個人資料的,依照《執業醫師法》或者國家有關護士管理的規定予以處罰。」
  •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八原則 腦死亡患者可器官移植
    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出臺 確立八項原則———  本報訊 在昨天舉行的第六屆國際臨床肝臟移植研討會上,衛生部官員透露,我國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現正面向社會徵求意見,隨後將上報國家相關部門。據了解,即將出臺的《條例》中首次規定,腦死亡患者可以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 美國壟斷瑞德西韋絕大部分全球供應,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重新修訂
    3.京津冀啟動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試點直接結算,北京協和醫院以及天津的兩家醫院、河北的四家醫院已經試點開通。4.霍尼韋爾推出 Aclar® Edge™創新型口服液體製劑瓶和無菌注射劑瓶,用於人類健康口服液體製劑和動物健康無菌注射劑。
  • 國內首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啟動
    公民可自行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並且有權隨時修改或取消其捐獻登記。據悉,登錄該網站,按要求填寫姓名、國籍、證件號碼、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選擇願意捐獻的人體器官和組織類別後,即可正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 數說中國器官移植事業5年發展:我們繪製了「女媧補天圖」
    2011年國家衛生計生委(註:現已更名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器官捐獻研究項目「公眾對器官捐獻態度」調查顯示:「死後要留全屍」的傳統觀念是束縛公民不願捐獻器官的主因之一;其次,有30.1%的受訪者擔心捐獻的器官可能遭遇買賣;另有20.7%的受訪者在自身不夠了解相關知識的情況下選擇不作決定;而「擔心登記器官捐獻程序複雜」「是否捐獻器官要與家人商量」和「沒有必要去幫助別人」的受訪者佔總數的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