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網易、美團、傳音在內,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巨頭和基金開始在非洲市場出手,試圖這裡押注下一個網際網路巨無霸。而「非洲機皇」傳音佔據主場優勢,在這裡更早、更深入地開展布局。
非洲,土地面積3020萬平方公裡,人口接近13億。
在傳統的印象中,這裡總是與貧窮、動亂等詞彙緊密聯繫在一起。但當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廝殺已日漸激烈,更多人的目光投向了非洲——這片面積是中國三倍的大陸甚至被視為「最後的十億級網際網路市場」。
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高的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以及整體年輕化的人口結構(人口中位數只有18歲),正讓這裡顯現出巨大的網際網路生態發展潛力。據2016 年非洲電子商貿會議數據顯示,2020年非洲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將達 1.4 萬億美元。而這也只是正在起步的非洲市場未來紅利的一角。
與此同時,非洲的創投生態也日漸活躍。根據非洲創投調研機構Wee Tracker的報告,2018年非洲初創企業融資約為7.25億美元,2019年,這個數字幅度超過100%,達到約13.4億美元,而其中約25~35%的資金來自中國投資者。
包括網易、美團、傳音在內,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巨頭和基金開始在非洲市場出手,試圖這裡押注下一個網際網路巨無霸。而「非洲機皇」傳音佔據主場優勢,在這裡更早、更深入地開展布局。
2018年,李博海加入傳音後,在移動網際網路中心擔任新業務副總監,和團隊一起試圖在內部孵化出面向非洲市場的創新項目,後來經過戰略調整,團隊逐漸開始轉向支持外部創業者。最終,這項業務在2019年正式獨立出來,也就成為了非程創新孵化器的前身。
作為聯合創始人,李博海向《出海瞭望》介紹道,非程創新定位為中非孵化器,聚焦非洲市場,為非洲本地創業者和出海非洲的中國創業者提供種子資金、流量支持、本地資源對接、本地合伙人招募等一系列的孵化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獨立發展的非程創新至今依舊與傳音保持著緊密聯繫,李博海表示,「傳音控股是我們的戰略投資方與資源提供方。非程創新聚焦網際網路創業的早期階段,鎖定並支持非洲潛力賽道的優質團隊,等項目進入成長期,可以得到傳音控股更大的資源支持。」 去年,非程創新還獲得了戈壁創投的戰略投資。
除了非程創新的業務開展邏輯,在此次的專訪中,李博海基於自身對非洲市場的觀察,詳細介紹了非洲當前的網際網路及創投生態的現狀、各地區差異化的發展狀態、中國玩家的「掘金」情況,以及此次疫情對非洲市場的影響。
「長期來看,我認為這次疫情對非洲有好的影響,或許能夠讓其經濟或網際網路生態實現躍升。現階段,在疫情影響下,在線教育、移動醫療是非洲近期比較熱門的領域,據我們了解,非洲一個在線教育項目,在這段時間實現了用戶300%的增長。」李博海說道。
非程創新聯合創始人/CEO 李博海
以下是出海瞭望與非程創新聯合創始人李博海的對話整理:
-- 01 --
神秘的非洲創投生態:
最後的十億級網際網路市場
出海瞭望:大部分人對非洲的印象是相當模糊的,但實際上,我們應該怎從人口、經濟等角度出發,更立體的認識它以及這塊土地上的網際網路創投生態?
李博海:在很多人一般的印象中,非洲是一整塊大陸,其實,這裡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整體來看,非洲有13億的總人口,面積3020平方公裡,是中國的三倍——雖然在地圖和地球儀上,因為測量和繪製的因素,這個地方看起來不大。
整體來說,無論從融資事件中項目的輪次還是金額來看,非洲網際網路創投生態都處於最初期。但亮點在於,其增長速度驚人,基本維持在每年200%的增長,接下來的增長空間非常可觀。
從開展業務的角度出發,其實非洲各個地區之間的差異性明顯。我們傾向於將非洲的創投生態分為東非、西非、北非、南非4大區域來看:
西非,最主要的國家是奈及利亞,這也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以及最大的經濟體,人口大概在2.2億左右。加上加納、象牙海岸等國家,西非人口3億左右。這裡特點是人口基數大,項目規模的想像空間比較大,但弱勢在於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
東非,也就是以肯亞為中心的區域。除了肯亞以外,還有烏幹達、坦桑、盧安達,再加上最近發展勢頭良好的衣索比亞,這塊區域也有接近3億人口。其特點是,網際網路創投生態發展歷史相對較長,網絡信號更好,行動支付的普及率更高,以肯亞為例,其行動支付普及率超過93%。但由於該地區更多的人分散在更小的城市或區域,項目的天花板也更低一點。
北非,是指撒哈拉以北的阿拉伯世界,代表國家為埃及。因為政治因素,埃及地區經濟在近年來才開始發展起來,幾乎沒有網際網路生態,但好的一面是,其增長的速度非常快,人口集中,網際網路業務的想像空間大。不過,因為同非洲其他地區聯繫並不緊密,彼此間文化背景差異大。
南非,即南非共和國及其周邊國家、地區,經濟相對發達,比較適合電商、社交、娛樂等項目展開變現,但受限於人口規模和經濟增速,其發展空間不好預測。
出海瞭望:非洲目前比較火熱的賽道有哪些?是否誕生了代表性公司?
李博海: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科技是整個非洲都非常熱的賽道,目前本土的代表公司包括奈及利亞的Interswitch、Flutterwave、Paystack,肯亞的M-Pesa,南非的Jumo等;中國出海的代表公司如Palmpay、Opay等。火熱的原因在於,網際網路金融屬於一種「基礎建設」,無論你想向用戶提供怎樣的服務、建立怎樣的商業模式,支付平臺都是繞不過去的,而且在非洲再造一個「微信」或「支付寶」的故事是非常誘人的。
從各地區來看,在西非,出行等生活服務相關的賽道比較熱;以埃及為代表的北非,做社交電商比較多;南非主要是消費、新零售、電子商務、物流這些領域;東非就以驗證模式為主,項目類型多樣。
出海瞭望: 非洲市場活躍的創業者都有哪些?中國創業者的身影是什麼時間點出現的?
李博海:當地的創業者包括大家族裡的富二代、留學歸來的海歸派以及草根創業者,中國的創業者大多是從2018年開始陸陸續續關注非洲市場。
出海瞭望:為什麼是2018年?
李博海:我認為是與中國網際網路環境相關的,在這個時間點前後,國內流量見頂,這使中國一部分創業者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而相較於廝殺日漸激烈的印度、東南亞,非洲是一個藍海區域。
出海瞭望:中國創業者如何「淘金」非洲?會選擇怎樣的地區、項目來開展業務?「複製中國模式」是常規的做法嗎?
李博海:地區方面,中國創業者去非洲,一般最先去奈及利亞和肯亞,因為這裡創業難度比較低、發展空間比較大。賽道方面,有輕有重,比較輕——做遊戲、現金貸等,不需要非常重的地面運營;比較重的,也有做出行服務這些項目。
根據我們的觀察,毋庸置疑,來非洲「淘金」的中國團隊都是從複製中國模式開始的,但是在落地的過程中,經過了3~6個月摸索和迭代,可能70%都會改造成本地的需求。可以說做的比較好的業務,都是經過了很強的本地化改造。
出海瞭望:資本方面,特別是中國資本又是在什麼時間關注到非洲?
李博海:從當地的視角來看,實際上很早就有歐美的投資人在非洲活躍了。因為很多國家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來自歐洲的資本也一直在關注非洲的採礦、能源等傳統行業。在網際網路領域,我們現階段看到很多活躍的基金,其背後的LP其實都是來自美國和歐洲。
中國資本其實更多是跟著項目來到非洲的。我個人觀察中,當18年的下半年開始有項目往非洲落地,項目背後的中國投資人開始紛紛前來考察,到了19年, 中國的資本在非洲的投入越來越多,去年非洲融資總額中可能有一半都是來自中國資本。
目前很多中國一線基金都在非洲出手了,其中也包括清流資本、戈壁創投這些系統看非洲機會的機構。
-- 02 --
非程創新:「非洲之王」傳音的「前哨」
出海瞭望:一開始,非程創新為什麼會關注到非洲創投市場?
李博海:我們是從傳音獨立出來的創投機構,去年年中正式成立。
出海瞭望:現在非程創新和傳音的關係是?
李博海:非程創新是獨立的投資孵化機構,傳音控股是我們的戰略投資方與資源提供方。
出海瞭望:這種合作具體是怎樣進行的呢?
李博海:非程創新聚焦創投市場的早期機會,在非洲一些潛力賽道中鎖定優質的中非創業團隊,為其提供諮詢、資金、資源支持;傳音控股一來為非程創新的孵化項目提供必要的孵化資源,如流量資源、辦公空間、本土商務資源等,二來對於進入成長期的優秀孵化項目,傳音控股將會提供更大層面的投資和戰略資源。
出海瞭望:非程創新關注哪些領域,選擇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李博海:我們關注社交娛樂、電商物流、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創新模式,這個選擇基於我們對非洲市場的觀察和理解。此外還有我們自身資源的考慮,具體來說,就是戰略和資源是否具備協同。例如選擇社交領域,我們可以通過對接傳音的流量予以項目扶持。
此外,非洲一些領域的項目也非常有潛力,例如清潔能源、農業科技領域,通過網際網路和新技術顛覆傳統商業模式,提升運營效率的項目類型。我們也會在將來進行更廣泛的布局。
出海瞭望:從搜尋案源到投資、對接資源,非程創新具體如何孵化一個項目?
李博海:我們的邏輯是,假設我們在非洲的資源和認知是比較強的,通過在非洲當地做調研,我們會把看到的一些重點行業的機會,跟國內的創業者分享,這包括了在國內公開的場合去宣講,例如我們去年9月份舉辦的首屆中非創投大會,然後也在團隊積累的關係網絡裡面去搜尋合適人選。
非程創新2019年9月舉辦首屆中非創投大會
接著,我們去和感興趣的創業者溝通,當他也認可這個機會,我們就會展開合作,如提供後續的資金、資源幫助其從零開始在非洲落地項目。
以非程創新孵化的非洲娛樂社交平臺Mochat為例,當時我們看到非洲人口結構偏年輕,對社交娛樂的需求大,並且手機普及率逐漸提高,線上陌生人交友賽道有機會,於是我們就接觸到了具備社交大廠經驗和連續創業經歷的劉芯源,一起到非洲當地調研後,雙方達成共識。為Mochat投入一筆數十萬美金的啟動資金後,我們還做了一系列幫助其落地的工作,例如找本地合伙人、對接本地商務資源、提供本地辦公和住宿空間等。
出海瞭望:非程創新從哪裡找到非洲當地的創業者?
李博海:我們長時期紮根在非洲。現在我們團隊每年60%的時間會在非洲,同時維護著各個國家的本地投資合伙人網絡,在這裡的VC圈、創業者圈子裡積累了大量人脈。所以當有新的創業者、新項目出來的時候,我們能比較早的知道。
出海瞭望:早期項目往往模式還未成型,也缺乏數據,這個時候該怎樣判斷它?
李博海:早期項目的第一個重點是看人,其次是根據我們對非洲市場的調研判斷他們現在做的事情是否比較可行。最後,我們會比較傾向選擇已被驗證的項目,例如受到主流創投機構認可的非洲本土團隊,以及在國內打過硬仗的中國團隊。
出海瞭望:判斷人的維度都有哪些?
李博海:一般有能力、時間點、意願、三個點。首先,我們傾向於支持在相關賽道有過創業經驗或退出案例的創業者;其次,在前面的公司成功退出後,他在這時剛好空了下來,有時間進行新項目;最後,他有做大項目、迎接更大挑戰的意願。當這三點同時具備,就是我們尋找的理想合作對象。
出海瞭望:從去年到現在,非程創新都投了哪些項目?
李博海:一共投了9個項目,5個非洲當地團隊運營的項目,4個中國出海團隊運營的項目。我們之前的定的目標是一年孵化10~20個項目,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 03 --
危中有「機」:疫情蔓延下,新機會在醞釀
出海瞭望:在你看來,這次疫情給非洲以及其網際網路創投領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李博海:這要從短期和長期兩方面來看。
短期來看,宏觀上,當非洲各主要國家開始進行封禁、航班停運,經濟必然會受到影響,目前已經有多個非洲國家下調了全年GDP預期。微觀上,因為物流的中斷、活動的受阻,出行、外賣這些線下運營的項目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但目前也可以看到線上經濟的增長,遊戲、在線社交等項目的日活和收入都有非常明顯的增加。我所了解到的一個在線教育項目,在這段時間運營以來,用戶上有300%的增長。
長期來看,我認為這次疫情對非洲有好的影響,或許能夠讓其經濟或網際網路生態實現升躍升。過往的非洲曾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前些年的伊波拉病毒爆發,還有國家的政治事件等,但基本上每一次事件之後,它的網際網路或經濟情況都會經過一次或大或小的升級。
比如說這一次的疫情過後,非洲在線轉帳、在線教育、線上娛樂等行業和賽道可能都會迎來巨大的機會,以及下一輪的競爭和升級。這段時間,有能力的公司其實都在為恢復之後的運營做新產品的研發,積蓄能量。
出海瞭望:非程創新所孵化的項目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在這個特殊時期,你們提供了怎樣的幫助?
李博海:我們孵化的一個互金平臺在去年12月份於肯亞開展運營,1、2月份的數據和表現都很好,但是到了3月份就遇到了疫情封鎖帶來的影響,不僅沒辦法在辦公室辦公,然後各個方面的業務指標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積極幫助團隊拓展新市場,包括奈及利亞、衣索比亞、烏幹達等,促進項目遷移和轉型。
之所以能夠幫助項目獲取新市場和新業務,是因為我們並不局限在非洲的一個國家工作,而是在非洲大部分有創投生態的國家都有資源。所以在這樣的時間點,我們會把受影響項目的業務儘量往其他的地方拓展。這樣一來,項目在一個地方運營出問題後,還能夠有一些選擇。可以說相比基金,我們這樣的孵化器所提供的投後管理和支持要更「重」。
出海瞭望:現在這段時間,非洲的初創項目融資會比較艱難嗎?
李博海:就我們的項目情況來說。首先,我們去年下半年開始孵化業務,項目的落地和成長需要一定的時間。現在,我們還是在幫助項目驗證模式,解決業務上的基礎問題。
其次,在資金的來源上,我們也是比較樂觀的。雖然非洲並沒有「兩印」熱度高,但目前能夠看到國內一線基金都已經出手。所以我個人認為只要項目足夠好,將資源和後續的協同搭配好,挺進下一輪融資其實並不是非常難的問題。
出海瞭望:對非程創新來說,目前開展工作的難點在於?
李博海:最難的地方是,我們之前安排的很多行程沒有辦法推進了。首先是我們自己的行程。
其次,我們也會在中國和非洲舉辦各種活動,例如把安排非洲的優秀項目來中國路演。原本計劃今年4月再次舉辦,但現在顯然已經沒辦法推進了。另一方面,組織中國創業者、投資人去非洲考察的活動現在擱置了。整體來說,原來要線下做的活動,我們只能線上來進行。
不過非洲的情況正在好轉,現在肯亞等國家已經逐漸解禁,然後隨著下個月航班客運的開通,估計我們的工作在下半年應該會恢復正常。
出海瞭望:現在再去看項目,條件會更嚴苛嗎?
李博海:現在不能和項目面對面、實地完成考察,而且整個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了,看項目會更加慎重。但同時,這個時間點非常適合優秀團隊為下一次經濟升級厲兵秣馬,所以碰到好的賽道裡好的團隊,我們會更加堅決果斷支持。
出海瞭望:疫情的爆發會影響非程創新接下來關注的方向嗎?
李博海:這是一定會的。在線教育、移動醫療是我們最近比較關注的領域,疫情影響下,非洲的這兩個領域近期是比較熱門的,有關注到明星創業者團隊開始在做,並且項目數據在最近增長不錯。
出海瞭望:對想要去非洲尋找機會的中國創業者,你有什麼建議嗎?
李博海:主要是兩方面的建議。第一,要有做大事的心,以及有做好吃苦的準備。我看到的去非洲的人基本都不滿足於做一個「小而美」生意,這你在國內就可以做,來非洲無非是看到了更大的空間和機會。這樣一來,就要有耐心,做好前期驗證可能就需要較長時間的準備。
第二,要做好「長短」的安排和分配。就是短期內公司也要考慮收入、賺錢。因為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有現金流的。現在的資本也不會投一個沒有任何盈利的模式或項目。我們看到的一些在非洲做的比較大的創業者,基本上都是有不同產品的矩陣式組合搭配,比如說有做社交的,它長期可能不盈利,但是團隊會有一些如遊戲這樣盈利的產品,至少保證有現金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