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中華】唐嘉陵:海底七千米 刻下中國深度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8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蛟龍」號是我國第一艘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唐嘉陵全程參與了「蛟龍」號1000米級至7000米級海上試驗。今年,唐嘉陵獲評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模範榮譽稱號。系列報導德耀中華今天(28日)播出:唐嘉陵:海底七千米,刻下中國深度。  

  唐嘉陵人生中第一個下潛記錄是,34米。2012年,他隨「蛟龍」號下潛至7062米。這是我國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記錄,意味著「蛟龍」號能進入到全球99.8%的海底深淵。

  唐嘉陵:我們當時入行的時候,就是為的7000米潛航員裝備的試驗任務而來的。成為7000米潛航員和國家需要7000米潛航員,這樣一個最開始的初心,在這一刻實現了。

  「蛟龍」號的工作艙內徑只有2.1米,容納了數臺計算機,三名工作人員就必須蜷縮在艙內,任何一點動作都會對艙體產生影響。深海作業時,為了獲取科研樣品,必須長時間一動不動。

  唐嘉陵:因為畢竟有海流的影響,潛水器的姿態會有微小的變化,還要憑藉我們的經驗操作機械手,進行毫米級的微調。我們這個過程十幾分鐘、半個小時下來,其實已經汗流浹背了。

  唐嘉陵執行深潛任務70多次,安全記錄100%。每次作業結束,他都會圍著艇體轉幾圈。有一次例行檢查,一滴油滴在臉上,唐嘉陵馬上意識到這不對勁,從而及時排查出了備用蓄電池溫度異常的問題。

  唐嘉陵:海洋工作本來就不是一個讓你來享受的工作,因為我們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考核老師,它就是大海本身,在它的面前,你所有的工作都容不得一點摻假,特別是深海,更是這樣。

(責任編輯:苗蘇)

相關焦點

  • 蛟龍號潛航員:10年造訪海底72次刷新中國深度
    他是中國首批潛航員,蛟龍號是他的「鋼鐵兄弟」,他們一次次刷新中國深度。他說:我們不只是去突破深度的,而是為國家去探索深海世界。  《面對面》專訪蛟龍號潛航員唐嘉陵。  10年造訪海底72次 「我們是深海的外來生物」  2017年6月23日,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號船結束了中國大洋38航次,在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靠岸。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裡,34歲的潛航員唐嘉陵,經歷了從業10年來時間最長的一次遠行。
  • "蛟龍號"深潛員揭秘海底世界 曾遇巨型龍蝦(圖)
      海底5000米拍到的鼠尾魚。(圖片由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提供)  8月23日,在圓滿完成我國載人深潛5000米級海試任務之後,「蛟龍號」深潛器的母船——「向陽紅09」船凱旋青島,我國首批潛航員唐嘉陵、付文韜及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 46名海試人員也隨船抵達青島。
  • 【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德耀中華】張信威:永不止步的科技尖兵
    【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德耀中華】張信威:永不止步的科技尖兵央視網  作者:  2019-07-22 1960年,張信威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
  • 日青森縣海底2.5千米地層發現微生物 深度刷新紀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每日新聞》7月24日報導,由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組成的國際團隊24日在美國科學雜誌《科學》上發文稱,在日本青森縣海底約2.5千米的地層中發現了細菌群,並且細菌的地上培養也取得了成功。據悉,此次發現的深度刷新了以往的記錄,成為世界最深,被認為臨近於生命可以維持的界限。
  • 「蛟龍」號首次從海底取回布放科學儀器
    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1月10日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液區下潛,取回了8天前在一熱液噴口布放的自容式高溫溫度計和硫化物生長儀。這是「蛟龍」號首次從海底取回此前布放的科學儀器,體現了其定點精細作業的巨大優勢。海底有特殊的溫度、壓力和酸鹼環境,特別是海底熱液區的高溫熱液噴口溫度高達約300℃,其環境和生態系統更為特殊。
  • 蛟龍號再次下潛 撈出西太海底各類奇異生物
    海底生物「真是太神奇了!」5腕紅色海星、羽毛狀的淺黃色海百合、樹枝狀的白色柳珊瑚、像大蔥一樣的白色海綿……這些由「蛟龍」號7月17日在西北太平洋採薇海山區取得的色彩豔麗的海底生物樣品引來了眾多科考隊員的圍觀。當日,潛航員唐嘉陵,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海洋生物學家王春生與工程人員李寶鋼乘坐「蛟龍」號,進行了2014年~2015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首次科學下潛,這也是「蛟龍」號的第76次下潛。
  • 「中國深度」讓《海底兩萬裡》不再科幻
    在馬裡亞納海溝,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至7062米,海翼號水下滑翔機下潛至6329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至10767米……中國自主研發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文/《環球》雜誌記者 劉詩平 劉娟娟  148年前,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了一部名著《海底兩萬裡》。
  • 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跡(下)
    6年時間裡,在老人的努力和社會各界幫助下,12萬元債務已還得只剩下1萬多元了。  在她的影響下,外孫女無論家務還是學習,樣樣拿手,多次獲得「三好學生」等獎項。外孫女常說:「姥姥不僅撫養我長大,更教會了我做人,真想快快長大掙錢,讓姥姥享福。」  竇蘭英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甘肅省道德模範稱號。
  • 中國驕傲!國旗插入深海海底,海底兩千米超級工程,中國練兵場
    地球上大部分地區被海水所覆蓋,就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大海對人類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地方,能源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前提,各個國家不但將眼光聚集在已經開發的陸地上,同時將眼光投向了無窮盡的大海之中,因為經過勘測,海底存在著人類取之不盡的各種資源。
  • 日本將會陷入六千米海底!美國專家:2億日本人只能選擇中國避難
    日本再前段時間投資20億拍過一部災難片,名為《日本沉沒》,在電影中地址物理學家田所雄介在一次深海考察過程中,意外間發現日本全島海底正在發生異常變化,最終查明發現日本海底已經發生嚴重的龜裂,科學家們判斷出一年之後日本將沉沒6000米海底,最後一名美國科學家建議日本整體移民,而給出的最佳方案是去中國
  • 發現海底人圖片曝光(史前人類分支)
    其實關海底人存不存在一直都是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但是海底真的有人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也無法給出明確的回答,因為海底一萬米的世界真是太令人震驚了!就跟當時青海湖海底驚現12米巨型真龍一樣,令人十分的好奇。
  • 發現海底人圖片曝光(史前人類分支)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也無法給出明確的回答,因為海底一萬米的世界真是太令人震驚了!但是關於蛟龍號發現海底人的消息卻是屢次不斷地傳出來。就跟當時青海湖海底驚現12米巨型真龍一樣,令人十分的好奇。,時速達280千米,其速度之快是人類現代科技所望塵莫及的。
  • 港媒:外空海底資源競爭神九蛟龍開啟新局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信報》6月25日文章,原題:外空海底資源競爭神九蛟龍開啟新局中國昨天在航天與深海潛水器技術取得突破,體現國家科技綜合力量的進步。中國上天下海進入新裡程,也標誌了在外層空間和深海的資源開發,利用和競爭都出現一個新局面,對中國崛起是機遇也是挑戰。
  • 中國潛航員選拔需闖119道關 關小黑屋測心理素質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從去年到今年,我國自行研製的蛟龍號潛水器在下潛深度方面不斷創造著奇蹟。"蛟龍號"已經深潛到海底七千米,創造了作業類載人潛水器的世界紀錄。或許很多聽眾都很好奇,要想做一名潛航員,需要怎樣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那要駕馭世界上最先進的載人潛水器,想獲得這樣一份工作,到底要過幾道關?
  • 衛星拍到一個神秘的地方,深度居然比海底還低,人類至今無法到達
    說起這個世界上,深度比海底還要低的地方,估計很多人在第一時間都答不上來,並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海底的深度也不過百米,上千米就已經算是很深了,但事實上,通過衛星拍到了一個神秘的地方,這個地方的深度竟然達到了11公裡,並且這還不是準確數字,而是已知數字。
  • 插進南海海底超1500米 中國鑽井深度全球第七
    (原標題:插進南海海底超1500米 中國鑽井深度全球第七)
  • 一百枚五十萬噸級核彈在一千米海底爆炸會怎樣?結果令人啼笑皆非
    一百枚五十萬噸當量核彈就是五千萬噸當量,而當年蘇聯研製的大伊萬也剛好是五千萬噸當量,我們且當題主就是想把大伊萬丟到一千米海底,看來野心不小,對地球抱有深仇大恨啊!當年大伊萬爆炸時,產生了一個直徑4600米的巨大火球,蘑菇雲寬40公裡,高64公裡,是珠穆朗瑪峰的七倍,爆炸導致兩百五十公裡內的房屋悉數被毀,所有生命幾乎都被滅絕,甚至連一千多公裡外的芬蘭當地房屋玻璃都被震碎,當地人一臉懵逼的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更可怕的是爆炸形成的氣流圍繞了地球足足三圈才停止,也就說至少走了12萬公裡!
  • 陝西塌陷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咋回事 有必要說下了
    度)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  震源深度0千米。  一堆網友又是一臉懵逼。  為啥震源深度會是0千米?  【地震分為哪幾個類型 】  地震類型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  構造地震:由於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 吐魯番4.8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吐魯番4.8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時間:2020-08-09 10:07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吐魯番4.8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8月8日8時35分在新疆吐魯番市託克遜縣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43.23度,東經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