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阿爾伯塔大學病毒學家榮獲諾貝爾獎!還研究新冠疫苗

2020-10-08 多倫多新文達國際教育

根據環球郵報報導,阿爾伯塔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以其識別導致C型肝炎的病毒方面的貢獻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圖源:阿爾伯塔大學


阿爾伯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院院長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與兩位美國科學家Harvey J. Alter和Charles M. Rice共同被提名為該獎項的共同獲獎者。這三名男子將平分120萬元獎金。



C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始於1970年代中期,當時位於馬裡蘭州貝塞斯達(Bethesda)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的Alter博士意識到一種未知的病毒正在通過輸血傳播肝炎。當時,已經確定了該疾病的甲型和乙型變種,可以將它們排除在外。1978年,Alter博士和他的同事發現它們可以將第三種疾病傳播給黑猩猩,並表明該傳染原很可能是以前無法識別的病毒。


Chiron和霍頓博士團隊利用新分子生物學工具來應對追蹤和鑑定病毒。在一次次科學之旅中,研究小組從被感染動物的血液樣本中篩選出病毒基因組的片段。他們還發現,人類患者產生的抗體可用於幫助識別並克隆病毒的遺傳序列。基於此發現,該團隊於1989年首次報告發現了出一種可用於鑑定捐獻血液中病毒存在的測試。突破性進展立即導致全球C型肝炎病例數減少。這項突破最終將通過輸血獲得C型肝炎的風險從三分之一降低到了約200萬分之一。霍頓博士還正在研發C型肝炎候選疫苗,迄今為止,該疫苗已在動物研究中證明是有效的。



新的發現可能讓科學家能夠通過篩查人類血液和血液製品中的病毒來預防數百萬種病毒感染。


諾貝爾委員會秘書託馬斯·佩爾曼(Thomas Perlmann)周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布該獎項時表示:「很難找到如此對人類有益的東西。」


霍頓出生於英國,於1977年在倫敦國王學院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82年,他移居加州的Chiron Corporation,該公司現在是生物製藥公司Novartis的下屬公司。在那裡他開展了此項研究。


他於2010年以加拿大卓越研究首任主席的身份來到阿爾伯塔大學。從那以後,霍頓博士一直隸屬於該大學,並且是該大學病毒學研究所的傑出成員。今年早些時候,他獲得了75萬元的聯邦撥款,用於研究COVID-19疫苗。


霍頓博士因工作而獲得了許多獎項,他長期以來一直表示,與他一起在Chiron工作的兩位共同研究者Qui-Lim Choo和George Kuo都值得表揚。2013年,他拒絕了加拿大Gairdner國際獎,因為當時Choon和Kuo沒有被提名為共同獲獎者。


霍頓博士當時說「當時我在舞臺上,發現沒有Choon博士和Kuo博士,我感到不舒服。我覺得那是不對的。」

相關焦點

  • 阿爾伯塔大學病毒學家榮獲諾貝爾獎!還研究新冠疫苗
    根據環球郵報報導,阿爾伯塔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以其識別導致C型肝炎的病毒方面的貢獻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Chiron和霍頓博士團隊利用新分子生物學工具來應對追蹤和鑑定病毒。在一次次科學之旅中,研究小組從被感染動物的血液樣本中篩選出病毒基因組的片段。他們還發現,人類患者產生的抗體可用於幫助識別並克隆病毒的遺傳序列。
  • 阿爾伯塔大學病毒學家獲諾貝爾獎
    2020年10月5日,來自阿爾伯塔大學的病毒學家——Michael Houghton博士因C型肝炎病毒(HCV)的發現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Houghton博士自1989年起與同事開展新型肝炎的研究,致力於提高輸血血源安全。
  • 加拿大大學專家榮獲諾貝爾獎!拯救千萬人 如今研究新冠疫苗
    (Canada Excellence Research Chair)的首任成員之一身份,來到阿爾伯塔大學進行研究,主攻病毒學。不過即使7年任期已經屆滿,不知霍根是不是被美麗的加拿大所吸引,依舊決定繼續留在阿爾伯塔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科學家獲諾貝爾獎 正在研發新冠疫苗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病毒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名列其中。阿爾伯塔大學透露,目前霍頓正率團隊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霍頓出生於英國。1989年,為美國一家生物藥企工作的霍頓與同事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
  • 加拿大科學家獲諾貝爾獎!拯救千萬人,正在奮戰新冠疫苗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病毒學家Michael Houghton名列其中。阿爾伯塔大學透露,目前Houghton正率團隊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他的實驗室設在阿爾伯塔大學李嘉誠病毒學研究所內。 李嘉誠病毒學研究所是由加拿大李嘉誠基金會提供2500萬元以及阿省政府提供5250萬元創建的,在肝炎、登革熱、H1N1流感病毒等傳染病研究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目前Houghton也是李嘉誠病毒學研究所旗下的應用病毒學研究所所長。
  • 獲今年諾貝爾獎科學家正研發新冠疫苗,業內稱新冠研究有望成未來的諾獎贏家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
  • 【獲諾貝爾獎科學家正研發新冠疫苗】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
    2020-10-06 12:40:51來源:FX168 【獲諾貝爾獎科學家正研發新冠疫苗其中,獲獎者之一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是一位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任職的病毒學家。阿爾伯塔大學透露,目前霍頓正率團隊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
  •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變異尚未增強感染力 疫苗仍然有效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傳播進入下一個冬季,研究人員迫切希望了解,經歷了近一年的演進,病毒的感染性是否而有所增強。目前有研究者通過對大規模病毒樣本的研究,對這個問題給出答案。由倫敦大學學院病毒學家弗朗索瓦·鮑洛(Francois Balloux)教授和露西·范·多普(Lucy van Dorp)領導的病毒遺傳學專家小組,通過對新型冠狀病毒中超過12000種突變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對人類對感染方式上並沒有很大的不同。
  • 專訪劍橋病毒學家:新冠病毒若持續突變,疫苗有效性或受影響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英國一些部長和專家近日發出警告,若是無法儘快加速疫苗接種,英國將面臨危險的第三波疫情。■ 對話劍橋大學病毒學家:新冠病毒未來繼續突變或影響疫苗有效性拉文達·加普塔(Ravindra Gupta)是劍橋大學治療免疫學和傳染病研究所臨床微生物學教授。2020年,他被《時代》周刊評為「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 自體實驗研製的新冠疫苗,能放心接種嗎?
    如今的新冠疫情時代,各國爭相研發疫苗,也有不少研究人員把自己當「小白鼠」,拿自己做醫學試驗。不過,我們真的還需要「勇於獻身」的自體實驗嗎?自體實驗研製出來的新冠疫苗,我們能夠放心接種嗎?撰文 | 小葉新冠肺炎全球肆虐10多個月,確診感染人數逾4千萬,死亡人數逾110萬。
  • 聲稱"新冠病毒系人造"的諾貝爾獎得主的那點事
    朋友們提供了如下信息:這是位法國 科學家,專門從事HIV研究;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最關鍵的是,他受聘於中國一所知名大學擔任講席教授。看看上面對於這位科學家的標籤,你敢輕易說不信他的話?」一聽從事病毒研究的諾貝爾獎得主都質疑了,好擔心啊。不過,看了清華大學的學友撰寫的材料,我又將這顆心放下來了。為避免這位仁兄的言論對朋友們造成困擾,我們特發此文。
  • 從臨床到大規模接種 新冠疫苗還需完成六個步驟
    具體從輝瑞和BioNTech的疫苗來看,接下來還至少要經歷六個階段才能最終驗證疫苗的保護效果。這些步驟包括:完成目前的臨床研究;驗證抗體的持續時長;確保疫苗沒有嚴重副作用;疫苗獲批並進入大規模生產和運輸;設置疫苗接種步驟;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病毒的傳播情況。
  • 德國病毒學家: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已存在於德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德國媒體當地時間21日報導,德國知名病毒學家、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教授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表示,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已經存在於德國。△德國知名病毒學家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圖片來源:德新社) 德羅斯滕當天在接受採訪時指出,英國今年9月就發現了這一變異病毒,但10月仍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如今,義大利、荷蘭、比利時、丹麥都觀察到了這種變異病毒感染的病例,德國又如何能倖免呢?」不過,在他看來,變異新冠病毒其實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麼「新」,因此一方面需高度保持警惕,另一方面暫時也不必「過於憂慮」。
  • 香港病毒學家金冬雁:「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說法完全是含血噴人
    4月6日,法國病毒學家、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蒙塔尼耶在電視採訪中放出驚人言論,他的原話是,新型冠狀病毒有人工操作的痕跡,有人添加了愛滋病病毒的序列片段。他還將矛頭指向了武漢病毒所的 P4實驗室,認為新冠病毒是實驗室中被人為造出,最終病毒意外洩漏,導致了後來在人群中的廣泛傳播。
  • 新冠病毒變異會讓疫苗效力下降嗎?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它對於目前正在接種的疫苗的有效性有何影響。」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家Jeremy Luban說。 來源:Rodger Bosch/AFP/Getty 研究人員正在利用新冠病毒的細胞和動物模型分析變異病毒和病毒組分的突變,並用疫苗和自然感染誘導的抗體對它們進行檢測。這些實驗的首批結果已經發布,預計這幾天裡還會陸續出爐。1月8日發布的一篇預印本論文[1]發現,兩個變異株共有的一個突變不會改變輝瑞和BioNtech疫苗接種者產生的抗體活性。
  • 【新冠變異病毒只佔總數不到0.5% 病毒學家稱暫時不用擔心疫苗失效...
    文 / 夏洛特2020-12-28 05:18:13來源:FX168 【新冠變異病毒只佔總數不到0.5% 病毒學家稱暫時不用擔心疫苗失效】蘭卡斯特大學的穆罕默德·穆尼爾博士表示,突變的新冠病毒只佔總數的不到0.5%,目前疫苗對原始菌株仍有效果
  • 2020年,英國又誕生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上個月因受疫情影響,備受全球學界萬眾矚目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低調舉行啦! 其實,新冠病毒並非人類當下面臨的唯一難題,還有許多疾病仍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其中就包括曾讓人談及色變的肝炎。
  • 新晉諾獎得主:抗擊新冠不會像C肝持久戰,疫苗明年有希望
    「我有點驚訝,現在還沒有像C肝特效藥那樣的新冠特效藥問世。」10月29日晚間,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Harvey J.C肝病毒發現史對於眼下新冠疫情的借鑑意義,成為討論的焦點。C肝特效藥已經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病,但因這種RNA病毒的變異能力強大,迄今尚無疫苗問世。奧爾特相信,通過普及篩查和治療,人類能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消滅C肝病毒。而對抗新冠病毒,可能無需這樣的持久戰。
  • 拉斯克醫學獎將授予破解新冠病毒疾病的探索者
    在未來幾年裡,誰最先破解新冠病毒致病機理或解決疫情大流行等醫學和公共衛生防疫困境,必將榮膺拉斯克醫學大獎殊榮,這也意味著距離摘取諾獎桂冠僅有一步之遙了。從目前情形看,中國科學家和科學家醫生距離榮獲拉斯克大獎的希望越來越遙遠了。疫情高峰過後一切回歸原位,沒有太多人再去關注疫情,更沒有多少人苦心鑽研病毒致病機理和創新研發疫苗方法。