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跨物種雜交,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培養成熟人體細胞

2020-12-05 古今奇聞雜談

不同動物的染色體數量都會有所差別,所以它們存在生殖隔離,因此不同物種之間一般不會有交集。

但如果在人為的幹預下,這可不一定了。人類曾經創造出一些跨物質的雜交動物,例如騾子、獅虎獸、鯨豚等。

那人類能跨物種雜交嗎?小編接下來要說的可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了。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將人體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內,想要嘗試跨物質雜交,還將研究結果在5月13日發布在了《Science Advance》雜誌上。

這個科學研究小組是來自美國布法羅大學雅各布醫學和生物醫學科學院,他們將10個人類幹細胞注射到了實驗對象——小鼠的胚胎裡,嘗試培養人類幹細胞和小鼠的胚胎一起發育。

經過17天的發育後,科學家發現,已經形成心臟和大腦的小鼠組織中,存在人類細胞,而且在血液中特別豐富。

但也並不是所有的胚胎都以同樣的方式發育,有些胚胎的眼睛中也發現了人體細胞。總的來說,小鼠胚胎中至少有4%是人類細胞。

這也說明了,人類細胞已經擴散到發育中的小鼠的大部分部位了。

為什麼科學家要這麼做呢?

其實在近幾十年來,人類幹細胞的疾病治癒因為無法在活體中產生足夠數量,足夠成熟的人類細胞而受到了阻礙。

這裡我們再解釋一下何為幹細胞。幹細胞是一類具有無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能夠產生至少一種類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細胞。

發表文章的作者Jian Feng博士說:

「這是一項基礎研究,它使我們能夠利用小鼠胚胎來對人類的發育有更好地理解。我們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誘導分化更多種類的特定類型的成熟人類細胞,從而使我們能夠創建更有效的小鼠模型來研究嚴重影響人類的疾病,例如瘧疾或COVID-19。」

科學家認為,通過這個實驗方法所產生的成熟人類細胞,將能夠用於治療糖尿病或腎衰竭這種慢性疾病,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而且Jian Feng博士還說,對於研究COVID-19,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非常有利。它有望建立一個更好的人類免疫系統或者是帶有人類呼吸系統的小鼠模型,也有可能通過這個方法來產生更多的成熟人類紅細胞的小鼠模型。

小編認為,如果這種跨物種的基因構建模塊混合能夠研究出治癒人類疾病的方法,那人類的發展真的是能上升一個很高的階段。希望後面深入的研究結果能夠對COVID-19有效。

對於這個幹細胞研究的重大突破,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中 培養出含4%人類細胞的胚胎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將兩種不同動物物種的基因構建模塊混合在一起,聽起來像是一部科幻電影的開端,但這正是一個研究小組剛剛通過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所做的事情。僅僅兩個多星期後,該團隊就獲得了更成熟的小鼠胚胎,其中含有高達4%的人類細胞。
  • 人造物種?科學家培養出擁有4%人類細胞的小鼠胚胎
    近日,據外媒報導,有科學家培養出擁有4%人類細胞的小鼠胚胎,讓人嘆為觀止。據悉,研究人員通過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的方式實現了這一成果。在試驗後的17天,研究人員就發現人類細胞已經擴散到整個小鼠的發育中。
  • 4%人類細胞的小鼠胚胎被培養出,篡改其他物種基因,是對是錯?
    人類細胞與小鼠胚胎融合但近日,據外媒報導稱,有科學家培養出了擁有4%人類細胞的小鼠胚胎,引起一片譁然。這個過程是提取出人類幹細胞,然後將其注入小鼠胚胎中,並觀察17天,隨後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細胞擴散並融合到整個小鼠的發育中。
  • 新型小鼠與人胚胎嵌合體中含有高達4%的人類細胞
    馮教授稱,在小鼠胚胎中成功培育人類細胞可能有一天將幫助科學家了解人體的生長和衰老過程,或者探索新冠肺炎病(COVID-19)這樣的疾病如何損傷細胞,這些嵌合體胚胎最終甚至可以作為培養可供移植器官的支架。
  • 新型小鼠與人類胚胎嵌合體中 含有高達4%的人類細胞
    馮教授稱,在小鼠胚胎中成功培育人類細胞可能有一天將幫助科學家了解人體的生長和衰老過程,或者探索新冠肺炎病(COVID-19)這樣的疾病如何損傷細胞,這些嵌合體胚胎最終甚至可以作為培養可供移植器官的支架。
  • 含有4%人類細胞的老鼠!這個『人鼠雜交』嵌合體胚胎試驗的背後
    是迄今為止融合人類和鼠細胞最徹底的一次雜交胚胎試驗。而且,這些人體細胞在小鼠胚胎內迅速發育,已經開始分化成肝臟心臟等組織細胞,甚至開始發育出人類大腦細胞……這條消息也在網上引起了相當多的關注。一方面,這次人鼠嵌合體試驗的成功,將大大推動「從動物身上培養人體器官可供移植」的進程。
  • 英國培養人獸雜交胚胎惹爭議 探秘疾病使命待解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拿動物卵母細胞所啟動的胚胎幹細胞,與人卵母細胞所產生的胚胎幹細胞,肯定不一樣。然而,這並不妨礙科學家們研究和了解生物學的過程。  How 人獸究竟如何雜交?普拉特醫生通過將人類幹細胞移入豬的胚胎,製造了一些「客邁拉豬」。其過程就是把人體胚胎幹細胞打進豬的胚胎裡,這胚胎發育成的豬的體內便帶有人的細胞。  不過至今,英國也未給這種實驗開綠燈。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 有望從哺乳動物中獲得更多幹細胞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彭茜)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幹細胞系,並在此基礎上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研究論文已於2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這項成果在異種器官移植和瀕危動物保護方面具有應用潛力。新研究的基礎之一在於可生成嵌合胚胎的幹細胞系。
  • 日本「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獲支持,人類是在創新還是培育新物種?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生物雜交實驗可以說非常普遍,當然做這些實驗的目的大家應該也知道,那就是解決一些器官緊缺的問題,而根據《細胞報告》雜誌指出,科學家們在人類「肝臟」培養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並且下一步將進行移植。如果能夠成功地將其移植成功,那麼未來人類在這方面的需求,使用將會大大降低「稀缺性」。
  • 人類胚胎幹細胞移植恢復小鼠記憶能力 —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 通訊員孫國根)近日,復旦大學張素春團隊首次將人類胚胎幹細胞成功轉化成特定的神經細胞,並將轉化後的中間細胞注入到小鼠大腦中
  • 為什麼日本科學家要進行「人獸雜交胚胎」?目的是什麼?
    批准了第一例人獸雜交胚胎實驗,並且允許研究者將這種胚胎「撫養長大」。什麼是「人獸雜交胚胎」?「人獸雜交胚胎」可不是字面上的人和動物交配產生的胚胎,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在將來看到人頭馬、美人魚等生物。「人獸雜交胚胎」是採用各種細胞技術,把一種物種的細胞引入到另一種物種的胚胎當中,從而形成兩種物種的細胞在胚胎內融合、生長的狀態。
  • 日本科學家為什麼要進行「人獸雜交胚胎」?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可能很多人一想起人獸雜交胚胎,就會想到將人類生殖細胞與動物生殖細胞進行結合它是通過把人類的多能幹細胞混入實驗小鼠的胚胎細胞,然後考察這些人類細胞最終可能會在胚胎細胞中扮演什麼角色,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是否會演變為小鼠的某種臟器。假如這些人類細胞能夠在小鼠胚胎發育指令的指導下發育成器官,那麼這將會對人類器官移植有著重要意義。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以色列和英國科學家培養人類的卵子和精子,材料來自一個人的皮膚細胞。這一研究的成功將給不育症的治療前進了一步,當然會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安全性審查。該研究12月24日在線發表在《細胞》上,科學家首先將皮膚細胞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 (iPS),這種細胞可以分化為任何細胞,包括精子和卵子。
  • 科學網—小鼠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系首次建立
    ,首次建立了來自孤雄囊胚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系,而這些細胞保持了一定水平的雄性印記,並進一步驗證這些細胞能夠代替精子在注入卵母細胞後產生健康的小鼠。相關研究成果今天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並被重點推薦。 據介紹,單倍體細胞,如酵母,是遺傳學研究的重要工具。自然狀態下存在的單倍體細胞只有結構和功能均已特化的配子,包括卵子和精子。「然而卵子和精子不能在體外進行培養,因此也不能對其進行基因操作。」李勁松表示,如果能夠在體外建立哺乳動物的單倍體細胞系,將極大促進哺乳動物遺傳學及相關生命科學研究。
  • Cell Stem Cell:發現一種新的中間胚胎幹細胞類型,有望開發新的...
    以前的大量研究集中在開發和表徵「初始(naïve)」胚胎幹細胞(小鼠受精後四天的胚胎幹細胞)和 「活化的(primed)」上胚層幹細胞(小鼠受精後七天左右,胚胎植入子宮後不久)。這種狀態下的PSC細胞被認為具有獨特的特性:能夠導致種內嵌合體(包含來自同一物種不同個體的細胞混合的生物體)或種間嵌合體(包含來自不同物種的細胞混合的生物體)產生,並且能夠在體外培養中分化成原始生殖細胞,即精子和卵子的前體細胞。在這項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成功地構建出來自小鼠、馬和人類的中間PSC,他們將其命名為「XPSC」。
  • Nature | 胚胎幹細胞懸浮培養首次構建體外類囊胚
    人工培育胚胎作為胚胎研究的類器官一直受到科學家的廣泛關注:2016年,研究人員成功分離和培養了攜帶正常單倍染色體組型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系,為功能基因的篩選提供了平臺【1】;隨後,人類胚胎的體外培養突破了9天的記錄,達到13天,這一成果有助於揭示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從未見過的特性【2】;2017年,
  • 日本批准人-動物混合胚胎實驗,真能培育出人類器官嗎?
    他和其他研究者的計劃如下:首先創造一種動物胚胎,這種胚胎缺乏生產某種器官(如胰腺)所必需的基因。然後將人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注入該動物胚胎。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是那些已經重新編程為胚胎樣狀態的細胞,可以產生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隨著動物胚胎的發育和出生,藉助動物的體內環境,可以幫助這些人類的多能幹細胞分化生成人類的胰腺,以用於臨床移植治療。
  • 用幹細胞製作人類胚胎模型為時不遠?
    用幹細胞製作人類胚胎模型為時不遠?月14日 05:31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實驗室內利用幹細胞製作小鼠和人類胚胎模型正在快速向前發展
  • 中國科學家繪製出人類細胞圖譜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在過去的數百年時間裡,科學家主要利用顯微鏡和流式分析等技術,依靠若干表型特徵對自然界裡不同物種的細胞進行分類和鑑定。這些表型特徵的選取往往引入了較多的人為主觀性。而單細胞測序技術的出現對這一傳統的細胞認知體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人類細胞圖譜
    新華社杭州3月26日電(記者朱涵)浙江大學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用自主研發的分析平臺,繪製出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這項成果26日在《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