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基因有8%是來自病毒,那病毒是如何將基因寫入人體的呢?

2020-10-03 遮布科學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基因在物種之間的穿梭,被認為是只存在於簡單微生物個體中的,與人類並無關係,例如溫和噬菌體可將自身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中,成為宿主基因的一部分。

噬菌體作為針對於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總稱,常規情況下,在感染宿主微生物後,會在短時間內完成侵入、增殖、破裂等流程,造成微生物死亡。

而溫和噬菌體卻有所不同,溫和噬菌體在侵入宿主後,不會快速的完成複製增殖階段,而是會將本身的基因與宿主基因進行整合,並且會隨著宿主微生物的繁殖,分發到宿主所有的子代中,直到遇到合適的機遇,溫和噬菌體基因才會脫離宿主,破裂而出。

但在繁殖過程中,突變的發生,可能會導致溫和噬菌體基因被永遠的束縛在宿主基因內,成為宿主基因的一部分,導致基因完成了從一種物種到另一物種間的穿梭。

這種現象也被稱作基因平移,而基因平移曾一度被自視基因「純潔」的人類所不齒,直到上世紀60年代,一場席捲了養殖業的「禽白血病」,才讓人類清醒過來。

在研究禽白血病病毒的一次實驗中,美國科學家發現,健康的雞基因中,竟然也存在著這種病毒基因,也就是說這種病毒很可能不是單一的外部感染所致,存在著雞自身基因表達病毒的可能性。

在後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證實了這一觀點,並且發現該病毒基因已經在雞體內存在了數千年之久。

這種病毒的發現,讓科學家開始對人類基因的「純潔」性產生了質疑。

2006年法國科學家海德曼,發現了人體內存在著一種病毒基因,並發現該病毒基因與人類基因的整合,可能已經存在了數十萬年的時間,因其存在時間長久,便對其命名為「不死鳥」病毒,從此「純潔」的人類不再純潔。

隨著生物學的發展,基因測定也相對簡單起來,人類基因的不純潔更容易被檢測,在2015年,《自然》雜誌就曾刊登過一篇報導,稱人類基因中有8%的基因是來自病毒的整合,要知道人類具有功能性的基因才佔25%,而病毒基因所佔8%可以說是非常之多了。

基因序列

201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再次公布了新發現的嵌合病毒基因19種,病毒基因在人體內的佔比再次增大。

既然人體內有如此之多的病毒基因,那麼他們到底是如何平移進去的呢?

病毒基因如何進入人體

在原核生物中,基因之間的平移要相對簡單得多,可以是直接攝取的轉化方式;也可以是以性鞭毛為中間介質的接合方式;還可以是以溫和噬菌體為主的轉導方式,但人類包含病毒DNA的原因,相比原核微生物之間基因平移要複雜得多。

能讓人類基因組包含十萬多種病毒基因序列,所有的功勞要歸功於一種病毒,那就是「逆轉錄病毒」。

什麼是逆轉錄病毒?在此之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逆轉錄?

在百科中,轉錄是指遺傳信息從DNA流向RNA,在酶的作用下以DNA單鏈為模板生成RNA的過程,反之則是逆轉錄。

轉錄

逆轉錄病毒是指一類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病毒,在進入細胞後,它會首先將RNA逆轉錄為DNA,並且將DNA插入到宿主細胞的遺傳物質中,形成穩定的重組基因,然後再通過轉錄、翻譯在宿主細胞內繁殖。

一般這種病毒的感染都會以宿主細胞的破裂或機體的死亡而結束,但是由於突變等隨機因素的存在,病毒基因被整合在宿主基因後,可能出現病毒被壓制,個例存活下來的情況,這就導致病毒基因和宿主基因的整合基因,會隨著宿主細胞分裂而複製。

如果剛好病毒基因出現在生殖細胞中,則宿主的下一代自然就攜帶了此種病毒的基因,從而被一代一代的傳了下去,而這種在脊椎動物體內存在基因片段的逆轉錄病毒又被稱做內源性逆轉錄病毒,

我們體內8%的病毒基因,正是在受到這種病毒感染後留存下來的,通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千萬年的積累而獲得的。

弄清楚是怎樣來的,我們就要關注一下,對我們是否有危害了?

否存在危害

突變是生物進化的必要因素,在人體內存在的病毒基因,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來看,第一部分在隨宿主進化的過程中,因突變失去了再復活的可能性,而另外一部分則在人體內以不活性(靜默)的狀態存在著,除非用有特定的條件誘發,才會產生毒性,最後一部分的病毒基因在宿主的整合下被徵用,成為了有利於宿主的正向基因。

我們一一舉例來看。

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ERV-L,可以說是失去再復活能力的代表,此病毒是現發現最古老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大約在1到1.5億年前融入了我們共同的祖先體內,因其基因序列被分解到了各個基因組中,現未發現會造成危害。

我們上文中提到的「不死鳥」病毒,正是處於靜默狀態下的內源性病毒之一,由於突變使得該病毒在不同的個體中,變異部分不同,所以法國科學家海德曼在測定了不同個體的病毒基因序列後,利用數據計算,成功的合成了該病毒的活性DNA,此實驗完全可以說明,當出現誘變的情況下,該病毒完全可以再次突變出現活性,開始表達製造病毒。

有利於宿主的最典型例子,是與哺乳動物的胚盤形成有關,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的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後,會在外層形成一種特殊的合胞體滋養層,可增強胎兒內外物質的傳輸和交換。

合胞體滋養層形成是胚盤外層細胞分泌合胞素的結果,合胞素讓胚胎外層細胞粘接在一起,保護了分子在胚盤細胞內的流通,而合胞素卻是由病毒基因表達而來,這表明病毒基因與哺乳動物胎盤的形成有關。

並且在對照試驗中,科學家刪除小鼠的這一基因後,發現小鼠胚胎無一存活。

小結

從談「毒」色變到依賴共生,病毒並未像我們所認識的那樣,百害而無一利,從自視「純潔」到雜合,人類總是在探索中前進,對基因的認識越多,越感嘆自然界的神奇。

因此將所有的人類文明建立都歸功到自身,顯得專制了點,病毒就像人類進化中的催化劑一樣,多了少了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有恰到好處,才顯得完整。

相關焦點

  • 病毒是怎樣入侵人體的?
    簡單說來,病毒就是寄生蟲。寄生蟲就是靠自己沒法生存的物種,一定要依附一個宿主。這個宿主可以是一個簡單的細菌,可以是一個細胞,可以是一個生物體,也可以是人類這樣複雜的生物體。病毒是寄生蟲,不依附於其他生物就沒法存活、沒法繁殖、沒法複製。
  • 與病毒的億年羈絆:病毒把祖傳基因寫入我們體內,卻讓我們更好地活著
    微生物這一大類群在基因上可以說打了一個翻身仗,據研究顯示,人類與酵母菌的基因有46%的同源。這些相似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物體中執行類似的功能,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相似性。 然而有數據表明,人類基因組中有多達8%的序列來源於遠古病毒。
  • 深圳人在行動|基因是病毒的「身份證」
    本次直播課由深圳市科協、華大基因學院聯合舉辦,以《基因與新冠病毒——初勝新冠疫情,我們學到了什麼》為主題,面向深圳中小學生在線開展新冠病毒、基因組學、防疫等相關知識科普。楊煥明不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大基因學院院長,同時還是深圳市科協副主席。活動邀請「大院士」做「小科普」,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
  • 【科研速遞】新冠病毒基因寫入人類基因組,成為永不滅亡的病毒?
    2020年12月13日,來自麻省理工、哈佛大學以及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SARS-CoV-2 RNA可以被逆轉錄成DNA,並整合到人類基因組中。
  •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olivia chan • 2020-04-26 14
  • 深度分析人體病毒組
    近期對人樣品開展的基因組研究已揭示出幾十種之前並不被認識的病毒存在於我們的腸道、肺部、皮膚和血液中。這新鑑定出的病毒中的一些可能導致神秘的無法解釋的疾病,但是也可能的是,在大多數時間裡,這些病毒中的一些在大多數人體內是無害的。了解這些新發現的病毒如何影響人類將允許我們確定它們的感染是否可被預防、治療、忽略,或者甚至促進。
  • 人類DNA組含部分病毒基因?科學家:或來自哺乳動物的祖先
    而病毒DNA通常只有在談論細菌時才會提到,因為細菌基因組中的DNA大多來自病毒的入侵。但是現在,我們必須承認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哺乳動物DNA組中含有部分病毒基因序列。一種致癌病毒引起的新發現這一發現源於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研究的一種逆轉錄致癌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造成多種家禽的腫瘤性疾病,當時這種病毒正在肆虐美國的養雞場。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計劃從養殖場的雞中抽取血液以研究病毒的蛋白質結構。
  • 其實人類沒那麼「純種」:你的身體裡,竟有8%的基因來自於病毒
    大家好,我是來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聞婧,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關於病毒的那些事兒,病毒與人類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聞婧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首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病毒一定對人類有害嗎?病毒是什麼?病毒是如何被發現的?
  • 人類起源系列3:人類基因來自病毒?病毒——生物進化的催化劑
    自從地球生病誕生以來,病毒作為最原始的生命體已經存在了幾億年。所有生物,都與病毒息息相關。小到細菌,大到鯨魚,都是病毒的攻擊對象。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獲得「智慧」,也得益於病毒。噬菌體感染細菌過程,發現噬菌體除了直接在宿主體內複製基因之外,還有一些噬菌體將自己的基因嵌入宿主的基因內。
  • 被病毒佔領的人體:你的身體裡,正住著380000000000000個病毒
    研究表明,嬰兒在出生不久後,腸道中就存在多種病毒,這表明病毒可能來自嬰兒的母親,而其中一些會通過母乳進入嬰兒體內。隨著嬰兒長大到數周或數月,其中一些病毒的數量會下降。而其他一些來自空氣、水、食物和其他人的病毒,會進入他們的身體。這時病毒的數量和多樣性會不斷增長,通過感染細胞在人體內持續存在數年。與嬰兒相比,成年人體內的病毒相對穩定。
  • 病毒入侵人體全過程 如科幻大片
    當病毒通過外源進入人的體內後,就會向人體的細胞進發,但人體的免疫系統有一種特殊的Y蛋白,這種Y蛋白會識別入侵者並吸附在病毒上。病毒進入細胞然後病毒成功得利用細胞複製了自身的基因複製更多的病毒出來直到這個細胞死亡。
  • 病毒可以竊取基因信號產生UFO蛋白質,把人體變成自己的「製造...
    病毒可以竊取基因信號產生UFO蛋白質,把人體變成自己的「製造工廠」  Evelyn Zhang • 2020-08-11 09:52:58 來源:前瞻網 E1742G0
  • 北京公布病毒基因序列!病毒來自歐洲,海鮮真的不能吃了
    今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式發布《2020 年 6 月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鬥鬥等這一刻可是盼了好幾天。不光鬥鬥,國際社會都是翹首以盼北京的基因測序。你要問這個基因序列有啥用呢?且聽鬥鬥慢慢道來~北京公布病毒基因序列Nextstrain的twitter公布了新的3條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均來自最近北京暴發的病毒樣本。這3個樣本採集於2020年6月11日,兩個來自於感染者,一個是環境採樣。
  • 病毒是如何侵入人體 讓人發病的?
    2002年12月至2003年8月8個月的非典(SARS)疫情這兩個數字分別是5327例和349例。從傳染規模看,新冠肺炎是非典的10倍;從致死人數看,新冠肺炎是非典的4倍。連日來,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病毒,那麼,病毒究竟是如何侵入人體細胞複製繁殖並讓人發病的呢?
  • 難纏的病毒:進入人體後是如何複製再生的
    實驗的數據,過去對它進行計算機模擬,現在又有人工智慧或者叫大數據系統,希望有一天能做到用於電子虛擬人體,這是整個結構生物學的大方向。結構生物學的大方向:實現電子虛擬人體我帶領的課題組做尺度比較小的東西,包括病毒病原體、新發再發傳染病病原體的研究。
  • 何謂「致癌基因」?致癌基因如何促使人體發生癌症?
    但是當其發生變異後,基因不需受到誘發就會持續大量表現(此時便成為致癌基因了),進而使細胞自發性持續增生形成腫瘤。這些過度增生的細胞並非人體健康所需,但初期並不會影響人體正常運作,然而若腫瘤持續惡化,終將影響人體正常的運作,甚至致命。
  • 最新《柳葉刀》:基因序列分析探討可能的病毒源頭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也將分兩篇文章,為各位讀者朋友們介紹其中的關鍵信息。本篇將介紹病毒基因組帶來的一些新洞見。,科學家們從9名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與培養物中分離出了樣本,進行基因測序工作。從這些樣本中,科學家們一共拼接出了8個完整的病毒基因組,以及2個部分完整的病毒基因組。 在獲得了這些基因組信息後,研究人員們首先比對了它們之間的基因序列。比對結果表明,這8個完整的病毒基因組高達99.98%,幾乎完全一致!
  • 如何預防人體乳頭瘤病毒?
    核心提示:人體乳頭瘤病毒是一種會互相傳染的病毒,被這種類型的病毒感染之後皮膚會出現不正常的情況,目前預防人體乳頭瘤病毒的方法主要就是講究個人衛生、生活有規律一些、平時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等等。,比如患上扁平疣、尖銳溼疣、疣狀皮膚結核這樣的皮膚疾病,患者感覺還是非常難受的,需要立即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那麼如何預防人體乳頭瘤病毒呢?
  • 基因療法也許會給HIV病毒感染者帶來希望
    去年,他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來編輯人體胚胎的案例,也震驚了整個科學界。隨後出世的一對雙胞胎女孩,也是全球首例通過基因編輯而出世的嬰兒。 如今,有一些研究團隊正嘗試著重建針對HIV病毒感染者的稀有保護性突變基因,旨在儘早地成功治癒這種病毒。
  • 這種基因突變能夠抑制新冠病毒在人體內複製,但它卻與精神...
    這種基因突變能夠抑制新冠病毒在人體內複製,但它卻與精神病有關  olivia chan • 2020-09-24 17:00:55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