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體器官移植服務分區方案公布

2020-11-30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8日訊(記者 劉佩佩)12月2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獲悉,為保障我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順利開展,不斷完善科學、高效、公平、公正、公開的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工作體系,該委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結合我省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制定了《四川省OPO服務分區方案(2018-2019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執行時間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據了解,人體器官獲取組織簡稱OPO,是國家根據《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管理辦法,由國家衛計委的統一領導,成立一個或多個由人體器官移植外科醫師、神經內外科醫師、重症醫學科醫師及護士等組成的組織。自2007年國務院公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以來,我國人體器官移植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規範化軌道,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有序推進,取得積極進展。

  《方案》指出根據原衛生部確定我省具有人體器官移植資質的醫療機構名單,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移植項目:肝腎心肺)、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移植項目:肝腎)、西部戰區西寧聯保中心成都總醫院(移植項目: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二醫院(移植項目:腎),我省現確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西部戰區西寧聯保中心成都總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二醫院共四所人體器官獲取組織。

  四所人體器官獲取組織進行分區服務。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服務範圍為:成都市武侯區、青白江區、金堂縣、雙流縣、郫都區、都江堰市; 綿陽市;宜賓市;德陽市;遂寧市;樂山市;雅安市;達州市;四川省人民醫院服務範圍為:成都市青羊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溫江區、彭州市、崇州市; 南充市;內江市;自貢市;廣元市;攀枝花市;西部戰區西寧聯保中心成都總醫院服務範圍為:成都市金牛區、新都區、新津縣、邛崍市;資陽市;巴中市;眉山市;阿壩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二醫院服務範圍為:成都市錦江區、大邑縣、蒲江縣;瀘州市;涼山州;廣安市;甘孜州。

  《方案》要求,4家醫院可自由兩兩組成OPO聯盟開展器官捐獻的獲取工作。組建OPO聯盟的雙方需籤訂書面協議書,明確各自職責權利,經四川省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專家組審查後,報四川省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主任審定同意後可以共享OPO分區,OPO聯盟組建後需將相關協議及商定事項報四川省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備案。

  同時,各OPO應當嚴格遵照《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確定的職責和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流程,在劃定的服務範圍內積極有效的開展器官捐獻相關工作,並按我委要求嚴格規範器官移植相關文件的書寫。對無法達到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評估要求的,將取消其移植醫院移植資質,撤銷人體器官移植相應專業診療科目登記,並取消依託該移植醫院組建的OPO的服務範圍。同時,我委將把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各移植醫院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應用能力評估的重要指標進行考評。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機構要高度重視人體器官移植管理工作,督促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加強相關人員對人體器官移植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的學習,確保人體器官移植各項工作依法依規開展。要進一步加強督導檢查,對跨OPO分區協調人體器官的有關醫療機構、協調員進行查處,情節嚴重給予通報,直至取消相應的服務分區。

服務分區(圖據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官網)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四川:4家醫院可開展人體器官移植 執業醫師77名
    四川:4家醫院可開展人體器官移植 執業醫師77名 2016年11月24日 18:23:0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4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四川省衛計委在其官網上公布了《四川省人體器官移植醫院及執業醫師名單》,其中,四川省人體器官移植的醫院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解放軍第452醫院共四家。
  • 人體器官移植的倫理促進意義
    楊耕身  衛生部近日發布《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新規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提出: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的,不得開展器官移植。醫療機構每例次人體器官移植前,必須將人體器官移植病例提交本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與倫理委員會進行充分討論,並說明人體器官來源合法性及配型情況,經同意後方可為患者實施器官移植,等等。  人體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這個機構名稱悄然地出現在一部法律當中,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同時也表明,在立法化解器官移植與傳統倫理的衝突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不得收取所移植器官費用
    新華網北京4月6日電(記者田雨、崔清新)將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確規定,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所移植人體器官的費用。  條例同時明確了醫療機構可以收取的費用項目:摘取和植入人體器官的手術費;保存和運送人體器官的費用;摘取、植入人體器官所發生的藥費、檢驗費、醫用耗材費。  根據條例規定,以上費用的收取標準,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並予以公布。  如果違反規定收取所移植人體器官的費用,條例規定,將「依照價格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八原則 腦死亡患者可器官移植
    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出臺 確立八項原則———  本報訊 在昨天舉行的第六屆國際臨床肝臟移植研討會上,衛生部官員透露,我國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現正面向社會徵求意見,隨後將上報國家相關部門。據了解,即將出臺的《條例》中首次規定,腦死亡患者可以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 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165家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項目醫院名單
    記者8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對外公布了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165家被批准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項目的醫院名單。據了解,這165家醫院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北京被批准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項目的醫院最多,達20家。本名單不包括心臟死亡器官捐獻試點醫院。
  • 豬肝移植給猴子已存活16天,未來豬的器官或可移植給人體
    日前,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在位於陝西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順利實施。研究團隊使用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將一個供體豬的肝、心、腎分別移植給3隻恆河猴受體。
  • 衛生計生委關於印發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培訓與認定管理辦法等有關...
    為做好審批下放後的有關工作,加強人體器官移植醫師管理,依據《執業醫師法》、《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我委制定了《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培訓與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和《人體器官移植醫師培訓基地基本要求》(可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下載)。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通知要求制訂具體實施方案,認真開展有關工作,並依法依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附件:1.
  • 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這些小豬的器官有望移植人體
    據中國紅十字會統計,臨床治療中,我國每年因器官衰竭等待移植的患者超過30萬,但捐獻的器官只有1.7萬餘個,只有不到6%的人能實現移植,大部分患者在等待中去世。而國外有幾百萬的患者等待著器官移植。可見,人體器官短缺問題異常嚴重。
  • 讓脾臟「長成」肝臟,器官移植有了全新替代方案
    交匯點訊 器官移植治療的供體器官短缺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我國每年有3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在世界範圍內,近千萬人在等待中企盼新生的希望。  記者了解到,南京大學的一項前沿研究為器官移植提供了一項可能的替代方案。
  • 人體器官移植應該注意的問題
    本案主要涉及人體器官捐獻的相關問題。  (一)關於人體器官捐獻的主體。根據2007年5月1日施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8條的規定:「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本案中陳某二系精神病人,不管其精神病情如何(特指如何輕微),我們都可以肯定陳某二不可能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 器官移植須倫理委員會同意
    衛生部公布人體器官移植管理暫行規定7月1日起施行———  本報訊衛生部昨天公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醫院不得擅自開展器官移植手術;器官移植先經過倫理委員會討論;器官捐贈者有權事先變卦;我國嚴禁人體器官買賣行為。該《規定》將於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迎修訂,哪些變化引關注?
    在全世界醫療服務領域,器官移植及其手術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涉及生命健康保障的醫療事務,不僅需要有完備的法律保障,也需要高效的「捐獻-運輸-移植」系統。2007年版的器官移植條例更側重於鼓勵捐獻,促進社會文明發展。此後器官捐獻數量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更公平公正地在病患之間進行分配的問題。
  • 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原標題: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劉歡)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對於已經拿到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如果在兩年之內未能好好開展器官移植工作,要吊銷醫院執照,處分醫院院長。作為現代醫學的重大進步之一,器官移植工作在我國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種類、移植能力、移植相關研究、移植質量和數量均居於世界的第一方陣。我國器官移植數量不斷增加,每年僅大器官移植數就近15000例。
  • 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已進入立法程序
    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已進入立法程序 時間: 2014-03-06 13:15  來源: 羊城晚報   編輯: 潔潔
  • 王海波:建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新體系
    王海波簡介 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醫生,自2004年起任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國肝移植註冊中心助理主任。他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和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技術應用委員會委員,自2011年起任衛生部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研發了國家器官分配計算機系統。
  • 沒有OPO就沒有器官移植
    器官捐獻與分配信息可視化 促中國器官移植趨於正規化     當器官捐獻志願者成為潛在捐獻人後,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開始登場,處理一系列事關器官捐獻的棘手問題。   2015年1月1日起,我國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唯一來源。
  • 我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移植知識宣講活動
    7月27日至28日,蘭州市紅十字會、市衛健委分別在市一院、市二院舉辦兩場人體器官捐獻移植知識宣講活動,以此廣泛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知識,促進形成社會文明新風,推動我市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發展。來自各區縣衛健、紅會系統和市屬各醫療機構350餘人參加活動。
  • 人體捐獻器官移植全由電腦統一分配(圖)
    9月1日,《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正式施行,要求捐獻器官必須通過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進行統一分配,根據地域、病情、等待時間和血型匹配等要素來進行分配。而在2011年,江西省就是「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試點省份之一。該《規定》的實施,旨在以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排除人為幹預(如患者的家庭背景以及人際關係等因素),建立起科學高效、公平公正的器官分配運行機制。
  • 醫院召開器官移植工作會議
    此次會議還特別邀請包鋼醫院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醫師王連政、OPO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馮豔慧參加會議,並做主旨講座。王連政從人體器官移植的歷史背景、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的建立、器官捐獻移植案例實施流程等方面對器官移植技術進行了精彩的報告。
  • 動物器官移植人體最大安全障礙被掃除
    原標題:動物器官移植人體最大安全障礙被掃除  新華網華盛頓10月13日電(記者林小春)中美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科學》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利用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敲除了豬基因組中可能有害的病毒基因,從而掃清豬器官用於人體移植的重大難關,為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上百萬病人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