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類沒那麼「純種」:你的身體裡,竟有8%的基因來自於病毒

2020-12-05 造就

大家好,我是來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聞婧,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關於病毒的那些事兒,病毒與人類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聞婧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首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病毒一定對人類有害嗎?

病毒是什麼?

想要揭開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得了解一下,什麼是病毒?它其實是一種非細胞結構的生命形式,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其生命活動必須藉助於宿主細胞。

什麼是病毒?

關於病毒的起源,目前有三種假說。

第一,自起源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病毒先於細胞產生於生命前地球,然後才進化成了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在生命地球,首先是寡聚核苷酸和大分子肽形成了亞生命單位,之後在進化的過程中,通過與脂質分子結合,形成了細胞的雛形。病毒既具有化學大分子可以結晶的特點,同時又具有生命個體可以繁殖產生後代的特點,可以說剛好處在非生命物質向生命個體進化的一個過渡位置。同時,即使是最簡單的一個細胞結構也遠遠比病毒要複雜很多,病毒又剛好填充了從化學大分子到細胞結構進化的一個空白位置,自起源理論由此應運而生。

第二,細胞源退化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病毒是來自於細胞的一部分,它是細胞基因攜帶著一些功能蛋白從細胞中逃逸出來,從而演化出了病毒。許多生命現象都可以支持這一理論,比如說細胞中存在著一種質粒,這種質粒具有自主複製的能力,同時又可以在不同的細胞之間進行穿梭。另外,細胞中還存在著一種跳躍基因,這種基因被稱作「轉座子」,它可以在自身的位置上脫離或者是進行複製,然後再轉移到新的基因位點上去。這些生命現象都為基因的逃逸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也支持了細胞源退化理論。

第三,細胞與病毒平行進化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在遠古時期,生命是存在有不同形式的,而生命前體分子獨立地向病毒和細胞這兩個方向平行進化。

病毒是如何被發現的?

荷蘭微生物學家貝傑林克發現病毒

19世紀,荷蘭微生物學家貝傑林克(Beijerinck)在探究菸草花葉病的致病因子時,他發現這個因子可以通過細菌擴濾器,又可以在生物體內進行增殖,但卻不能在體外進行增殖,由此把具有這三個特點的致病因子定義為病毒。這也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個病毒,被稱為菸草花葉病毒。隨後,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導致的。

病毒之所以讓大家感到恐懼,是因為它具有非常快的進化速度,這也是病毒性疾病難以治療的一個原因。

病毒具有非常快的進化速度

從病毒本身來講,其進化主要是通過基因突變和基因交換這兩種方式進行的。

基因突變是普遍存在於所有生物個體中的一個常見現象。生物個體需要通過突變來適應環境、謀求生存,而病毒的基因組相較於其他的生物個體來說非常簡單,導致它複製頻率很高,同時它缺少酶系統(在其他生物個體中,這種酶系統可以幫助修復基因突變),因此病毒的基因突變頻率非常高,這是病毒快速進化的主要原因。

病毒進化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病毒可以通過基因片段之間的重組重配完成遺傳信息的交換。比如說,當兩種以上的病毒同時感染了一個細胞的時候,病毒之間就可以發生基因片段的交換。除此之外,病毒也可以和宿主細胞之間進行基因交換。2013年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其實就是由不同動物體內的冠狀病毒,發生了基因的重配,從而組裝成了新型的冠狀病毒H7N9,才導致了流感的爆發。

除了這些內因以外,還有一些外因也會導致病毒的進化,比如說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它能夠誘導病毒的突變方向,導致耐藥株出現)、物理或化學因素的誘變,(比如說紫外線、輻射)等。

抗病毒藥物的使用、物理或化學因素的誘變也會導致病毒進化

人類如何應對病毒性疾病

人類應對病毒性疾病,主要以這兩個途徑為主:抗病毒藥物治療和注射預防疫苗。

抗病毒藥物的設計與病毒的生命周期息息相關。病毒的生命周期主要包含五個步驟:吸附、注入、合成、組裝和釋放。首先病毒要吸附在細胞的表面,然後將自己的基因組注入到細胞內,之後細胞內合成病毒的基因和病毒的蛋白進行組裝,從而進化為新病毒,最後再釋放出來去感染新的宿主細胞。

病毒的生命周期

我們以HIV病毒為例來了解一下抗病毒藥物的設計。

從圖中可以看到,HIV病毒的生命周期是這樣的:首先病毒要與細胞膜表面的受體進行結合,然後病毒與細胞膜進行融合,將自己的基因組注入細胞內。由於HIV病毒的基因組是RNA,所以RNA還要經過逆轉錄形成DNA,DNA再入核,之後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進行轉錄,合成病毒的RNA與病毒的蛋白,隨後再組裝成新的病毒釋放出來,去感染新的宿主細胞。

HIV病毒的生命周期與抗病毒藥物

那麼抗病毒藥物的設計也剛好是針對這幾個關鍵的步驟,其中包括受體拮抗劑、融合抑制劑、逆轉錄酶抑制劑,整合酶抑制劑和蛋白酶抑制劑等。目前愛滋病的治療主要就是聯合三種以上抗病毒藥物,這樣可以從多個步驟同時高效阻斷病毒的生命周期,達到抗病毒的效果。

除了抗病毒藥物,人類還發明了預防疾病傳播的疫苗。疫苗利用其中的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使人體產生免疫反應但不會生病,抗原分子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高效特異性的免疫保護物質,當機體再次接觸到相同抗原時,免疫系統依循免疫記憶,迅速製造出保護物質來阻斷病原體的入侵,使機體獲得針對病原體特異性的免疫力。

上個世紀,愛德華·琴納(Edward Jenner)在鄉間行醫時觀察到得過牛痘的擠奶女工不會感染天花,由此猜想牛痘和天花類似,但是更加溫和,只會讓患者產生輕微病症,但並不致命,而擠奶女工正因為得了牛痘而獲得抵抗天花的免疫力。為了驗證這種猜想,他從感染牛痘的擠奶女工手上的膿皰中取出膿液,接種在一個八歲男孩的手臂上,隨後給男孩接種天花,男孩沒有發病,這證明了接種牛痘確實能讓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由此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疫苗——天花疫苗。

疫苗讓很多疾病成為過去式

在1980年5月,世衛組織宣布人類已經成功地消滅了天花,這也是我們人類第一個徹底消滅的病毒。自此之後,疫苗使很多疾病都成為了過去式,比如:狂犬病、破傷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質炎……

病毒與人類究竟是什麼關係?

關於病毒與人類的關係,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它會引發人類疾病,這個傷害有多多大呢?

如果按照宿主對病毒進行分類,病毒可以分為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和動物病毒。事實上只有少部分動物病毒才會感染人,且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這點通過病毒學家的統計也可以確定,目前我們已知的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的病毒,大約有70%來自於動物,比如說愛滋病毒,它的天然宿主其實是黑猩猩,而在非洲人與黑猩猩接觸的過程中,才使病毒跨越物種進入到人身上;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是蝙蝠,蝙蝠傳播給了果子狸,人類去捕食果子狸,才導致病毒有機會傳播到人身上。

由此可見,如果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保持距離,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斷病毒的跨物種傳播。

病毒會引發傳染病

除了引起傳染病,病毒其實對人類還有很多幫助。

比如有科學家發現,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在哺乳動物胎盤進化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中大約有8%的基因都來自於遠古逆轉錄病毒的殘留。可能在遠古的時候,病毒首先感染了動物,而這種逆轉錄病毒,它會將自己的基因組整合在動物的基因組中,動物又利用這些基因組去合成了一些有利於自己進化的物質。

比如說,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HERV-W」的人類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它能夠合成合胞素。合胞素這種蛋白質存在於人類的胎盤裡,能夠使得胚胎粘住母體,並且從母體內部獲取營養,因此是哺乳動物進化出胎盤的關鍵。

除此之外,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還被發現在機體免疫應答、幹細胞分化等生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其實病毒不止會導致傳染病,對於人類的進化也非常重要。

內源性逆轉錄病毒

另外,科學家們通過對病毒的一些改造,將其變成了可以應用在科學研究以及疾病治療中的一種手段。

比如說噬菌體展示技術,它能夠將抗體基因與噬菌體的結構蛋白融合表達,使其展示在噬菌體顆粒的表面,通過抗原和抗體特異結合特點,就像用魚鉤釣魚一樣,把有用的抗體釣出來,篩選能夠治療疾病的抗體。

噬菌體展示技術

人類和病毒共存在地球上,因此會不斷鬥爭。病毒會導致傳染病的爆發,但人類也不斷憑藉自己的智慧戰勝傳染病,這個鬥爭過程不斷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相信在未來,病毒和人類能找到一種平衡的生存狀態。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文字 | 尹歡歡

版面 | 楊 丹

相關焦點

  • 你是「純種」人類嗎?科學家表示,人類基因組早已被病毒「汙染」
    另外,細胞中還存在著一種跳躍基因,這種基因被稱作「轉座子」,它可以在自身的位置上脫離或者是進行複製,然後再轉移到新的基因位點上去。這些生命現象都為基因的逃逸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也支持了細胞源退化理論。第三,細胞與病毒平行進化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在遠古時期,生命是存在有不同形式的,而生命前體分子獨立地向病毒和細胞這兩個方向平行進化。
  • 人類起源系列3:人類基因來自病毒?病毒——生物進化的催化劑
    自從地球生病誕生以來,病毒作為最原始的生命體已經存在了幾億年。所有生物,都與病毒息息相關。小到細菌,大到鯨魚,都是病毒的攻擊對象。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獲得「智慧」,也得益於病毒。宿主在細胞進行分裂的時候就複製了噬菌體基因。大多數的細菌體內,有10%-20%的DNA是原自噬菌體!
  • 人體基因有8%是來自病毒,那病毒是如何將基因寫入人體的呢?
    這種現象也被稱作基因平移,而基因平移曾一度被自視基因「純潔」的人類所不齒,直到上世紀60年代,一場席捲了養殖業的「禽白血病」,才讓人類清醒過來。2006年法國科學家海德曼,發現了人體內存在著一種病毒基因,並發現該病毒基因與人類基因的整合,可能已經存在了數十萬年的時間,因其存在時間長久,便對其命名為「不死鳥」病毒,從此「純潔」的人類不再純潔。
  • 孫子有多少基因來自爺爺?2000年前祖先的基因還在你身體嗎?
    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個問題,我們和四位祖父母的基因關係有多密切,也就是我們身體內有多少基因來自四位祖父母?還有一個更加神秘的問題,2000年前,甚至是5000年前我們祖先的基因,還存在我們身體裡嗎?這麼長的時間,我們是不是已經沒有祖先的基因了呢?今天就說下這個問題!
  • 百年純種狗培育:畸形審美觀,500種基因缺陷,人類一手造就!
    孟德爾的碗豆雜交實驗有了遺傳學這個超級工具後,寵物狗的培養有了理論支持,此後的100多年間,人類培育大量所謂的「純種犬」!那麼理論是如何指導實際培育的呢?很簡單,按遺傳理論,讓狗狗回交,比如子系與父系雜交,一般這種形狀保持3-5代後,那麼純種犬就出現了!
  • 人類DNA組含部分病毒基因?科學家:或來自哺乳動物的祖先
    而病毒DNA通常只有在談論細菌時才會提到,因為細菌基因組中的DNA大多來自病毒的入侵。但是現在,我們必須承認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哺乳動物DNA組中含有部分病毒基因序列。一種致癌病毒引起的新發現這一發現源於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研究的一種逆轉錄致癌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造成多種家禽的腫瘤性疾病,當時這種病毒正在肆虐美國的養雞場。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計劃從養殖場的雞中抽取血液以研究病毒的蛋白質結構。
  • 病毒把人類搞死,自己也死了,它的目的是啥?
    如果它進入不到細胞裡,那麼它其實就跟無機物一樣,是一個非生命體,對我們是產生不了任何傷害的。因此可以說,病毒這種特殊的生物體,是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不知道病毒的演化史,也就無法解開生命起源的奧秘。前寒武紀,藍藻的化石痕跡。
  • 被病毒佔領的人體:你的身體裡,正住著380000000000000個病毒
    不斷湧現的新研究清晰地表明,我們並非只是由人類細胞組成;相反,我們的身體更像是一個超級有機體,由人體細胞和共生的細菌、真菌以及數量最多的病毒組成。最新的數據表明,人體中多達一半的生物物質都不是由人體細胞產生的。10年前,研究人員幾乎沒有意識到人體內存在大量病毒。而如今,我們將龐大的病毒組視為一個更大的人類微生物組的組成部分。
  • 在食人族裡傳播的病毒?其實這種病毒不是「毒」
    這種「殭屍鹿病毒」會不會傳染給人類,把我們也變成殭屍?面對這些疑問,病毒倘若有知,怕是要哭暈在廁所了,因為它們實在是比竇娥還冤。導致「殭屍鹿」的罪魁禍首是一種「朊病毒」。名字中雖有「病毒」二字,但它根本就不是一種病毒,而是一類有點特別的蛋白質。
  • 病毒把人類搞死了,自己也死了,它的目的是什麼?病毒與人類進化
    因此,位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物體,不僅有病毒,還有抗生素、質粒和複製子等等。  病毒和細菌可以在任何時候利用這些碎片化的遺傳信息,換句話說,它們可以進入地球的基因庫,而像我們人類這樣的多細胞動物,是無法進入這個基因庫的,除非運用轉基因技術。世界上所有的人類都共享人類這個基因庫,人類與黑猩猩則共享靈長類動物基因庫。
  • 基因改造、生化人?生物駭客其實沒那麼神秘
    編者按:本文來自愛範兒,作者施迪瑒。 當 1989 年的士郎正宗在講談社開始連載《攻殼機動隊》的時候,他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世界: 在 2040 年一座虛構的日本城市新濱市,經歷了第三次和第四次世界大戰洗禮後,先進的科技已經可以將人類除大腦外的所有身體器官用生化電子的義體代替,並將人類大腦改裝成與具有網際網路功能的電子腦。
  • 病毒把人類搞死的同時,自己也死了,它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會打噴嚏,咳嗽和打噴嚏其實就是病毒誘導我們這麼幹的,這是病毒在利用人類的飛沫進行繁殖,誘使自己的宿主作出符合它們利益的動作,而這些動作我們人類自己是無法控制的,如果故意抑制自己不咳嗽,那麼嗓子會感覺非常難受,咳出來才會感到舒服,打噴嚏更是如此,常常在不經意之間就打了一個噴嚏。
  • 徵服地球的病毒:除了毀滅,也參與創造了人類文明
    如果想要消滅所有病毒的話,那麼人類也將被消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國家研究資源中心曾開展了一個病毒星球計劃,其中有一本名為《病毒星球》的書,總結呈現了科學家對病毒所做的相關研究和發現。當時化學家斯坦利從菸草植株中提煉出了菸草花葉病毒, 並且用精細的過濾器過濾,得到了菸草花病毒的晶體。那是人類歷史上第1次用肉眼觀察到病毒,就像廚房裡的食鹽一樣,還能夠儲存很久。你想,我們不會把食鹽稱作生物吧?
  • 人類近親有基因缺陷,為什麼動物界,比如狗的基因卻越純越好?
    這就是我們口中經常說的純種狗。以臘腸狗為例,它們的身體性狀就是一個典型的人工育種的結果,假如它的長條狀身體是由顯性基因A控制的,那麼擁有AA基因的臘腸就是純種狗,它不論與任何一條臘腸進行交配,後代都會表現出與親代一樣的性狀。而擁有Aa的臘腸基因就不純,因為它的後代很有可能會因為其他狗的基因不純,造成1/4機率的aa基因性狀。
  • 萬萬沒想到!在你的身體裡,竟藏了個可怕的輻射源!
    萬萬沒想到!在你的身體裡,竟藏了個可怕的輻射源! 依舊只能說出 「這哪兒會有輻射」 的蒼白反駁 那麼電子產品真的輻射傷身嗎?仙人掌有防輻射效果嗎?
  • 「基因編輯」刷屏了,基因對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普通大眾對此了解甚少,基因又與每個人密切相連。透過基因,解讀數十萬年的人類歷史,了解從先祖那裡遺傳的DNA,帶給自己性格、相貌、智商、遺傳疾病、血統等的深遠影響,《基因中的人類簡史》這本書正好填補了這項認知空白。
  • 萬年冰川中驚現未知病毒,人類會因此滅亡嗎?
    在新冠疫情造成的陰影下,很多人認為人類目前岌岌可危,任何未知病毒都能對人類造成嚴重的威脅。那麼,這28種未知病毒是如何發現的呢?人類對其做過基因測序的病毒卻連其中的一半都不到。目前能被科學家發現並確定能感染人類的大約有200多種。因此,在崑崙山的萬年冰川中發現28種未知病毒,相對於人類未知的病毒數量來說真的微不足道。大家都知道海洋是生命的起源,那麼海洋裡面有多少病毒呢?1986年,一個叫麗塔·普羅科特的人曾經做了一個實驗,研究海水中的病毒數量。
  • 人類和病毒的戰爭
    一、源起地球上的病毒多的數不清,其中已經被我們鑑定的病毒有5000多種,其中有差不多100種會讓我們人類致病。這些致病病毒大多來自於野生哺乳動物。而且,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類近20%的主要傳染病都來自於跟人類血緣相近的野生靈長類動物。比如:愛滋病毒最初就是來源於跟我們人類血緣最近的黑猩猩。
  • 世間萬物相生相剋,那麼病毒有天敵嗎
    如今找不到宿主的天花病毒已在自然界中絕跡,然而各國的實驗室內還保存有這種病毒。如果哪天這種病毒從某個國家的實驗室中洩露出來,那麼其實我們依然沒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感染這種病毒的人。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同樣是沒特效藥的,但沒特效藥並不等於沒治療。在人體對抗病毒的過程中通過醫學幹預給患者以對症支持,儘可能維持各臟器正常功能,這對人體最終清除病毒至關重要!
  • 透視生物本質:病毒泛濫的人類基因組|展卷
    在演化史上最近的瞬間,人類脫穎而出,病毒對我們的生存功不可沒。原本就並沒有什麼「它們」和「我們」之分——生物在本質上只是一堆不斷混合、不斷閃轉騰挪的DNA而已。撰文| 卡爾·齊默翻譯 | 劉暘宿主體內有很多基因可能最初來自病毒,這件事聽起來實在是太詭異了。我們通常認為基因組是人類最本源的身份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