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比中國先擁有航空母艦? 原來這才是真實的原因

2020-11-26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印度很早就有了自己的航母。

1957年印度購買了英國的尊嚴級航母五號艦大力神號並加以改裝,起名維克蘭特號,一直服役到1997年。

而我國直到21世紀才有了自己的航母。那為什麼印度比中國先擁有航空母艦呢? 難道是印度比我們更有錢嗎?

印度作為南亞大國,一直訴求在亞洲乃至世界的主導地位,他要確立大國地位和形象,加強自己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肯定要發展軍事,航母是軍事集團力量的象徵,也是印度軍事策略發展的重點。加上印度是大英國協國家,所以它很容易在早期購買到航母。

同時,印度與俄羅斯、美國都有聯繫,尤其是軍事大國美國,美國的一貫策略就是牽制中國,所以從這一點出發,美國也是想支持印度的軍事發展,對中國採取技術封鎖手段,使中國的航母研製困難重重,另外一個次要原因,航母屬於進攻性武器,在奉行防禦政策的大環境下,咱們以前並沒把研發航母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印度網友為什麼會有「印度比中國發達」的認知和自信?
    應該說,人家印度網友沒說錯,曾經確實是印度比中國發達。原因在於印度在1975年之前確實在工業經濟上領先於中國,而且印度因為和西方的良好關係,在40--70年代,一度在社會面貌上呈現的比中國更為先進,要知道70年代中國最高的樓房也不過30層左右。
  • 英國向印度提供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設計,爭取其巨額訂單
    澳大利亞國防雜誌報導4月4日報導,在最近於馬來西亞舉行的LIMA2019航空展上,英國宇航系統公司已經與印度海軍舉行了會談,探討為印度海軍第二艘國產航空母艦(IAC-2)項目提供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設計。
  • 百慕達三角那麼危險,航空母艦進去會遇見什麼?
    看見有人在頭條問答提問說:「航空母艦可以去百慕達三角嗎?會不會有危險啊?聽說很多飛機船隻在那裡莫名其妙就失蹤了,那片海域根本沒有人敢靠近。」如果你去所謂百慕達三角的那片區域,那你就會發現,原來這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
  • 2035年中國海軍會是什麼樣?這次印度做了一個比較靠譜的預測
    特別是2018年和2019年,中國海軍下水艦艇總噸位均超過了20萬噸,佔全球下水艦艇總噸位的40%以上。光這兩年下水的艦艇總噸位,就已經超過了法國海軍的總噸位,而2020年預計還會創下新的紀錄。按照這樣的速度,中國海軍3年就建造了超過60萬噸的艦艇,而全球所有國家中,除了中美俄的艦艇總噸位超過60萬噸以外,其他國家60萬噸都沒有。
  • 為什麼印度航母選擇米格29而非蘇33?航母不能搭,俄羅斯造不了
    為什麼維克拉馬蒂亞號航空母艦搭載的是被譽為桅杆保衛者的MIG-29K戰鬥機,甚至於印度自製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也將把MIG-29k作為艦載機。 那麼為什麼在印度與俄羅斯在2004年籤訂航母0元送合同的時候,要將配套艦載機定位MIG-29K海支點而非大長腿的SU-33海側衛呢?
  • 印度恆河水那麼髒,為啥印度人喝了不生病,原來這才是真實原因
    「幹了這杯恆河水,來生還做印度人」想必大家也是聽了很多次,雖然這句話被我們拿來調侃印度人,但是讓我們去喝一口恆河水還是不敢的。這要是喝一口,塗個十天半個月都是輕的。但是印度人為啥喝了卻沒有生病呢?難道他們體內也開了掛嗎?其實並不是,我們一直認為印度人是從小喝到大,所以體內有了抗體,就算再怎么喝也沒有關係。但其實是因為印度人只有在朝聖那天才會喝一小口,並且回去後會拉肚子,拉了幾天就沒事了。
  • 美國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原因出在中國和印度,情況令人擔憂
    近年來,美國宇航局科學家通過環境偵察衛星發現一件讓人震驚的事實,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正在越變越綠,而且更讓人震驚的是,綠色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據了解,這些美國宇航局認為,由於這兩個大國人口太多,造成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很大程度上促進綠色植物爆發式生長,但是了解後,才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 如果一個國家想要擁有航空母艦,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主要有三方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航空母艦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被譽為鎮國神器的航母是每個沿海國家夢寐以求的武器系統。航空母艦是一種可以搭載艦載機進行作戰的大型艦艇,其甲板上擁有跑道,可以供艦載機起飛和降落。航空母艦以龐大的身軀、複雜的結構、強大的火力而著稱,因此航母擁有"海上霸主"的稱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盛的象徵。
  • 印度「迷之自信」,印度人提問:為什麼印度比中國更發達?
    概括的說,導致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印度跨越式地從傳統農業型經濟轉變為服務型經濟。而大部分發達經濟體包括東亞國家,都是從傳統農業到製造業,再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發展順序,最後才可能吸收所有熟練或者非熟練的勞動力。詳細來說,從農業向服務業的轉變大致始於20世紀90年代,這導致了印度GDP的高增長。
  • 一個外交官眼中的真實印度
    實際上,印度是一個窮而不苦、雜而不亂、髒而不病、鬧而不喧、腐而不敗的國家。但為什麼我們對印度總是這麼陌生?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首先,信息不對稱使然。比如,很多中國人到新德裡回來後說:印度真落後,連霓虹燈都沒有,還有好多叫花子。
  • 印度海軍放棄國產LCA艦載機 轉向國外求購57架艦載機
    如今印度海軍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是花費大價錢購買的俄羅斯米格-29K艦載機,雖然這些艦載機的採購價格遠超同期市場價格,但在原有的AV-8B艦載機全部退役以及國產艦載機研發狀況頻發的情況下,印度海軍別無選擇。  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其傳統的對手,中國海軍的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已經進行了多次艦機融合訓練並在2016年末進行了首次遠海訓練,中國自建的首艘國產航母也即將下水。
  • 印度為什麼屬於西牛賀洲
    印度和中國都在亞歐大陸上,為什麼中國在南贍部洲,而印度在西牛賀洲?看了下圖,你就能明白了!由於都傳承自史前文明,因此《山海經》的四山經與佛教四大部洲一一對應,《東山經》對應東勝神洲,《南山經》對應南贍部洲,《西山經》對應西牛賀洲,《北山經》對應北俱蘆洲。
  • 印度遊客看完中國長江,回國直接哭了,印度人:你管這叫母親河?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印象,印度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且越來越多的印度人達到了相對富裕的生活水平,所以他們非常願意去其他國家旅遊,然而,隨著印度人的旅行,他們會發現外國似乎與他們的想像不同,今天我要說的是印度遊客看完中國長江,回國直接哭了,印度人:你管這叫母親河?
  • 業內人士被媒體提問,印度IT業與中國相比如何?回復很扎心但真實
    這幾十年來我們中國發展的速度很快,在我們隔壁的印度也是在迅速的發展,發展的速度雖然沒有我們國家快,但也是讓不少人都驚嘆的,所以我們國家也會經常拿來跟印度進行對比,不管是經濟還是科技都會經常的對比。中國跟印度的人口不但都非常多,而且也是擁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國家成立的時間也是非常的相近,也正是因為這些一樣的地方,讓印度和中國會經常的進行比較,曾經英國媒體在採訪一位英國IT專家的時候,曾經問過一個這樣的問題,印度的IT行業和中國比起來是怎麼樣的呢?英國IT專家的回覆雖然扎心但卻很真實。
  • 原來這才是真實的太陽系比例,過于震撼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太陽系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人們很難按照真實的比例做出來。而我們課本上看到的圖片只是教材編寫人員為了便於我們形象直觀的了解各行星。太陽的半徑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沒有準確的數字定義,原因是什麼呢?宇宙萬物神秘莫測,浩瀚無垠,有關太陽系邊界的認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直都在不斷的刷新記錄。
  • 印度比中國更早實施計劃生育,可為什麼搞砸了?
    不管計劃生育還是計劃不生育,都非中國的特殊國情,其實印度實施計劃生育的時間比中國還要早。不過,像印度國內破破爛爛的基礎設施一樣,這一關係國計民生的工程被印度政府搞砸了。這一歷史進程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又該吸取哪些教訓?
  • 俄羅斯和中國建立聯合破冰船咋辦?或使中國受益,擁有核動力航母
    在2020年12月2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如果俄羅斯和中國建立聯合破冰船怎麼辦?的文章。大家都知道我國003號航母正在建設當中,雖然我國突破技術壁壘擁有了航空母艦,但是想要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還是沒有辦法。
  • 印度為何領先於中國
    報告認為美國排名下降的原因在於,美國的總體競爭力受到宏觀經濟嚴重失衡的威脅,而且財政赤字的屢次出現導致公共負債水平上升。   美國排名從第一降到第六,讓出老大位置自然是新聞,然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更多人感興趣的還是中國的地位。   結果讓人失望   或許讓人失望的不是中國競爭力的下降,而是印度領先了中國,並且領先中國11位。
  •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兩件事是直接原因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目前,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都建立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1994年,中國在財政十分拮据的情況下,為什麼要建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其直接原因,可以用兩件事說明:第一,海灣戰爭引發新軍事革命。
  • 不吹不黑,聽定居印度的中國小夥聊聊真實的印度-虎嗅網
    農用電免費,僅用於灌溉;家用電有補貼,每個月有免費的度數,超過這個度數之後才開始計費;商用電和工業用電比較貴,但最要命的是工業用電常常會有用電限制。你在印度開個工廠,流水線設備啥的都裝好了,然後每天機器只能開8個小時,其他時候都得閒置著,無形中拉高了生產成本,這也是印度製造價高質低的原因之一。印度的管道天然氣還是個空白,家家戶戶都用液化氣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