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高效低頻振動發電機問世

2020-11-25 科學網

 

近日,由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院完成的一項成果讓電子設備徹底無須電池的日子離我們近了一步。該院微電子研究所(IME)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通過吸收環境中的低頻振動來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的器件,向人們展示了電池替代技術的可能性。

 

據了解,此前有科學家已經研製出能夠利用低頻振動來進行發電的設備,但這些設備必須通過增大體積來提高輸出功率,而且只能吸收某一特定頻率的振動。上述缺陷限制了設備的實用性。

 

而IME的研究人員研製的新型振動發電機的創新點是一種以氮化鋁材料為基質的能量採集器。這種能量採集器具有很強的適用性,能夠吸收頻率在10~100赫茲之間的振動。

 

IME傳感與制動器微系統項目主任Alex Gu提出了這種能量採集器的技術理念。對於該器件的工作原理,他解釋說:「我們的研究基於渦散現象與亥姆霍茲共振現象之間的耦合效應,通過提高亥姆霍茲共振的強度,來降低輸入振動的差異性。」

 

據他介紹,基於上述原理,研究人員能夠將隨機輸入的低頻振動轉化為一種具有特定頻率的振動,進而使能量採集器的適用性覆蓋了較為廣闊的低頻頻譜。

 

此外,這種能量採集器的能量密度極高,可達1.5×10 -3 W/cm3,相當於目前市面上三塊商用植入式鋰電池十年的發電量,可極大地縮減設備體積,節省使用成本。

 

對於這項研究,IME常務理事Dim-Lee Kwong評價說:「該研究向人們展示了一種穩定、廉價、靈活且實用的振動發電模型,相關設備有望被用於植入式醫學裝置、無線通信和傳感器網等設備之中。」(金兌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4-02-11 第7版 製造)

相關焦點

  • 高效低頻振動發電機問世
    該院微電子研究所(IME)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通過吸收環境中的低頻振動來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的器件,向人們展示了電池替代技術的可能性。據了解,此前有科學家已經研製出能夠利用低頻振動來進行發電的設備,但這些設備必須通過增大體積來提高輸出功率,而且只能吸收某一特定頻率的振動。上述缺陷限制了設備的實用性。
  • 新型摩擦納米發電機問世:「旗形」構造,高效採「風」
    近日,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教授徐敏義團隊提出並系統性研究了一種新型防潮且自適應風向的旗形摩擦納米發電機。其不僅可在潮溼環境下高效收集不同方向的風能,還能測量風速,實現風速傳感,為無線傳感網絡的供電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穎的解決方案。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納米能源》雜誌。
  • 發電機異常振動秘笈
    發電機振動故障帶來的影響比較大,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必須要找到發電機振動故障的原因,及時做好檢修維護,以減少發電機故障發生率。 振動是發電機在正常的運行狀態下的一種正常現象,這種振動是一種有規律的振動,而且振動的幅度不會太大,因此對發電機的運行產生的影響也是在允許範圍之內
  • 微型振動發電機:只有我最搖擺
    這種技術被叫做VpGB,是「振動發電電池(Vibration-power Generating Battery)」的縮寫。它由一個微型振動發電機和一個電容構成,十分適合家庭設備使用。看起來這像是很快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產品,不需要改變現有其他用電產品的設計,可能是它最大的優點之一。
  • 分析水輪發電機電磁振動及噪聲改造
    不同於使用柴油發電機時成本消耗大,利用水輪發電機進行電能轉化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比較節省成本的。但是在水輪發電機運轉工作的過程中,機器會經常發出一些噪聲。眾所周知,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水輪發電機所產生的噪音也是由於機器在工作過程中發生了振動而導致的。水輪發電機的振動分為幾類,該文主要研究其電磁振動。所謂電磁振動,是指水輪發電機在工作過程中,機組內部的電流產生電磁效應,造成磁場的產生。
  • 振動傳感器在風力發電機振動監測中的應用分析
    打開APP 振動傳感器在風力發電機振動監測中的應用分析 工採網 發表於 2021-01-06 14:37:35 風力資源取之不盡
  • 如何進行發電機降噪處理
    發電機設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噪音源,發電機在運行時能夠產生95分貝以上的噪音。強烈的噪音對周圍的人群以及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發電機降噪處理方案是治理髮電機的有效措施,能夠治理髮電機振動引起的低頻噪音,經過治理後噪音值在55分貝以下,滿足周圍業主以及物業的降噪要求。
  • 英國研製微型振動發電機
    > 英國研製微型振動發電機
  • 新型納米發電機問世
    基於摩擦起電和靜電感應引發的能源革命預期比肩法拉第電磁感應發電機的巨大應用前景——王中林:《摩擦納米發電機》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發明是機械能發電和自驅動系統領域的一個裡程碑式的發現,這為有效收集機械能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模式。
  • 汽輪發電機軸承振動問題及處理方法
    某汽輪發電機軸承在使用過程中,經檢測發現振動嚴重超標,必須立即停止進行處理才能使用,如果不處理很可能會危害汽輪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在此,很多人是不是有個疑問?發動機為什麼振動會變大呢?對此中華軸承網(簡稱:華軸網)分享出下面有關汽輪發電機軸承振動問題及處理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振動發電機測試平臺設計
    打開APP 振動發電機測試平臺設計 葉子 發表於 2011-08-09 17:52:24 低功耗的感應器件經常應用到基礎設施(例如橋梁)、機械(例如電梯、馬達、汽車部件)中,甚至可以穿戴在人體(例如病人、運動員)上,在這類應用中,這些感應器件可以採集振動能量。自然運動或傳輸振動所產生的機械能轉換成電能。這種電能足以驅動傳感器節點,如果以電池作為主電源,則至少有助於延長電池續航能力。
  • 英國研製微型振動發電機 可代替電池供電
    東北網雙鴨山6月2日電 英國的工程師們已經為一種新穎的微型發電機申請了專利並正在生產評估樣品。這種簡單的振動發電裝置可以代替電池或硬線電力供應設備,從而為數以百萬計用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無線傳感器提供電力,提高可靠性並最終節省數百萬美元。
  • 振動的檢測方法與監測方法
    5、動靜碰摩在旋轉機械中,由於軸彎曲、轉了不對中等引起軸心嚴最變形,或非旋轉件彎曲變形,都可能引起轉子與固定件的碰摩而引起異常振動。動靜碰摩的振動特徵:頻潛圖上以工頻分量為主,存在少量低頻或倍頻,碰摩嚴重時,低頻和倍頻分量都有較明顯的反映。波形圖上可出現單邊削頂現象或存接近最大振幅處出現齒形。
  • 有哪些發電機噪音處理方法?
    發電機設備是常見的噪音源設備,尤其是工業企業中發電機在運行時噪音值能夠達到100分貝以上,能夠影響到很遠的地方同時給周圍環境帶來嚴重的噪音汙染。發電機噪音處理方法能夠有效的治理髮電機設備產生的各種噪音,經過治理後噪音值低於85分貝,達到周圍人員滿意的效果。
  • 浙大用兩張紙片造出高效摩擦納米發電機,可收集人體運動能
    浙大用兩張紙片造出高效摩擦納米發電機,可收集人體運動能 浙江大學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型的高效摩擦納米發電機,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以及可收集人體運動能等諸多特點。
  • 【學術報告】「聲學超材料的低頻振動與噪聲控制及仿生應用研究...
    報告會簡介報告人:吳九匯教授時 間: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 上午 9:30地 點:友誼校區 航海學院 505會議室主 題:聲學超材料的低頻振動與噪聲控制及仿生應用研究內容簡介: 聲學超材料由於具有負的質量密度和彈性模量,通過設計使其能夠成為一種聲隱身材料,因而是目前振動和噪聲領域普遍關注的熱點研究話題。
  • 無扇葉渦輪風力發電機問世 造價低廉還不傷鳥類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亞涅斯和他發明的新型渦輪風力發電機 視頻截圖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外媒稱,風力渦輪是一種高效能的發電機,不過,有一個問題是,鳥類和蝙蝠經常死於刀刃般的渦輪扇葉。西班牙的一種新型渦輪風力發電機以創造性的方式提出了解決方案。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6月16日報導,2002年,西班牙發明人戴維·亞涅斯(David Yanez)看了一部有關美國塔科馬海峽吊橋在大風中倒塌的短片。報導稱,這直觀地體現了風吹過高豎的直杆、比如汽車天線甚至竹竿時所產生的強大振動力。這給他啟發,讓他想到發明新型的風能發電機。
  • Nature:王中林小組研製出纖維納米發電機
    (c)顯示多根纖維組成的纖維納米發電機的串/並連式連接來提高輸出電壓/電流。(圖片來源:王中林實驗室) [科學網 趙彥 報導]從2006年開始,王中林小組相繼發明了納米發電機、直流發電機。在2006年他首次提出了壓電電子學(Piezotronics)的概念和新研究領域。
  • 摩擦發電機:一場能源的革命?
    在自然界,風摩挲樹葉,雨拍打屋頂,存在摩擦;人走路,腳與地面、肢體與衣服接觸,也存在摩擦;機械振動、嗓音等,也都能產生摩擦。能否將這些不起眼的摩擦能源收集起來,為傳感器供能呢?中國科學院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講席教授王中林的團隊研發的摩擦發電機,為實現自驅動傳感器提供了一種有潛力的解決方案。
  • 摩擦納米發電機的電源管理策略與電力摩擦電子學研究獲進展
    通過與各式各樣的摩擦納米發電機集成工作,展示了該電源管理策略的通用性、高效性和實用性。在人體運動能收集方面,置於護肘、衣服、護膝和鞋底的摩擦納米發電機,可以在關節彎曲、穿衣、步行等低頻日常活動下,通過該模塊輕鬆驅動電子表、溫度計、計算器和計步器等商用電子器件持續工作,有望在下一代可穿戴電子產品中完全實現由人體活動來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