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Hill世界觀核心被認為是不可知論、二元論與唯心論的雜合體

2021-01-10 往事埋在風中

SH系列一直是我的最愛,希望大家不要光就畫面好不好來討論SH系列!

首先本人要介紹一下對Silent Hill世界的本質最為透徹和合理的解釋——意念波理論,本人一直以來都是相當信服這個理論的

在這個理論之下,Silent Hill世界觀的核心被認為是不可知論、二元論與唯心論的雜合體

在Silent Hill的世界中,人類的感官不是對物質世界的直觀反映,而是被自己或他人的意識所操縱的一種扭曲的反映,假如某個人的意念力強度特別高,那麼他的大腦所散發出的意念波就會幹涉其他人的大腦,而被幹涉者便會被迫接受一部分或者全部來自幹涉者的影響,其感官就會被部分或全部扭曲

在日常的世界中,每個人的大腦都有足夠的抵抗力去防止來自他人意念波的幹擾,保持自己的意識不受幹擾,而世界上很少存在意念力強烈到足以幹涉他人思想的人,因此縱觀整個世界,所有人類的意念波相互交錯,相互抵消,不造成幹擾(「White Noise」狀態)

但是,Toluca Lake區域卻是個例外,那附近生長著一種名叫「White Clauida」的草本植物,其中含有某種類似幻覺劑的成份,可以使人產生強烈幻覺,因此後來經常被製成毒品,不過不僅如此,每當湖面起霧的時候,這種草的花粉隨著霧氣會遍布四周的小鎮(Silent Hill、South Ashfield、Shepherds Glen等等),也就是說這幾個小鎮的居民全體都隨時處於一種發生幻覺的預備時期,他們的意念波強度降低,意念場的核心與大腦的聯繫變得不那麼緊密,因此,這裡只要誕生一位意念力超強的人,便可以輕易從潛意識領域支配他人的感官而不會受到強烈的抵抗

但是,這種支配僅存在於潛意識領域,不是「精神控制」,也就是說,幹涉者本人不是依靠自身意志去進行刻意幹涉的,也不可能完全乾涉他人的自由意志並操縱他人行為,而被幹涉者的意志也不會感受到自己的潛意識正在被幹涉

簡單地說,在Silent Hill的世界裡,有一個核心幹涉者,他可以影響附近所有居民的潛意識和感官,而附近所有居民的感官都被這個幹涉者所扭曲,他們的意識不是客觀實在的可靠反映,有或多或少的幻覺攙雜在裡面,而遊戲當中的表裡關就是主角的感官在幹涉作用之下對現實世界扭曲的反映以及一部分徹底的幻覺

真正了解這一切的人,便是Silent Hill本土的邪教教團「The Order」(3代的Douglas偵探首次向世人揭露其存在),他們知道White Clauida的功效,將其加工成為毒品,這不但可獲得高額利潤,還可以直接降低他人對意念波的普遍抵抗力,並為儀式所用(2代的祭祀用品之一White Crism即由White Clauida製成),一舉三得,他們還知道培養超強意念力的方法——痛苦與折磨可以造就仇恨,由仇恨所推動的精神力必然十分強勁,這就是最簡單、方便,也是成本最低的培養超強意念力的方法(可參見1代火燒Alessa的儀式、4代Walter曾經呆過的虐待兒童的孤兒院以及5代教團據點裡無數被折磨至死的屍體),當然,除了「恨」之外,「愛」以及其它感情也可以造就超強意念力(1代主角Harry的「愛」最終戰勝了Alessa的「恨」),不過顯然培養仇恨比培養愛心要容易得多就是了

而教團培養超強意念力的目的,就在於復活他們所崇拜的邪神,而具體方法就是先讓某個人堅定不移地相信邪神的存在,然後再通過各種折磨的手段將其改造一個超強的意念力的發信源,這樣,在他的意念幹涉之下,邪神便會自動存在於所有人的潛意識當中,這也就等同於使邪神復活了,由此可見,教團的各種繁雜的儀式其實都只是噱頭而已,其真正有效的步驟只有一個,那就是造就一個超強的意念力,如果這個意念力已經存在的話,就算不實施任何儀式,理論上結果也不會有變化(當然,儀式的實施者和超強意念力的候補人選一般是受過教團洗腦的,他們主觀認定必須實施儀式才會有效果,因此儀式一般還是會被實施的)

以上,只要套用這麼一個簡單的理論基礎去觀察Silent Hill全系列的世界,那麼大部分迷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麼下面讓我們套用這個理論去解決5代的一些問題:

首先,關於主角Alex,玩通關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士兵,一切都是他的幻想,他因為害死了弟弟,過於自責而導致精神崩潰,後來被他父親送進了精神病醫院,在接受治療的時候由於治療的副作用,導致他的意識產生混亂,把他的理想(當兵)給誤認成為已發生的現實,而他也一直認為自己進醫院是因為在戰場上受了傷,而不是被強迫送進了精神病醫院,這是遊戲開始時的一個騙局(因為遊戲宣傳裡一直在說主角是個士兵),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戰鬥技能明顯強於一般人,就像他真的曾經當過兵一樣(Alex是歷代公認最強主角這一點毫無爭議),這個應該怎麼解釋呢?顯然,可以套用上面的理論,因為他認為自己當過士兵,所以他就真的變成了一個士兵,不僅在他自己的意識當中是這樣,由於他受過精神創傷,他的意念波是強於正常人的,因此他附近的人可能也會受他的影響,誤認為他是一名士兵,除了那些已經知道事情真相的人(5代的臺詞比較曖昧,不能說有100%確切的證據能證明後者,不過他自身的強度已經能夠證明前者了)

其次,關於這代表裡關的本質,熟悉這個系列的同學都知道,每個系列的表裡關都是有其「主人」的,1代和3代世界之主就是Silent Hill全系列當中意念力最強之人——小魔女Alessa,因此1代和3代的世界都可以稱得上是Alessa的精神世界的體現(醫院地下的鐵絲網世界、祭祀用的血肉模糊的屍體、暗無天日的世界、等等),4代的世界之主則是怨念超強的孤兒Walter,他對母愛的無限渴望造就了他超強的意念力,在他自殺之後,他的意念場脫離了他的肉身,轉移到了他怨念的所在地——302房間,這使得他在自殺之後仍然得以存在於人們的精神世界當中繼續完成他的儀式,2代的世界就比較複雜,它沒有一個固定的主人,而是由James、Mary、Angela和Eddie等人的意念共同編織的,這幾個世界相互制約、相互影響,而5代的情況就類似於2代,世界的共同主人是被「獻祭」的四個孩子——Joseph、Scarlet、Nora和Joshua(遊戲裡的四大Boss),而四位家長、主角Alex、幾位配角和教團也都參與這個世界的構建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必須首先明確一個事實——超強的意念力在主人的肉身死去之後並不會自動停止存在,它必須被人為消滅(4代Walter),另外,某些超強的意念力甚至是在主人死後才得以誕生的(2代Mary、5代的四個孩子),這意味著什麼呢?也就是說,如果超強意念力的主人不肯接受自己肉身死亡的這一現實的話,那麼會用自己的意念為自己構築出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有時會影響其他人大腦中的世界,通俗地說,就是肉身已死而「靈魂」還沒死,有時會出來鬧鬼,這個時候就需要「除靈」,具體的方法就是需要一個精神力強於世界之主的人的「靈魂」潛入這個世界,將其在這個世界當中的「靈魂」本體消滅或者是將其精神寄託物徹底摧毀,這樣他就不得不被迫接受自己死亡的現實,而隨後,意念波煙消雲散,主角的「靈魂」也會脫離這個世界回到肉身本體,一切照舊(基本上每代的結局就是這樣,不過另外還有一個小前提,那就是主角的精神力量到最後能夠變得足夠強,強過最終Boss,否則就算擊敗最終Boss也還是Bad Ending)

相關焦點

  • 十八世紀英國的主觀唯心論和不可知論,對還是錯?拿來還是摒棄?
    在德國的萊布尼茨推出科學的經驗主義之後,英國在18世紀發展出了唯心論,其中以洛克的經驗哲學為代表,對以往的理性哲學給予了全面的衝擊和重塑,逐漸地,經驗論開始分為兩支,走向了兩個系統和方向都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條導致了18世紀法國的唯物論,另一條導致了洛克和大衛·休謨的主觀唯心論和不可知論。
  • 三種世界觀的區別
    王建平:每日一文:《唯物論、唯心論、感知論與薛丁格的貓》唯物論產生的時候,薛丁格的貓還沒有出現。更早的時候,當人面對賴以生存的一切事物,他們是怎麼看的呢?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著,碰巧被我看見了。你能證明它們存在或不存在嗎?很有意思的是唯心論怎樣看待盒子裡這隻貓呢?唯心論認為:打開盒子,貓被我看見了,我就知道它的死活,在未打開盒子之前,貓是不存在的。注意:它們是說知道,而不是確定(認識並不參與事實的構成)。唯心論不但認為盒子中的貓死活未知,它們認為貓根本就不存在,打開了盒子,死貓或活貓就被我知道而存在了。所以,貝克萊說:存在就是被感知。
  • 認為人類無法徹底認識世界的「不可知論」
    不可知論是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不可知論斷言人的認識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範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不可知論」一詞是英國生物學家、休謨主義者T.H.赫胥黎在1869年提出的。
  • 決定論物理觀的哲學的,是二元論哲學觀?還是行星軌道運動理論呢
    ,為了保持它的繼續的、獨立的存在,它不需要什麼東西。「我思故我在」概念的核心是建立在「意識」「觀念」確定把握的基礎上,物質與精神本質上並沒有性質的區別。一個明確的二元論為近代哲學奠定了新的 礎。笛卡兒的二元論為精神與物質的最後統一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這一理論迄今對人類的文明形態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 考研政治知識點詳解:馬哲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考點精析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一)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1.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含義及其關係(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哲學的內容,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世界觀亦稱宇宙觀,是人們關於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係的總的根本看法和觀點。
  • 2021考研政治:馬哲核心考點超強整理(1)
    1,馬哲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1)恩格斯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何者第一,有無同一)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①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迴避的問題;②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前提;③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依據;④是人們生活中的基本問題。
  • 兩個基本問題: 有妖論和無妖論,唯心論和唯物論!
    二、唯物論和唯心論之辨經過上面的論述,從文化區塊上劃分,我們可以把整個地球的版圖,分為神州和妖州兩部分。神州就是指中國,妖州就是指外國。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人是神族,是龍族。生活在妖州土地上的人,則都是妖奴。在各大妖州的妖奴文化中,他們認為世界是妖酋所創造,為此,他們都有一套套的創世論神話。這便是有妖論思想。
  • 兩個基本問題: 有妖論和無妖論,唯物論和唯心論!
    二、唯物論和唯心論之辨經過上面的論述,從文化區塊上劃分,我們可以把整個地球的版圖,分為神州和妖州兩部分。神州就是指中國,妖州就是指外國。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人是神族,是龍族。生活在妖州土地上的人,則都是妖奴。在各大妖州的妖奴文化中,他們認為世界是妖酋所創造,為此,他們都有一套套的創世論神話。這便是有妖論思想。
  • 孫正聿: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
    孫正聿: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的辯證法 2017年06月30日 22:17 來源:《哲學研究》 作者:孫正聿 字號 內容摘要:
  • 2017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考點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1)一切哲學都不能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性   (2)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說明世界,不附加外來成分。   (3)唯心主義主張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 ——笛卡爾的二元論怎麼說的?
    不同的二元論觀點會給出不同的解釋,說明心靈與身體是如何不同的。勒奈·笛卡爾的身心二元論被稱為物質二元論,因為他認為心靈和身體是不同的物質:精神的和物質的。物質二元論在今天的哲學家中並不流行,但是研究它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是心智理論譜系的一部分,幫助我們理解當代的意識。例如,一個當代的二元論思想是財產二元論。這種觀點認為,心靈作為一組屬性而存在,這些屬性從根本上與物質屬性不同。
  • 潔淨與不潔淨:健康的二元論
    這就是二元論認知圖景,幼兒園小盆友都掌握了的。這個二元論圖景是健康的終極保證,也是健康思考的起點。之後如果出現不潔淨、混亂、腐敗、大災役等等,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差不多都會追溯到一個被破壞的二元圖景這個原因上來,這就是聖奧古斯丁所警惕的「致命的混合」這個意思。那麼什麼是最致命的混合?
  • 知識論導論 我們能知道什麼
    A、研究B、無知C、漠視D、質問2【單選題】懷疑論承認現象,但不承認肯定的()。A、直接實在論B、天賦觀念論C、現象主義D、先天經驗論2【單選題】洛克認為,我們通過知覺因果關係得到的是()。>B、導致洛克二元論的根源是他的信仰C、洛克的白板說是一種唯物主義D、洛克的二元論是可以得到辯護的6【判斷題】第一性質與第二性質都屬於物理對象。
  • 柏拉圖:二元論與優生哲學
    柏拉圖雖然最典型的二元論哲學家是笛卡爾,但是早在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就表達了二元論的觀點。二元論是對宇宙存在事物的回答,一般二元論認為世界由物質和意識同時存在,無論是平行存在還是相互交叉,都為二元論。二元論二元論是為了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採用的辦法,在哲學裡面,對於世界存在的回答沒有對錯,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或者二元論都有其意義。柏拉圖就認為世界由物質和精神構成。
  • 亞里斯多德世界觀,統治了西方接近2000年,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這本書就給我們揭示了,人類的世界觀是如何形成和演變的。接下來,我將分為三個部分為大家分享這本書:第一個部分是:什麼是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它的核心是什麼?第二個部分是:為什麼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能統治西方超過1500年?第三個部分是:我們現在的所有世界觀有可能是錯誤的嗎?
  • 唯心主義認為是精神,而唯物主義認為是物質
    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統一於精神,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精神活動的產物。二元論者否認世界的統一性,認為世界有兩個互相平行、各目獨立的本原,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法國的笛卡兒就是二元論的典型代表,他認為世界有二個本原,一個是物,一個是心,物與心這兩個實體互相平行。最後,他又認為這兩個實體都是上帝創造的,這樣,最終還是統一到上帝那裡去了。可見,二元論的最終結局必定導致唯心論。
  • ——不可知論簡介
    它就是不可知論。作為理論的近代形態的不可知論出生的並不早,1860年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在我知道可能為真的事物中,我的個性是我最有把握的。我一試著思考這到底是什麼,就陷入語言的微妙之處中。我經常是在自我和非我、本體和現象等的廢話上折騰了那麼久,還沒覺察到:試圖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已經出乎了人類智力所能及的深度……」。1869年,他正式提出了「不可知論」一詞。
  • 《心物二元論》:天才數學家笛卡爾的哲學論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笛卡爾是誰,但提起初中數學裡面的笛卡爾坐標系我想人人都很「痛恨」吧,沒錯,正是笛卡爾提出來的。笛卡爾的智商高達210, 這種高智商在歷史長河中少有。世界上有什麼?有物質,有人的思想,物質與思想是兩種不同的元素,由物質與思想組成了這個世界,所以叫「二元之和」。
  • 笛卡爾思想實驗:普遍懷疑與不可知論
    給思想洗澡把批判性思維運用到極致的人哲學認識論的奠基者——笛卡爾笛卡爾的思想實驗:(1)普遍懷疑(2)不可知論一、普遍懷疑:笛卡爾認為,每個人一生中都應該「徹底地對自己的全部見解進行一次大掃除」。我們把許多錯誤的見解當作真理接受下來,這些知識都是非常可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